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胡定荣

发布时间:2021-11-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胡定荣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胡定荣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胡定荣 正文

 

  姓名:胡定荣
  职称: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课程改革研究 教学论基本理论研究 教育科研方法研究 主体教育研究等
  电 话:010-58808240-806
  Email:hudingrong@tom.com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2000-2003年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从裴娣娜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学位
  1995-1998年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师从裴娣娜教授攻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
  1990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
 

  工作经历
  
  1990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教育管理系并留校工作
  2003年博士毕业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工作
 

  获奖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赛二等奖”
  “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
 

  科研项目
  
  主持:
  《城乡课堂教学差距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
  《课程文化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
  《提高初中基础薄弱校教学效能的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参与:
  《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中加合作项目)
  《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
 

  学术成果
  
  著作:
  1.《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课程文化建设与学生文化发展》(主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3.《现代教学论》(第一卷第十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论文:
  1.《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的问题与走向》,《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2.《论教学论发展的危机与范式转型》,《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3.《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4.《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5.《论教学联系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5期。
  6.《论合作学习中低成绩学生的参与》《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9期
  7.《回顾与反思:20世纪课堂教学的主体参与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8.《教学活动本质:问题的性质与致思的路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面向实践,再铸辉煌——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8次年会综述》,《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期
  10.《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1期
  11.《作业如何革新》,《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10日第4版
  12.《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课程改革理论》,《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13.《论批判理论的课程改革理论》,《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11期。
  14.《论校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北京教育》,2003年第1-2期。
  15.《教师教育科研观的误区与出路》,《北京教育》,2004年第4期。
  16.《教师教科研需要返璞归真》,《北京教育》,2005年第10期。
  17.《故事与解读: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活动的困境》,《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1期。
  18.《论教育实验是一种教育思想实验》,《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8期。
  19.《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样本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20.《把教师教科研的权力还给教师》,《北京教育》,2006第11期。
  21.《西部地区教师评课标准调查》,《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
  22.《主体教育的时代性、理论旨趣和生长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1期。
  23.《文化转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北京教育》,2007年第5期。
  2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三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湖北教育》2007年第8期。
  25.《新课程实施中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中国民族教育》,2007第11期。
  26.《教学哲学发展三题》,《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第6期。
  27.《优秀教师的自我形象——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内容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8第3期。
  28.北京市公立初中民工子弟学习困难生的个案研究,教育学报,2008年第2期。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北京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eijingshifandaxue/daoshi_50979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