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

考研派 > 考研资料(目录) > 山东大学 > 齐鲁医学部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

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

相关专业

山东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山东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山东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山东大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生理学
只接收国家规定可以报考临床医师资格证的考生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7]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1]临床医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1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备  注: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生理学
只接收国家规定可以报考临床医师资格证的考生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7]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山东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临床医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50医学综合
备  注: 同等学力加试:
1.内科学
2.生理学
只接收国家规定可以报考临床医师资格证的考生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培养单位 齐鲁医学院 培养层次 √硕士 √博士 √硕博 □直博
学科名称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学科代码 100207
覆盖二级学科
(按一级学科制订方案需填写)
 
适用年级  2018 级开始适用 修订时间  2018  5
学制 硕士: 3 年,最长学习年限: 4 年 
博士: 4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硕博: 5 年,最长学习年限: 7
提前毕业要求 普通博士:临床医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要求后,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期刊(1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且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及申请学位研究生所在单位为山东大学,不含综述、摘要),经导师同意最多可以申请提前毕业1年。
硕博连读:不允许申请提前毕业。
硕士:不允许申请提前毕业。
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列表另附页-附件2)
硕士:总学分≥  30  学分,必修学分≥  20  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修读培养方案中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基础课:(2-3门)
学位专业课:(2-3门)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至少修读不少于2门的专业选修课。
非专业选修课: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博士:总学分≥ 15  学分,必修学分≥ 10  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
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硕博:总学分≥ 40  学分,必修学分≥  25 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
课程设置要求:
1. 必修课(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
专业课:
(其中: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 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 :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 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2. 选修课(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
非专业选修课: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3. 补修课
跨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1、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2、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 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研究方向 1.神经影像学
2.腹盆部影像学
3.心胸影像学
4.  骨骼与软组织影像学
5.  临床核医学
6.  实验核医学
7.  影像基础及功能分子影像学
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3-5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学分 内容或要求 备注
前沿讲座
(硕士)
2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数量的前沿讲座。前沿讲座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1.0学分
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         0.1学分/次
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                 0.2学分/次
(2)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 1.0学分
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课题报告 4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医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1次。
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3学分/次
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4学分/次
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报告            0.6学分/次
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                 1学分/次
 
前沿讲座
(博士)
5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数量的前沿讲座。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2学分
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   0.1学分/次
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         0.2学分/次
(2)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2学分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报告或科研报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2次。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
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3学分/次
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4学分/次
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6学分/次
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                 1学分/次
 
前沿讲座
(硕博)
6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数量的前沿讲座。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2学分
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   0.1学分/次
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         0.2学分/次
(2)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2学分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报告或科研报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2次。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
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3学分/次
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4学分/次
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研究报告         0.6学分/次  
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                 1学分/次   
 
讨论班
(硕士)
1 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论,展开学术争鸣。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与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讨论班同时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
硕士研究生自第三学期,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讨论班
(博士)
1 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论,展开学术争鸣。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与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讨论班同时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
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
含硕博
社会实践
(硕士)
1 临床医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必须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临床实践。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在二级学科内相关科室轮转(实验核医学专业在各医院核医学科进行临床实践)。
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实验核医学专业除外)。临床实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70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进行检查。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社会实践
(博士)
1 临床医学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型)应参加不少于6个月的临床实践。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
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临床实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70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进行检查。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硕士中期考核 / 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中期筛选在第三学期完成,内容包括: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设计与准备及身体健康状况等。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转博资格考试 / 1. 全日制本科毕业(不含专升本)且获学士学位;
2.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且成绩优秀或推荐免试入学的硕士研究生;
3. 硕士学位课程基本完成,专业必修课成绩优良;
4.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不低于428分或研究生第一外国语课程考试成绩不低于70分(修读并通过两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课程的视同满足第一外国语课程考试成绩要求);
硕博
博士中期考核 /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要求在第三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中期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20%,暂缓通过比例不低于15%,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中期考核暂缓通过。
① 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
② 中期考核专业英语或专业知识考试不合格;
③ 存在违规违纪或学术不端行为;
④ 课题研究进度缓慢,无法正常毕业.
含硕博
科学研究与创新性成果要求
学生类型 具体要求 备注
硕士 1. 科研时间: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半。
2、开题报告:开题时间为第二学期。
开题前必须完成对不少于30篇相关文献的综述,由导师组3位及以上成员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定、备案。
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经费预算等。开题委员会专家对上述汇报给予评议,开题报告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
3、中期检查:
研究生在开题后的论文研究阶段,必须向导师组(含相关专家)进行至少2次以上论文中期报告,考核组在审核原始资料和听取汇报的基础上给出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给予指导。中期检查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
4、预答辩:
在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前1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公开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预答辩所有要求(包括程序、时间)与正式答辩相同,有关预答辩工作按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
 
 
博士(含硕博连读) 1、选题和开题报告:在第二学期完成。
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阅文献资料,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
开题前必须完成对不少于60篇相关文献的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综述由导师组3位及以上成员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定、备案。
博士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先进行开题报告,听取专家意见,完善论文思路,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二学期完成。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50%。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完成后,开题指导小组进行充分讨论评价后,方可确定研究的题目。开题报告及其相关记录存档备案。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
研究生在开题后的论文研究阶段,必须向导师组进行至少2次以上论文中期报告,导师组在听取汇报和原始资料审核的基础上给出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给予指导。中期报告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论文研究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3、学位论文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1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公开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学位论文及相关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有关预答辩工作按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
4、实验记录
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在论文中期报告和预答辩时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原始记录使用统一的实验记录本,按学院制定的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审核并备案。
5、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博士创新成果要求另附页(详见附件3)。
 
学位论文
学生类型 学位论文要求 备注
硕士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山东大学认可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文章已被接受发表或清样;文献综述、荟萃分析和摘要等不计在内)1篇及以上;或参与发表与学位论文相符的SCIE论文(作者位次需在前三位,且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及申请学位研究生所在单位为山东大学,不含综述、摘要)。
 
 
博士(含硕博连读) 博士: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大于1篇,且论文影响因子累计3分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论文为JCR2区及以上论文);或 JCR 2区及以上论文1篇,且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为3分及以上。备注:①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②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JCR分区在医学类为1区的论文,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可以不进行平均计算) 。
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
硕博连读: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大于1篇,且论文影响因子累计5分及以上(其中至少1篇论文为JCR2区及以上论文);或 JCR 2区及以上论文1篇,且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为3分及以上。 备注:①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②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JCR分区在医学类为1区的论文,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可以不进行平均计算)。
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
 
 
本学科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期刊目录
1,Grainger & Allison’s Diagnostic Radiology;
2,John R. Gaaga & Charles F. Lansieri: CT and MR Imaging of the whole body;
3,冯晓源:现代医学影像学进展;
4. 黄钢 核医与分子影像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5. 安锐  核医学(第3版/八年制)
杂志包括:Radiology、Radiography、AJR、J NUCL MED
AJNR、ER、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
等。
 
 
 
审核意见
学科、专业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分委员会主席(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专业代码:100207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临床医学

专业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为例:专业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是山西省医学影像学本科和硕士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创建于2000年,同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于2003年11月正式建系,其前身是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基地的影像科。多年来,我系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教育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结合医学影像发展的需要,以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五个重点学科为中心,发挥以上学科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的优势,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基础教学,推进本科教学基本建设,深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现已形成了一支学科门类齐全,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在教学、科研及医疗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拥有专业教师80余名,其中,教授与主任医师17名,副教授与副主任医师21名,讲师与主治医师20名,博士22名,硕士3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2名,博士后指导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现设有五个教研室,包括影像诊断教研室、介入医学教研室、超声医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放射治疗教研室。1995年被评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现有在校生900余人(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办学总体思路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特点,结合医学影像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加强基础教学,推进本科教学基本建设,深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求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关系和谐统一。具有四个层次定位:
目标定位——力争使学科水平保持国内一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层次定位——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同时抓好研究生的教育。
学科定位——以影像诊断、介入学科、超声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五个学科为主,主要着眼于以上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服务面向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医学道德;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身心健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需要的医学影像医师。学生学成后,立足山西,服务周边地区,面向全国。
医学影像学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影像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临床教学设备有多排CT、MR、DSA、PET-CT、SPECT、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彩色多普勒超声、X光机等价值2亿余元的设备。其中功能性3.0T MRI、多排CT、PET-CT等代表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学专业自2000年起招收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学生就业率高达90%,考研、考博率高,并有逐年增长之势,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大中型医院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卫生部及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5项,国家先进成果奖9项,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300余篇,省级论文400余篇。SCI收录文章28篇。
医学影像学专业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先进的临床和教学设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既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又有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医学影像学特色介绍
特色优势
1. 综合实力雄厚:
由山西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5个教研室构成,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
2. 生源和需求广泛:
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本专业,生源广泛;医学影像学发展迅速,医学影像人才需求十分迫切。
3. 教学特色:基于数字化PACS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特色及优势
1. 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采用先进的数字化PACS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鲜明的特色:充分利用医院影像资源,病例丰富,影像清晰,学生学习十分方便,可以直接在电脑上阅片并书写诊断报告,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每学期培训学生规范书写报告,每位实习生参与每早病例读片、每周三的疑难病例讨论会;鼓励学生写专业论文并向国内、省内学术会议投稿,论文发言者参加会议,会议所需费用由影像系提供,并将以上内容列入出科考核成绩。
2. 教师队伍强大:专业教师80余名,教授与主任医师17名,副教授与副主任医师21名;博士22名,硕士3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32名,博士后指导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本科教学以博士生导师、教授和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执教为主,为影像学专业教学提供保障。
3. 拥有全省最强的实践实训条件:现有1个大型“临床模拟医院”,其中有两个影像实验室,备有多媒体设备及专业阅片教室;实习基地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为中心,以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武警山西总队医院为依托;配备高档CT、MRI、PET-CT等价值2亿多元的影像教学设备。
学科特色和优势
1.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1995年被评为山西医科大学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评为校级优秀建设学科,2006年评为学校精品课程1项,2010年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目前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省内最强大的影像医学专业技术队伍和专家团队,教师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大型影像教学设备。
2.学科门类齐全,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设有影像诊断教研室、介入医学教研室、超声医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放射治疗教研室5个教研室;形成心肾核医学、神经影像学、超声医学、骨与关节影像学、腹部影像学、心血管影像等研究分向。
3.是山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放射学专业委员4人,山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4名。是山西省继续医学基地,每年均举办1~2次全国或全省性学术大会,每年都有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专业学术界有广泛联系。
4.教学、科研、临床全面发展: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卫生部及省级科研项目80余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5项,国家先进成果奖9项,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300余篇,省级论文400余篇。SCI收录文章28篇。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承德医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海军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扬州大学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大学 宁波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蚌埠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济南大学 山东大学 潍坊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中南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汕头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陆军军医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医科大学 川北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大理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 空军军医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兰州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1002 临床医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参评4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001 北京大学 A-
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10533 中南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2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3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16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17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18 10459 郑州大学 B
19 10486 武汉大学 B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247 同济大学 B
26 10055 南开大学 B-
27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8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1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32 10403 南昌大学 B-
3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B-
3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B-
35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6 10427 济南大学 C+
37 10559 暨南大学 C+
38 10560 汕头大学 C+
39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40 10730 兰州大学 C+
41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2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43 11065 青岛大学 C+
44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5 10184 延边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04 南通大学 C
48 10384 厦门大学 C
49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50 10571 广东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075 河北大学 C-
53 10132 内蒙古医科大学 C-
54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55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6 10475 河南大学 C-
57 10632 西南医科大学 C-
58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59 10743 青海大学 C-
60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专业代码:105107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临床医学

专业介绍

宁波大学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总经费近360余万元人民币;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近5年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发表于SCI杂志,十多篇发表于中华系列杂志,参与编撰专业论著2部。
学位点中影像科为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宁波市医学影像研究所、宁波市临床放射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学位点负责人黄求理主任医师、宁波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欧洲心血管介入学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放射学会委员、宁波市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临床放射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学科带头人,拥有科研经费170余万元。他近年来撰写医学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浙江省及宁波市医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分别荣获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该硕士点设4个研究方向:
(1)放射诊断学;(2)介入放射学;(3)超声诊断学;(4)影像核医学。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承德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沈阳医学院 北华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宁波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蚌埠医学院 皖南医学院 济宁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 成都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 贵州医科大学 大理大学 延安大学 甘肃中医药大学 青海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参评4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001 北京大学 A-
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10533 中南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2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3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16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17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18 10459 郑州大学 B
19 10486 武汉大学 B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247 同济大学 B
26 10055 南开大学 B-
27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8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1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32 10403 南昌大学 B-
3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B-
3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B-
35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6 10427 济南大学 C+
37 10559 暨南大学 C+
38 10560 汕头大学 C+
39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40 10730 兰州大学 C+
41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2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43 11065 青岛大学 C+
44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5 10184 延边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04 南通大学 C
48 10384 厦门大学 C
49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50 10571 广东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075 河北大学 C-
53 10132 内蒙古医科大学 C-
54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55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6 10475 河南大学 C-
57 10632 西南医科大学 C-
58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59 10743 青海大学 C-
60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2017年)1002 临床医学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52 所,本次参评48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86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2 10335 浙江大学 A+
3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4 10246 复旦大学 A
5 10001 北京大学 A-
6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A-
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A-
8 10533 中南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12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3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14 10422 山东大学 B+
15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16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B+
17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18 10459 郑州大学 B
19 10486 武汉大学 B
2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2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247 同济大学 B
26 10055 南开大学 B-
27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28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B-
29 10285 苏州大学 B-
30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1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32 10403 南昌大学 B-
33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B-
34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B-
35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36 10427 济南大学 C+
37 10559 暨南大学 C+
38 10560 汕头大学 C+
39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40 10730 兰州大学 C+
41 10752 宁夏医科大学 C+
42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C+
43 11065 青岛大学 C+
44 10160 锦州医科大学 C
45 10184 延边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04 南通大学 C
48 10384 厦门大学 C
49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50 10571 广东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075 河北大学 C-
53 10132 内蒙古医科大学 C-
54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55 10367 蚌埠医学院 C-
56 10475 河南大学 C-
57 10632 西南医科大学 C-
58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59 10743 青海大学 C-
60 10759 石河子大学 C-
数据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07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复旦大学 A+ 5 中山大学 A 9 重庆医科大学 A
2 上海交通大学 A+ 6 首都医科大学 A 10 南方医科大学 A
3 华中科技大学 A+ 7 北京大学 A 11 天津医科大学 A
4 中国医科大学 A 8 四川大学 A 12 中南大学 A
 
B+等(19个):山东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武汉大学
 
 
B等(19个):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泰山医学院、同济大学、贵阳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兰州大学、温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昆明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宁夏医学院、南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辽宁医学院、遵义医学院
 
 
C等(13个):名单略

2015-2016年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排名
排 名
学校名称
星 级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上海交通大学 5★ 93
2 复旦大学 5★ 93
3 华中科技大学 5★ 93
4 四川大学 5★ 93
5 中山大学 5★ 93
6 中国医科大学 4★ 93
7 北京大学 4★ 93
8 哈尔滨医科大学 4★ 93
9 首都医科大学 4★ 93
10 北京协和医学院 4★ 93
11 重庆医科大学 4★ 93
12 南方医科大学 4★ 93
13 浙江大学 4★ 93
14 天津医科大学 4★ 93
15 河北医科大学 4★ 93
16 苏州大学 4★ 93
17 郑州大学 4★ 93
18 同济大学 4★ 93
19 山东大学 4★ 93
20 南京医科大学 3★ 93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考研科目:
2015年南昌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考试科目【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专业课笔试
影像医学
超声
影像核医学
(三选一)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参考书:
医学院
学院,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及代码  备注  考试参考书目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01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02 CT、MRI诊断
03肿瘤分子靶向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04  SPECT/CT新技术应用
05 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分化型甲状腺癌
06心血管疾病及肝硬化门脉高、介入性治疗
07超声诊断
08心脏、心血管疾病的超声应用
09超声造影的应用研究
10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研究
11超声新技术应用
12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肿瘤的影像诊断
13 MRI肿瘤影像的研究
14 MRI心血管影像学
15 MRI新技术应用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专业课笔试
影像医学
超声
影像核医学
(三选一)
本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报考要求:
1、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的考生;
2、本专业只招收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专业考生。   
【初试书目】全国统考,参考教育部有关规定
【复试书目】医学影像学,吴恩惠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5月;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 张雪林主编,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核医学,李少兰、王荣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核素影像学,关晏星、李龙主编,原 子能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医学超声影像学,姜玉新 王志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8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医学影像仪器的性能有很大改进。目前医学影像技术成像清晰,分辨率高,不仅能显示正常与异常结构的轮廓和形态,而且可以观察器官的血液、代谢及其机能,己经广泛用于多个系统和部位各种疾患的检查和诊断,使诊断水平有很大提高,在临床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使许多疾病能得到微创治疗,特别是对某些肿瘤的治疗效果可与内科治疗或外科治疗相媲美,已成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它以诊断部分为整体,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疾病的诊治。近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核电子学、核药学、细胞杂交瘤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加速器微型化等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渗透,不断推动着核医学的发展,如分子生化的PET显像技术出现,第一次实现了人类活体内分子水平的研究。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考研 推荐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山东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