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地理科学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
考生编号 拟录取专业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综合总成绩 备注
106351318020528  人文地理学 343 86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532  人文地理学 342 83 73 普通生
106351318020544  人文地理学 361 87 77 普通生
106351318020547  人文地理学 356 80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548  人文地理学 364 81 75 普通生
106351318020578  人文地理学 402 77 80 普通生
106351318020583  人文地理学 380 76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594  人文地理学 359 75 73 普通生
106351318020595  人文地理学 384 86 80 普通生
106351318020601  人文地理学 355 80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602  人文地理学 374 86 78 普通生
106351318020605  人文地理学 373 81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606  人文地理学 347 88 75 普通生
106351318020609  人文地理学 374 77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612  人文地理学 398 86 82 普通生
106351318020615  人文地理学 384 90 81 普通生
106351318020617  人文地理学 361 83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62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01 84 81 普通生
10635131802064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3 77 73 普通生
10635131802064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87 82 79 普通生
106351318020652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83 78 77 普通生
10635131802066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49 88 75 普通生
106351318020666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83 71 75 普通生
106351318020667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4 72 71 普通生
106351318020680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60 73 72 普通生
10635131802068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03 86 82 普通生
10635131802068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72 89 79 普通生
106351318020691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90 80 78 普通生
106351318020696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69 80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729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76 82 77 普通生
10635131802074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76 78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75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94 77 78 普通生
10635131802076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4 82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766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68 62 70 普通生
106351318020772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84 76 77 普通生
106351318020780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400 83 81 普通生
10635131802078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86 77 77 普通生
106351318020799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77 72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82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66 66 71 普通生
10635131802082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2 77 72 普通生
106351318020844  第四纪地质学 364 75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851  第四纪地质学 346 70 70 普通生
106351318020852  第四纪地质学 372 76 75 普通生
106351318020859  第四纪地质学 387 89 81 普通生
106351318020863  第四纪地质学 354 84 75 普通生
106351318020866  第四纪地质学 385 72 76 普通生
106351318020872  第四纪地质学 370 89 79 普通生
106351318020874  第四纪地质学 383 88 80 普通生
106351318020878  第四纪地质学 357 78 74 普通生
106351318020886  第四纪地质学 383 90 81 普通生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生态环境遥感、城市遥感、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城市信息系统等。 周廷刚  教授
罗红霞副教授
周文佐副教授
2 地图制图技术与土地信息系统 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GIS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 田永中副教授
3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专题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在灾害信息系统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蒋勇军教授
匡鸿海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事业,具有高尚的科学职业道德、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友爱的科学合作境界。
(2)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数理基础、地学基础,有较扎实的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方面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应用技术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知识互补与适应性。
(3)具有较强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综合应用的能力。
(4)有对本人所从事的研究方向的前沿阵地进行探索的潜在能力。
(5)能适应和胜任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科研、管理与科技开发工作。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3年。
应修学分:    29学分
其中     必修 27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2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资源与环境演变 提取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如石笋、地表钙华、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环境和生态信息;揭示区域生态环境结构、组成和环境质量现状的形成过程;探索区域生态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研究我国西南地区环境演变的人类驱动力机制,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王建力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勇 副教授
杨勋林副教授
2 全球变化 研究西南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功能分类和碳循环,阐明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和耐受能力;阐明不同类型岩溶系统水循环的主要过程与演化特征,揭示人类活动特别是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生态后果;探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山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对环境的影响及响应。 袁道先 教授
中科院院士
博士生导师
李廷勇副教授
杨琰副教授
沈立成副教授
 
3 资源环境与GIS应用 阐明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和耐受能力;揭示出岩溶石漠化的形成机理、演变规律和防治措施。研究岩溶地区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明人类活动方式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蒋勇军副教授
贾亚男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1、 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球化学基础知识的宽口径人才,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环境演变分析、环境变化评价、自然资源评价、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土地整理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才。
2、 具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熟练的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论文写作,同时具有较高的对外交流能力。
身体健康,能够独立从事野外科学考察。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9学分
其中     必修 27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2  学分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地理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具备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3.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 (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  (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  (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 (10学分)
1.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  (2 学分)
2.地理设计与案例分析  (2学分)
3.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2学分)
4.地理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  (2学分)
5.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 (6学分)
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4.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
5.教育政策与法规 (1学分)
6.地理学习理论与方法 (2学分)
7.地理学思想史 (2学分)
8.环境教育(含可持续发展教育) (2学分)
9.遥感与中学地理教学 (2学分)
10.科学思想史专题 (2学分)
11.全球气候变化 (2学分)
(各培养单位可视具体情况加设2-4门课程。)
(四)实践教学(8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备 注
 
 
 
 
 
 
 

 

 
 
 
 


11045100001 外语 1 70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2 政治理论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3 教育学原理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4 课程与教学论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5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 1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11045100006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36 2 研究生院 考试  
专业及
领域
11045110001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 2 36 2 刘桂侠
苏迎春
考试  
11045110002 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2 36 2 刘桂侠
苏迎春
考试  
11045110003 地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2 36 2 陈俊华
周廷刚
考试  
11045110004 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 2 36 2 周廷刚
周文佐
考试  
11045110005 地理学科发展前沿专题 2 36 2 导师组 考查  


11045110006 环境教育学 2 36 2 翟莹雪
张美华
考查  
11045110007 全球气候变化 2 36 2 王建力
王  勇
考查  
11045110008 地理学思想史 2 36 2 杨勋林
贾亚男
考查  
11045110009 自然灾害与防治 2 36 2 徐  刚
张远瞩
考查  
11045110010 人文地理学选讲 2 36 2 陈俊华
宗会明
考查  
11045110011 现代教育技术 2 36 2 研究生院 考查  
11045110012 教育政策与法规 2 36 1 研究生院    



开题报告 2 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培养计划、选题报告各一份
 
实践教学环节
2-3 0.5-  1年 8 实习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向学院提交实习总结及考核评价表
其他 1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论),不计学分
同等学力及跨专业补修课程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理信息系统            
 
五、培养方式
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吸收中小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中小学具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和管理者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2.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二学期期末,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成立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论证合格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研究生毕业通过毕业(学位)论文开题论证后,进入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研究生撰写论文期间,应及时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情况,导师应经常了解研究生论文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毕业(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末进行。学院根据研究生论文研究和撰写情况,成立论文撰写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检查。
4.修满规定学分,达到相应要求的教学实践时间,通过毕业论文开题审核并完成撰写,可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评阅人由3人组成,答辩委员会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5人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论文答辩采取汇报和专家提问方式对毕业论文进行审核。
5.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并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附则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世界经济地理 主要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发展特征、条件和生产力布局与运动的规律,重点研究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及其政治经济地理演变规律,突出中东——西亚研究特色,以中东(特别是伊朗)石油天然气、中东农业贸易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陈俊华
2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旅游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一个最重要、最全面反映该学科特点的应用领域,也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应用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这种社会经济现象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该研究方向以西南地区、三峡库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突出区域特色,重点开展旅游规划与开发,为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杨晓霞
3 土地利用与
国土规划
土地利用和国土规划研究,是国际上土地科学、管理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该方向,以西南地区、岩溶山地和三峡库区为研究区域,以区域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土地经济、土地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以积极服务于我国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重庆市及长江三峡库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特色。该研究致力于探索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途径,为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提供资源支撑和决策依据,土地利用和国土规划方面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邱道持(博导)
杨庆媛(博导)
廖和平
张安明
王成
何多兴
 
4 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 区域发展是当代世界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现代经济地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划是促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方向既突出区域地理学研究的宏观性,也同时兼顾城市规划学的微观设计,重点研究各类区域(城市)经济现象运动的具体特征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据此科学规划生产要素的空间调度与组合,研究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区域政策。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成渝经济区以及西南地区。 涂建军
黎明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人文地理学、资源经济学和国土规划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能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社会经济调查,发现和凝练科学问题。能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地理、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规划及其管理方面的基本问题;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学习、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干部、科研人员、规划专家和高等院校教学人员。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9学分
其中     必修 27  学分 (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2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1 土地利用规划 (1)土地质量管理;(2)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区域规划、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3)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土地利用工程规划设计,农村居民点及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等)。 刘秀华
谢德体(博导)
邱道持(博导)
魏朝富(博导)
高 明(博导)
廖和平 王晓东
朱玉碧 王 炯
周宝同 张安明
王  成 阎建忠
杨朝现 田永中
2 土地经济与政策  (1)土地经济关系与资源利用理论;(2)土地产权关系与经济机制;(3)土地资产核算的理论与方法;(4)土地政策研究。 杨庆媛(博导)
刘秀华 王晓东
骆云中 刘  勇
3 土地信息系统 (1)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与提取;(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究;(3)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刘洪斌(博导)
廖铁军 谷达华
田永中 阎建忠
杨朝现 徐丽华
4 不动产经营与管理 (1)不动产开发的成本与效益分析;(2)不动产市场运行的法律、经济和社会机制;(3)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与调控原理;(4)房地产价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等。 谷达华 朱玉碧
陈荣蓉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信息系统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遥感等技术分析和解决土地利用及管理问题,适于从事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开发保护、信息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能坚实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能掌握本学科实践操作技术。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具备有分析和解决土地科学体系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土地科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用外语较熟练地参阅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听、说与写的能力。
学制: 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5学分
其中 必修  25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少于  10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岩溶学与
环境变化
 
研究西南岩溶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类和碳循环;揭示该区生态环境结构、组成和环境质量现状的形成过程;阐明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演化趋势;探索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袁道先 院士
王建力 教授
贾亚男 副教授
刘子琦 副教授
2 地貌环境与
应用地理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第四纪环境演变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上。从不同尺度的地质记录及历史记录中获取过去环境变迁的信息,分析其在目前全球变暖条件下,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会出现何种变化,特别是在全球变暖情况对农业的影响。在环境演变、区域地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对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谢世友 教授
刘运明 副教授
3 城市地貌与
灾害地貌
 
主要研究城市地貌环境的形成、结构、演变规律及其与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的关系。从地质构造特征、地貌演化规律及长期气候变化分析入手,研究山地灾害的类型、发生原因及致灾机理;防灾及减灾研究,在不同的地貌单元,针对不同类型的山地灾害,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防治系统及模式。
 
徐 刚 教授
4 土地利用与
土壤环境
 
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研究土地资源和土壤资源的质量及利用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从土壤资源学角度探讨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科学依据和原则;从土壤发生和分类的角度探讨亚热带土壤利用和保护;本方向还涉及国土规划研究,研究土地资源配置中的经济作用和优化配置途径,根据各地实际、从总体上协调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关系,提出土地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配置途径。
 
付瓦利 副教授
周宝同 副教授
吕瑜良 副教授
周文佐 副教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围绕着人-地关系研究,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投身到环境演变、防灾减灾、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持续发展等地理学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科研人员、规划专家、高等院校教学人员、管理干部。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9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7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2  学分
 
◆历史沿革
▲学院肇始于1952年,为西南地区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置的地理系科。其前身可追溯至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36年)和国立女子师范学院(1940)的史地系,两校于1950年合并组建西南师范学院,并设史地系。
▲1952年“史地分家”,成立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我国老一辈知名地理学者,如盛叙功、赵廷鑑、王钟山、杨定中、杨宗干、穆桂春、刘清泉等都曾在此任教。
▲1995年,地理系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城镇与资源环境科学系”。
▲1999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西南大学后,更名为“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学院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单位、中国地理学会西南片区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地理学学会理事长单位。
 
◆师资队伍
▲截至2019年11月,共有教职员工112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正高16人、副高32人、中级40人),实验人员11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6人、助理实验师2人)。
▲88%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8%以上的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团队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30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各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选3人,重庆英才计划第一批人选1人。
 
◆系科设置及本科教育
▲3个教学系:自然地理与教师教育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地理信息科学系,1个实验教学中心。
▲3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在读学生1100人左右。
▲地理科学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中国自然地理》为重庆市精品课程。
 
◆学位点及研究生教育
学院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硕士生培养单位之一,在读全日制硕博研究生230余人,在站博士后10人。
▲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
▲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
▲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
▲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
▲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学科平台
7个省部级教学科研(普)平台: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环境——重庆南川野外基地
▲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遥感大数据应用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重庆市级科普基地:西南大学天文地质馆
 
◆科学研究
▲主要学科方向:岩溶环境、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西南脆弱生态环境遥感。
▲科研项目:2014-2018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6项,其他科研项目476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39项,科研总经费1.2亿元。
▲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141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5篇;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2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7部。
 
◆国际交流
▲合作学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等。
▲师生交流:每年教师出境交流人数20余人次,学生出境交流规模30余人次。
▲学院面向全球招收各类留学生,在读境外留学生超过10人;邀请境外教师全英文授课,目前已开课程包括《Climat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Geostatistics—Data Analysis》等课程。
 
◆知名校友代表
▲王一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闫小培(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山大学教授、博导)
▲刘捷(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洪天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遍布全国的优秀中学地理一线教师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