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兰州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日期: 2021-03-20 19:13:55
 
根据兰州大学2021年硕士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相关安排,为保障我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顺利进行,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特制订本细则。
一、组织领导
根据兰州大学相关文件精神,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招生复试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包括笔试、面试两个部分。
学院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负责复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二、复试名单确定
(一)2021年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报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考生,初试分数达到兰州大学划定的本学科复试分数线即可参加复试。分数线查询参见:
(二)通过学院审核且同意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调剂基本要求参见《兰州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优秀生源调剂办法》与学院调剂需求,从申请调剂考生中择优确定预调剂复试名单。
(三)实行差额复试,参加复试人数不低于招生计划的120%。
三、复试形式与内容
采取现场复试形式。复试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
(一)笔试:笔试科目采用闭卷方式,考生在限定时间内作答。
(二)面试:包括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口语与听力测试,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须填写并提交《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表》,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四、复试流程
(一)报到前准备
(二)缴费
缴费时间与方式:考生于3月23日0:00-12:00之间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描以下收费码缴费。缴费过程中,学生自己填写姓名和考生编号,选择报考学院,普通硕士缴费50元,同等学力硕士缴费110元。考生往返路费、复试期间食宿自理。复试考试费缴纳后不再退还,未交费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复试资格。
 
(三)现场报到与身份核验
时间:3月24日上午9:00-12:00
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思雨楼新闻与传播学院221会议室(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
1.考生出示本人健康码“绿码”和复试考试费缴费截图。
2.现场报到需准备材料
①参加复试的所有考生需准备材料包括《大学阶段成绩单原件》《疫情防控期间考生安全承诺责任书》《准考证》《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证》)等原件并于报到现场填写《诚信复试承诺书》。学院留存《诚信复试承诺书》《大学阶段成绩单》《疫情防控期间考生安全承诺责任书》原件。
②“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还须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退出现役证》。
③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在材料提交时还须提供其在职单位同意报考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④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还须递交定向地区或工作单位同意定向培养书面证明。对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考生,由同意定向培养考生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出具;对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由考生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⑤被列为“国防生”计划的考生,还须出具驻推荐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同意报考书面证明。
⑥对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供其报考专业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书面证明。
⑦享受照顾政策(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专业,且本科毕业4年(同等学力考生毕业6年)及以上)的考生,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⑧已经在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兰州“四区”)工作的在职人员,以及志愿去兰州“四区”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在复试时提供兰州“四区”管委会和具体工作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身份证明。
⑨考生自愿提供其他证明考生研究潜能的材料,如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以及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等补充材料。
不能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者,不能参加复试。
(四)复试时间:3月24日-25日
1.笔试
参加考生:学院官方网站公布的所有考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3月24日下午,14:00-17:00。
笔试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详细考场信息待报到后另行通知 
☆参加考试的考生须提前十分钟携准考证、身份证入场。迟到十五分钟不得入场。
2.面试
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满分均为100分,专业综合面试采用抽签与问答两种形式。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
(1)面试流程
①考生进入面试考场前,出示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由工作人员现场再次核验身份。考生入场后将填写好的《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交给复试小组秘书。
②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三部分在同一考场内完成。每个考生面试总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综合面试(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分布在两个考场,具体顺序见考场外安排。每个考生面试总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③考生先进入候考室,面试结束后离开面试教室,由工作人员协调下一位考生进入考场。
④面试结束后的考生不得泄露面试内容,如有违纪将取消考生复试成绩。
⑤面试结束后,复试专家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平均分即为考生的面试成绩。
⑥复试小组秘书对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并填写《兰州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情况记录表》,交学院妥善保存。
3.复试成绩的计算
复试面试成绩=面试成绩×80%+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成绩×20%。
(五)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笔试成绩*20%+复试面试成绩*30%
公布时间:复试结束后3天内。
公布方式: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网页对考生复试成绩进行公布。
(六)拟录取名单
根据总成绩排名和分专业招生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
不参加复试者不予录取。
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笔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注:学校公布拟录取名单后,录取类别为定向培养的考生,在一个月内须与学校和定向单位签订定向协议书。
(七)体检
体检统一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在我校校医院进行。体检不符合国家入学体检要求且复检仍不合格的考生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八)对拟录取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学院采取函调等形式对拟录取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九)录取通知书
拟定于6月中上旬发送录取通知书。
(十)导师确定
考生可登录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网站提前了解学院各位导师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向,拟录取后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确定导师。
(十一)学籍复审
对拟录取的考生入学后3个月内,学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如有违规违纪行为且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六、信息公开公示
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过程中,学院将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在学院网站(网址:http://xw.lzu.edu.cn/)公布复试录取办法、复试名单及复试成绩等信息。复试期间如有疑问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一)学院咨询与申诉方式
咨询电话:0931-8913736   信箱:xwyjs@lzu.edu.cn
申诉电话:0931-8915213   信箱:zhouzhaoyu@lzu.edu.cn
联系人:韦老师
办公地点: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思雨楼206办公室
(二)学校申诉渠道
申诉电话:0931-8912168
电子邮箱:yzb@lzu.edu.cn  
申诉地点(兰州大学研招办):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贵勤楼B304室
七、其他
批准来校参加复试的考生应配合学院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应与复试学院保持联系,实时报告身体状况、交通状况等信息。
复试期间,参加复试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均须佩戴好口罩,进入考场须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行复试。尽量防止人员聚集。
复试期间防疫要求按照国家与地方最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兰州大学有关文件执行。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年3月19日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推荐免试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先后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兰州大学新闻专业肇始于1959年。1983年,出于国家战略布局需要,兰州大学复办新闻专业并设立新闻系。2004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签署共建协议,成为“部校共建”学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5个本科专业(方向),同时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并设有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

本次推荐免试研究生主要针对新闻与传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

学术型硕士点下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传播与社会发展3个培养方向。其中,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包括新闻理论研究、新闻业务研究、新闻史研究等具体领域;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传播理论研究、媒介文化研究、传播史研究等具体领域;传播与社会发展以发展传播学、民族传播学、数字传播与治理、社会舆论调查与舆情研判等为支撑点,探索信息传播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探索西部社会发展和边疆传播等重大命题。

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现代传播理念、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悉传媒文化产业规律、掌握信息传播理论,精通融媒体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下设大众传播与新闻实务、媒介融合与新媒体传播、文化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广告与公共关系、公共传播与社会治理、传播与社会发展等多个具体方向。

学院拟定于2020年9月中下旬日开展2021年推免生预报名的考核工作,在此热烈欢迎2021届优秀本科毕业生积极申报本次推免考核工作。

一、申请条件

1.全国重点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2021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四在读本科生);

2.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优良,并具备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3.具有良好的外语写作和表达能力;

4.对所报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有志于从事新闻与传播相关工作。

二、申请材料

1.“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推免生预报名申请表”1份(附件1,含个人简述);

2.研究生学习期间拟开展的研究计划(1500字以内);

3.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各1份(原件在综合面试时核查);

4.由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的前五学期在校成绩单原件(含年级加权成绩排名及人数或班级加权成绩及人数)1份;

5.两名副教授(副高职)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信(须专家本人手写或电子签名);

6.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GRE/GMAT成绩、其它外国语等级成绩等证明材料复印件(原件报到时备查);

7.证明科研潜力的相关成果复印件,如代表性学术论文、科研项目证明、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或学业竞赛获奖证书复印件(原件报到时备查);

申请材料需按照相应要求签字、加盖公章,相关证明材料宜简明突出,所提交的所有材料应保证真实,如有作假行为,发现后将取消考核资格。

三、报名流程

1.申请人在兰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报名系统上上传申请材料的电子版。申请路径: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jszs.lzu.edu.cn/lzuyjsytms/)。

2.纸质材料请按照上述材料顺序装订,如有较厚的著作或成果,一并装入邮寄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姓名、联系电话、所在学校及院系,并标注“推免预报名材料”。邮寄材料时间为2020年9月1日至9月15日(材料送达时间)。

纸质材料邮寄地址: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思雨楼206室韦老师收(电话:0931-8913736,手机:13893483317,邮编:730000)。申请材料恕不退回。

四、材料审核与考核名单确定

材料审核确定后,学院以电话、短信、邮件、群消息等形式通知本人。考生可及时关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主页(xw.lzu.edu.cn)。具体考核安排以网页通知为准。

五、特别提醒

全国推免服务系统(预计9月中下旬)开放后,已具有推免资格的考生并获得我院预报名通过的考生,须在系统中注册并填报志愿,根据实际进程完成接收、确认复试、待录取通知等相应程序。

联系电话:韦老师:0931-8913736/13893483317

附件:

8c5cba151cd613116aa68f747f126242.doc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联系方式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嘉峪关西路9号
电话:0931-8913736
邮编:730020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的兰州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3年复办并建系,2004年7月6日建立新闻与传播学院。经过两代人40年的不懈努力,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已成为全国高校中颇具影响力的新闻传播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质量的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为促进全国特别是西北新闻与传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院现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研究所,每个研究所下设有若干方向的研究中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始于1992年,传播学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学专业2001年又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学院具备了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全部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西北地区率先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教育科研基地。目前,传播学下设7个专业方向,新闻学下设5个专业方向,其中传播学为甘肃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设有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所规定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三个专业,即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此外,还设有一个特色专业方向,即网络新闻方向。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学院现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相结合、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全院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讲师22名,助教3名,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近800名。自1984年招生以来,学院已毕业国家统招本科生及研究生达2000余名,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国家级和省市级报社、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等新闻传播机构。
    学院重点进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发展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科研领域。在这一领域,学院集中进行了数个国家科研项目、数十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五十余项横向科研项目。全院教师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已达数百篇,出版专著十余部,其中包括大陆第一部传播学教材。目前,学院对西北地区新闻与传播事业的研究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水平,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受到西北各省新闻宣传主管部门的重视,也得到了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肯定和支持。
近年来,兰州大学从教学型向综合性、研究型、全国一流、世界知名大学快速迈进,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从西北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权威基地向全国一流、世界知名新闻传播学院提升。
    本院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新闻传播学基本素养,熟悉现代传播新技术,深刻领会各类现代媒体传播特点,能够在新闻媒体、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广告公司等从事新闻采编、公关宣传、教学以及广告设计、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本系现有1个实验中心、2个研究所、3个教研室。设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传播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为保证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经我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研究,对我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实施细则公布如下:
  一、复试对象
  2016年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第一志愿报考新闻与传播学院且符合学院各专业复试最低分数控制线的考生和申请第二志愿调剂新闻与传播学院且已经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
  二、复试方式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
  具体笔试科目请参照《兰州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面试包含专业综合能力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成绩不计入面试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复试安排
  (一)体检
  时间:3月18日上午8:50,请参加体检的考生务必提早前往指定医院,中午前完成体检。
  地点:兰州大学校医院(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
  备注:空腹,带有效证件,一寸照片1张,体检费40元。(体检费由兰州大学校医院收取)。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不参加体检者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报到
  报到时间:3月18日14:40前(请完成体检后报到)
  地点:兰州大学一分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二楼223会议室
  注: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9号,在兰州大学一分部校区院内,火车站乘坐12路、33路公交车永新市场站(华邦品牌内衣广场站)下车。校医院在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院内(体育场旁),火车站乘坐1路公交车兰州大学站下车。考生往返路费、复试期间食宿自理。联系方式:电话0931-8913736联系人:韦老师
  (三)复试考生报到时须提交以下证件
  1.《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A4幅面复印);
  2.《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A4幅面复印);
  3.《毕业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学生证》,毕业证入学时查验)原件及复印件;有学位证书的还需提供《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A4幅面复印);
  网上报名未完成学历(或学籍)审核的学生,须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4.大学阶段成绩单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公盖章;非应届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5.“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在复试报到时还须提供本人《退出现役证》原件,并留存复印件一份,以备查。
  6.有正式工作单位的在职考生,在复试报到时还须提供其在职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并注明是否在职培养。
  7.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复试报到时还须递交户籍证明、民族成份证明和定向地区或原单位同意定向培养的书面证明。
  定向培养书面证明:对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考生,由同意定向培养考生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出具;对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由考生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
  8.被列为“国防生”计划的考生,在复试报到时还须出具驻推荐学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
  9.对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报到时还须提供其报考专业对同等学力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书面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10.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在复试报到时还须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
  11.已经在兰州新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兰州“四区”)工作的在职人员,以及志愿去兰州“四区”工作的应届本科生,在复试时提供兰州“四区”管委会和具体工作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工作身份证明。
  (四)复试考试费
  复试考试费标准:50元/人复试报名费(笔试30元/人,外国语口语及听力20元/人,同等学力考生还需缴纳60元/人复试加试费)。复试考试费根据甘发改收费「2010」1915号收费标准。
  (五)复试考试安排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时间3小时,闭卷考试,满分100分。
  时间:3月18日下午15:00-18:00
  地点:兰州大学一分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多媒体教室
  2、面试
  含专业面试、外国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满分为100分,专业面试占面试成绩的80%,外国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成绩占面试成绩的20%。
  时间:3月19日全天,上午9:00开始
  地点:兰州大学一分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二楼会议室。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时间:3月19日全天上午9:00开始
  地点:兰州大学一分部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具体考场安排报到时通知。
  参加以上考试的考生须提前十五分钟携准考证、身份证到达考场,迟到十五分钟不得入场。
  (六)复试成绩公布
  3月20日学院在信息栏及学院网页对复试成绩进行公布。
  (七)复试总成绩及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总成绩
  复试总成绩=初试总分/5*50%+复试笔试成绩*25%+复试面试成绩*25%;
  复试面试成绩=专业综合能力测试成绩*0.8+外国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成绩*0.2;
  2.拟录取名单确定
  根据复试总成绩名次和分专业招生计划确定拟录取名单。
  不参加复试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不及格(笔试成绩+面试成绩<120)者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的定向培养的考生,在拟录取前均须签订相关协议书。
  (八)导师及录取专业确定
  所有拟录取的考生专业及导师分配,由学院各专业复试小组根据2016年各专业招收计划并结合推免生情况,与拟录取考生进行合理的“双向选择”。
  四、未尽事宜按照兰州大学有关文件执行。

 

  报考专业   报考总人数 其中:          
报考学院名称 代码 名称   统考(联考) 推荐免试 单考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强军计划 大学生士兵计划
新闻与传播学院 50301 新闻学 50 40 10 0 0 0 0
新闻与传播学院 50302 传播学 63 56 7 0 0 0 0
新闻与传播学院 55200 新闻与传播 104 89 15 0 0 0 0

新闻与传播学院参考书目 
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参考书目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1日第二版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修订版)第二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
《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修订本)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新闻编辑教程》,张子让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
《新闻评论教程》,作者胡文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公共关系学》,熊源伟,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三版)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雷跃捷、辛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新编广告学概论》,张金海、程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专业杂志             《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
网站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
 
兰州大学2016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录取专业
姓名
考生编号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综合成绩
备注
050301新闻学 李金桃
107306021811379
415
172
85
 
050301新闻学 周刘冰
107306021811390
405
156
80
 
050301新闻学 石璇
107306021811396
396
158
79
 
050302传播学 周安妮
107306021811400
386
162
79
 
050302传播学 张文丽
107306021811401
393
156
78
 
050302传播学 徐雪梅
107306021811425
397
163
80
 
050302传播学 张媛
107306021811430
416
167
83
 
050302传播学 张倩茹
107306021811432
374
174
81
 
050302传播学 魏煦然
107306021811434
394
171
82
 
050302传播学 安瑞凡
107306021811438
380
169
80
 
055200新闻与传播 郝小书
100026113308306
373
157
77
 
055200新闻与传播 周国萃
100026113312727
365
156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徐美琼
100336147540273
375
158
77
 
055200新闻与传播 邱思捷
100336194190650
355
158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刘菡妮
103846211102286
347
160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李晓雨
103846213402390
351
172
78
 
055200新闻与传播 董艺雯
103846216202637
358
165
77
 
055200新闻与传播 盛奥峰
104876000132205
365
157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邹亚茹
104876000133941
352
152
73
 
055200新闻与传播 赵瑞楠
104876000137297
363
155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冯露
104876000137332
364
148
73
 
055200新闻与传播 李苏阳
106106050300247
377
153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肖梦云
107306021811370
378
147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黄湘宜
107306021811385
379
157
77
 
055200新闻与传播 赵正芳
107306021811406
362
153
74
 
055200新闻与传播 范璿
107306021811408
364
161
77
 
055200新闻与传播 蒋静洁
107306021811413
368
146
73
 
055200新闻与传播 那宁宁
107306021811450
368
148
74
 
055200新闻与传播 李玉素
107306021811457
384
145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李雨桐
107306021811459
367
171
79
 
055200新闻与传播 王钧
107306021811460
379
150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解佳伟
107306021811461
366
168
79
 
055200新闻与传播 周雯
107306021811462
349
163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黄腾
107306021811465
345
161
75
 
055200新闻与传播 邓晓旭
107306021811473
354
161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冉自春
107306021811476
381
161
78
 
055200新闻与传播 张琼
107306021811488
351
150
73
 
055200新闻与传播 杜妮
107306021811489
375
153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管金娜
107306021811513
368
157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朱珏颖
107306021811520
382
170
81
 
055200新闻与传播 王豪
107306021811524
346
167
76
 
055200新闻与传播 王耀辉
107306021811530
369
145
73
 
055200新闻与传播 戚筝
107306021811532
350
176
79
 
055200新闻与传播 闫晓青
107306021811540
330
139
68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071新闻与传播学院   0931-8913736
 

添加兰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兰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兰州大学报录比、兰州大学考研群、兰州大学学姐微信、兰州大学考研真题、兰州大学专业目录、兰州大学排名、兰州大学保研、兰州大学公众号、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兰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兰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