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青岛农业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青岛农业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农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为做好我院 2021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青岛
农业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部署和要
求,特制定农学院 2021 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设监督员一名,负责本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
(二)各专业(领域)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小组。复 试小组组织本专业(领域)考生的综合测试(专业课考试、面试、 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考核等有关复试内 容。每个复试小组安排一名专职监督员监督复试小组的复试过程。
以上人员均实行回避制度,有直系亲属和利害关系人参加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不得参与本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 试录取工作。
二、各专业(领域)招生计划
 

类别

专业(领域)

招生计划数

学制

第一志愿上线生源数

全日制学术
学位

 
作物学

 
40

 
3

 
16

 

全日制专业学位

农艺与种业(作物、种业方向)

51(其中联合培养 17 个)

 
3

 
14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农艺与种业(作物、种业方向)

 
5

 
3

 
2

三、复试
(一)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

1. 复试专业分数线

作物学初试总成绩不低于 252 分,英语一和思想政治理论每
个科目成绩不低于 33 分,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每个科目成绩不
低于 50 分。
农艺与种业领域初试总成绩不低于 252 分,英语二和思想政
治理论每个科目成绩不低于 33 分,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每个科
目成绩不低于 50 分。

2. 复试差额比例及第一批复试考生名单确定

复试差额比例 130%。根据复试差额比例,按照达到专业分数线第一志愿考生的初试总分由高到低排名确定第一批复试考 生名单(详见附件)。
对于在各批次复试规定的时间内调剂后仍达不到本专业(领域)招生计划的,按照实际人数组织复试。
(二)考生复试资格审查
学院按照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青岛农业大学 2021 年硕士

研究生招生章程》、《青岛农业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组织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考生身份、学籍学历等复试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复试资格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复试和录取。考生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

1. 复试资格

(1) 符合我校 2021 年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的报考条件。
(2) 应届本科毕业生应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有效期内的学生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 本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3) 往届毕业生应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位证、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https://www.chsi.com.cn)本人的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因故不能提供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2. 加分资格

按照《青岛农业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要求,准备相关证明材料。
(三)复试方式与内容
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综合测试

综合测试包括专业课考试(30 分)、面试(60 分)、英语听力(5 分)和英语口语(5 分)四个复试项目,满分 100 分。综合测试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 专业课考试
考试科目为我校《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各专业要求的考试科目。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后向考生展示并复述给考生,考生思考 2 分钟后,进行在线口述作答。
(2) 面试
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考生在线回答面试人员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查。面试考核基本内容如下:
专业素质和能力: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发展动态的了解及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创新能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生)或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考生);
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荣誉或奖励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考生应提前准备好学业成绩单、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奖证

书、奖学金证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获奖证书、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实践(实验)能力材料(参加专业实践成果材料、操作过的大型仪器设备清单等),其他荣誉或奖励证书、专家推荐信等,电子证明材料可与其他审核材料同时提交。
(3) 英语听力及英语口语
复试小组人员与考生以在线英语交流的方式进行考查。

2. 同等学历加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前应加试报考专业规定的两门科目(详见我校《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采取线上考官提问考生作答的方式进行考核。加试科目每门课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30 分钟,每门课成绩合格线为 60 分。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考生复试总成绩,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达不到合格基本要求者取消复试资格。

3.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考核结果以合格、不合格计,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信状况、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通过审查档案材料、单位鉴定意见和面试、面谈等方式进行审核,必要时可采取“函调”的方式。考核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4. 其他

因设备、技术或网络等原因达不到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第一批次复试考生应提前告知学院,其他批次考生应在填报调剂信息时即告知学院。
(四)复试具体安排
以下为第一批次复试安排,其它批次另行通知。

1. 缴费

实行网上缴费,复试费 180 元,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的考生不能参加复试。

2. 综合测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1) 作物学:
综合测试时间:2021年3月26日。专业课考试科目: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

(2) 农艺与种业领域全日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综合测试时间:2021年3月26日。作物方向考试科目: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育种学总论;种业方向考试科目:种子学、作物育种学总论。

具体考试时间将在学院考生须知中公布。

(五)体检
考生入学后组织。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卫生部、

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

〔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 学厅〔2010〕2号)要求,并且无传染病。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具体体检安排另行通知。
四、调剂
(一)调剂基本要求
1.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 初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的 A 类考生的国家分数线
3.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即专业代码前两位为 09)。
4.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中,调剂时只能按英语一、英语二由高到低正向调剂, 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由高到低正向调剂。
5. 第一志愿报考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 的考生择优接收调剂。
6. 全日制考生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应符合非全日制

 

 
 
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7. 我院不接收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 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调剂; 不接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和参加单独 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调剂;不接收国防生考生调剂。
(二)调剂程序
1. 考生应当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陆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填写调剂申请,学校每次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不少于 12 小时。
2. 学院工作小组根据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按照 统一标准筛选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审核合格后通过调剂系统发放复试通知。未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可在填写志愿 24 小时后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3. 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超过 24 小时未接受的视为自动放弃),
并在规定时间网上缴费、参加学院组织的网络远程复试。
4. 所有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 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发送拟录取 通知。
5. 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我校发放待录取通知的 24 小时内,

 

 
 
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同意待录取,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五、录取
(一)总成绩计算方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5×70%+综合测试成绩×30%。
(二)总成绩排名方式
1. 全日制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按复试专业(领域)总成绩 分别排名。
2. 按各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分别进行总成绩排名。
3. 总成绩相同的考生排名顺序按照初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排 列,如初试总成绩相同则依次以初试英语、复试英语(听力及口语)、专业课考试、面试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列。
(三)拟录取名单确定方式
1. 按批次对复试合格的考生进行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2. 所有拟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复试,不参加复试的不予录取。
3. 已接受我校拟录取通知的全日制考生,符合非全日制报 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相同专业,但必须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其他已接受拟录取考生不再接收其校内调剂申请。

 
(四)录取类别
1. 非定向考生:档案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非定向研究 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 定向考生: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均录取为定向研究生, 录取前考生本人、工作单位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 毕业后按协议回定向就业单位工作。
(五)严肃考风考纪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研究生新生入学后 3 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六、相关工作制度
(一)责任追究制度
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中,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招生管理规定行为的工作人员,一律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 36 号)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监督制度
学院设立专职监督员,对整个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我院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凡是发现在复试录取工作中弄虚作假、违反招生录取规定和纪律的,均可向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举报,举报电话为 0532-58957052。
(三)信息公开制度
在农学院和研究生处网站专栏,公布复试录取方案和实施细则、复试和拟录取名单等。
(四)复议制度
考生如果对复试录取结果有异议,可向学院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投诉和申诉(投诉电话 0532-58957052),学院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进行核查、处理。
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
1. 我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招生专业为农艺与种业领域(作物方向、种业方向),招生计划为 4 人; 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联合培养招生专业为农艺与种业领域(作物方向、种业方向),招生计划为 5 人;我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培养招生专业为农艺与种业领域(作物方向、种业方向),招生计划为 8 人。
2.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招收的研究生除课程

 
学习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进行培养。培养要求要遵循联合培养规定、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文件规定。
3. 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复试录取方案按照我院的复试录取细则执行,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
 
 
农学院
2021 年 3 月 25 日

 

 
 

种子科学与工程
    2018-12-07 10:59:09 来源:农学院          浏览数:211
 
  本专业于2003年设立,注重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具备植物育种、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教师26名,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9名,95%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外聘院士1名,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5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教师1名,山东省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花生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名。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00余项,发表文章286篇,编著教材12部。选育出青麦6号、青麦7号等小麦品种,青农105、青农201、青农206、青农11、金王花糯1号、金王花糯2号等玉米品种,鲁花11号、青花6号、青花7号、青花8号等花生品种,累计品种转让经费2600余万元。
 
  本专业拥有“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和“旱作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教学仪器先进齐全,能够满足种子分子检测、种子加工贮藏、种子生物学和植物分子育种等理论技术方面的实验教学。拥有莱阳、胶州两个校内实习基地,建立了以“登海种业”为代表的12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锻炼成才搭建了高水平的实践平台。
农学
    2018-06-10 19:51:47 来源:农学院          浏览数:428
 
  农学专业历史悠久,始建于1951年,与学校同龄。专业优势突出,2007年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2年为省级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9人,其中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15人,超过半数教师有国外学习经历;国家级和省级岗位专家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泰山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3人; 1个国家发改委重点实验中心--水资源高效利用功能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1个山东省创新团队。建有作物栽培、作物育种、作物生态耕作、统计与信息技术、种子技术等5个专业实验室,2个校内实践基地。山东登海种业有限公司、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本专业设立奖学金。
烟草专业
    2018-12-07 10:49:18 来源:农学院          浏览数:244
 
  2005年设立农学专业烟草方向,2008年正式设立烟草本科专业。2011年立项为校级特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烟草栽培、烟草遗传育种、烟叶调制、烟叶分级、烟草品质与安全、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卷烟工艺、烟草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烟草行业生产与科研发展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具备烟草栽培、烟草育种、烟草调制、烟叶分级生产与科研基本技能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烟草及其相关单位、部门从事烟草生产、科学研发、技术推广、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现已形成了以青岛农业大学为办学主体,以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为依托,联合国内烟草行业部分科研和生产单位合作单位的烟草学“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和外聘教师共4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博士29人。所依托的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拥有1个山东省农业创新优秀团队,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行业技术体系科学家5名;所依托的中国农科院烟草所拥有6支中国农科院科研创新团队。近三年,主持科研项目34项,其中国家级7项,累计科研经费2851.49万元,发表科研论文75篇,承担校级及以上教研教改项目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励3项。发表教研论文21篇。
 
  专业实验教学依托山东省旱作技术重点实验室、农学专业实验室和植保专业实验室以及中国农科院烟草所烟草生物学与加工和烟草质量安全风险评估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烟草行业重点实验室和1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建有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个,另有3个校内实践实训基地,由校所联合打造的实验实训平台,承担了烟草专业实验、实习和创新立项等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学生科研创新等提供了条件。
农学院作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时间:2020-03-01 08:54:22 
学科名称及代码:
  作物学0901
 
培养目标:
  作物学硕士学位获得者要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具备创新和创业精神,具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外语能力,所做的学位论文应结合作物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在思想品德、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标准,能够独立从事农学类科研、教学、推广、管理等多种岗位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平台: 
  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
 
  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耐盐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花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学科方向: 
  作物学下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两个方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理论和措施,研究作物的合理种植制度,创造优良农业生态和高效农业收益的应用科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品质生理及保优技术、农业生态和持续高产高效耕作制度、作物抗旱生理与旱作技术、作物环境与营养生理等。
 
  作物遗传育种是研究作物遗传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探讨作物高产、优质、抗逆、生态的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作物的新品种培育技术和种子生产技术,突出高产性状、品质性状和多抗性状遗传规律研究和育种应用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作物重要性状形成机理、作物分子育种、作物杂种优势与利用、作物抗逆新品种培育、作物种子质量与保优技术等。
 
学科(专业)队伍:
  目前,学院拥有专业教师59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57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4人,国务院特贴2人,全国和山东省粮食贡献专家分别1人和2人,山东省突贡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2人,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另外,聘请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17名知名专家为校外兼职导师,其中双聘院士2名。
 
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荣获国家、省部级等各类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教育部、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各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选育出作物新品种2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256篇,其中SCI论文58篇,编写学术专著9部和教材7部,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获软件著作权10项。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0多项,经费累计达5000多万元。
 
  该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学,为作物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与高效农业生产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品种,为山东省乃至整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技支撑。尤其在旱地小麦和抗病玉米品种选育和旱作栽培生理生态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领先优势,在科教兴鲁和科教兴国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了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
 
人才培养:
  近五年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88人,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之外,就业面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初级教育单位、党政机关、农业科研和其他企业。
 
  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完善,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优秀毕业研究生奖、百伯瑞科技创新奖、研究生优秀学术论坛奖(含优秀学位论文奖)、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等多项奖学金,其中学业奖学金和助研津贴覆盖率100%。学院设有专项奖学金有登海种业、绿亨和协奖等企业奖学金。
 
  近五年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率达98%。
农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简介(095131 )
时间:2020-03-01 09:34:23 
学科(领域类别)名称及代码:
  农艺与种业,095131
 
培养目标:
  农艺与种业专业领域主要涉及农作物和园艺作物生产及管理、草业经营及管理,以及相应作物的种子和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因此,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培养内涵涵盖植物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学科平台:(省部级以上平台)
  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
 
  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耐盐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花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学科方向:
  作物方向研究内容包括:农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管理,农业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区域种植制度的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模式,宏观农业等。
 
  种业方向研究内容包括: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草业的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种子繁育、生产及推广应用,种子生产及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及法律法规,种子经营及营销等。
 
学科(专业)队伍:
  现有专业教师59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57人,硕士生导师30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山东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1人、岗位专家4人,国务院特贴2人,全国和山东省粮食贡献专家分别1人和2人,山东省突贡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2人,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另外,聘请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17名知名专家为校外兼职导师,其中双聘院士2名。
 
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荣获国家、省部级等各类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教育部、农业部科技进步奖各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选育出作物新品种2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256篇,其中SCI论文58篇,编写学术专著9部和教材7部,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获软件著作权10项。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0多项,经费累计达5000多万元。
 
人才培养:
  近五年,作物领域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34人,种业领域授予硕士学位研究生5人,就业面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初级教育单位、党政机关、农业科研和其他企业。
 
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
  College of Agronomy
 
  农学院设有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烟草4个本科专业,现有作物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全日制本科在校生981人,研究生80人。其中,农学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青岛市重点专业;烟草为校级特色专业。学院科研、教学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6人,讲师6人,高级实验师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38人。学院教学科研设施完善,拥有1个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旱作技术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耐盐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立作物研究中心5个,教学研究室5个,并在胶州、东营等地设有教学研究基地。“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于200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
 
  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五年来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集体”、“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级荣誉称号;荣获“青岛市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等市级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 校级“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先锋基层党组织”、“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特色与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学院”等,学生考研率、就业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学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每年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万余人次,为山东省粮食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已成为山东省乃至北方粮、油生产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农学院秉承“构建和谐院风、弘扬严谨教风、养成优良学风,培养基础扎实、作风朴实、专业厚实的应用型人才”的“抓三风,促三实”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全面加强学生工作,形成了勤奋、研究、求实、创新的良好风气。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的同时,学院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依托于专业特色,打造了载体丰富的“禾”文化平台,被学校确立为校园十大文化品牌。其中,“愿禾”社会实践交流平台带动本院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涉及7个省市,山东省17地市,青岛电视台、齐鲁晚报及各地市新闻媒体发布相关报道。调研山东团队多次被山东省大众日报社重点立项,被评为省级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此外,学院多方面发展人才,科技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作品曾获得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和山东省十二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初试参考书目
  
  313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314普通化学:《普通化学》杨苑臣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411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年。《基础生物化学》沈黎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或《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吴显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12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程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413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生物化学》(第三版)周顺五主编,农业出版社,1999年;《家畜生理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14理论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册(第五版)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主编;或《理论力学》(第二版)南京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1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沈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7电路:《电路上、下册》(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18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张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考试科目参考书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孙乃恩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分子生物学》(第二版)阎龙飞等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机械学》(第二版)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82804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三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三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贮运学》周山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栽培学》(各论)王树安主编,农业出版社;《耕作学》刘巽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浙江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作物育种学》(总论)潘家驹主编,农业出版社
  
  090201果树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园艺植物栽培学》李光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田间试验统计方法》马育华主编,农业出版社
  
  090202蔬菜学同果树学专业
  
  090401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农业出版社,1997年;《农业植物病理学》董金皋主编,农业出版社
  
  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育种学》张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动物繁殖学》(第三版),张忠诚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营养学》(第二版)杨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饲料与饲养学》韩友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602预防兽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第二版)甘肃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98年;《兽医免疫学》(第二版)杜念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动物传染病学》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090603临床兽医学《兽医临床诊断学》(第三版),东北农业大学(王书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年;《山水画述要》墨梅省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微观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初试科目参考书

  601普通化学:《普通化学》杨苑臣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602园林植物:《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603有机化学(二):《有机化学》(第三版)汪小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11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年。《基础生物化学》沈黎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或《基础生物化学》(第二版)吴显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12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程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413动物生理生化:《动物生物化学》(第三版)周顺五主编,农业出版社,1999年;《家畜生理学》(第三版)南京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414理论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册,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1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沈同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或《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6土壤学:《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黄昌勇主编

  417电路:《电路》(第四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18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张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19有机化学(一):?有机化学?袁履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复试考试科目参考书

  090101《作物栽培学各论》,于振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耕作学》曹敏建,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102《遗传学》朱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201《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果树栽培学》各论(第三版)河北农业大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田间试验统计方法》马育华主编,农业出版社

  090202《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园艺植物栽培学》李光晨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田间试验统计方法》马育华主编,农业出版社

  090203《茶树栽培学》浙江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田间试验统计方法》马育华主编,农业出版社

  090401《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第3版;《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董金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090402《普通昆虫学》彩万志、庞雄飞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昆虫学通论》(上、下册)(第二版),北京农业大学主编,1993;《农业昆虫学》(北方本)(仵均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农业昆虫鉴定》(李照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090403《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赵善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学概论》(农药专业用,韩熹莱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090501《家畜育种学》张沅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动物繁殖学》(第三版)张忠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090502《动物营养学》杨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饲料与饲料学》韩友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090503《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许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草地培育学》孙吉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504《动物营养学》杨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野生动物营养学》邹兴淮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动物繁殖学》张忠诚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090601《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沈霞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兽医药理学》陈杖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090602《兽医微生物学》陆承平(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动物免疫学》杨汉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家畜传染病学》吴清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090603《兽医学》李铁栓中国农业出版社;

  082801《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三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原理》孙恒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082802《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三版)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82804《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三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90706《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年。

  097201《食品工艺学》赵晋府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097203《果蔬贮运学》周山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071001《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农业出版社,2000;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第二版)阎龙飞等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植物学》上册(第二版,陆时万等)、《植物学》下册(第二版,吴国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071005《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071007《遗传学》(第三版)朱军主编,农业出版社;《分子遗传学》孙乃恩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071010《分子生物学》(第二版)阎龙飞等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2030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

  090302《植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081704《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第四版)《无机化学》(上、下册)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合编(第三版)

  090801《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李爱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鱼类营养需要》曾虹、任泽林译,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

  090101《植物学》张宪省,贺学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农业生态学》陈阜,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090102《植物育种学》胡延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种子学》毕辛华,戴心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090201《有机化学》杨爱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果树栽培生理学》束怀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202《有机化学》杨爱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蔬菜栽培生理学》蒋先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203《有机化学》杨爱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茶学加工学》(二、三版)施兆鹏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401《有机化学》杨爱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植物化学保护》(第三版,赵善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501《有机化学》汪小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动物遗传学》(第二版)李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090502《有机化学》汪小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明道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090503《草坪学》孙吉雄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陈宝书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504《有机化学》汪小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野生动物驯养学》马泽芳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

  090601《有机化学》汪小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明道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090602《有机化学》汪小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家畜传染病学》吴清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090603《兽医病理学》赵德明,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兽医药理学》陈杖榴,中国农业出版社

  082801《农业机械学》(上、下册)(第二版)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机械制造工艺学》张龙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082802《水力学》赵振兴、何建京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农业机械学》(上、下册)(第二版)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82804《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欧阳彬林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090706《园林苗圃学》苏金乐,中国农业出版社;《园林树木栽植养护》郭守望、包满珠,中国林业出版社

  097201《食品化学》王璋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食品微生物学》江汉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097203《食品化学》王璋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食品工艺学》王璋等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20301《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农业经济学》雷海章,中国农业出版社

  090302《有机化学》杨爱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土壤农化分析》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081704《物理化学》傅献彩主编

  090801《有机化学》杨爱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普通动物学》顾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莱阳农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莱阳农学院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5.00 KB)

添加青岛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青岛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青岛农业大学报录比、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群、青岛农业大学学姐微信、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真题、青岛农业大学专业目录、青岛农业大学排名、青岛农业大学保研、青岛农业大学公众号、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青岛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青岛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青岛农业大学考研网由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