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天津农学院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天津农学院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水产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
一、学科概况  
 
天津农学院水产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中心两个创新平台。本学科围绕沿海都市型渔业,在水产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特色,取得一系列成果,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2011年又获得渔业资源二级学科,主要侧重于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等方向的研究。该学科的水产养殖学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天津市品牌专业,其中水产养殖学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已成为天津市唯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单位。目前该学科已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我国水产养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学科在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累计承担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项,教育部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数26项,总经费6840.2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129.25万元,自筹或横向3711万元;实际采纳科研项目数8个;直接经济效益893.5万元。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星火科技四等奖1项,全国农业区划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市星火科技二等奖3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农业技术推广二、三等奖各1项;另外,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3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出版教材4部。另外,由邢克智教授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韩渔业可持续发展天津论坛论文集》1部。获得授权专利7项。本学科点学术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以及学历结构等方面较合理;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15人。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与比利时根特大学、韩国釜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进行了的广泛的交流合作。  
 
二、研究方向
 
(1)水产动物增养殖学:针对天津市干旱、少雨,主要属盐碱水体的现状,重点研究名、特、优、新品种的繁殖、苗种培育、集约化养殖及增殖和健康养殖技术,设施渔业理想品种和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有些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及信息化一直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先后开展了“中华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鳖卵孵化介质和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摸索出鳖的不同生长阶段较为理想的集约化养殖模式和主要生态因子的适宜范围,达到高产、高效,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2项授权专利;“鱼禽结合生态养鱼技术”、“鲫鱼大面积高产及混养技术”,“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也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养鲤鱼高产技术”多年来被多家养殖单位广泛采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借助国家“863”项目支持,在水产养殖数字化集成和专家系统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农业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和“天津市淡水养殖网络化专家系统”分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2)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名特优新品种的健康养殖也是本方向重要的研究领域。先后开展了部分名优鲟形目鱼类、宝石鲈、美洲鲥鱼、澳洲银鲈、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等经济鱼类的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和不同品种理想模式下的人工模拟和创造的研究,上述研究不但可以增产,而且为其它品种的工厂化育苗,集约化、设施化、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
 
(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对水产动物营养成分最适需要量的摸索一直是本学科的主攻方向。从北方主养品种入手,开展了中华鳖、鲤鱼、中国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获得了优化饲料配方和预混料配方,摸索出不同养殖模式下科学的养殖技术;其中“对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率先从氨基酸水平探讨了中国对虾的蛋白需求,居国内领先水平;“鲤鱼人工配合饲料”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虾用预混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近年来随着健康养殖技术理论的兴起和天津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引进了一些新的养殖品种。相继开展了南美白对虾、澳洲宝石鲈、澳洲银鲈、美洲鲥鱼、半滑舌鳎、点带石斑鱼、丁鱥、卡拉白鱼、革胡子鲶、亚洲六须鲶、黄颡鱼等名、特、优、新品种高效环保人工配合饲料及预混料的研制与开发,为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着色剂开发也是本方向的重要研究领域。开展了“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化提升体系建设”和“观赏鱼饲料研制”,促进了着色剂在观赏鱼上的应用;而“β-胡萝卜素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代谢的初步研究”和“红虫饲料对红白锦鲤着色及生长试验”等研究为着色剂在红白锦鲤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水产动物病害防治学:本研究方向着眼我国北方主流养殖品种,开展了鲤鱼出血病、鲤鱼竖鳞病、牙鲆腹水病、褐牙鲆白化病、鱼类粘孢子虫病的研究,获得了相关病原生物、发病机理、组织病理变化,研究病原微生物、动物和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疾病流行规律,筛选了有效的防治药物,提出了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并进行了真鲷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虹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和牙鲆细胞因子MS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研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免疫调节作用,并从免疫组织化学角度摸索了鱼类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疫调控作用及机理,该研究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利用免疫促进剂增强动物防病能力是本方向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广泛开展了采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微生物产物及化学合成物质等提高养殖水产动物的免疫机能的研究,为增强动物抗病力提供物质基础。相继进行了“虾用中草药的研制与开发”、“凡纳滨对虾中草药免疫促进剂的研制”等,促进了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而“鱼腥草对南美白对虾抗氧化及两种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活酵母衍生物对丁鱥抗氧化能力和部分免疫活性指标的影响”等相关研究为中草药提高动物免疫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5)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针对渤海湾渔业资源环境现状,开展渔业渔业生物对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渔业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赤潮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及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动力学;生态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渔业水域环境检测技术;退化渔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探索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沿海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新模式。为后续新兴沿海工业化城市渔业发展提供借鉴。
 
(6)渔业资源管理:以渔业资源管理领域为应用背景,以计算机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信息化处理技术和应用为实现手段,以渔业在科技发展条件下的高度可控为研究目标,将信息处理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渔业管理规划和渔业资源重建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旨在促进渔业的规范化模式发展,渔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统筹化,从而提升渔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同时根据信息化理论和技术在渔业管理领域应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改进和创新信息处理及信息展示的理论和技术,使得渔业管理信息化理论和技术更加完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渔业规划管理,渔业信息化技术开发,渔业法律及管理模式研究,渔业资源重建技术系统构建等。
 
(7)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针对天津环渤海区域及海河、内陆区县的水库河道等水域受到严重污染,从而导致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以及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状况,开展研究工作,旨在提高鱼产量和促进渔业生态环境的恢复。设施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及信息化渔业一直是本方向优势强项,为重要经济品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对健康养殖、设施渔业理论研究的丰富与发展。海淡水主要养殖品种的遗传背景及渔业基因资源研究也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 对环渤海区域海淡水常规养殖的鱼、虾、贝、藻类和新近由野生开发的养殖种类及引进品种,开展生物学、染色体组型、同工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查清它们的遗传背景,建立新的种质标准。
 
渔业资源出海调查
 
 
 
 
 
三、研究条件  
 
本学科除装备有专业实验室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与水域环境学实验室、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室、流水实验室、组织病理实验室、动物生理实验室、观赏鱼实验室以及水产综合实验室),现有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实验室面积为2106 m2。
 
作为“十五”和“十一五”投资重点建设学科,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期间,学校也将本学科作为投资的重点学科,仪器设备先进,仪器设备总值为2580万元。  
 
多年来本学科先后与天津、河北黄骅、辽宁、北京等多个地区先后建立了18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为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本学科文献资源丰富,藏书量共计10.2113万册,科技期刊114种,完全能够满足科研与教学需要。同时可以借助校园网上丰富的电子资源。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近五年本学科共有60人次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国内外水产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开展了多项合作研究。并近年来与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珠江所、黑龙江所、东海所等单位开展“三院三校”的合作攻关,解决天津市水产养殖快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本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了多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从2010年起已自主培养了11名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是国内高校开设此专业的前三名,本专业的设置是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培养社会所需的水族养殖、工程技术和水族经营管理等应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配备了比较完备的专业设备和实验仪器,专业教学实验设备价值500万元,具备培养水族专业高级技术人员的基本基础和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9人,现担任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委员1人。目前承担科研课题17项,经费近300万元。近三年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8篇。出版教材或专著4部。拥有7个稳定的产学研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观赏水族养殖与鉴赏、繁殖与育种、水质调控、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观赏水族的养殖、水族产业的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教学、观赏水族养殖实践性环节、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观赏水族养殖技术、水域环境控制、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包括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和环境科学(包括生态系统、环境分析、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
 
 
 
2、掌握观赏水生动植物的养殖(栽培)技术、营养与饲料、病害防治、游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主要观赏水生动植物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4、掌握水族产业有关的经营管理和规划的基本方法;
 
 
 
5、了解观赏水族养殖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6、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知识,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8、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
 
 
 
生物学、环境科学技术、水产养殖学科
 
 
 
 
 
 
主要课程
 
 
 
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生物化学、鱼类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水环境化学、遗传育种学、组织胚胎学、生物饵料培养、观赏水族养殖学、观赏水族营养与饲料学、观赏水族疾病防治学。
 
 
 
 
 
 
研究方向
 
 
 
观赏水族动植物养殖、水族景观设计、水族观赏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观赏鱼病防治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环境保护、海关检疫、动植物检疫、现代渔业技术等部门从事有关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目前国内有9所高校开设此专业。研究我国主要海洋经济鱼类种质遗传学特征(遗传标记)、不同环境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养殖群体和天然群体间遗传差异及放流群体对天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进化等。依托天津市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天津市水产生态与养殖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平台,形成了以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性开发和渔业水环境改善为发展方向的特色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天津市品牌专业。近5年承担市级及以上教改项目3项,科研项目24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余篇,教改论文10篇。形成了专业方向涵盖面广、知识结构优化、年龄结构合理、能够承担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该专业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0名。该专业已培养毕业生近400名。拥有8个稳定的产学研基地。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渔业科学、海洋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的相关管理、科研、教育和生产等部门从事渔政管理、科学研究、教学等工作的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生物学、海洋环境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海洋生物学研究方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研究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海洋环境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2、掌握渔具测试和设计、渔业资源预测预报、渔政管理等方法和技能;
 
 
 
3、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网渔具装配、渔业资源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等基本能力;
 
 
 
4、掌握渔业生物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管理,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海洋渔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海洋渔业学科的新成就、新技术和国际渔业发展动态;
 
 
 
6、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水产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
 
 
 
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研究方向
 
 
 
渔业资源保护与修复、渔业资源管理、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海洋生物科学与海洋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技术、生产以及管理等工作。
 
 
敏学楼613 23781299
 
学院简介
 
 
 
 
 
 
 
 
 
水产学院前身是水产系、水产科学系,创始于1976年天津农学院建校之日,2013年撤系建院。学院弘扬天农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拼搏精神,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水产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水产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心之一。
 
 
 
学院设有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水生动物医学4个本科专业,1个水产养殖技术高职专业。拥有水产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水产养殖及渔业资源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1个农业专业(渔业发展领域)硕士学位点。水产学是天津市一流学科、天津市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水产养殖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与技术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学院建有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水生生物学、天津农学院一流本科课程7门。目前学院在校本(专)科生876名,硕士生142名。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队伍,现有教职工62名,具有博士学位26名,有教授13名,副教授2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天津市水产养殖授衔专家1名,“双聘院士”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2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名、第二层次人选7名、第三层次人选3名,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7名,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4名。
 
 
 
学院已搭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天津农学院)、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实验室、天津市现代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创新团队、天津市水产养殖学教学团队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团队、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观赏鱼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海水养殖种业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海洋牧场技术工程中心;与企业共建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2个企业技术中心和6个企业重点实验室。与校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建了24个产学研基地。
 
 
 
学院建立起规范、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强调“厚基础,宽专业”,使毕业生达到了“一专多能”,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掌握规范和科学的实验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无论在教学科研领域,还是在生产第一线,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在管理及经营方面,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考研升学率达20%以上。在4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已累计培养硕士及本专科毕业生3000余人,培养的众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领导或科技骨干。
 
 
 
学院科技成果丰硕且社会服务能力强。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委托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1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省部级二三等奖40余项。学院多数科技成果已得到实际转化及广泛应用,为推动区域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大力开展国内外合作办学与学术交流,先后与新西兰NMIT开展3+1本科生联合培养、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了2+2和3+1本科生联合培养。学院将在学校与泰国塔亚武理皇家理工大学合办“天津农学院神农学院”框架内合作招收水产养殖学专业学生。每年赴美国、新西兰、德国、泰国、韩国等国家访问交流人员及国外来校合作研究达20人次以上。 
 
 
天津农学院办公室联系方式:水产学院
天津农学院电话一览表  
         
使用部门 电话  
党群部门 党办 办公室 23781320  
23792173(传真)  
组织部 办公室 23781321  
 
宣传部 办公室 23781322  
纪检监察室 办公室 23786539  
工会 办公室 23781327  
团委 办公室 23781336  
行政部门 校 办 办公室 23792065  
23781315(传真)  
档案室 23788912  
值班室 23792175  
收发室 23785127  
教务处 办公室 23781306  
23785593  
学籍管理科 23785630  
教材科 23781305  
教研与质监科 23789017  
实践教学科 23781285  
农业分析实验室 23781319  
文印室 23795289  
教学运行 23792394  
西校区办 27946701  
国资处 办公室 23785503  
23781289  
审计处 办公室 23786468  
学研办 办公室 23785573  
科技处 办公室 23792176  
学报编辑部 23783819  
学 生 处 思想教育科 23781516  
武装部 2379219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7989068  
心理咨询预约热线 23786401  
宿舍管理科 23785598  
助学办公室 23789805  
学生事务管理科 23784266  
西校区办 27939187  
27938987  
招生就业办 就业 23792191  
招生 23799551  
西校区办 27935020  
人事处 办公室 23792904  
 
离退休工作处 办公室 23784521  
财务处 办公室 23783518  
23781308  
总务处 办公室 23781899  
基建科 23786535  
23792072  
绿化管理科 23781277  
车队 23781278  
医务室 23781335  
电工房 23781296  
饮食服务中心 23792193  
西校区办 27935069  
保卫处 办公室 23792170  
23781310  
户籍室 23786683  
门卫(正门) 23786436  
门卫(西门) 23781276  
西校区办 27935015  
西校区门卫 27934828  
校产处 办公室 23781307  
教学单位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教学办 23781298  
 
学生办 23781300  
园艺园林学院 教学办 23781301  
学生办 23781517  
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教学办 23781297  
学生办 23783530  
动物医院 23781292  
西校区办 27577468  
水产学院 教学办 23781299  
 
学生办 23781293  
经济管理学院 教学办 23781287  
 
学生办 23781287  
西校区办 27935038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学办 23785553  
 
学生办 23785553  
西校区办 27935031  
工程技术学院 教学办 23781291  
学生办 23781290  
西校区办 27935030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办 23785773  
 
学生办 23789021  
人文学院 教学办 23781329  
学生办 23795981  
水利工程学院 教学办 23786293  
学生办 23785607  
西校区办 27935050  
基础科学学院 教学办 23784019  
学生办 23786253  
西校区办 27946713  
体育部 办公室 23782610  
23786407  
职技学院 办公室 27934953  
继续教育学院 办公室 23792393  
招生 23793732  
培训 23794221  
教学科 23790979  
自考办公室 23793897  
校直属单位 西校管委会 办公室 27934937  
27948312  
值班室 27935071  
图书馆 办公室 23781325  
技术部 23785921  
期刊部 23785923  
采编部 23785912  
网络中心 办公室 23793887  
23781328  
西校区办 27934936

添加天津农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天津农学院考研分数线、天津农学院报录比、天津农学院考研群、天津农学院学姐微信、天津农学院考研真题、天津农学院专业目录、天津农学院排名、天津农学院保研、天津农学院公众号、天津农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津农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津农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最新购买

    手机商城

    扫描二维码,更便捷的购买资料

    不仅有商品,还有更多资讯和活动

    购买流程

    找到要考的专业或资料

    方法一:选择学校->学院->专业

    方法二:查找功能

    点击浏览招生简章+资料详情

    通过招生简章了解本专业需要的资料

    查看资料详情了解资料要点

    点击购买或加入购物车

    支付方式:支付宝

    填写付款信息并付款

    请确认联系人、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货,可查询快递信息

    若有疑问,可联系在线学姐

    学姐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