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大连理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建设工程学部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 一、院系与学科介绍
建设工程学部下设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建设管理系和深海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6个硕士学科点,8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2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水资源调控与防洪减灾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水科学与水利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土木水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均为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部拥有结构合理、人才众多的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底,建设工程学部教职工为287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11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建设工程学部在校学生3771人,其中本科生1785人、硕士研究生1342人、博士研究生644人。
对于通过本次夏令营推免至我学部的优秀本科生,可享受如下政策:
(1)可在本科毕业前申请我学部开放基金并获得相应资助,可结合申请项目的研究内容开展毕业设计或论文。
(2)研究生入学后可申请国际高水平院校联合培养,优先获得派出资格并提供相应资助(最高可免除全部费用)。
二、夏令营专业
建设工程学部将于2020年8月10-13日举行学术夏令营活动。
具体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详见附件3。
三、营员要求
1.全国各高校202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2.政治思想品德优秀;
3.大学期间学业及综合评价优秀(须提供证明材料);
四、报名流程
1.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http://202.118.65.123:8080/xlygl/xlygl/default.aspx)
学生登录后点击“申请报名编号”利用本人身份证号码获得申请编号,请牢记您申请的报名编号,密码为申请报名编号时所用的身份证号。
报名截止时间:7月19日24时。
2.点击“填写报名信息”,利用获得的申请编号和本人身份证登录后填写本人信息;
3.申请者须在网报系统中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正反面);
(2)学生证(或能够证明在学情况的相关材料);
(3)本科学习期间成绩证明,需加盖教务处公章;
(4)本科期间成绩排名证明材料,需加盖教务或学生工作办公室公章;
(5)其他证明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明,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4.初审通过营员确认参营信息:
我学部将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营员可通过夏令营网报系统“申请状态查询”功能查询本人审核通过与否,对于审核通过的营员须于2020年8月3日8点前在夏令营网报系统中点击“确认参营”,对于逾期不确认参营的申请者将取消其参营资格。
注:网报系统上传材料时注意事项
申请者需将待上传的证明材料以扫描或拍照的方式生成PDF文件或图像文件,命名方式为“申请编号+考生姓名+材料名称”,例“21000001 刘某某 本科成绩证明”或“21000001 刘某某 本科排名证明”等;
考生需将待上传文件整理至一个文件夹内,并将文件夹压缩成.rar格式的压缩文件后再上传,命名方式为“申请编号+考生姓名+考生院校”;
上传附件大小不得超过20MB;
五、考核政策
我学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我学部实际情况,对夏令营营员进行选拔考核。
1.考核合格且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营员,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学部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时,可录取为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其中特别优异者可获得优秀推免生国家奖学金;
2.考核合格但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营员,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一志愿报考我学部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21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进入我校复试,按照排序规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夏令营开展形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学术夏令营活动采用线上形式开展,相关考核采用网络远程面试的方式进行。学术夏令营资格初审通过考生需加入钉钉群(群号:34568151,加群时请备注本人申请专业+真实姓名),相关活动、考核安排将通过钉钉群通知各位同学。
七、活动安排(2020年8月10-13日
(一)开营仪式(部长致辞、学科介绍、夏令营优惠政策介绍)
(二)专业介绍
(三)实验室介绍
(四)面试说明会
(五)夏令营考核
八、联系方式
张老师 0411-84708101  zhanglimin@dlut.edu.cn
齐老师 0411-84707926  qile@dlut.edu.cn
说明:若本通知与学校或上级单位发布的新规定不符,按照学校或上级单位发布的新规定执行。
 
一、院系与学科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下设水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建设管理系和深海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授97人,副教授104人。现有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7个硕士学科点,8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2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桥梁与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控制实验室、辽宁省水资源调控与防洪减灾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水科学与水利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均为学校“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各研究所具体介绍详见附件1)
近三年来,学部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课题18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中牵头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96项。发表论文2700余篇,其中SCI检索652篇。
二、夏令营专业
建设工程学部将于2019年7月1-3日举行学术夏令营活动,拟招收营员80-100人。
具体专业名称、代码及研究方向详见附件2。
三、营员要求
1.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的三年级本科生(2020届毕业生),学习成绩前40%者;
2.政治思想品德优秀。
四、报名流程
1.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http://202.118.65.123:8080/xlygl/xlygl/default.aspx)
学生登录后点击“申请报名编号”利用本人身份证号码获得申请编号,请牢记您申请的报名编号,密码为申请报名编号时所用的身份证号。
报名截止时间:6月13日24时。
2.点击“填写报名信息”,利用获得的申请编号和本人身份证登录后填写本人信息;
3.申请者须在网报系统中提交以下材料:
(1)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
(2)成绩排名证明材料,需要加盖教务或学生工作办公室公章;
(3)其他证明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明,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4.报到时营员须携带的证件及材料:
(1)身份证、学生证;
(2)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
(3)成绩排名证明材料,需要加盖教务或学生工作办公室公章。
(4)获奖证书等相关佐证材料;
(5)购买保险凭证。
5.初审通过营员确认参营信息:
我学部将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营员可通过夏令营网报系统“申请状态查询”功能查询本人审核通过与否,对于审核通过的营员须于2019年6月20日16点前在夏令营网报系统中点击“确认参营”,对于逾期不确认参营的申请者将取消其参营资格。
注:网报系统上传材料时注意事项
申请者需将待上传的证明材料以扫描或拍照的方式生成PDF文件或图像文件,命名方式为“申请编号+考生姓名+材料名称”,例“20190001 刘某某 本科成绩单”或“20190001 刘某某 成绩排名证明”等;
考生需将待上传文件整理至一个文件夹内,并将文件夹压缩成.rar格式的压缩文件后再上传,命名方式为“申请编号+考生姓名+考生院校”;
上传附件大小不得超过20MB;
五、考核政策
我学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学部实际情况,对夏令营营员进行选拔考核。(夏令营考核合格比例为85%)
1.考核合格且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营员,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学部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时,可录取为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其中特别优异者可获得优秀推免生国家奖学金;
2.考核合格但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营员,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一志愿报考我学部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20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进入我校复试,按照排序规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报到时间及地点
通过我学部夏令营营员资格初审并确认参营的同学请于7月1日上午进行报到,报到地点为学校西门。
七、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地点
7月1日 8:00-14:00报到 学校西门口
7月1日下午 参观图书馆 学校西部校区
7月2日上午 夏令营开幕式
合影
院士、知名专家学术报告
学术交流
综合实验三号楼529
7月2日下午 学部各研究所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专业介绍  
7月2日晚上 面试说明会 综合实验三号楼529
7月3日上午 专业面试、座谈 各实验室
各研究所
7月3日下午 校史馆参观
实验室参观
跨海大桥参观
 

































八、食宿安排与注意事项
1.夏令营期间的食宿、营服由学部统一安排;
2. 对于通过本次夏令营,并在九月末录取为建设工程学部免试推荐研究生的异地院校营员,学部承担学生往返路费,路费参照以下标准:火车硬席(硬座、硬卧),高铁/动车二等座、全列软席列车二等软座,轮船三等舱,如需采用其他交通工具可按以上标准报销相应路费。(往返车票等报销单据须于10月7日前邮寄至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3.营员需自购短期意外保险,报到时提供保险购买凭证。营员在入营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营员本人承担。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齐老师、顾老师
电话:0411-84707926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411-84708101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诚邀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领域优秀大学生报名参加学术夏令营活动!
说明:若本通知与学校或上级单位发布的新规定不符,按照学校或上级单位发布的新规定执行。
 

    建设工程学部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根据《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文件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单位复试录取方案。
    一、复试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本着将考生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我学部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面试方式,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复试笔试内容将通过面试进行考察。
    参加复试考生需满足各学科专业的复试分数基本要求,通过复试资格审查。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为140%,即复试人数为本学科
    (类别)、专业(领域)招生计划(不含推免生)的140%。初试合格生源不足140%的学科(专业),所有满足学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都可参加复试。
    (一)复试范围:
    1.各专业(研究方向)拟招生计划及划线与排序录取方式请参考附件1。
    2.复试名单
    请参考附件2。3.夏令营政策要求
    参加夏令营考核合格(B档)的考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一志愿报考我学部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21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进入我校复试,按照排序规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复试资格审查及既往材料要求:
    对考生复试资格进行网络线上审查,考生须在3月18日15:00前通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复试材料上传模块(系统网址:http://202.118.65.123:8080/ksxt/login.aspx)上传下列证件及材料扫描件或照片:
    1.准考证;
    2.身份证(正反面)。其中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
    3.往届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应届考生的学生证(每一页均须提交);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需提供相关学历(学籍)的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认证报告);
    5.非全日制考生须提供在职证明(应届生提供就业协议),报考阶段已经向我校提交证明的不用再次提交;
    6.《诚信复试承诺书》(见附件3);
    7.《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表》
    (见附件4);
    8.其他材料,如成绩单、四六级证明等。
    以上每个材料以“序号+考生姓名+准考证号+材料名称”进行命名。所有材料存至一个压缩包,以“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复试专业”进行命名,并上传系统。复试资格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三)复试内容及分数:
    第一阶段:
    1.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
    采取“函调”的方式对考生的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进行考核。按要求提交《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与综合文化素质考核表》扫描件或照片。
    2.心理素质测试
    考生须通过指定平台在3月17日15:00前完成心理素质测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理素质测试者不予进行其他环节复试。心理素质测试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作为录取时的参考。具体操作请见附件5《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复试心理测试操作流程及要求》。
    3.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参加还须加试两门涵盖报考学科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考试(笔试),每门考试满分为100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任
    何一门课不及格(不足60分)则不能被录取,不再进入复试程序。具体另行通知。
    第二阶段:
    1.外语能力测试
    外语能力测试由复试小组负责实施(俄语、日语考生的外语能力测试单独组织,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考生使用初试外语语种进行口头测试,复试小组专家根据考生表现给出得分。外语能力测试时间不少于3分钟。
    2.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
    考生进行个人汇报(4分钟以内,采用PPT形式,面试时进行屏幕共享)。主要汇报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应以课程学习和科研情况为汇报重点。复试专家根据考生汇报情况进行提问(考生汇报过程中,专家可以打断提问),考生进行口头作答,复试专家根据考生既往和表现情况给出得分。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时间共计不少于6分钟。
    3.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分为抽题作答和提问作答两部分。由考生抽选题目进行口头作答(每个编号对应2道题,考生从中任选1题作答)。提问作答环节由复试专家提出问题,考生进行口头作答。复试专家根据考生表现给出得分。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时间累计不少于11分钟。
    (四)复试日程安排:
    复试时间请见附件6。考生须在面试前一天的9:00-12:00,登录网络远程面试系统(系统网址:https://www.yjszsms.com/school/10141)进行抽号。按照抽取号码顺序,按照复试专业规定时间依次进行面试,考生至少须提前1个小时登录网络远程面试系统进行测试等待。面试进度难以完全预测,在专业面试开始后,未面试考生须时刻关注系统,及时掌握测试进度。
    (五)特殊加分政策: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3.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初试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初试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符合特殊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3月17日20:00前通过邮件
    (zhanglimin@dlut.edu.cn)报备,由学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在学部网站进行公布。未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报备者,视为放弃特殊加分申请资格。
    (六)复试总成绩的计算办法
    复试总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外语能力测试成绩+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成绩。
    复试考核成绩为400分,其中外语能力测试30分,综合素质和
    能力考核12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250分。
    凡复试考核成绩低于240分或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低于72分、或
    专业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低于150分、或外语听说测试缺考、或同等学
    力考生的加试科目任何一门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即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七)网络远程复试要求
    《网络远程复试要求》及《复试系统操作指南》请分别见附件7和附件8。
    四、调整
    2021年学部结构工程(081402)、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水工结构工程(081503)、水利水电工程(081504)、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505)、土木水利(085900)等二级学科专业中的部分研究方向上线生源不足,将接受学部相同学科专业内(二级学科代码相同)不同研究方向间的调整。学部各专业调整考核均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具体要求参照复试执行。
    (一)调整对象
    1、接受2021年进入第一志愿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复试未被录取的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外语能力测试、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心理测试未缺考,第一志愿学科
    (类别)、专业(领域)与申请调整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相同(二级学科代码相同)的考生。
    2、非全日制专业不接收调整。
    (二)调整排序规则
    1、调整复试比例为140%;
    2、调整考生一次志愿报考研究方向的初试业务课二科目与申请调整研究方向初试业务课二科目相同的考生优先进入调整专业进行复试,且按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3、调整考生一次志愿报考研究方向的初试业务课二科目与申请调整研究方向初试业务课二科目不同的考生,按初试成绩由高到低排序,顺序排在上述初试业务课二科目相同的调整考生之后;
    4、调整考生在本研究方向一次录取考生之后排序,依次录取。
    (三)调整流程
    1、一次录取结束后在学部官网公布调整缺额、调整要求、报名时间、调整流程等,报名持续时间不少于12小时。
    2、申请调整考生提交学部2021年统招硕士研究生学科内调整申请表(见附件9)发送至学部指定邮箱zhanglimin@dlut.edu.cn。同时须通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网址为http://202.118.65.123:8080/ksxt/login.aspx)调剂相关模块进行申报。
    3、对考生调整复试资格进行网络线上审查,审核材料与复试要求相同。
    (四)调整复试内容及分数
    调整复试内容及分数与一志愿复试要求相同。
    三、调剂
    2021年学部各专业调剂考核均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具体
    要求参照复试执行。调剂考生须符合学校规定的调剂基本条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进行校外调剂。
    (一)报名要求与进入调剂复试规则请参考附件10。
    (二)资格审查及既往材料要求
    对考生调剂复试资格进行网络线上审查,考审核材料与复试要求相同。
    (三)调剂复试内容及分数
    调剂复试内容及分数与一志愿复试要求相同。
    三、体检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考生的生命健康安全,避免考生到医院、体检中心等人员密集高危险地点聚集,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体检与新生入学体检合并。已录取考生将在开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体检,体检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执行。
    四、录取
    1.考生总成绩的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2.学部应严格依据总成绩在相应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的排名(排名依据考生总成绩确定;考生总成绩相同者,依次依据初试总成绩、业务科一成绩、业务科二成绩确定排名)、招生计划、思想
    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学校审批。审批后发放拟录取考生调档函。
    3.拟录取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4.由于特殊原因想要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于4月30日前将附件11《保留资格申请表》(一式两份)签字版邮寄至学部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电子版发至邮箱zhanglimin@dlut.edu.cn,审批同意后,保留资格1至2年。保留期满后,需填写《保留资格返回申请表》申请返回。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占用当年招生计划。
    5.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
    6.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2021级硕士研究生开学时间以学校文件为准)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7.2021年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我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五、信息公开与监督
    将在我学部官方网站上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名单、复试录取工作细则、调剂通知、复试成绩、拟录取名单等相关信息。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监督联系人:王老师
    监督电话:0411-84707926
    监督邮箱:wangjh@dlut.edu.cn
    信访地址: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综合实验三号楼316房间)
    116024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六、其他
    1.对于因经济条件限制不具备网络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经考生申请,我校核实后可提供合理资助。申请方式及要求请见《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2.依据《招生管理规定》,如网络远程复试中出现突发状况,学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复试。
    3.复试期间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规定条件、政治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状况不符合录取要求的,一律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4.考生本人须签写《诚信复试承诺书》,承诺所提交全部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实守信。
    5.在复试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
    6.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7.复试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学部将做相应调整。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08101
    联系邮箱:zhanglimin@dlut.edu.cn
    邮寄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建设
    工程学部综合实验3号楼301室,邮编:116024。
    参加复试同学请使用钉钉软件,加入“建工学部2021年硕士考生群”,钉钉群号:33721748,二维码见下图。进群申请须注明“考号后四位+考生姓名”。

一、院系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由土木工程学院、水利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建设管理系和深海工程研究中心组成。拥有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教授100人,副教授103人。拥有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7个硕士学科点;8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2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与控制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水科学与水利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土木水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学部所辖学科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部涵盖材料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工程管理、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土木水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等相关专业。愿为基础扎实、热爱科研、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搭建继续深造和发展的平台,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诚邀全国高校相关学科领域有志于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2019届应届本科毕业生于2018年7月16日-18日相约大连理工大学,参加建设工程学部第九届全国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

  二、营员资格

  1.全国各高校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前30%者;

  2.政治思想品德优秀;

  3.大学期间学业及综合评价优秀。

  三、夏令营规模

  夏令营营员数量为150人左右。

  四、报名方式

  1.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

  (http://202.118.65.123:8080/xlygl/xlygl/default.aspx)

  学生登录后点击“申请报名编号”利用本人身份证号码获得申请编号,请牢记您申请的报名编号,密码为申请报名编号时所用的身份证号。

  2.点击“填写报名信息”,利用获得的申请编号和本人身份证登录后填写本人信息;

  3.申请者须在网报系统中提交以下材料:

  (1)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和成绩排名;

  (2)其他证明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明,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请注意,系统中提交的材料需要整合到一个word文档中,大小控制在5M以内。

  报名截止时间:6月16日17:00。

  4.报到时营员须携带的证件及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身份证、学生证;

  (2)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和成绩排名;

  (3)获奖证书等相关佐证材料。

  5.初审通过营员确认参营信息:

  我学部将于6月22日前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营员可通过夏令营网报系统“申请状态查询”功能查询本人审核通过与否,对于审核通过的营员须于2018年6月25日前在夏令营网报系统中点击“确认参营”,对于逾期不确认参营的申请者将取消其参营资格。

  五、奖励政策

  我学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对夏令营Ⅰ类营员进行选拔考核,考核分为A/B档。

  考核A档(A档比例不高于参营营员数的35%):

  1.考核为A档的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校,可直接录取为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学术夏令营的考核成绩可认定为推免复试成绩,其中特别优异者可获得优秀推免生国家奖学金;

  2.考核为A档的营员若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一志愿报考我校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19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进入我校复试,复试成绩合格和体检合格者,直接进入拟录取环节。

  考核B档(B档比例不高于参营营员数的50%):

  1.考核为B档的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校,可直接录取为我校2019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学术夏令营的考核成绩可认定为推免复试成绩,其中特别优异者可获得优秀推免生国家奖学金;

  2.考核为B档的营员若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一志愿报考我校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19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进入我校复试,按照我校排序规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对于获得我学部夏令营A/B档资格的夏令营营员,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申报我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时,所报专业(方向)须与获得夏令营优惠政策专业(方向)相同,否则夏令营优惠政策作废。

  六、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地点
7月16日 全天报到 学校西便门
7月16日晚 第九届夏令营学员素质拓展活动 综合实验三号楼529
7月17日
上午
夏令营开幕式
全体营员与到会嘉宾3号楼前合影
院士、知名专家学术报告
综合实验三号楼529
7月17日
下午
学部各研究所教学科研成果展示、专业介绍 另行通知
7月17日晚 面试说明会 综合实验三号楼529
7月18日
上午
校园参观
实验室参观
跨海大桥参观
 
7月18日
下午
专业面试、座谈 各实验室
各研究所

  七、食宿安排及注意事项

  在夏令营期间的食宿、服装由学校统一安排,且服装及外地同学来连的单程路费(标准:火车硬座及硬卧票、动车或高铁二等座,如需采用其他交通工具可按以上标准报销相应路费)、食宿费用由本学部承担。建议各位营员自购旅途意外保险。营员在入营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意外事故,由营员本人或其派出单位承担。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顾老师

  电话:0411-84707926

  联系人:袁老师

  电话:0411-84708101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诚邀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领域优秀大学生报名参加学术夏令营活动!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水利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22日,由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相关的8个研究所组建而成。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水利工程,涵盖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和5个硕士学科点。
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均创建于1949年建校初期,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目前,两个专业均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水资源调控与防洪减灾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水科学与水利工程实验室)。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108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43人,年轻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两院院士3人, 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创新团队1个。
学院现有的国家和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水利工程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国内高校中实力较强、学术基础较为雄厚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在几个重要领域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赶超前沿的优势学科方向。依托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和先进、配套的实验室群,完成了众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攀登计划和省部级重点基金项目等重要的科研课题,获各级科技奖励百余项。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接收校外调剂研究生办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接收校外调剂研究生办法:

我校建设工程学部水文学及水资源(学术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学术型),水利工程(专业型,水力学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暖通方向)专业上线生源不足,拟接收部分校内调剂考生。
  一、申请调剂的基本条件
  1.申请调剂的考生须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其初试成绩需达到我校公布的2015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其中学术型硕士基本要求:政治、外国语45分,业务课一、二75分,总分320分;专业型硕士基本要求:政治、外国语45分,业务课一、二70分,总分310分。
  2.申请调剂考生初试科目原则上应与调入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一般应统考科目相同,自命题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本科毕业院校为全国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考生优先调剂。
  二、调剂报名方式
  请符合要求的考生于4月1号前填写《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内调剂申请表》,连同个人简历发至yuanying@dlut.edu.cn邮箱。
  三、复试办法
  经研究生院和学部审核通过后,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审批通过的考生参加复试,考生请及时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考生确认参加复试后,方可参加我部组织的第二次复试。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袁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08101
  电子邮箱:yuanying@dlut.edu.cn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研究生招生办:13342298200、13342298211
 
学部(学院、部)、校区:建设工程学部
 
 
联系人:袁老师
(硕士)
 
 
联系电话:0411-84708101
13342298815
 
 
联系邮箱:jgzstj2015@163.com
 
 

添加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保研、大连理工大学公众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网由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