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成都理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的联系方式
一、招生咨询专业
2020年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咨询专业为070500地理学专业(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向)、120200工商管理专业(旅游管理方向)和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方向)。
二、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8-84079026 王老师
QQ:21413318(疫情结束之前请以QQ方式咨询)
咨询邮箱:21413318@qq.com
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
 
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以“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涵盖“土木工程”、“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三个一级学科,该学科领域为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与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共建学科,我院主要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建筑学”和“城乡规划”方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招生该专业硕士研究生48名。
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主要对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功能布局及造型艺术进行整体、全面、持续的深入研究,以人居环境巨系统建设为出发点,以西部地区自然与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为切入点,以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南,走“区域化”、“特色化”的研究道路,致力于城乡统筹视野下地域建筑、生态建筑、智能建筑、景观建筑设计及城市、城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等理论与历史的探索和研究。已初步形成以生态建筑、景观建筑、城乡统筹及农村人居环境规划为主要研究特色的科研团队。
学生接受建筑、城市、景观等专业知识提升学习,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建筑创作及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等课程。培养学生设计创新、工程实践、团结协作能力,毕业后从事建筑与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该学科领域本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8名。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2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5项,近五年年均科研到账经费近500万元。有签约校外实习基地8个,校外指导教师10人。
风景园林(硕士)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MLA。2005年1月2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设置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是与风景园林事业相关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主要为风景园林事业相关行业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我校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点以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为依托,具有“土木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资源环境与遥感科学”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园林、建筑学及城乡规划3个本科专业作为支撑,是我国在风景园林技术应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地之一。本硕士点学科专长搭配齐全,组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博士、硕士为主,知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与科研实体。近10年来承担完成数十项包括863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重要项目,取得一批有影响的重要成果。为了加强本硕士点科学研究和创新才人的培养,通过长期持续的科研实践,建立了多个长期稳定的研究和技术研发基地。
人文地理学(硕士)
 
人文地理学专业有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文化地理与遗产保护四个研究方向。本专业以资源综合开发与旅游为载体,以城镇规划与设计为特色,突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城乡空间物质规划的融合,以适应中国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其中,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方向立足区域与城市发展规划,聚焦经济发展与农村聚落格局演变、区域空间管治、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研究。既突出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宏观性,同时兼顾城市规划学的微观设计,重点研究各类区域(城市、农村)经济现象变化的具体特征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据此科学规划生产要素的空间调度与组合,研究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区域性政策,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文化地理与遗产保护方向以西南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与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突出区域民族特色,结合精准扶贫,重点开展旅游规划与开发,为本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培养区域性旅游创新发展人才。

自然地理学(硕士)
 
自然地理学专业有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旅游地学与国家公园、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四个研究方向。本专业以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以“3S”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目标,致力于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其中,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方向以西南地区空间景观格局变化、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等领域的研究能力,服务于我国西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长江上游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支撑。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旅游地学与国家公园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在区域和各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与评价、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化等领域的研究能力,进而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气候变化对碳、氮、水循环的影响、全球变化的在西南地区的环境响应,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管理(硕士)
 
旅游管理是以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现代旅游业管理理论与实践规律的新兴应用学科。2006 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拥有旅游管理硕士授予权,包括旅游开发与策划、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四个研究方向。尤其在旅游开发与策划方面师资雄厚,研究成果众多,学科优势突出。
该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致力于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培养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管理、旅游教学与科研、旅游资源开发部门及各类涉外机构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旅游开发与管理系
 
历史沿革
早在1994年学校开始从地质科学点招收旅游开发与规划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学生,2001年开始招收旅游地学方向博士研究生,我校是省内培养旅游开发与规划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较早的高校之一。2006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获得旅游管理硕士授予权,现已基本形成本、硕、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培养体系。2017年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一起开始大类招生。
师资队伍
本系现有教师20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有博士学位的老师8名。1名教师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名教师获四川省青年旅游专家称号,6名教师获得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多名教师有海外研修经历,多名教师具备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教学科研
本系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近年来承担校级以上教改项目1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18余本,完成1项国家级质量工程“视频公开课《遗产型旅游景区建设与管理》”,拥有国家级视频精品公开课、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以及多个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全国“优秀旅游地学著作二等奖”、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四川省旅游扶贫规划示范成果一等奖、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成都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优秀教师称号、育人十佳证书等。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15项,及横向委托项目300余项。2015年,成功申报为四川省旅游局 “国家公园”旅游重点科研基地;2016年被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办公室批准为“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藏区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单位”。
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系包括旅游管理专业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为成都理工大学校级特色专业,将旅游与地质、地理、资源、环境等其它学科充分整合,以旅游开发与策划、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为特色,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旅游管理研究与应用型人才。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导向的新兴专业,以会展活动策划与管理实务运作、酒店运行与管理为特色,着重培养具有会展与酒店经营管理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获奖
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四川省先进班集体”、“四川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四川省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连续三次荣获二等奖;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红色旅游策划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好成绩;在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导游暨景区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会展创意策划大赛连续两年蝉联本科组第一名,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园林系
 
园林系(Department of Landscape Gardening)源于2003年的旅游与城乡规划系的园林教研室,2003年成功申办园林本科专业,2005年成立园林系,2015年园林专业入选首批“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同时成功申报风景园林本科生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
园林系在岗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历的9人、硕士学历3人(含在读博士1人)、博士后3人;博导1人、硕导2人、1名教师入选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名教师获得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多名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研修经历,多名教师具备园林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专业职称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另有客座教授4名,外聘教师3名。
园林系依托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依托“风景园林”“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资源与环境遥感”等硕士学位授权点、“第四纪地质学”“资源与环境遥感”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与繁育栽培、植物配置设计与绿化管理、生态景观规划与园林设计、生态园林工程与管理等方向为特色,从事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工作。
多年来,园林系教师主持国家、与省部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过校、省、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质量工程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出版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先后2名教师获得校“育人十佳”、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获得校院讲课竞赛奖项。
园林系承担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园林工程制图、阴影透视、园林设计初步、植物学基础、园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园林植物及应用、园林史与园林艺术原理、园林景观设计(1)、风景园林设计(1)、生态景观规划、计算机园林辅助设计、计算机园林表现技法、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园林工程管理等。另开设有植物应用与技术、观赏植物资源、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恢复生态学进展、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设计studio、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等硕博士课程。
园林专业是建立在风景园林学和林学两个一级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应用型专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以“注册建造师”、“风景园林师”、“景观设计师”为职业背景,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专业技术服务业(工程技术)、公共设施管理业(绿化管理)、林业(林木育种育苗)为主要服务行业,培养从事人居环境中户外空间的建设与管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风景园林文化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园林专业形成了大学生科技立项与科研项目结合、设计竞赛与设计项目结合、创新创业大赛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三结合”体系,取得了众多的奖项和成果。园林学子在各类专业比赛中多次取得奖项,比如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二等奖、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入围奖、四川省古典建筑与蜀派园林景观设计竞赛优秀奖、四川省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三等奖等。
园林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园林景观行业,比如园林景观、建筑规划等设计院、工程企业、城建类部门、开发企业等。先后百余位学生考取北大、北林大、南林大、中科院、川大、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巴斯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佐治亚大学等知名高校园林景观相关硕士研究生。
毕业生整体上综合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大部分成为了单位骨干,部分毕业生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了高校及科研机构人员,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了老板与政府部门领导,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逐步推进,美丽中国、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理想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保护地规划管理、乡村振兴等国策的实施,园林专业人才的用武之地将更加广阔。
城乡规划系
 
城乡规划系的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在地质学系开办的“地理师资”专科专业,1994年创办“城乡规划”专科专业和“城镇建设”成人专科专业,1999年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国最早开办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13年根据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理科),2016年开办“城乡规划”(工科)本科专业。本系以土地利用与国土整治、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城乡规划设计与人居环境、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等方向为研究特色,拥有“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城乡规划系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2人;具有博士学历的6人,硕士学历10人;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4人,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1人,成都市公务员培训讲师1人;先后有吴柏清、何新东、赵星、何杰、李艳菊、唐明媚等老师分别到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进行访问和学习交流。本系教师先后承担或主研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委托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新教师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与出版学术专著8部。曾获校、省、部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省社科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教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城乡规划系承担的本科生课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计量地理学、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另开设有现代地理学、城乡统筹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土地与公共住宅管理、城乡建设与公共政策、现代城市设计与运营、景观设计程序与方法、城市生态与规划理论等研究生课程。
城乡规划系的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的研究生学校包括日本大阪大学、南加尼福利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2014年以来共计10人到国外攻读研究生,各届毕业生普遍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好评。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深入与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未来社会更需大量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

学院简介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是我校于2010年组建的一个学院。学院设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系、城乡规划系、建筑学系、园林系、风景园林系,建有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实验中心。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现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建筑学、园林、风景园林、会展经济与管理7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为四川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与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资助专业,园林专业为四川省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为成都理工大学特色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获得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项目管理(旅游开发与城乡建设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学方向)工程硕士授权点,在第四纪地质学、资源与环境遥感及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10人,副教授21人;另有客座教授7人。学院教职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委托项目300余项,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秉承“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发扬“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依托我校资源环境优势学科,全面建设以规划设计为特色的人居环境专业学科群,以大旅游、小城镇、风景园林和生态建筑为研究方向,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功能,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创业型旅游策划师、城乡规划师、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和园林工程师,建设优势特色明显的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旅游天下,规划未来。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添加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理工大学报录比、成都理工大学考研群、成都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成都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成都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成都理工大学排名、成都理工大学保研、成都理工大学公众号、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