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网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

相关专业

温州医科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Add 温州医科大学微信
研究生为你答疑,送资源

因为温州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辅导机会。

温州医科大学是一个不错的学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请各位准备报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的同学注意: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或称考研分数线)的数据。因为每年都有不少人报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竞争激烈,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研究生的考研人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 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会为大家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的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等联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温州医科大学 药学专业研究生,考研是个孤独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学生好好复习备考,来年上个985/211,实现自己的名校研究生梦想。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备  注: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1.药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3.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5.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眼视光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2药理学
08药剂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2药学专业综合或713中药学综合或714生物综合
备  注: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基础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4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1.药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3.只招收第一学历为四年及以上学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4.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中药学 [1008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8]中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2)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中药学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4)生物综合
④(--)无
备  注: 1.浙南特色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为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建有通过国家认证的温莪术GAP基地。4.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5.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药学一流学科(A类)
 
 
 
药学一流学科(A类)拥有药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生物治疗与生殖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2012年底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居全国高校药学学科并列第11名。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以下四大研究方向: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围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药物,开展了上游构建、中试、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和药理药效学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蛋白质药物研发体系,多项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药物分析:主要借助于国际先进的现代分析技术,如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探寻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质和小分子生物标志物。
 
药理学:以中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所和分子药理学教研中心为主要支撑,在生长因子类药物药理机制、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机制、生殖毒理学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
 
药物化学:本方向是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在化学生物学和药物设计方面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侧重于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本学科师资实力、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学科平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师资实力: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2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37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QR”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钱江学者”2人、浙江省“QR”10人、浙江省“151”一二层次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30余人。
 
人才培养: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被评为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还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7项。
 
科学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自然基金共70项,课题总经费达3000万元以上。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ell Metabolism、Curculation、Mol 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及其他市厅级奖项11项。在FGF蛋白药物和药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研究方向。
 
学科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利用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个和药房2个。除自建的产业平台得到发展外,还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与四川好医生药业签约合作建立好医生再生医学药物研发中心、浙江康乐药业有限公司发起建立温医-康乐小分子新药研发中心。
 
平台建设: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以及9个校级研究平台。学科实验室合计超过6000平方米,设备总计5000余万元,其中单价大于50万以上的设备21台。
 
建设目标:紧密围绕省一流学科建设要求,主动对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重大发展战略,瞄准学术前沿,将本学科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学科,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建设期末,药学学科进入全国前8%和全球ESI排名前1%,成为拥有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在政策开放的前提下获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培养和引进两院院士1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2-3名,国家QR1-2名,在Nature、Cell、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篇,发表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论文10篇以上;获国家科技奖励1-2项;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平台1个;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2-3个,新药证书1项,成果转化额或横向经费超过5000万元。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3项以上,国家级科研项目80项以上。新增实验室面积3000平方米,在软硬件上均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2)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中药学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4)生物综合
④(--)无
备  注: 1.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3.招生名额中含3名中韩联合办学名额。4.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5.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药学硕士点专业简介
  
  我校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10年获批,目前招生方向有药理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生物技术制药、临床药学等。其中药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自1986年开始招生,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积淀,近年来又开拓生长因子药理等新方向,发展十分迅猛。
  药学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有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并依托药学院的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经费达4000万元),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钱江学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教学名师等,以及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等高水平学术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共有16名教授,17名副教授,以及来自美国University of Louisville、美国Rockefeller University、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浙江省内各大医院的兼职导师。导师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学科带头人为长江学者李校堃教授。近三年来,该学科点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等收录71篇,有部分重要成果在《PNAS》、《JACC》、《Blood》等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出版包括规划教材在内的专著21部。
  在重要的科研奖项方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荣获2007年药学领域最高奖项----中国药学会科技一等奖(当年唯一的一等奖)、200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二巯基化合物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解毒及机制等相关成果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目前,承担国家863、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4项,2011年又有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获立项,另外,还有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课题8项,市厅级课题33项。
  
  方向一: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方向主要围绕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多样性的药物化学设计,利用不对称合成、无机配位合成、组合化学等多种方法进行合成,并进行药理筛选和机制研究,进而发展多种药物结构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手段。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的结合,使得化学新药研发拥有了更为便捷的方式。
  本单位在药物化学方面,了解分子生物学国际前沿动态,善于将国际上新颖的分子生物学信号通道和靶点应用于药学研究,发展新的药物靶点和作用机制,同时在实验设计和过程中自主寻找创新性的药理机制,并结合化学合成的基础完成从药物设计、合成、分子药理学到动物实验的系列研究。本方向梁广副研究员对姜黄素类似物进行了大量的药物化学研究,首次提出针对姜黄素类似物的“先药代后药理”的药物设计新思路,并对合成出的类似物进行了大量的药理筛选和药理机制研究,获得了一批药理药代俱佳的侯选化合物。项目组共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 论文19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达到6.8,影响因子总和达到60。
  目前,本方向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博士学位者8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4篇,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
  我校该学科已初步形成天然产物全合成和化学生物学研究药物分子设计及生物活性研究新药分子设计与合成等研究方向。
  
  方向二:药剂学:
  本方向依托于温州医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主要特色在于生物药物新型载体材料、超声介导定位释药系统和肿瘤特异性受体介导的靶向递送系统研究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主要研究内容为:超声介导定位释药系统,在国内较先成功研制出实用的可作为超声造影剂的新型脂质微泡冻干粉,完成了从剂型确定、处方工艺筛选优化、质量控制、造影技术研究、脂质微泡成型机理、超声共振散射机理、基因递送研究、空化效应和声孔作用观察等多方面工作,运用超声定位释药的特点,重点开发肿瘤和血栓的新型超声介导定位释药系统,目前已申请5项发明专利,保持超声介导定位释药系统国内领先研究水平。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5篇;肿瘤特异性受体介导的靶向递送系统,采用可降解聚合物或脂质体为载体材料,设计构建能与肿瘤特异性受体结合的抗体,并修饰到包载抗肿瘤药物的微纳米粒上,在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动物水平上揭示肿瘤特异性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递送系统抑制眼肿瘤等局部肿瘤的药效及其机理;探索控释载体与传统药物组成载药系统协同增效后在眼科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在靶向控释技术在改善肿瘤治疗现状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口服和黏膜给药新制剂,研制胰岛素鼻腔黏膜微囊、结肠靶向释药胶囊、速释滴丸、粉防己碱微乳、姜油贴剂、盐酸喹那普利分散片等,改善药物溶解度、稳定性、分散性等理化性质,解决患者顺应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目前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生长因子类生物药物新型载体材料,通过肝素化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开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新型载体材料,解决生长因子类生物药物载药量低、稳定性差的问题,目前已申请2项发明专利;
  目前,本方向拥有高级职称人员4名,中级职称人员6名,博士3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其它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7篇。
  方向三:生药学:
  目前,有导师10人,师资队伍较为强大。其中,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选、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荣誉获得者。
  在教学科研方面,生药学是浙江省“药理学与生化药学”重中之重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中药学被评为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国家GAP基地一个、浙江省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一个,建立了温州医学院生物与天然药物研究院、温州医学院中药研究院、温州医学院天然创新药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生药学学科已形成了3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其中,中药生药学方向在传统形态、理化鉴定与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了中药材GAP种植、中药材质量与遗传、生物效应评价与DNA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已建成了中药质量研究平台、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研究平台、中药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平台;生药药理在传统的心血管药理、消化药理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中药防治肿瘤、肝硬化、肝纤维化和抑郁症的评价方法,完善了相关的中药药效和毒理研究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复方安全性评价研究、中药药效成分体外筛选研究等领域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等的立项支持。
  在生药药理和新药研发方面,2009年本方向研究成果“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生药资源学方面,2006年,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GAP工作委员会落户本方向,2009年由本方向科研人员主导的温州道地药材温莪术GAP基地建设通过国家药监局现场验收,为生药学方向的科研、教学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近5年主编出版了《中药材GAP系列丛书》、《黄精》、《天然药物温莪术》等生药学专著,参编了《国家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发表论文45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省部以上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方向四:药物分析学:
  本方向组建了蛋白质染色技术、电化学和代谢组学(拥有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药物分析平台,结合药物本身的性质,进行结构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等多种研究。本方向的蛋白质染色技术分析平台拥有较强的实力和基础,带头人金利泰教授,浙江省QR入选者、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是《ELECTROPHORESIS》(IF:4.101)、《PROTEOMICS》(IF:6.088)杂志审稿人,在《ELECTROPHORESIS》等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论文,其中1篇为第一作者的特邀综述,目前承担着相关的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良好。
  目前,本方向拥有六名高级职称教师,拥有浙江省QR、浙江省优秀博士后、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人才等,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人才梯队。目前,形成了蛋白质染色技术(蛋白质组学)、电化学分析、代谢组学、现代仪器分析等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了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总经费500余万元。在《ELECTROPHORESIS》、《PROTEOMICS》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
  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药物质量标准的制定。   
  2.药物分析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在药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3.体内药物分析。   
  4.中药分析和新药开发研究。
  方向五: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的上游构建、中试、发酵、纯化、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研究)等。特别是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有较好的积淀和基础,已建立了国内较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与改构体系。
  本方向带头人李校堃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具有2个国家一类新药的研发经验,曾牵头组建全国唯一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担任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因其在FGF研发方面的突出成绩,2010年3月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受邀参加了最有影响的国际会议之一——高登研究会议之FGF会议并做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中国FGF研究的情况。
  本方向拥有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队伍中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目前,本方向方向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
  目前,初步形成了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与临床研究、生物新药的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研究、生物药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等3个稳定的方向。
  本方向建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等,并获得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000万元建设资金支持,目前拥有开展本方向研究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
  获得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发表学术论文56篇,其中SCI收录31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包括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FGF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专著。
  由于在生长因子研发方面的突出成绩,本方向先后荣获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重大科研奖励。
  
  方向六:药理学:
  本方向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生化与免疫药理学、分子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几个次级研究方向。
  生化与免疫药理学方向目前承担了包括8项国家自然基金等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33篇。拥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一流的科研教学平台,并与美国哈佛大学、路易斯威尔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主要研究生物药物(生长因子)等对重大疾病如糖尿病并发症、难愈性溃疡等的药理机制及在生殖、发育中的作用机制等。
  在神经药理学方向,本方向对学习记忆和促智药物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尤其是深入地研究了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系统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近年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脑缺血再灌注、抑郁症相关研究方面不断深入。本方向在《Mol Psychiatry》、《Neurosci Lett》、《Neurobiol Aging》等神经药理权威期刊均有论文发表。
  在分子药理学与毒理学方向上,本方向对毒理学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多年来坚持开展农药等中毒解救的研究,尤其是对沙蚕毒素系和毒鼠强的毒理与解毒研究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对二巯基化合物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目前,与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合作建立了温州医学院分子毒理与药理研究所,在分子水平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本方向在《Life Sci》、《Toxicol Lett》、《Toxicol Sci》均有论文发表。
  在临床药理学方向,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具备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的能力。在药物的人体代谢动力学、新药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方向七:生物技术制药:
  生物技术制药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科研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高,且均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
  生物技术制药团队长期从事生长因子及其相关基因工程药物的基础理论、临床应用研究。近年先后承担并顺利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国家“973”计划、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SCI收录39篇,总他引次数74),申请发明专利40项,获授权 4项,已公开3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主持创新药物研发2项、药械1项,参与创新药物研发1项。通过对FGF突变体的系统筛选和优化,FGF新型突变体(FGF-1/135)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国药证字S20060078)并上市,同时围绕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等领域发表PNAS、J Am Coll Cardiol、The Lancet等国际权威杂志。
  本方向拥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具备相当完善的软硬件设施。这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可满足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及天然药物的中试条件及产业化;同时,还与十多家具有GMP认证资格的生物制药厂家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保证了生物技术药物学科的顺利实施。
  
  方向八: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的核心内容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合理用药”,侧重于研究药物和人的关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研究,临床药物安全评价等。
  本方向的学科带头人为2010年度中国优秀药师奖的获得者(全国仅75名药师获奖,我省仅2名),长期从事临床药学的研究工作。学术梯队中拥有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骨干成员中有医学背景的导师,也有药学背景的导师,涵盖的研究领域有:胃肠外营养,药物流行病学,毒理学,生物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等与临床药学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确保了临床药学硕士的教学工作、科研实践、药学服务实践。本着“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本方向已经建设成一支以药学、医学专家为骨干,专职中青年教师和临床药师为中坚力量的临床药学专业师资队伍。
  总的来说,我院的药学学科已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具有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学科方向齐全,仪器设备良好,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智能付里叶红外光谱仪、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价值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拥有温州医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良好的实验场地和条件。并且与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同时注重产学研紧密结合,已取得较显著的成绩。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备  注: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临床医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02)第二临床医学院
招生人数: 3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2)药学专业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中药学综合
④(--)无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4)生物综合
④(--)无
备  注: 1.药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3.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只招收第一学历为四年及以上学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5.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中药学硕士点专业简介
  
  中药学是2006年获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点,2007年开始招生。依托药学院的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经费达4000万元)和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拥有12名教授,16名副教授,3名高级实验师(大多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钱江学者、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药学院现建有浙江省浙南特色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GAP工作委员会、温州医学院中药研究院、温郁金规范化种植基地(GAP基地)等教学研究机构,有中药蛋白质组学、活性成分筛选、结构修饰与改造、中药分子药理学等研究平台,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喷雾干燥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二维电泳、智能付里叶红外光谱仪、6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价值3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
  本学科致力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磁共振(NMR)、中药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药、天然药物是创新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我们致力于利用现代研究手段对其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新活性或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寻找疗效更高、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便于大生产的、安全有效的候选化合物,由此进行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并从动物、细胞、分子水平进行机制研究与安全性、稳定性等评价。依托温州医学院各类研究资源,初步形成了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工、活性成分筛选、结构修饰与改造、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研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药理药效毒理学研究到临床评价的较完整的创新中药研究体系。
  近年来,本学科点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3篇,出版专著教材22部,其中包括中药材GAP系列丛书(一套10册)和第一部介绍温州道地药材的专著《天然药物温莪术》。其中被 SCI、EI、ISTP等收录3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目前,本学科点有863、973、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省级课题23项,市厅级课题33项。已有成果分别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一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经过几年来的积累与发展,中药学学科初步形成了中药活性成分及应用开发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与产品开发、中药复方有效部位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中药标准化及质量控制研究、中药资源的持续性利用、中药生物工程、分子毒理学等几个发展较快的研究方向,在莪术活性成分莪术醇、榄香烯、姜黄素及其类似物、衍生物的提取、合成与药理研究方面,夏桑菊等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研究、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代谢产物研究、温郁金的规范化种植研究、浙南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
  总的来说,我校中药学硕士点具有良好的软硬件条件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高层次科研奖励、高水平论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8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④(--)无
备  注: 1.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2.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3.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只招收第一学历为四年及以上学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含应届和往届)。5.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1.药学学科介绍:
 
学院拥有药学一级博士点,药理学硕士点1988年获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批,药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药学学科先后入选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省一流学科A类,目前已形成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学五个学科方向。2012教育部学科评估居全国高校药学学科并列第11名。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形成以下三个特色研究方向:①微生物与生化药学:长江学者李校堃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围绕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和蛋白质药物,开展了上游构建、中试、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和药理药效学研究,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蛋白质药物研发体系,多项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和临床研究。②药物化学:国家优青梁广教授为方向带头人,本方向是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在化学生物学和药物设计方面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侧重于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③药理学:钱江学者谭毅教授为方向带头人,以中美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所和分子药理学教研中心为主要支撑,在生长因子类药物药理机制、糖尿病并发症相关药物机制、生殖毒理学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目前药学学科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特别是重组蛋白药物研究方向国内国际上知名。学科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利用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浙江格鲁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个和实训大药房2个,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联盟,建立了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本学科现有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29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QR、国家优青、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省QR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近五年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自然基金共70项,课题总经费达2500万元以上。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中在Cell Metabolism、Curculation、Mol Cell等影响因子10分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1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FGF蛋白药物和药理学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世界知名、全国领先的研究方向。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实验室合计约7500平方米,设备总计8500余万元。
 
 
 
 
 
 
 
 
 
 
 
 
2.中药学学科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中药学学科于在2006年获得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成为本校第四个一级学科学位点,2010年获得中药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2012年临床中药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科建有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国家QR”、“省QR”为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科研成果。本学科建设的温莪术种植基地,是“浙八味”道地药材中第一个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由高校主导的GAP基地。近年来在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天然产物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本学科立足浙南道地中药材的种、制、成的全系列研发和实践,依托药学院的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省一流学科的学科平台,利用医科大学丰富的附属医院资源,形成了具有地域优势和特色研究领域:天然产物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随着国家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文件的颁布实施,学校在“十三五”学科规划中,将进一步加大支持中药学科的各方面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该学科的特色发展,到2020年学科排名进入全国中药学学科前15%,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本学科先后近年来中药学学科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等3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等,纵向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另外横向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论文及专著:共发表论文近两百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0的20余篇,大于3.0的论文近百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 学科方向
 
中药规范化种植与产品开发:中药学学科团队带领合作社成功于2009年通过温莪术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国家药监局GAP认证,并于2014年通过第二个品种温郁金的GAP认证,为当地政府和农户拿下两个GAP证书,服务了温州种植温莪术的几十万农户,使温莪术温郁金原料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已产生间接经济效益5000千余万元;同时服务当地企业,进行了以莪术油为代表的温郁金药品、食品和保健品的全系列产品开发。
 
天然产物化学与活性物质基础:依托浙南中药特色资源和温州临近东海的海洋资源,侧重于浙南中草药和东海藻类中的天然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药效评价和药理机制研究,以期发现新的候选药物结构新骨架、新先导物,为寻找先导化合物提供物质基础。
 
中药药理药效与新药开发: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完善或形成能反映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特色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现代中药新药研发模式,创新理论,已形成较好中药新药研发成果和国内外学术影响力。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药活性成分的化学生物学研究:侧重于中药有效药物新靶点的发现和新药设计,一方面结合国际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研究前沿,利用新的蛋白、信号通路和分子机制来构建筛选测试体系、发现可能的药物新靶点,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和虚拟筛选技术等设计新的小分子化合物,进一步合成、筛选和发现新的候选药物;另一方面,利用特异性的中药衍生小分子为探针,探索新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为药物设计提供新的靶点和参考。本学科方向是中药化学、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学科的交叉,复合了多学科的人才队伍,相互合作,形成了交叉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表SCI百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的论文13篇,获得授权专利9项,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两个化学1.1类候选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中药分析与组学研究:运用基于蛋白质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和基于600M NMR的代谢组学为工具,研究中药药物分子的药效、毒性及其体内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复方中药对肾脏、脑神经递质等代谢物的变化,阐述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目前已发表SCI近50篇。
 
 
  报考或调剂要求:

  1.原则上只接受学术型硕士报考或调剂。

  2.医学、药学、生物学等背景优先,其他农学(含动物科学/医学)等生命相关专业。

  3.报考或调剂生初试成绩必须过国家线、英语通过六级。

  4.学习工作踏踏实实、努力、有诚信、有自信、有抱负的学生。

  截至日期:

  2017年3月底。其他请查阅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

  请发简历和基本信息到邮箱gufenguw@gmail.com或fgu@mail.eye.ac.cn,简历需包含内容:本科毕业学校,籍贯,本科专业,工作经历,考研总分,各专业分数,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专业及学硕/专硕,英语6级分数,各种奖惩,优势及不足之处,毕业后的理想等。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
药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备  注: 1.药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
2.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为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3.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基地。
4.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5.优秀学生可公派出国或攻读国外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6.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创办于2001年。现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学和中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药学学科先后入选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013年)、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2015年)、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优势特色学科(2016年);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6年)。现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重点实验室、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建有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剂工程研究基地、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试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临床药学4个本科专业及1个四年制本科留学生药学专业。设有药学系、中药学系、生物制药系、临床药学与药理系、实验教学中心和执业药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中心。在校生本科生约1209人,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310人,留学生128人。学院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多层次较完善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具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药学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1个(药学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1个(药学专业)、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1个(生物制药)、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1个(中药学专业)、温州市重点专业1个(中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临床药学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来华留学生品牌课程1门,浙江省精品课程4门;浙江省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创新团队2个;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4部,编著教材60多部,获批省厅级教改课题近20项。我院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倡导“三·三”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野外见习基地6个,自主科技企业实习基地5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校外医药企业实习基地60所;相继在附属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建立了18个临床药学教研室;拥有浙江省分析测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浙江省药学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  
 
药学院共有教职工147人,其中专任教师114人,正高26人,副高38人,博士93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7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尖拔人才1人、“国家QR”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首批领军人才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2人、浙江省优秀教师3人、浙江省教坛新秀2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QR”6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3人、浙江省医坛新秀2人、浙江省医药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2人、浙江省151、温州市“551”一二层次人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30余人,校优青杰青11人。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2017年)一等奖1人、浙江省第十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特等奖1人。近几年学院大力引进高水平师资,常年聘请国内外药学知名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形成了以“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主力教师”为格局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实验室总面积8700余平方米。近年来,在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经费(共1.4亿元)的支持下,实验研究仪器设备完善,拥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蛋白质四级杆质谱、分子-分子相互作用仪、液相色谱-质谱、600MHz核磁共振谱等先进科学仪器近百台,总价值达8500余万元。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相继成立了一系列的科研平台和研究院(所、中心)。    
 
近年来,药学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2018年各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5)、教育部科技二等奖(201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等重要科技奖励。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各项国家重大项目,已立项国家自然基金共146项,其中国家“优青”项目2项,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20余项,发表SCI论文7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在业界一流的杂志如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Mol Cell、Circulation、Cell Metabolism、J Am Coll Cardiol、J Hepat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项科研成果搭载“神舟八号”进行太空实验。与学校多个附属医院建立了转化医学研究平台,作为主要责任单位发起和成立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药物与转化应用学组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药学院在生物药物研究、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和靶点研究、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结构生物学、生物材料与修复再生、临床药理与毒理学、药物分析与生命组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医”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创建了国内首个由高校主导的、通过国家认证的中药材温莪术GAP基地;与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江苏先声药业、浙江康乐药业、四川好医生药业等建立合作研发项目和平台,累计获得横向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先后成立石药营销班、康乐小分子药物研究所、诚意药业联合研究院等,助力企业提升产品技术;学院科研人员还利用自身技术和研发的产品先后成立杭州瑞赛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康成健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积极开展产品研发,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其中我院教师创办的浙江唯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获得2016年温州创客大赛一等奖,温州怡康细胞移植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获二等奖。2016年,作为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协同温州大学创建了温州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驻温州市生命健康小镇,并协同建立并获批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发起成立由李校堃为主席,高福院士、杨宝峰院士为名誉主席的药学产学研国际联盟。2018年,成立温州医科大学整合医药研究院。  
 
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先后成立杭州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乐清市生命健康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巨能乐斯药业有限公司、诸暨生物医药研究所、文成中药研究院等平台,并由学院教师实质运营,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和产品研发。学院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转化6项。其中aFGF凝胶剂和KGF2等新药开发成果相继转让安徽安科生物等企业,转让经费达1000万。2018年,由学院主导的2个一类新药通过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并获得临床批件。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获批全国首个药学专业博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5年招收首届药学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与英国布莱顿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泰国东方大学、日本北陆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开展了多项人才培养的合作项目。先后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美国梅奥医学中心、中国香港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合作,多次选派中青年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开展学习交流。此外,多名本科生、研究生相继赴世界20余所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长短期学术交流。学院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先后承办了五届国际FGF大会、中美糖尿病论坛、香港肥胖与糖尿病论坛、中韩生物产业大会等国际大会,获得了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聘请国外著名大学的多位一流学者为名誉、特聘、客座教授和全职教师。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提出了“创新 协同共享”的学院发展理念,并形成了“真信 真姓 真行”的党建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党建特色品牌建设、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及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创新。打造学院党委“一评、二制、三服务药学院党员培养‘123’工程”党建示范品牌,出台《药学院本科生发展对象测评体系》《药学院研究生发展对象测评体系》《药学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的通知》,推行预备党员转正汇报答辩制度、“1+1+N”干部教师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在各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建实践案例基础上,形成“一支部一案例一品牌”。创新学习平台和形式,提出“三段式”学习教育模式,开辟“药苑先锋”党建微信公众号和“园丁舒心坊”网络服务平台。学院党组织被评为浙江省标杆院系、浙江省创先争优闪光言行之星、温州市学习型领导班子、校级先进党支部等;学院党员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浙江省万名好党员2人、浙江省教育系统闪光言行之星2人。加强统战工作、文化建设和工会工作,逐步形成勇于创新、团结奋进、潜心育人的学院文化氛围,入选浙江省高校教职工文化品牌建设项目,获评温州市先进“职工小家”,入选校教职工文化品牌1项。先后涌现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温州市师德楷模、温州市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先进典型。
 
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建立“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指导老师—本科生导师—各类指导老师”的“大学工”三全育人体系,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初步形成了全员育人氛围和格局。制定实施《药学院“三步走”全程化就业指导实施方案》,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学院培养的学生中涌现出“最美青春——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一批药学行业专家、一群科研能手和创业之星,深受学校社会肯定。
药学 [105500] 专业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
所属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55]药学硕士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药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49药学综合
备  注:
中药学 [1008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8]中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中药化学
02中药活性成分及应用开发研究
03中药生物工程和特色中药资源研究
04中药药理研究与产品开发

05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和药物制剂研究
06中药资源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3中药学综合或712药学专业综合或714生物综合
备  注:
地址: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68 9983(传真),8669 9238,药师继教中心电话:0577-8669 9212,136 00678286
药学 [100700] 学术学位

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温州医科大学
招生年份:2019年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药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10]医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药学

专业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临床药学
02药理学
03生药学
04药物分析学综合或714生物综合
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6药物化学
07海洋药物
08药剂学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2药学专业综合或713中药学综合或714生物综合
备  注: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078000     门类/类别:理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沈阳化工大学为例
药学是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基础上专门研究药物的一级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物制剂和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六个二级学科。
沈阳化工大学2006年获得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药物化学学科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9年药物化学团队被评为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011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和研究人员3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21。部分人员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并与国内外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教育厅重点项目、市优秀人才计划等科研项目,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在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物制剂二级学科下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在药物合成技术、生物药物技术、药物分离工程技术等的工程化放大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专业点分布

沈阳化工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1007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北京化工大学为例:我校于2011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该专业是在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校2001年成立了制药工程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研究生,同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博士研究生, 2006年获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硕士点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微生物与生化制药、药物制剂、药物化学等特色方向,获得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专业点分布

北京化工大学 天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北方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北华大学 佳木斯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烟台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海南医学院 重庆大学 遵义医学院 大理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专业大学排名

1007 药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药学     专业代码:105500     门类/类别:医学     学科/类别:药学

专业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
我校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14年获批,目前专业领域主要有临床药学服务、生物制药技术、药学技术服务等。
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的研究生,依托我院在生物技术制药方面的基础(拥有3个国家一类生物技术新药的开发和产业转化的成功经验、拥有20余项相关授权发明专利、通过成果转化孵化了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制药企业和中试车间实践为主,主要掌握生物制药过程中上游技术到中试、发酵、生产阶段的常用技术和设备,掌握发现和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思维方法与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方案并实际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临床药学服务领域的研究生,在三甲以上医院药学部跟随导师进行实践。参与临床用药工作,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的用药问题,包括参与治疗方案设计,参加日常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提出用药意见,审核医师药师药物治疗医嘱或处方的合理性,提出调整用药意见,发现、纠正用药失误和滥用药物;结合临床用药,适度开展药学科研;查阅资料,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正确、清楚、明确的用药信息与咨询服务;向医师、护士、病人、民众、患者宣传合理用药;向病人交代正确用药与安全用药指导,提升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药学技术服务领域的研究生,面向药企在药物生产、流通中的实际需求,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践工作。依据国家对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中的相关规范,参与到企业实际运行中,并发现和解决问题。其主要实践场所为各大医药生产或流通企业等。
本专业学位点依托药学学科办学。药学学科实力较为雄厚,在学科带头人李校堃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被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有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已建立一支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QR、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领衔的人才梯队,同时,正在建设一支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相结合、专兼职结合、适应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并不断充实、更新。
生物制药研发是本学位点的优势。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的上游构建、中试、发酵、纯化、突变与改构、化学修饰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研究等。特别是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系列为代表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具有良好的积淀和基础,已建立了齐全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突变与改构体系。带头人李校堃教授,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已完成3个国家一类新药研发,另有2个生物药物一类新药获得临床批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并获得中国工程技术领域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2018年)等重要奖项。与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这些产业与工程开发的实践,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临床药学服务领域的核心内容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合理用药”,它的内容包括:临床药物动力学、临床药效学、药物利用和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过量的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情报信息研究以及药学监护等内容。在这方面,本学位点有深厚的积淀,在1989年即建立了临床药学实验室,2000年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血药浓度监测的项目,开设临床药学教育,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临床常用药问题解答、用药安全宣教等临床药学服务。本领域骨干成员中有医学背景的导师,也有药学背景的导师,涵盖的领域有:胃肠外营养,药物流行病学,毒理学,生物药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等与临床药学紧密相关的专业方向,确保了硕士的教学工作、科研实践、药学服务实践。本着“优化结构、发展内涵”的方针,本方向已经建设成一支以药学、医学专家为骨干,专职中青年教师和临床药师为中坚力量的专业师资队伍。
总之,以上这些,为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医药行业这个永恒的朝阳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应用性和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而这靠单一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是无法解决的。本学位点依托我院优势学科和研发成果、校企医合作形成的产学研联盟与整合医药研究院,积极吸纳行业专家,直接面向药物技术转化、生产、流通、使用等职业领域,培养适应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较好掌握药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必将为行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

专业点分布

解放军医学院 天津大学 武警后勤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牡丹江医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 徐州医科大学 淮海工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海洋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烟台大学 湖北科技学院 三峡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药科大学 成都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大理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41 所,本次参评37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4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A+
2 10316 中国药科大学 A+
3 10001 北京大学 A
4 10163 沈阳药科大学 A
5 10335 浙江大学 A
6 10246 复旦大学 A-
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A-
8 10422 山东大学 A-
9 10558 中山大学 A-
10 10610 四川大学 A-
11 90030 第二军医大学 A-
12 10025 首都医科大学 B+
13 10226 哈尔滨医科大学 B+
14 10251 华东理工大学 B+
15 10285 苏州大学 B+
16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B+
17 10486 武汉大学 B+
18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9 10533 中南大学 B+
20 90032 第四军医大学 B+
21 10055 南开大学 B
22 10062 天津医科大学 B
23 10159 中国医科大学 B
24 10183 吉林大学 B
25 10312 南京医科大学 B
26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B
27 10366 安徽医科大学 B
28 10459 郑州大学 B
29 10573 广东药科大学 B
30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B
31 12121 南方医科大学 B
32 10089 河北医科大学 B-
33 10162 辽宁中医药大学 B-
34 10184 延边大学 B-
35 10228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B-
36 103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B-
37 10343 温州医科大学 B-
38 10384 厦门大学 B-
39 10559 暨南大学 B-
40 10631 重庆医科大学 B-
41 10760 新疆医科大学 B-
42 10063 天津中医药大学 C+
43 10161 大连医科大学 C+
44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C+
45 10295 江南大学 C+
46 10299 江苏大学 C+
47 10313 徐州医科大学 C+
48 10344 浙江中医药大学 C+
49 10541 湖南中医药大学 C+
50 10598 广西医科大学 C+
51 10660 贵州医科大学 C+
52 10730 兰州大学 C+
53 10057 天津科技大学 C
54 10114 山西医科大学 C
55 10403 南昌大学 C
56 10441 山东中医药大学 C
57 10560 汕头大学 C
58 10570 广州医科大学 C
59 10633 成都中医药大学 C
60 10661 遵义医学院 C
61 10678 昆明医科大学 C
62 11066 烟台大学 C
63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C-
64 10247 同济大学 C-
65 10369 安徽中医药大学 C-
66 10427 济南大学 C-
67 10472 新乡医学院 C-
68 10507 湖北中医药大学 C-
69 10572 广州中医药大学 C-
70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C-
71 11065 青岛大学 C-
72 11079 成都学院 C-

药学硕士专业的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科目:
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研是人生的一大重要里程点。考研路上有欢笑有泪水,有付出有收获,而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一考生最终的目标。下面看一下药学硕士专业的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科目:
招生对象为符合《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的人员。
入学考试时间与全国科学学位研究生统考时间一致。考试科目为三门,分别为:
第一单元:政治理论,总分100分,全国统一命题。
第二单元:英语二,总分100分,全国统一命题。
第三单元:药学综合,总分300分,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考试范围建议涉及五门课程,分别为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事法规。各招生单位可根据本招生单位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考试题型采用以选择题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为主。
 
药学考研参考书:
药学的考研方向:1.药物分析2.药理学3.药物代谢动力学4.药剂学5.药物化学6.制药工程学7.临床药学8.微生物与生化药学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药学信息学11.药事管理。 药学方向考研的科目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
中山大学要考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50药理学综合
参考书目:
650 药理学综合:报考药理学专业的考生参考:①《分子生物学》,版本参照913分子生物学。②《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F3308 药理学前沿:①《药理石岩方法学》,徐淑云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②《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张均用,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③《药理学前沿》,魏尔清,科学出版社,1999。
安徽医科大学要考科目:药物分析 刘文英主编 第六版,天然药物化学 吴立军主编 第五版,药物化学 郑虎主编 第六版,药剂学 崔德福主编 第六版,药事管理学 吴莲主编 第四版;全是人民出版社的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科目: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69药学基础综合(生物化学、生理学、有机化学各占1/3)
参考书:《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钧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理学》(第六版)姚泰、吴博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
《有机化学》(上、下册)(修订版)胡宏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临床药理学》(第二版)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殷明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医科大学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 ③306西医综合或602化学综合
研究方向 :01临床药理学 02药物分析 03临床药理及药代动力学
参考书目:
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药理学》最新版 杨宝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政治 ②201 英语 213 德语 ③306 西医综合 755 药学综合 ( 201、213 选一) ( 306、755 选一)
研究方向: 01临床药理 02神经与分子药理 03心血管药理 04心血管药理学05新药开发与评价 06中药药理
上海交大考研科目: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7药理学基础
研究方向: △神经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新药研发药理学
复旦大学: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2药学综合 ④--无
研究方向: 07 新药研究与开发(新药药理研究) 08 心血管药理 09 遗传药理学与合理用药 10 神经精神药理学 11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12 药代动力学与合理用药 13 免疫药理 14 分子药理学
药理学就业方向:研究所。企业的也有, 但是也是在研究机构。
3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4.药剂学: 排名
A+等: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A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浙江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B+等:华中科技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阳医学院、广东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B等:延边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河南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
招聘要求
针对药学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90%;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34%;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47%。
城市就业指数
药学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厦门。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3860个]、广州[2525个]、上海[2385个]、武汉[1355个]、杭州[1246个]、成都[1164个]、南京[1077个]、重庆[886个]、深圳[788个]、西安[72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厦门[6999元]、宁波[5249元]、重庆[4499元]、上海[4043元]、南昌[3999元]、乌鲁木齐[3749元]、郑州[3333元]、北京[3194元]、广州[3099元]、杭州[3000元]、百色[2999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药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药学类,其中药学类共10个专业,药学专业在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医学大类中排名第2位。
在药学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应用药学,药物制剂,药事管理,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海洋药学,蒙药学等。

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温州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温州医科大学报录比、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群、温州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真题、温州医科大学专业目录、温州医科大学排名、温州医科大学保研、温州医科大学公众号、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温州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温州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 推荐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温州医科大学考研网由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

关于我们

以下资料由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研究生团队整理提供,其团队成员覆盖各个院系,专门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题和高分笔记、题库等资料。

专业课资料作为考研核心资料,部分专业重题概率极高,必须吃透,反复复习。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学长一对一辅导的,也可联系我们安排。

考研派网站,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台,资料有任何问题,均可向我们投诉,我们会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团队解决问题,保障同学们的权益。

购买指南 发货信息 关于我们 - 研究生兼职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