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大连理工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能源与动力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院系与学科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
能源与动力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学科体系健全、特色鲜明,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B+,排名全国第九;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1个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其下辖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6个二级学科。已形成了“海洋能源利用科学与技术”、“高端内燃机械理论与技术”和“先进能源装备理论与技术”3个优势领域。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科学与技术”、“先进海水淡化科学与技术”、“先进内燃机燃烧理论与技术”、“燃气轮机协同设计”以及“极端条件能量传输机理及应用”5个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在大工,久负盛名。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教育专业、国家特色本科专业并入选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荣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连续6年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建高水平“吴仲华未来能源技术学院”设立于本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近5年,学院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100%,连续多年位列全校第一名。
学院科研实力一流,拥有国际级科研条件。学院建有5个国家级研究平台(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环境友好能源开发与调控111引智基地、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燃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海水淡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复杂能源转换和高效利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筑面积32000m2,仪器设备价值过1.5亿元;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类项目70余项;近5年项目经费累计近3亿元;发表国内外高水平论文2094篇,其中被SCI检索论文9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2篇;2人次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先后获国家奖3项,海洋工程特等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银奖1项,省部级奖励12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0余项。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教育部主管、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热科学与技术》编辑部设立于本院。
二、夏令营专业
我学部将在下列专业举行学术夏令营活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类型 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080701 工程热物理 学术型 不区分研究方向
080702 热能工程 学术型 不区分研究方向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学术型 01 (全日制)内燃机燃料、喷雾、燃烧与排气净化、内燃机CAD/CAE
02 (全日制)内燃机振动与噪声及故障诊断
03 (全日制)内燃机测试与电控
04 (全日制)设备与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寿命预测
05 (全日制)混合动力
06 (全日制)叶轮机械的优化设计及性能实验
07 (全日制)强度与振动、燃气轮机燃烧室、新型循环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学术型 不区分研究方向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学术型 不区分研究方向
0807Z1 能源与环境工程 学术型 不区分研究方向
085802 动力工程 专业学位型 01 工程热物理及应用技术
02 能源系统与节能减排技术
03 高端动力机械装备与技术
04 先进叶轮机械及流体工程
05 新型热泵及制冷技术
06 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085804 航空发动机工程 专业学位型 01 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
02 航空发动机能源与综合热管理
03 航空发动机先进热管理技术
085805 燃气轮机工程 专业学位型 01 先进燃气轮机关键技术
085807 清洁能源技术 专业学位型 01 低碳燃料开发及工程应用
02 清洁能源热力系统与节能
03 低碳无碳动力技术
04 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
085808 储能技术 专业学位型 01 绿色能源与储能
02 能源转换与高效存储技术
三、营员要求
1.全国各高校2022年应届本科毕业生;
2.政治思想品德优秀;
3.大学期间学业及综合评价优秀;
4.本科就读专业为能源动力类相关专业,或者进行三大基础课培养的相关专业(三大基础课: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四、报名流程
特别说明:本次夏令营采取线上模式,大部分活动为开放性活动不设名额限制,仅面试考核环节做特别限额,只要有意参与的同学,都可以加QQ群“2022大工能动夏令营开放群126603286”咨询和参与相关活动。
1.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网报系统(http://202.118.65.123:8080/xlygl/xlygl/default.aspx)
学生登录后点击“申请报名编号”利用本人身份证号码获得申请编号,请牢记您申请的报名编号,密码为申请报名编号时所用的身份证号。
报名截止时间:6月30日24时。
2.点击“填写报名信息”,利用获得的申请编号和本人身份证登录后填写本人信息。
3.申请者须在网报系统中提交以下材料:
报名同学请下载附件中的“【大工能动夏令营报名表】学校名称-姓名”,按照表格要求填写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1)加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必须);
(2)加盖院系或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专业排名(必须)(全专业排名,非班级排名);
(3)其他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明,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4.参营流程:
凡是通过夏令营网报系统报名同学,均可参加6月26日-6月28日的线上开营仪式;开营仪式结束一周内(7月5日前),对参营学生进行材料审核并确认面试名单,期间内允许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有1次申请调整所报专业;7月8日-7月9日24点,审核通过的参营学生需在夏令营网报系统中点击“确认参营”;我部将于7月10日展开面试环节。
五、考核政策
我学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我学部实际情况,对夏令营营员进行选拔考核。
1. 本次夏令营根据参营学生所报专业与类型,在各个专业研究所内对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进行统一面试考核,学术型和专业型的参营人员综合成绩在所报研究所内统一进行评比。各专业研究所独立进行,不再进行学院排名,最终入营人员名单由各专业研究所独立确定。
研究所 包含专业名称 人数
学硕 专硕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01 工程热物理及应用技术、
清洁能源技术01 低碳燃料开发及工程应用
16
热能工程研究所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02 能源系统与节能减排技术、
航空发动机工程02 航空发动机能源与综合热管理、
清洁能源技术02 清洁能源热力系统与节能、
储能技术02 能源转换与高效存储技术
30
内燃机研究所 动力机械及工程
(内燃机方向1-5)
动力工程03 高端动力机械装备与技术、
清洁能源技术03低碳无碳动力技术
25
叶轮机械及流体工程研究所 1.动力机械及工程
(涡轮机方向6-7)
2.流体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04 先进叶轮机械及流体工程、
航空发动机工程01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
燃气轮机工程01 先进燃气轮机关键技术
32
制冷及低温工程
研究所
制冷及低温工程 动力工程05新型热泵及制冷技术 15
能源与环境工程
研究所
能源与环境工程 动力工程06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航空发动机工程03航空发动机先进热管理技术、
清洁能源技术04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
储能技术01绿色能源与储能
50
注: 1.最终人员确定由所报专业学硕、专硕两者一同在相对应研究所内考核
2.考核合格且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营员,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学院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5研究方向、6-7研究方向互认,专业学位型硕士则必须为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研究方向)时,可录取为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其中特别优异者可获得优秀推免生国家奖学金;
3.考核合格但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营员,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一志愿报考我学院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1-5研究方向、6-7研究方向互认,专业学位型硕士则必须为与夏令营考核通过相同研究方向)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22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进入我校复试,按照排序规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六、夏令营开展形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学术夏令营活动采用线上形式开展,相关考核采用网络远程面试的方式进行。学术夏令营资格初审通过考生需加入钉钉群(钉钉群号后续在QQ群中分布,加群时请备注本人申请专业+真实姓名),相关活动、考核安排将通过钉钉群通知各位同学。
七、活动安排(具体活动请自行安排确定)
(一)开营仪式
(二)各研究所实验室开放直播
(三)各研究所专业讲坛
(四)院领导、学科带头人及高分考生交流直播
(五)夏令营考核面试
活动时间 相关流程 备注
发布通知-06.30 夏令营报名 1.   提交相关材料
2.   无人员限制
06.26-06.28 线上夏令营开营活动 1.开营
2.研究所专业讲坛
3.院领导学科带头人交流
06.30-07.07 材料审核及专业调整 1.审核材料
2.专业调整
3.确认面试名单
07.08-07.09 信息确认 审核通过学生“确认参营”
07.10-07.12 线上面试考核 分专业开展
具体活动安排在QQ群内发布。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楠 电话15940969915
说明:若本通知与学校或上级单位发布的新规定不符,按照学校或上级单位发布的新规定执行。
能源与动力学院
2021年6月22日
附件【【大工能动夏令营报名表】学校名称-姓名.docx】已下载672
能源与动力学院成立于2006年。学院历史悠久的内燃机专业及热工教研室的起源,可追溯至1949年大连理工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建校之初设立的“机造系”,由国际内燃机领域著名专家胡国栋先生亲手创立,是我国首批博士学位(1981年)和硕士学位(1978年)授予单位,培养了我国第一个内燃机专业博士。后经“造船系”、“动力工程系”发展至“能源与动力学院”。
学院学科体系健全,特色鲜明,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1个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B+,全国学科排名第9;其下辖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6个二级学科。已形成了“海洋能源利用科学与技术”、“高端内燃机械理论与技术”和“先进能源装备理论与技术”3个优势领域。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科学与技术”、“先进海水淡化科学与技术”、“先进内燃机燃烧理论与技术”、“燃气轮机协同设计”以及“极端条件能量传输机理及应用”等5个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海纳百川,群贤毕至。现有教职工人员总数11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1人、副教授40人、高级工程师5人、讲师12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84人。国家二级教授4人,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1人,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人,辽宁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学在大工,久负盛名。学院在校本科生749人,硕士生426人,博士生198人。学院拥有1个国家特色本科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设有5个专业方向:动力机械及自动化、叶轮机械及自动化、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6个硕士学位点和6个博士学位点(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能源与环境工程),1个工程博士学位点(能源与环保),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拥有1个省级能源与动力实验教学中心。近5年,学院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输送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100%,连续多年位列全校第一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国内一流的科研条件。学院建有5个国家级研究平台(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热能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采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环境友好能源开发与调控111引智基地、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燃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海水淡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复杂能源转换和高效利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建筑面积32000m2,仪器设备价值过1.5亿元;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近5年项目经费近3亿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论文7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2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0余项。
学院注意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和企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在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大连理工大学“海天学者”资助计划支持下,聘请了德国工程院院士Kuhs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Soga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Lund教授等28位国外知名学者为特聘教授、海天大师、海天学者等,开阔了实验室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视野,提升了实验室国际影响力。学院派出40余人前往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帝国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包括一年期以上访学教师20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3名;本科生短期国际交流40人。
多年的积淀,能动人形成了“博学 明辨 修身 笃行”的学院文化,“行胜于言、敢为人先”的教师精神已深入人心,“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学生精神已播撒四海。多年的不懈努力,能源与动力学院已逐渐发展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面向未来,能源与动力学院将始终瞄准“一流学科”建设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特色,为国家能源环境、动力机械、航空航天等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16年学术夏令营活动邀请函
能源与动力学院隶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学院所属的学科专业是大连理工大学传统学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和优良教育教学传统,是国内本领域具有很强实力的研究型学院,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学科,能源与动力学院的科研实力和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学院目前设有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燃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海水淡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经贸委中国(大连)节能教育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新能源与节能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船用柴油机测试中心(中国船级社授权)、大连市交通事故研究中心、辽宁省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辽宁省工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等科研机构设于本院。伴随着我国能源动力科研的快速发展,大连理工大学新建25000m2能源动力大楼将于近期投入使用,届时科研教学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104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授27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2人,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4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国际原子能机构核能海水淡化技术工作组专家1人,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2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具有很好的再深造条件。学院下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下设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6个硕士学位点及6个博士学位点,同时在动力工程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15年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115人、博士生29人。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人才,能源与动力学院愿为热爱科研、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2015届本科毕业生搭建继续深造和发展的平台,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学院将于2016年7月9-10日举办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活动,诚挚邀请全国高校相关学科领域优秀大学生前来参加。学院研究生自主选拔招生方案原则:自愿申请,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一、申请资格
1、全国各高校相关学科专业2017年应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学业及综合评价优秀(须有证明材料);
2、政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
3、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或潜在的研究能力。
二、申请报名办法
1、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http://202.118.65.123:8080/xlygl/xlygl/default.aspx)
学生登录后点击“申请报名编号”利用本人身份证号码获得申请编号。
2、点击“填写报名信息”,利用获得的申请编号和本人身份证登录后填写本人信息;
3、上传证明材料:
1)本科成绩单、成绩排名(由教务处或所在院系盖章);
2)其他材料(如:英语四、六级证明,发表论文、专利,各类获奖或资格证书等)
考生需将待上传的证明材料以扫描或拍照的方式生成PDF文件或图像文件,命名方式为“申请编号-考生姓名-材料名称”,例“20160001 刘某某 CET-6考试成绩单”或“20160001 刘某某成绩排名证明”等;
考生需将待上传文件整理至一个文件夹内,并将文件夹压缩成.rar格式的压缩文件后再上传,命名方式为“学校名称-学生姓名-申请编号”;
3)上传附件大小不得超过30MB;
4、考生填写完所有信息并上传完证明材料后提交报名信息;
报到要携带的证件及材料: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及获奖证书等相关佐证材料,提交成绩单原件以及身份证、各种获奖证书等相关佐证材料复印件。
学术夏令营报名截止时间为2016年6月17日17点。
三、资格审核
学院根据申请者材料,以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为主要评价依据,由专家及相关人员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入围者将于2016年6月27日前通过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获知是否通过资格审核。资格审核通过的同学将在学术夏令营报名系统中收到学术夏令营活动通知,请按照要求回复所需信息。届时没有接到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四、政策支持
学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夏令营营员进行面试选拔考核,面试考核分为A/B档,考核通过的营员可享受当年研究生招考政策。
面试考核A档(A档比例不高于夏令营营员数的30%):
(1)考核为A档的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校,可直接录取为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学术夏令营的考核成绩可认定为推免复试成绩;
(2)考核为A档的营员若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一志愿报考我校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17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可直接进入录取环节。
面试考核B档(B档比例不高于夏令营营员数的40%):
(1)考核为B档的营员若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并在“全国推荐免试服务系统”中报考我校,可直接录取为我校2017年硕士研究生或直博生;学术夏令营的考核成绩可认定为推免复试成绩;
(2)考核为B档的营员若未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一志愿报考我校时,初试分数达到我校公布的2017年各学科门类复试基本分数线(含总分、单科分数)标准,直接进入我校复试,表现优异者优先录取。
五、活动安排(具体活动以当天报到材料为准)
夏令营活动时间:2016年7月9日—2016年7月10日,活动安排详见附件。
夏令营主要内容包括:
◇学院及专业情况介绍;
◇参观实验室;
◇营员与导师座谈、面试;
六、其它
1、2017年研究生自主选拔招生工作,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具体方案、实施办法和最终录取结果均须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学校招生监察小组也全程参与督察工作,以确保此项工作的公正、公平和有效性。
2、本方案解释权属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3、学院将为外地参加者提供免费食宿,并承担异地学校学生参加学术夏令营时来连的火车票(硬座标准)或汽车票(按学校财务标准高铁及飞机票不予报销)。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楠  电话0411-84707057
李颖  电话0411-84762542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接收校外调剂研究生办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接收校外调剂研究生办法: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学术型)、动力工程(专业学位)上线生源不足,拟接收部分第一志愿非报考我校的考生调剂。为方便有志于调剂到我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报考,现将2015年接收调剂考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调剂的基本条件
  1.申请调剂的考生初试成绩需达到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最低分数线要求。
  能源与动力学院本年度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
招生类别 外语 政治 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
学术型 45 45 75 75 329
全日制专业学位 45 45 70 70 310
  2.申请调剂考生初试科目原则上应与调入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一般应统考科目相同(英语要求英语一,业务课1要求数学一),自命题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申请调剂考生本科毕业院校和第一志愿报考院校为全国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考生优先调剂。
  二、调剂报名方式
  请符合要求的考生于3月29日前填写《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接收校外考生调剂申请表》(见附件),连同个人简历发送至lanlan@dlut.edu.cn邮箱。
  三、复试办法
  经研究生院和学院审核通过后,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审批通过的考生参加复试,考生请及时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考生确认参加复试后,方可参加我院组织的第二次复试。复试内容详见《能源学部能源与动力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办法》,查询地址:http://power.dlut.edu.cn/info/4459/12736.htm,复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蒋兰兰联系电话:15698862761
  电子邮箱:lanlan@dlut.edu.cn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学部(学院、部)、校区:能源与动力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08460
13342296596
 
 
联系邮箱:Liying3721@126.com
 
 

大连理工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城市大连,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是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广大学子求学考研的好选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考研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考研经验:

首先,你复试要是刚刚过线的话,说实话基本没戏,招生比例在120%的,最后10人复试第十个一般就是调剂没了。第8、9个还好
  其次,来大连报道没那么紧张,主要是还需要复习复试专业课。像我们就需要复习大学物理
  说一下我当时吧。我当时是提前一天到的大连,坐的K370。。到大连后,自己上58同城,找的日租房.因为当时理工宾馆都挤满了人。。
  住在凌水法庭那边,现在看离我们研究生住的挺远的。。
  第一天下午确认复试报到,晚上是复试见面会,讲解了一下情况,以及有没招满人的专业,需要人调剂(工程热物理去年是)
  然后就是准备复试专业课笔试,大学物理,实际上把余虹那本书看一遍,书后题做一遍,都吃透了,基本没跑,当然考试题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过最后出来的成绩,我觉得还是看过程给分,因为有些结果我记得是算错了。
  然后英语听力,听力完事一个心理测试(没啥用)。我听力12分,我觉得还行,不难。
  然后就是面试。这时候不同专业的学生到不同的楼层去复试。我们能环是在二楼,208,我们现在开会也在这~
  面试首先是一分半钟的英语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用英语提问题,例如你的专业排名,本科经历。然后就是汉语的一个对话。简单问一些问题
  接下来就是英语口语读一小段文章~专业词汇挺多的,我读的是关于生物质的文章。其实就是看你口语怎么样,不作为重点的。参考下,也没法复习。我读的也是磕磕绊绊的
  最后我就来到了能环。。宋老师人还是挺好的~~现在做的是CO2咸水层封存,来了定的方向,半年看文献,现在第一篇英文综述paper已投稿ICAE 2014,会上网刊energy procidia~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跟本科一点都不一样~
 

添加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保研、大连理工大学公众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网由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