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心理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公告
一、学院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历史悠久,是中国心理学名副其实的发祥地之一。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成立之初,规定学生各科均需开设《教育学 心理学大要》课程,并于1904年聘请日本学者菅沼虎雄任课程教习。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心理学系,并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系,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视作20世纪影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十件大事之一。1921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学会——中华心理学会在此成立。这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被视作影响20世纪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又一件大事。濡染百年文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名家辈出、俊彦云集。在他们的培养下,学术梯队薪火相传,历久不衰,学科交融相得益彰;在他们德行修养的感染下,笃学敏行,致知穷理。1960年,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并列,成为当时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1978年,获得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心理学专业本科得以恢复并改为应用心理学专业;2002年获得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2012年9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正式成立,设有心理学系和6个研究所,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前10(来自教育部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成为江苏省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领军力量,在国内外心理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学院现拥有江苏省优势学科、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教育博士学位点(共享)、教育硕士学位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建设了江苏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等。学院多名教师入选多名教师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
二、申请条件及招收人数
1、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三年级在校生,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期间总评成绩排名在年级前30%,达到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或立志报考我院研究生者优先;
2、品德优良、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法纪处分。
3、对心理学相关专业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志于从事心理学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大学生科研立项或者承担科研项目实质性内容工作优先考虑。
4、英语水平良好,具有较强的口语交流和论文写作能力者优先考虑。
5、本次夏令营预备接收50名学员。
三、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7月13日-7月25日登录http://yz.njnu.edu.cn/login/ssxly/login.jsp进行网上报名,填报个人信息。
2、资格审核
我院将根据申请者提交的材料,以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为主要评价依据,由专家完成对申请者的资格审核。
3、名单公布
入选名单将于7月30日左右在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网站(http://xlxy.njnu.edu.cn/)上公布,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四、报名材料
1、本科阶段成绩单(截至申请之日所能提供的所有课程成绩),加盖院/系公章;
2、前5学期总评成绩排名证明一份(由所在学院/系出具证明);
3、外语水平证明,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TOEFL/IELTS/GRE等能够体现外语水平的成绩证明;
4、学生证、身份证;
5、其他证明材料,包括各种获奖证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证明等,要求能够展现自身风采与综合素质的材料。
申请者须在7月25日17:00前将以上材料的电子版(原件扫描成PDF文件),放入同一文件夹,以“【2020年夏令营】学校+专业+姓名”命名打包压缩发送至邮箱94018@njnu.edu.cn,邮件主题:【2020年夏令营】学校+专业+姓名。纸质版材料请按序装订成册于7月25日前顺丰快递寄到学院。邮寄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宋玥老师收。电话:13813910785。材料审核不通过者,取消参加资格。
五、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20年8月6日-8月7日,为期2天。
2、活动形式:腾讯会议线上进行,请提前预装腾讯会议客户端软件。
3、活动内容:开营仪式、招生相关政策讲解、专家学术讲座、分组研讨、研究生交流等。详细活动日程安排见附件。
六、优秀营员评选及奖励政策
本次暑期夏令营将根据学生综合面试表现,评选一定比例的优秀营员,名单将在学院网站上公布(http://xlxy.njnu.edu.cn/)。届时学院将成立考核专家小组,以在线综合面试(包括:英语能力个人展示、专业知识考查)的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被我校录取的优秀营员,奖励办法如下:
第一,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营员,经体检合格,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条件下,可免复试直接录取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
第二,营员作为推免生报到入学后,第一学年可直接享受硕士研究生最高等级学业奖学金,且享有优先选择导师权。
第三,非推免生的优秀营员入校后享有优先选择导师权。
七、其他
若有任何疑问,请联系:王老师 电话:025-83598936 电子邮箱:xlxyyjsb@126.com


附件:活动安排
日期 时间 活动内容
8月6日 9:00-9:15 开营仪式
9:15-9:45 与院长面对面
9:50-10:50 与导师面对面
11:00-11:40 江苏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巡览
13:20-14:00 学术报告1
14:00-14:40 学术报告2
14:40-15:20 学术报告3
15:30-16:10 学术报告4
16:10-16:50 学术报告5
16:50-17:30 学术报告6
8月7日 9:00—12:00 营员能力考查
13:3016:00 营员能力考查
注:活动安排若有变化以最新通知为准。
2012年9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正式成立,设有1系、3所和1中心,即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和心理学实验中心。学院共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已经形成了心理学历史与理论、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五个团队方向,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前10(来自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成为江苏省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领军力量,在国内外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院现拥有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教育博士学位点(共享)、教育硕士学位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老年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此外,学院与教科院共同建设1个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和2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和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多名教师入选各级人才计划,其中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3人,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4人。学科带头人、主要方向带头人和部分学术骨干已经在国内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其中1人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10人左右担任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组织的副理事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等重要学术职务。自2011年以来,学院共发表论文490篇,其中SCI、SSCI和EI期刊论文48篇,CSSCI论文246篇,权威期刊178篇(一级权威期刊38篇);出版著作25部,出版译著40部。先后取得科研项目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厅局级优秀成果奖励4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历史悠久,是中国心理学名副其实的发祥地之一。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成立之初,规定学生各科均需开设《教育学 心理学大要》课程,并于1904年聘请日本学者菅沼虎雄任课程教习。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心理学系,并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系,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被视作20世纪影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十件大事之一。1921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学会——中华心理学会在此成立。这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被视作影响20世纪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又一件大事。此后,历经国立东南大学心理学系、国立中央大学心理学系、金陵大学哲学心理学系、金陵女子大学心理学系、南京大学心理学系、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
濡染百年文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名家辈出、俊彦云集。这里有中国唯一的学部委员、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潘菽;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比纳西蒙智力测验的修订者陆志韦;“我国心理学界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中国化的教育心理学的典范”艾伟;中国心理测验的先驱廖世承;勤、钻、恒、谦的一代心理学史宗师高觉敷。他们尚诚尚朴、求真求实。在他们的培养下,学术梯队薪火相传,历久不衰,学科交融相得益彰;在他们德行修养的感染下,笃学敏行,致知穷理。1960年,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了心理学专业,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并列,成为文革前设有心理学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1978年,获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心理学专业本科得以恢复并改为应用心理学专业;2002年获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
2012年9月28日,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正式成立,设有1系、3所和1中心,即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和心理学实验中心。学院共有教职工45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已经形成了心理学历史与理论、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评等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五个团队方向,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前10(来自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成为江苏省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领军力量,在国内外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院现拥有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教育博士学位点(共享)、教育硕士学位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点、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老年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此外,学院与教科院共同建设1个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发基地和2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和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学院多名教师入选各级人才计划,其中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3人,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4人。学科带头人、主要方向带头人和部分学术骨干已经在国内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其中1人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10人左右担任国家级和省级学术组织的副理事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等重要学术职务。自2011年以来,学院共发表论文490篇,其中SCI、SSCI和EI期刊论文48篇,CSSCI论文246篇,权威期刊178篇(一级权威期刊38篇);出版著作25部,出版译著40部。先后取得科研项目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3项;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励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厅局级优秀成果奖励4项。
学院秉承学校“厚生育才”战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二五”期间,获批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和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获得2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7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2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获得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论文奖;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多年100%,15名学生到美国等高水平大学心理学院/系深造;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江苏省大学生文科生理科知识竞赛等各类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80多项;硕博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130篇;3篇博士学位论文获评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5人入选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14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研究。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详细介绍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可用
计划
复试人数 复试
最低总分
是否实践考核专业 备注
077100 心理学 40 60 324  
045400   应用心理 45 70 363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30 18 320  

 符合教育部下达的《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院各专业复试人数及复试分数线见下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可用
计划
复试人数 复试
最低总分
是否实践考核专业 备注
077100 心理学 40 60 324  
045400   应用心理 45 70 363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30 18 320  
  注:上表中复试人数不含单考、破格、退役士兵计划考生以及校外调剂考生。
   蔡厚德, 男,1957年出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理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 项,现主持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主要研究方向:采用认知行为和电生理技术研究大脑的功能偏侧化与整合机制、精神病的脑功能障碍、语言 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等。已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近30多篇学术论文。
   陈益,女,1969年4月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目前教授课程:
  游戏心理学
  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
  研究方向:
  游戏心理学  沙盘游戏治疗  心灵成长 
  心理治疗培训经历:
  1. 2000年——2003年:参加“结构式家庭治疗高级培训班”(三年)的系统培训。
  2.2000年——2003年:参加“中德精神分析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三年)的系统培训。
  3.2006年5月:在北京大学参加“瑞士荣格分析心理学培训项目”的培训。
  4.2007年10月:在上海参加阿南朵指导的“钻石之旅”治疗情绪创伤体验性课程。
  5.2008年1月:在上海参加“第二届中国荣格周:荣格心理分析的方法与实践”培训项目。
  6.2008年-2009年:参加由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举办的第一届催眠治疗连续培训项目,获得由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颁发的证书及由德国临床催眠学会颁发的证书(MEG)。
  7.2009年-2011年:参加由刘天君教授主持的《基于东方传统的深层意识研修训练项目》。
  8. 2011年11月: 参加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在 “洗心岛”举行的沙盘游戏治疗个案督导培训和沙盘游戏治疗师考核活动。
  9.2012.2. 参与策划并主持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东方文化高峰论坛暨工作坊”。
  10.2012.8. 组织并参加 “刘天君疗心·养心·修心系列项目之移空技术工作坊”。     陈陈,女,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心理科学》杂志审稿人。
  教育经历
  .香港大学哲学博士(Ph.D.)
  .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心理学院学习(获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博士生及博士后奖学金,Eurasia-Pacific Uninet PhD & Post Doc Scholarship)
  .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0-201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职博士后,师从林崇德教授。
  .2009/11-2010/02,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兼职资深研究助理。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研究兴趣及领域
  成就动机、学业成绩、气质、人格、思维风格、家庭教养风格、依恋、主观幸福感、学校学习环境、个体社会化等。
  教学兴趣及领域
  .本科生开设课程:普通心理学(双语课程)、青少年心理发展、专业英语
  .研究生开设课程:回归分析、成就动机与学生发展
  研究项目(近期)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大、中、小学生成就动机的架构与发展――一项基于南京、香港和甘肃三地的纵向研究》。
  .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个体差异和学习环境――当代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
  发表论文
  英文论文
  . Chen, C. & Zhang, L. F. (2011).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achievement goal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 student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1(3), 339-359.
  (Included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011)
  .Yu, Tak-ming & Chen, C., Thinking styles and preferred teacher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mong Hong Kong student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2 (4), 554-559.        (Corresponding author) (Includedin th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012)
  . Chen, C. (2006). The roles of temperament and parenting styles in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J. Huang, M. Gu & P. K. Cheung (Eds.), Research Studies in Education (Vol. 4, pp. 127-144). Hong Kong SAR: Faculty of Education, HKU.
  中文论文 (有选择的)
  .陈陈,范洁琼. 西方教养风格理论的测量工具适用性研究――以南京和上海青少年问卷实测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10,6:107-112.
  .陈陈,倪海鹰,杨静平.小学高年级儿童气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2007,3: 107-113.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6:95-103.
  (人大心理学复印刊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陈陈.近20年我国青少年需要研究综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74-79. (《新华文摘》2005年第5期收目。)
  .陈陈.移情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江苏高教,2004,5:72-74.
  译著
  洪岩璧,陈陈译(2012).非递归因果模型.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Berry, W. D. (1984).Nonrecursive Causal Models.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近期获奖
  .陈陈、张丽芳,英文论文“中国青少年学生气质、人格与成就目标的关系”获2012年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指导学生燕婷的本科毕业论文“大学生学业拖延与自尊、完美主义的关系研究”获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
  学术会议
  .2010年9月参加在奥地利克拉根福举办的第九届阿尔卑斯-亚德里亚心理学会(The 9th Alps-Adria Psychology Conference 2010, Klagenfurt, Austria),并进行会议报告,题为:气质、人格、思维风格和成就目标对奥地利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The impact of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thinking styles, and achievement goals on Austrian university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2009年7月,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11届欧洲心理学大会,会议报告题目为:气质和人格对中国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的影响(The impact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on Chinese adolescent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2012年12月1日-12月2日,参加在中国广州举行的中国心理学会2012年年会,并进行会议报告,题为: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2011年7月参加在中国大连举行的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会年会,并进行会议报告,题为:中国学生成就动机研究。
  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chenchen@njnu.edu.cn    邓铸,男,汉族,1964年8月生,河南商城人,博士,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主持省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常务管理工作。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分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暨秘书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基础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7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留教育系任教,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习,于2002年6月获得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2004年开始指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和高校教师硕士,已指导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46人、在读全日制研究生13人、在读高校教师硕士和教育硕士8人。
  研究方向
  主要包括思维心理学(问题解决、思维结构与风格发展、创造力的要素与发展、TRIZ的理论与实践等)、人因工程学的理论与实践(可用性测评、环境与工程设计中的心理学)。教学方面,承担的课程主要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类课程群、研究生的“思维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验”、校内博雅课程《创造力心理学》等。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知识丰富领域问题的表征机制与学生智能训练策略的研究”、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并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出版书目主要包括《当代认知心理学》(2001)、《行为科学研究方法》(2005)、《应用实验心理学》(2006)、《心理统计学与SPSS应用》(2009)、《实验心理学导论》(2012)等,在心理学类、教育类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2005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二期第二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代表性论文主要包括:
  Ø 邓铸:时间记忆中注意机制的研究,心理学动态,1997,1:30-35(获得“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
  Ø 黄希庭,邓铸:分时距认知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1997,3:(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心理学》1997年7期撰文转载)
  Ø 邓铸,李学亮:元记忆教育训练的认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4;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心理学》,1998,2(河南教委优秀论文一等奖)
  Ø 邓铸,李德俊,张秋菊:场依存性与卡特尔人格特质及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0,2:234-235、233(该论文在“心理素质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交流并被评为贰等奖)
  Ø 邓铸,张庆林:青少年元记忆能力发展的认知研究,心理学探新,2000,1:38-41
  Ø 邓铸,余嘉元:问题解决中对问题的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心理学动态,2001,3:193-200
  Ø 邓铸:专门知识与学科问题表征. 上海教育科研,2002,5:45-47
  Ø 邓铸:简单与复杂物理问题解决及状态元认知. 心理科学,2003,3:479-482
  Ø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 心理学探新,,2003,4:17-20
  Ø 邓铸:高中生物理问题表征机制的实验研究. 华人心理学报(香港),2004,2:143-179
  Ø Deng,Z. (2004). Theory and experiments of problem re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 39 (Isuue:5-6):558
  Ø 邓铸:眼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0-95(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心理学》,2005,5)
  Ø 邓铸,姜子云:问题图式获得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1-115
  Ø 陈庆荣,邓铸: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理论与SWIFT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6,5:675-681
  Ø 陈庆荣,邓铸,谭顶良:汉语句子-图片信息整合的眼动研究.心理学报,2008,5:543-551
  Ø 姜子云,邓铸:问题表征过程中信息提取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8,3:620-624
  Ø 陈庆荣,邓铸,蒋波:工作记忆和句法复杂性对汉语判断单句的影响.心理科学,2008,3:633-637
  Ø 邓铸,曾晓尤.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对问题表征及表征转换的影响. 心理科学,2008,4:814-817
  Ø 邓铸:创造力的本质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启示.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5:38-42,47
  Ø 邓铸. 创意思维形成机制与成功营销策略. 江苏商论,2009,12:115-117
  Ø 袁鸣,邓铸. 幼儿计划能力的发展与培养. 学前教育.幼教版,2010,4:44-45
  Ø 邓铸,黄荣. 情绪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究),2010,4:92-97
  Ø 邓铸. 思维的本质与定义新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4):138-144
  Ø 姜子云; 邓铸. 问题表征与学科问题解决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48-151
  Ø 张红坡,邓铸,陈庆荣. 阅读障碍者的视空间能力:补偿还是缺陷?中国特殊教育,2012,1:52-57
  Ø 周临,邓铸,陈庆荣. 反向眼跳的实验范式、机制及影响因素. 心理科学,2012,35(1):16-23
  Ø 黄敏卫,邓铸. 思维风格与教学风格偏好关系的实证研究. 教学与管理,2012,9:63-65
  Ø 黄敏卫,邓铸. 教学风格偏好的测量研究. 江苏高教,2012,5:99-100
  Ø 邓铸. “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内容体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34-37
  通讯地址: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邮    箱:zdeng_psy@163.com     郗浩丽,女, 汉族,1973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变态心理学”、“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主要从事精神分析客体 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专著《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2008)、《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实践者》(2012),副主编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2009)。在《教育理论与实践》、《南京师大学报》、《教育学术学刊》、《医学与哲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部分论文 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转载。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儿童精神分析思想的研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等。多年来兼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并多次接受国内外心理咨询 与治疗的专业培训,2010年完成了为期三年的中-挪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心理咨询专业组成员。

添加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师范大学排名、南京师范大学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