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西南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生物技术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分子生理学 重要模式生物的代谢、发育和免疫等方面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这些生理过程的重要功能基因的调控研究。  
2 代谢生理学 动物与植物的代谢、凋亡和生殖调控的重要功能基因的调控途径和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3 发育生理学 主要模式生物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机制研究。重点对动物胚胎的形成、性别决定、组织器官的分化以及昆虫的变态发育与滞育等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4 行为生理学 主要模式生物的感觉器官以及触觉、嗅觉、味觉、视觉、节律、求偶等方面的活动规律、生理调控和分子机制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生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应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研究及教育事业的精神。在专业上要掌握生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科前沿;基本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一门外语,并可以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正确撰写论文外文摘要,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通过培养,研究生应成为适应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33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必修: 23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10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微生物基因工程 利用一定的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微生物中,研究其对重组菌株性状的影响。利用该方法可以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及获得所需性状的重组菌株。  
2 农用抗生素及生防微生物 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农业生产影响,生防微生物的基础研究及开发。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生物农药,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与新型药物筛选 围绕药用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筛选药物作用靶标,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开展药物相关的研究与开发。  
4 微生物与植物营养 研究菌根与菌剂、根际微生物、微生物与植物营养的关系。  
5 微生物分子生化与次生代谢 主要研究微生物参与不同生物化学及次生代谢途径的基因簇,通过对这些基因的克隆分析,确定关键基因,进而提高整套基因共同作用产物的生物学效能。  
6 食品微生物 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控制,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健康。  
7 微生物基因组学 主要采用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对人类健康、工农业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微生物进行整体性研究,获得对这类微生物全景式认识。  
8 动物微生物学 主要开展动物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工程菌株的构建、微生物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微生物源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质等研究,为饲料工业和动物安全生产提供优良菌株和微生物源制剂。  
9 药物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与新型药物筛选 围绕药用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筛选药物作用靶标,构建新的化合物库,开展药物相关的研究与开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方法,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3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3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10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重要动、植物模式生物和动植物基因组生物信息分析,生物体基因组的结构、基因组成、重要基因功能和基因组进化分析等。  
2 基因调控与信号传导 动、植物模式生物和重要动植物的代谢、凋亡和生殖调控的重要功能基因的调控途径和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3 分子发育生物学 主要动、植物模式生物和重要动植物的胚胎发育机制研究。重点对动物胚胎的形成、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原始生殖系的形成以及昆虫的变态发育与滞育等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  
4 功能基因研究 主要动、植物模式生物和重要动植物的重要功能基因组研究,重要功能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重点对与发育、分化、细胞凋亡、性别调控、代谢和抗性等方面的关键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  
5 蛋白质组学 主要动、植物模式生物和重要动植物在正常或异常条件下的蛋白质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等进行研究。重点对与发育、代谢和家蚕发育变态、滞育、性别调控丝蛋白合成等有关的比较蛋白质组学进行研究  
6 代谢工程与酶学 主要动、植物模式生物和重要动植物的三大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途径研究;参与生命活动的重要酶的纯化、制备和功能研究等。  
7 分子药学 对重要药用物质的成分、高级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研究。  
8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与生化工程 对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制备以及功能等进行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一门外语。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30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23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7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培养、细胞突变体筛选、细胞诱变育种、细胞遗传操作等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遗传育种相结合,培育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材料),建立新技术。  
 2、 细胞遗传 研究细胞染色体的特征、突变和遗传规律。重点对家蚕和果树的染色体组型、分子连锁图与经典遗传图谱的整合以及基因定位等进行研究。  
3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研究基因对细胞活动调控以及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成和功能的执行,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修饰、细胞膜物质运输、细胞运动的分子基础及细胞信号传导。  
4 胚胎工程 从分子、细胞、个体不同层次研究哺乳动物配子生成与受精、胚胎发育、生殖发生、繁殖周期调控的基本原理,着重开展活体采卵、腔前卵母细胞的开发利用、显微单精子注射受精、克隆动物生产、孤雌生殖、哺乳动物嵌合体、性别控制、干细胞工程、动物转基因特别是重要药用蛋白生物反应器等胚胎工程新技术的研究。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在细胞生物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专业书刊并撰写相应的学术论文,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独立担负细胞生物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27学分
其中     必修: 21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6  学分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动物遗传 对动物的遗传规律及遗传育种进行研究,重点对家蚕、家养动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进行研究  
2 植物遗传 对植物的遗传规律和遗传育种进行研究,重点对药用植物、大田作物、果树蔬菜、桑树和其他林木等的遗传育种进行研究  
3 微生物遗传 对微生物的的遗传规律及遗传改良进行研究,重点对病原微生物和应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或改良进行研究  
4 遗传工程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重要动植物、微生物的重要性状进行遗传改良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内十分活跃的带头学科,它是以基因为中心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的科学。本学科的硕士生培养以高级课程训练和科研训练并重,旨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在遗传学领域内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相关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具备的高层次人才。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具有团结合作,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研究及教育的精神;熟悉本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较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初步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领域中做出一定的成果。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
 
 
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2~5年,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应修学分:    25学分(各学科自定)
其中     必修: 18 学分(含必修环节4学分)
选修不低于: 7 学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8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2人(硕士生导师28人);81%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3%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团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课题主持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首席专家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两江学者”、“百人计划”、 “巴渝学者”、“杰出青年”13人。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的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3-68250191 生物技术学院是由几代人共同努力,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奋斗和创新积淀,历经蚕桑系、蚕桑丝绸学院、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历史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历史渊源悠久而又年轻的学院,也是西南大学首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蚕学(教育部特色专业)、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硕士和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各6个(特种经济动物饲养、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生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个(畜牧学、生物学)。
目前各类在院学生800余人,其中在读硕博研究生400余人,在站博士后10余人,同时招收国外留学生。
学院拥有1个全国重点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全国排名第一)、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蚕学)和1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引智基地(家蚕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工程中心(蚕桑资源及分子改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蚕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庆市工程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中心(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开放示范平台(蚕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示范研发平台)、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学院建有世界规模最大的家蚕基因资源库、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桑树资源圃,是我国培养蚕桑学、生物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和开展基础科学研究与产业技术研发的中核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8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2人(硕士生导师28人);81%以上具有博士学位,53%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团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外专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课题主持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首席专家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两江学者”、“百人计划”、 “巴渝学者”、“杰出青年”13人。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学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按照强化专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的要求制定培养目标,着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2年以来,学院开办“明珠”创新实验班,每年在院内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组建创新实验班,制定专门培养方案,独立开班授课,并择优实行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863”、“948”、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攻关及省市重点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200余项。取得了中国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遗传变异图谱等一批国际领先并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和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项,以及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日本蚕丝学会特别奖等10余项。在包括Science(2篇)、Nature Biotechnonoly、PNAS等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800余篇。编写出版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及专、译著20余部,出版发行全国性学术季刊《蚕学通讯》。
学院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数十所大学、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和友好交流关系,先后派遣了60余名固定人员和研究生赴国外留学,每年暑期派遣创新实验班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实施国际共同研究项目5项。同时,与国内十几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吸引了一大批客座人员和访问学者来学院合作交流。
学院秉承“发展科学,革新技术,振兴产业,弘扬文化”的蚕丝新梦想,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介绍
  生物技术学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教授带领下,经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奋斗和创新积淀,历经蚕桑系、蚕桑丝绸学院、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等历史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历史渊源悠久而又年轻的学院。现由我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夏庆友担任院长。 
  学院现有蚕学、生物技术等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共有各类在院学生800余人,常年在读硕博研究生150人左右,在站博士后3-5人,同时招收国外留学生。学院有1个全国重点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全国排名第一)、1个农业部部级重点学科(蚕学)和1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生物学)。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工程中心(蚕桑遗传资源与分子改良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学院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资源库、重庆市蚕业研究所、附属蚕种场、蚕药厂等试验研究设施,是国家培养蚕业、生物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和科研人员5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重要动植物资源与核心技术引进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教授和研究员10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20余人。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973”、 “863”、“948”、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十·五”攻关及省市重点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00余项。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领先并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和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200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日本蚕丝学会特别奖1项。完成的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谱和全基因组基因芯片,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包括《Science》等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编写全国高校统编教材及专著、译著20余部,出版发行全国性学术季刊《蚕学通讯》。
  学院与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有关大学或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研究、人才培养和交流等友好关系,在职人员中60%以上具有国外工作或者学习经历,先后派遣了30余名研究生赴国外留学,实施国际共同研究项目5项。同时,与国内十几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吸引了一大批客座人员和访问学者来学院合作交流。
  学院将在原有基础上,整合资源,强化优势,作出特色,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新增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3-5个省(市)级重点学科,新建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