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病原与免疫学系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病原与免疫学系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病原与免疫学系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病原与免疫学系简介 正文

病原与免疫学系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学科带头人:史丽云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任:史丽云 (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佟书娟 (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军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系办公室电话:025-85811925
学科建设和发展历史
南京中医药大学病原与免疫学系始建于1954年,现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主要承担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重要的西医基础课和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微生物与免疫学曾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二类优秀课程、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学系被评为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目前,学系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
师资力量
本学科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共1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6名,拥有博士学位11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3人。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其他各类省、市人才2人,已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学缘、职称合理、朝气蓬勃、团结合作的学科队伍。
教育教学
病原与免疫学是人类与病原生物的斗争过程中产生并发展的一门学科,病原生物学包括微生物与寄生虫学,是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学系目前承担全校临床医学、中医药学、护理学等医药类相关专业的病原与免疫学教学工作,包括微生物与免疫学、微生物免疫与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和基础医学概论等课程。学系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先后主持“精诚计划”课题、江苏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和多项厅级教育改革课题。近年来,获得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一等奖1人次,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声优秀教师”奖2人次,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教学设计大赛3人次。
科学研究
病原与免疫学学系主要围绕感染和免疫、炎症和代谢、肿瘤免疫、舌苔微生态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以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生机制为切入点,探索引起炎症、代谢和免疫损伤的分子机制。同时,学科将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前沿技术与中医优势病种(如消化系肿瘤)等紧密相结合,吸收中医药理论精华,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探索重大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成果:近年来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 Cell、Blood、J Infect Dis、J Immunol、中医杂志(英文版)等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近百篇研究论文,获得专利5项,获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系统研究了一系列微生物和免疫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诊断价值和调控机制,为开发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提供基础。
诚征英才
我们营造了严谨自由的学术环境,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期待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
南京中医药大学

添加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中医药大学报录比、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群、南京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南京中医药大学排名、南京中医药大学保研、南京中医药大学公众号、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nanjing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yuan_27524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