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山东师范大学考研/保研免费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山东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山东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文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类别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各项教学技能与测试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四)熟悉中华文化,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七)具有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脱产学习,学制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3 年。
三、研究方向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实行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其中核心课程18学分,拓展课程10学分,训练课程4学分,专业实践 6 学分。
六、培养环节
(一)实践方式 1、积极争取志愿者名额,由国家汉办统一派出,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 2、到我校设立的孔子学院从事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工作。 3、争取到与我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的国外院校实习。 4、在本校国际交流学院各专业,尤其是留学生专业,进行教学实习。 5、加强与国外中小学等机构的联系,扩大研究生实习的渠道。 6、到国内,尤其是山东省省内的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汉语教育实习。(二)实践管理 1、本专业研究生的实践活动由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其中,志愿者由国家汉办选拔派出。 2、专业实践活动均有专门的教师负责指导。针对海外实习者,我校拟实行海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相结合的制度。在研究生实习所在的机构聘请有关专家,负责学生在海外实习的管理工作。校内导师通过网络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实习研究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与校内导师联系,每周必须提交一周实习总结。 2、实习开始前,研究生应提交实习计划;结束后,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3、实习完毕,由国内外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返校两周内,学生须提交实习报告,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 (三)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生须在第三学期前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制订出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 2、必须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研究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 3、论文答辩按照国家与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4、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5、吸收3名国际汉语教学第一线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教师参与论文指导。 6、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对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作出评阅与审核。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教学实习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培养方式
1、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增加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环节的权重。 2、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适当增加中华文化及其传播课程的权重。 3、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在国内外聘请一定数量的本专业专家讲授 1/5的学位核心课程,聘请国外友好大学的汉语教师指导学生在国外的实习过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讯,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 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词汇理论与辞书编纂
2.汉语方言学
3.中国语言规划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课程学习学分不少于30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专业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4.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学科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
5.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全日制研究生应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专科生上课的学时数一般不少于4课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对外汉语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掌握本学科较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的能力;
3.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和国际汉语专业教学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素养,在国际汉语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能胜任骨干教师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5.身心健康。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  研究方向
1.对外汉语本体研究
2.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3.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0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4.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学科专业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
 5.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包括汉语教学设计、观摩与实践,其中课堂教学实习不低于40学时。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习考核须有指导教师和学生评估。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类别全日制教育硕士)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脱产学习,学制 2 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 3 年。
三、研究方向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 4门,共 10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 3门,共 6学分 ;实践教学 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36学分。
六、培养环节
全日制教育硕士入学后,最迟在第二学期末要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通过开题论证后方可撰写学位论文。成立导师组负责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原则上,全日制教育硕士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校内、外导师的签字认可后方能申请参加答辩。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培养方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负责做好教学实践的指导与实施。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和勇于探索创新;系统地掌握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够运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研究手段进行古籍整理和研究。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
4.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现代中国学史研究
2.现代中国作家研究
3.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0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4.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学科专业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5.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全日制研究生应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20课时,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指导本专科生课程论文、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专科生上课的学时数一般不少于4课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重要环节,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2.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分别写出教学大纲和讲授提纲。在课堂讲授的同时,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研究生自觉研讨。
3.建立考试、考查制度,每门学位课程均需考试并写出课程论文,努力提高课程论文质量,争取达到发表水平。
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吸收研究生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并鼓励研究生对本专业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评论。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
2.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应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讯,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同时,应具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较强能力。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2.唐宋文学;
3.元明清文学;
4.古代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1、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内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4.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学科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
5.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全日制研究生应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其中给本专科生上课的学时数一般不少于4课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新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能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2.具有坚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各方向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检索方法和具有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3.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和功能,具有一定的新闻实践经验;能独立从事新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新闻传播工作。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新闻传播史论
2.新闻传播实务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0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四学期前四周内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4.论文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理论学术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具有前瞻性、新颖性和科学性。在论文写作之前,应拟订详细写作提纲;在撰写过程中,应提交阶段性论文或综合性学术报告。在论文内容方面,要求正确运用各种理论观点和理论方法,对专业领域中重要的学术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科学地进行分析和从理论上加以论证,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平。此外,论文格式与形式应当规范,引文或转述他人观点应注明出处。论文后应附一定数量的必要的参考资料索引。
5.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学科专业采取措施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参加本学科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要求每名硕士研究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
6.科研活动:为保证我校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科研成果须具有本专业研究领域一定的学术水平,形式可多种多样,包括学术论文及著作、专业调研报告、高质量的新闻作品等,成果须经本学科导师组认定。
7.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于第二学年安排4周时间去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实践期间必须发表2篇以上的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文章,或制作并播发1―2个广播或电视新闻节目。实践结束须请所在实践单位写出鉴定。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
8.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主要采用指导教师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鼓励研究生研修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方法,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督促学生研读本专业重要的理论著作。注意提高研究生的思维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

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关怀他人,团结同志,胸襟开阔,具有丰厚的人文素质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2.勇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创新,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与文风。具有比较系统扎实的美学、文艺学专业知识与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编辑出版、相关科研与其它文化工作。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文艺学原理与西方文论
2.文艺美学(含书法美学)
3.中国诗学与美学
4.企业审美文化与文化产业管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0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第三学期初,导师组组织论文预开题;第三学期中,论文正式开题。论文开题通过者,方可开始撰写论文。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第四学期末,导师组检查论文进展情况。符合论文开题及其它有关要求者,方可继续进行写作。第五学期末,导师组集体检查论文初稿;第六学期中,检查定稿。导师组通过后,方可提交答辩。
4.学术活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每名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5.实践活动:第四学期,以讲课、辅导、指导毕业论文等方式,参加本科教学实践。其中,每人为本专科生上课的学时数一般不少于4课时。企业审美文化与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学生可以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得此学分。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主要采取导师个人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导师组由本学科硕士生导师及其他高水平的教师组成。硕士生的日常学习、选修课、论文写作等由导师个人负责;学位课、论文开题、论文检查等,由导师组统一安排。

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语文教学研究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从事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学教学、科研和有关教学研究机构需要的独立担负本专业工作的专门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撰写论文摘要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以及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3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6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是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撰写过程中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4.学术活动: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研究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要为硕士研究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展学科前沿讲座、开设文献阅读课等。要求每名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1篇。达到此要求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5.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根据本学科特点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实践活动结束,指导教师给予相关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学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可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相应学分。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学风及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高校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教学、科研和其它专门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或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文学作品和专业书刊资料,具有较好的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近现代欧洲文学
2.近现代英美文学
3.中外文学比较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学分不少于30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3学分
第一外国语,1门,必修,3学分
专业外语,1门,必修,2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课程2至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详见教学计划表)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是在课程结束以后,以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要于第三学期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开题时间大致安排在第三学期的前四个周内;若有特殊情况,也可提前半学期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撰写过程中要进行一次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报告,检查其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4.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听取学术报告不少于10次,公开作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至少撰写1篇专业文献综述。
5.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等。全日制研究生要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由指导老师给予相关评价,评价“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讲课、辅导、组织课堂讨论,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给本科生作学术报告等形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可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获得该环节的相应学分。
6.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
1.公共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基础课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
2.专业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学习主要强调四个环节:① 教师作启发式讲授,提出问题,开列读书目录;② 学生自学,教师检查指导;③ 课堂讨论或提交专题读书报告;④ 撰写课程论文。
3.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工作检查等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应有导师组集体讨论。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成长,要定期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