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广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教育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
广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地址:广州市番禹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广州大学行政东楼后座504
联系电话(传真):86-20-39366100 39366242
电子邮箱:gjjyxy@gzhu.edu.cn 邮编:510006 
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是由原国际教育学院与卫斯理安学院合并组建的二级学院,2019年5月,合并组建的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正式运行。新组建的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来华留学工作部、出国留学工作部和对外汉语教研室。其中,“卫斯理安学院学生交流项目”延续广州大学卫斯理安学院的女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合作模式对接美国卫斯理安学院,面向全校女性学生招生,对接业务归口学院出国留学工作部管理。
国际教育学院/卫斯理安学院是广州大学国际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其中,来华留学工作部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事务;学生出国留学部主要负责广州大学学生出国交流学习项目管理;“卫斯理安学院学生交流项目”致力于打造文理教育特色,2016年,卫斯理安学院成为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的“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试点学院”。
学院立足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以“广州大学来华留学奖学金(一带一路奖学金)”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此外,学院积极配合国家“汉办”和中国(广州)进出口交易会重大活动,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机会。
目前,学院与包括美国常青藤高校联盟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学院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广州大学学生海外学习资助项目,大力推动出国留学与学校人才培养融合的项目建设。
根据高水平大学国际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学院将着力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来华留学项目。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服务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要。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拥有教育学与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和应用心理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招生。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实力。1953年学校就开设了教育学类课程,教育学科在1995年获得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5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得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2年教育学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当前,学科共有成员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前任学科带头人张人杰教授是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教育社会学家,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首席学科带头人刘晖教授是国内知名教育学者,中国高教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会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规划与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目前教育学科有一批团结协作、年富力强、充满活力的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承担各类课题60余项,在《教育研究》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39部;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8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6项。学位点整体学术水平在广东省名列前茅,在全国教育学科排名中也位居前列。经过长期累积,形成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六个特色鲜明的二级学科专业方向。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心理学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祥地。1984年,以吴江霖教授为带头人的“社会心理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是我国第一个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点。此后,心理学科一直稳步发展,至今心理学科已经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心理学被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当前,心理学科共有成员3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首席学科带头人为叶浩生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首批认证心理学家,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执委,《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五届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羊城学者首席科学家项目主持人,2005-2013年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报》副主编。
心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近5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58篇(在SCI/SSCI、《中国科学》、《心理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8篇),出版“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
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当前共有在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7人,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329人。学院有省重点实验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室)和省级学科研究平台(台湾教育政策研究平台),心理学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教师技能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验室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拥有近红外成像、ERP、眼动仪、生理多导仪、脑生物反馈仪、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移动录音工作站、数字音频工作站等先进实验仪器,设备价值总额1051万元,教育学、心理学藏书近7万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期刊)近200种,基本能满足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的需要。
教育学院有着完善的研究生实践与管理机制。我们与政府部门、学校、企业、部队与监狱等有着广泛的合作,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与丰富的实习机会。多年来,我们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为100%,很多研究生在广州等大城市找到了如意的工作。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各种奖励制度,保证真正品学兼优的学子能得到更多奖励的机会。凡学院在读的硕士研究生,除享受广州大学提供的各种丰厚的奖学金外,学院专门建立了研究生科研和学术活动奖励资助办法,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营造良好的氛围。
另外,学院注重为研究生的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目前已与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研究生可作为交换生赴台学习,可以推荐优秀的硕士生去美国、意大利等攻读博士学位和参加广州市菁英计划攻读博士项目。
广州大学心理学科历史悠久。1984年即获得我国第一个“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点。当前,学科是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具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与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成员34人,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9人,博导5人,硕导18人,首席带头人为叶浩生教授。近5年来,心理学科在《心理学报》发表论文28篇,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16篇,编写并出版专著与教材38部;当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教育部课题10项、省级项目11项以及其他厅局级等纵向项目23项,纵向项目经费合计500余万元;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社优秀成果奖7项。人才培养方面,学科成员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拥有“心理学史”与“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等两个广东省级教学团队及《心理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广东省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实验室是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面积近800平方米,拥有ERP、眼动仪等先进的科研与教学设备,设备资产总额近700余万元。每届招收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3个班级约160名本科生,学术型硕士20名左右,专业硕士40名左右。当前在校本科生632名,学术硕士58名,专业硕士80名。
近年来,心理学科主动适应广东省地方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加强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与广州市教育局、文明办等共建了“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及“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培训广州市中小学教师6万余人次,面谈咨询个案2000余例,电话咨询6000多例,荣获“广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范例奖”。
教育学学科历史悠久,著名教育学家陈一百教授、张人杰教授是本学科奠基人。本学科1953 年即开设教育学相关课程及教师培训。1978 年开办教育学本科专业。1987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5 年获教育学原理和课程与教学论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 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6 年获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评为广州市重点扶持学科,2012年获评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此外,学科还拥有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1个、广州市协同创新平台1个、与台湾屏东大学联合建设教育政策研究中心1个。
本学科现有高等教育政策与院校发展、基础教育与教师发展、教育经济与政策、学前教育事业与学前儿童发展、课程理论与课程资源开发、信息化教育理论与应用六个学科方向。学科团队成员5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1人,具有海外经历者11人。学科团队成员中有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名,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3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名。广东省教学团队1个,广州市首届创新学术团队1个,广州市羊城学者1人,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名,广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队成员1人。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各类课题60余项,研究经费近500万元;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3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
特殊教育系筹建于2014年11月,正式成立于2017年11月。特殊教育系的成立基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培养本科学历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才培养单位。特殊教育系立足于深化特殊教育学术研究、推进特殊教育专业化的发展目标,成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专业领先性和影响力的教学与科研部门。
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学生兼具特殊儿童教育及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开设课程包括各类身心障碍学生的教育、超常学生教育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基础课程,学科领域涉及各类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心理、康复等。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国际教育视野的养成,与台湾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送1-2名本科生前往台湾接受半年的交流学习。
特殊教育系目前有专任老师6名,并有兼职和外聘教师多名。专任教师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特殊教育和心理学专业背景。5名教师拥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与交流的经历。2014年以来全系老师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10余项,市校级课题8项,科研经费50余万元;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各类课题研究9项。
特殊教育系专业实验室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拥有多媒体多感官康复训练实验室、言语语言综合康复实验室、特殊儿童综合康复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30多名学生进行实验,也可接纳特殊儿童进行眼动、脑电、自闭症康复等实验,实验仪器与设备总体价值约五百万元。
学前教育学系现有教师18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7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
  学前教育学系以创新型、实践型与教学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为特色,致力于成为在广东领先、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学科研、教学、应用的专业机构。已经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社会学两个方向的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Ph.D)授权点和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学专业。同时,为适应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系设有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中心),承担广州市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及骨干教师等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任务,为广州地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多个层次(研究生、本科)和多种类型(科研、教学与管理)的人才。
学前教育学系拥有一批有着一定国内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本系的科研水平在省内相关系所中名列前茅,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学互动与幼儿园游戏、幼儿教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同时,注重开展交流与合作,邀请国内外、两岸三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到系里讲学和指导,积极举办学术会议,确立了本系在国内的较大影响地位。
心理学系依托心理学科,以培养心理学教师及其他心理学专业人才为使命,以“科学家”与“实践者”分类培养为特色,致力于成为立足广东,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心理学科研、教学、应用的专业机构。
当前,心理学系拥有教师34人,教授11人,副教授13人。每年招收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测评)3个本科班,50名左右的学术型硕士生与专业硕士生,并针对本科生的科研或实践兴趣,开设了心理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校级)及应用心理学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校级)2个实验班。
本系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富有成果。主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1个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教育学系依托教育学科,以培养实践和创新型人才为使命,以双专业+特长培养理念为特色,致力于成为在华南地区领先、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应用的专业机构。
目前,教育学系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开设教育学和小学教育两个师范本科专业,在校生200余人。同时,每年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生50余人。
本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果丰富,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教材43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于2001年7月正式组建,由广州师范学院、广州教育学院(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原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等单位的相关教育学系、所、中心合并成立。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53年成立的广州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学院是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学术单位。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教授25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9人。学院目前开设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7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1240人。现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Ph.D)授权点、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教育硕士、应用心理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626人。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教育学博士学位点建设和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建设,教育学科拥有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广州市协同创新平台1个、与台湾屏东大学联合建设教育政策研究中心1个。心理学科拥有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学院还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与学习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广州市精品课程1门;广州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
学院设有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院、广州大学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等机构,以及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培训中心、广东省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

添加广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广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广州大学报录比、广州大学考研群、广州大学学姐微信、广州大学考研真题、广州大学专业目录、广州大学排名、广州大学保研、广州大学公众号、广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