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通知(含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

所属院系: 法学院
开始时间:2022-06-10 00:00:00
结束时间:2022-06-24 00:00:00
活动时间:暂无~暂无
中国人民大学
保研学姐顾问

查名额,领资源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通知(含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

一、 活动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在教育部自2004年起四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人大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或A+。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增进全国优秀大学生对人大法学院的了解,为青年学子搭建交流平台,法学院拟举办2022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夏令营一直是人大法学院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渠道,法学院将按照“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对于已获得本科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2022年夏令营优胜者,优先向学校推荐免试攻读2023年硕士研究生。

 

二、 专业方向介绍

1.申请人在我院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夏令营项目中仅限申报一个,申请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在以下三个专业(方向)中仅限申报一个:

(1)全日制法律(法学)项目,营员名额90人左右;
(2)全日制法律(非法学)普通方向项目,营员名额90人左右;
(3)全日制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项目,营员名额40人左右。

材料审核遴选阶段将根据生源情况适度调整。

注:拟申请全日制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的学生必须参加本次夏令营,详见附件介绍。

2.全日制法律(非法学)项目(含普通方向、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考核中,将增加对夏令营营员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刑法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其运用能力的考查。

3.入选优胜者营员和候补者营员的学生须按照我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推免生预报名系统http://yjsfs.ruc.edu.cn/tp/zs/login/toLogin/tm完成报名,具体填报时间另行通知。

 

三、遴选范围

(一)法律(法学)普通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2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3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申请); 

2.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

3.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本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4.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知识运用能力;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律硕士(非法学)普通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3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院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院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3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申请);

2.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

3.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须达到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如托福、雅思、GRE、小语种成绩等,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本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4.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研究生夏令营项目(学制3年)

1.申请人须为就读的本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可开展推免生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且本人有望获得2023年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非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申请);

2.申请人本科专业(不含辅修专业、自学语言等)为英语(包括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可以申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为0502]】。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即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全国专业四级合格以上、葡萄牙语CAPLE考试达到B2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的其他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含全国英语六级、雅思、托福、GRE、其他外语国家级考试,不含托福家庭版、雅思家庭版、多邻国等考试成绩)。本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3.申请人成绩排名在本科学校名列前茅;

4.申请人核心课程考核成绩为优秀,对于有专业研究潜力和学业进步潜力的学生,将作为重点考核和选拔对象; 

5.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因本项目课程主要以全英文或者中英双语课程为主,鼓励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考生积极申报。

 

四、网上申请 

(一)申请人应于6月10日上午10:00-6月24日上午10:00注册登录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网址:http://tuimian.law.ruc.edu.cn/)(以下简称“报名系统”),填报“法律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普通方向/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申请项目(每人仅限申请一个项目,请务必不要填错项目,如因填错项目导致报名失败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如下申请材料:

1.《法律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2年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申请表: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普通方向/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扫描件(从报名系统中点击“打印申请表”下载打印后,按申请表中提示签字、盖章后扫描成pdf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申请表将根据信息修改实时更新,请修改后务必下载最终版申请表上传并提交至系统);

2.个人自述扫描件(自述须手写,模板在系统中下载);

3.申请人身份证件的扫描件:

(1)学生证件扫描件:

①学生证盖钢印学校和个人信息页、注册页,扫描在同一页A4纸。若学生证为电子卡,申请人另须提交由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学证明、在读证明等扫描件;

②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身份证的正反面,扫描在同一页A4纸。

申请法律(法学)夏令营项目说明:如本科专业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或因转专业等情况,本人学生证的专业名称不体现“法学”,但通过专业分流、专业选择或转专业后进入法学专业学习并未来能够获得法学专业学位,请培养单位另外出具一个培养专业证明,并须在证明中体现未来将获得“法学”类专业的学位。

4.申请人本科期间1-5学期成绩单扫描件(须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英语六级证书扫描件或其它外语水平的证明扫描件;

6.本科在校期间获奖证书扫描件(校级及以上等级且不超过三项);

7.本科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情况证明材料扫描件(不超过三项);

8.本科在校期间能体现本人研究能力的法学专业论文或报告(不超过两项,不要求发表,其中至少一篇为独著),申报法律硕士(非法学)普通方向和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项目学生提供的论文不限专业;

说明:

(1)请在报名系统提交论文或研究报告word版,并附上独创性声明,文件以“申请专业(方向)+姓名+论文/研究报告等名称”命名;

(2)《独创性声明》模板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每份论文均需签署独创性声明,合著论文须在声明中注明本人在该项工作中的工作内容。

9.担任学术刊物编辑的学生须提交能够证明其参与编辑工作的样刊或样书扫描件;  

10.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申请的学生须提交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登记表扫描件,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申请的学生须提交入伍批准书扫描件和退出现役证扫描件。 

(二)我院将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复审,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请务必保存好已签字盖章的申请表等相关申请材料原件,以免影响未来纸质申请材料提交),具体安排另行通知。提交的申请材料原件纸质版内容应当与系统填报内容完全一致,如因不一致影响录取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提供的电子和纸质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一旦发现在夏令营过程中弄虚作假,有成绩不属实、论文(文章)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夏令营营员、优胜者、候补者以及研究生录取资格。

(三)如因疫情提交资料有困难的,请在夏令营报名时间截止前与我院联系。

 

五、其他

(一)材料审核遴选工作暂定为6月下旬启动,预计于7月中上旬在法学院官网公布入营名单。夏令营活动安排暂定为7月中下旬,如根据北京疫情防控需要,无法在7月中下旬举办夏令营活动,法学院将根据北京市和学校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推迟夏令营活动时间,具体安排及时间另行通知。

(二)其他未尽事宜,请密切关注我院报名系统及官方网站通知。

 

六、联系方式

咨询邮箱:flsslaw@163.com;咨询电话:010-62511339(因疫情居家办公期间无人接听,可通过邮件咨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http://pgs.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http://www.law.ruc.edu.cn/

欢迎同学们积极申报并参加此次夏令营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22年6月

 

附件: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项目参考材料

    为贯彻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健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机制,完善一站式国际商事解决平台,加强对外执法合作,法学院于2019年4月23日成立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研究院将为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和企业搭建开展国际商事法律咨询、研究合作与交流、共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机制的法律服务平台,启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法律数据库建设和涉“一带一路”国家国际商事争端案件信息化管理和大数据建设等。研究院将有效推进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未来国际商事争端仲裁人才建设提供孵化平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学生由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依托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开展该方向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设立法律硕士(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夏令营项目,旨在吸引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的,特别是能够独立承担涉外法律事务,在国际舞台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海外权益的“法律+外语”知识复合型人才。法律(非法学)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学科代码为:035101,学制3年,培养地点在北京。

一、培养基础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依托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等校内教研机构、实务平台(中国贸促会、贸仲委等涉外法律实务部门)、国际型人才培养平台(包括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50多个学生交流项目、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国家留基委支持的 “中欧欧洲法”项目等国际交换平台,联合国总部、欧洲人权法院、海外律所等海外实习平台),开展人才培养。

二、师资队伍

    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师资队伍雄厚、结构合理,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资深国际法学家余劲松教授,著名中青年法学家叶林教授、韩立余教授、肖建国教授,多位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组成,为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采取与法律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论文指导、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同时,通过院校合作,特别是与已有合作的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悉尼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日内瓦大学等海外知名法学院校)联合打造具有人大法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该项目课程体系以教育部相关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详见http://www.law.ruc.edu.cn/upic/20210320/20210320221020264.pdf)为指导,同时结合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和资源优势,在强化国内法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以国际法课程、外国法课程、地区法律研究相关课程及实习类课程为中心,回应涉外法治实践中出现的多维度和多层面的问题,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内法律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法律规则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基本诉讼程序,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和独立承担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致力于培养一批真正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

    在授课方式上,本项目将着力建设一批全英文或中英双语授课课程,并通过单独授课、双师同堂等方式邀请实务部门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主要涵盖以下几类课程:

    1.国际法系列课程,突出双语教学特色,邀请国际组织、涉外法律实务专家参与教学,突出国际性导向。   

    2.国内法基础课程,增设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国内法课程,加强学生的国内法知识储备。

    3.推广外国法系列课程,采取英语教学并邀请实务专家授课,丰富学生对主要外国法律的理解及适用。

    4.适应区域化及全球化的并行发展,推进地区法律课程,邀请相关国家或地区的专业人士讲授。

    5.开展实习类课程,加强与实务单位合作,突出实践性要求。

    6.辅助性的合开课程以及语言类课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新闻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实务部门开展合作,突出特色课程,开设法律翻译、国际新闻、国际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跨学科课程。

    (培养方案将于学生入学后发放,课程设置及具体要求以实际公布的为准)

四、国际交流

    为学生提供哈佛大学、悉尼大学等50余所世界知名法学院学生交换机会以及牛津大学、乔治城大学等双硕士学位培养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模拟法庭比赛”“海外杰出法学家课程”等多个国际交流项目,锻炼法庭辩论等法律实务技能。

五、实习实践和学位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最高法等共建48个法学实践教育基地,同时依托联合培养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优先推荐学生赴国际组织、海外知名律所等实习。通过校外导师开设讲座、实务单位和高校共同研究课题等拓展联合培养方式。

    学位论文强化应用导向,着眼涉外实际问题,联合培养单位深度参与论文指导工作。

六、奖助办法

    学校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建立多元奖助体系,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考生可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rs.ruc.edu.cn)查阅学业奖学金介绍和“三助”(助研、助岗、助教)管理实施细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全日制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添加学姐微信获取中国人民大学保研资料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群、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保研真题】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中国人民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卓越法律人才学术夏令营”报名通知(含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方向):其他保研信息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关于2021年MSW新增社会政策招生方向的说明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关于举办“资产评估硕士夏令营”活动的通知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招募通知(一)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学子求是夏令营公告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国优秀学子求是夏令营公告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风险管理方向)夏令营公告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际商务项目夏令营招生办法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博项目夏令营招生办法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金融硕士(风险管理方向)夏令营通知
2020年南开大学法学院开通接收2021级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系统的通知
2020年武汉大学法学院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2020年清华大学法学院2021年接收外校推免生书面申请材料的相关通知
2021年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推免生预选拔通知
2020年江苏大学法学院 “优秀大学生线上夏令营”招生简章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卓越财经法治人才夏令营招生公告
2020年广西大学法学院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
2020年河海大学法学院 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及有关安排的通知
2020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一带一路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夏令营 招生简章
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预报名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