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考研调剂信息

更新时间:2022-03-10T14:41:40 编辑:考研派调剂中心
Add 太原科技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学校省份:山西

学校名称:太原科技大学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

专业类型:学硕/专硕

学习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招收人数:0

发布渠道:官网发布

原文链接:暂无

联系方式: 点击查看

调剂要求信息:

2022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考研调剂信息: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含8个研究方向)、冶金工程一级硕士点学科、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欢迎广大学子调剂报考深造!

学校概况
太原科技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机械本科院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也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基地{"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 小程序小编整理}。学校秉承“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精神,经过七十年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文理科为两翼,装备制造主流学科特色鲜明,理学、工学、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教育合理衔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省级“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5个,工程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前1%;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力学、冶金工程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拥有工商管理(MBA)、法律、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交通运输、工程管理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冶金设备理论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磁电功能材料及应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大型铸锻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关键基础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为研究生培养与成才搭建了重要的学习和科研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概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的铸造、锻压、轧钢、焊接、热处理等专业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1人,拥有教授34人、副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25名,硕士生导师80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三晋英才高端领军人才2人、拔尖骨干人才9人、青年优秀人才10人。在校本科生规模2500余人,研究生420余人。
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及山西省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轻合金、磁电光等功能材料及大型轧钢成套装备与先进制造技术、大锻件制造理论与技术等高端装备制造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山西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学科,涵盖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方向;“冶金工程”一级硕士点学科;“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自2018年起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生经申报、考核、选拔后可到以上两所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目前已有55名硕士生参加了联合培养。优秀硕士毕业生经过选拔可在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我院拥有的省部级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平台情况如下{"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 小程序小编整理}:
1)综合平台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重型机械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1331工程”山西省关键基础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 “1331工程”清洁能源与现代交通装备关键材料及基础件学科群
◆ “1331工程”先进特种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
2)重点实验室
◆ 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磁电功能材料及应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金属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3)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中心
◆ 山西省大型铸锻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镁及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现代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现代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高性能铸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油气压裂支撑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学科团队
◆ 材料精确成形理论与技术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
◆ 冶金连铸与轧制技术及装备山西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
◆ 磁电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
5)研究生培养平台
◆ 山西省大型铸锻件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金属材料成形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油气压裂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新型储能材料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镁铝轻质合金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焊接技术与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 山西省信息安全及综合电磁防护技术研究生培养基地
◆ 太原科技大学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太原科技大学与宁波材料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山西省特种金属绿色制造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6)国际合作培养学校
美国奥本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
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01重大基础件制造理论与技术

陈慧琴教授
依托学校特色优势学科,培养方向涵盖金属材料加工组织性能控制、金属材料加工过程模拟与数字化、极大尺寸构件的极端制造理论与技术等,涉及的金属材料有能源和电力装备用高品质不锈钢/耐热钢/高强韧合金钢等、航空航天用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以及新能源和高端集成电路用高性能铜合金等。拥有以陈慧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代表的博士学历导师团队共12人。近三年培养2名学生获省级优秀博士论文。曾选派优秀学生赴美国奥本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以及国内中科院金属所和航空材料研究院攻读学位,长期与国内一重、二重、中信重工和太重等知名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基础件制造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02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胡季帆教授
功能材料是材料类非常重要的一类材料,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具有新型功能的功能材料便成了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是无可取代的。本学科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包括稀土永磁材料,非晶软磁材料,磁电子材料与器件,磁热电耦合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气敏材料,热电压电材料,碳基材料,储氢材料等多种新型功能材料,涵盖特种金属材料产业,半导体产业,氢能源产业。本学科由长江学者牵头,且具有多名教授和青年博士,是一个朝气蓬勃,发展力强势,走在科学前沿,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创新团队。该学科具有完整的材料制备、测试以及计算分析的设备,具有独天入厚的科研条件。

03高性能轻质合金及其复合材料

刘宝胜教授
该学科依托省级平台而建,重点研究镁/铝轻质合金的组织结构、强化机理和腐蚀机制,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以及镁基新型能源材料和其他前沿新材料。近5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技术开发和等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成果转化8项。团队共有20余人,科研场地400平米,拥有SEM&EDS(扫描电镜和能谱仪)、ICP-OES(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仪)、高温显微镜、拉伸试验机、蠕变仪、定向凝固系统、微弧氧化表面处理等表征与测试设备,近5年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名。

04先进陶瓷与半导体材料


王凯悦教授
该学科立足山西省铝矾土和煤炭资源优势,面向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开展煤矸石、赤泥、脱硫石膏等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及金刚石、碳化硅、氧化镓等新型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近年来,该学科承担国家、省部及企业委托项目54项,科研经费达23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1项,国家青年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42项,企业横向8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教材2部。
该学科现有教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近三年来,指导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省级研究生科技项目8项,推荐10余名硕士生赴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长期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电科集团等知名院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实验室拥有英国Renishaw激光拉曼光谱仪、瑞士Mettler热分析仪、法国Setaram微量热仪,国产材料万能试验机、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影像点烧结仪,以及各种型号的箱式炉、管式炉、旋转炉、快速退火炉等实验设备。

05先进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

齐会萍教授
该学科依托于金属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我国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和山西省材料成形领域的理论、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该学科有5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金属材料成形基础理论、金属零件成形/成性一体化调控、成形装备设计理论与控制、特种金属材料设计及表面工程和工程用钢制备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近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科研课题6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18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2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横向合作项目17项。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SCI和EI收录100余篇。实验室拥有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JSM-6510扫描电子显微镜、Oxford X-max20能谱仪及EBSD电子背散射仪、VHX-600E超景深数码显微镜和高温金相显微镜等实验装备。

06先进连接技术与增材制造

吴志生教授
连接与增材制造是重大装备的关键加工技术,随着新材料重大装备的高效高质开发与持续发展,新材料智能连接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成为学科前沿,其学科建设对国家与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学科设有3个研究方向:重型装备智能连接技术、高端装备增材制造技术、MEMS器件精密连接技术。该学科在连接与增材制造工艺、设备、材料等领域结合山西省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与开发。近年来承担8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其中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07先进凝固技术及新材料

王录才教授
学科将高新技术材料的研究和传统凝固技术相结合,通过高新技术材料研究的需求,带动凝固技术水平及价值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制备高新技术材料,降低成本,加快其商业化和产业化,对国家与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向:金属材料熔炼及铸件的高性能化; 金属凝固控制及先进材料制备; 精确铸造成型技术及智能化铸造。学科依托山西省高性能铸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及企业横向课题100余项,获国家、省部科技奖励10余项,主编及参编教材20余部、专著1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SCI和EI收录100余篇。

08先进轧制理论及技术

楚志兵教授
团队紧密结合行业和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山西建邦、太重、太钢、江苏武进等国内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特种金属轧制理论与精密成形技术、特种金属材料微观组织数值仿真技术与性能评估、特种金属轧制装备设计理论与集成技术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海外留学经历4人。近三年主持各项项目共计80余项,经费达29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30项,地市级项目7项,横向项目33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9篇;获得发明专利31项;获得4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尤其是部分科研成果产业化效果明显,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知名企业。


冶金工程

李怡宏副教授
冶金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依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紧密结合行业和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山西建邦集团共同成立“优特钢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建设有“太原科技大学-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冶铸分公司产学研合作基地”、“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建邦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围绕冶金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交叉形成3个研究方向:特种金属纯净化制备及全流程协同控制,低碳冶金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应用,冶金固废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大型冶金成套装备设计理论。近三年相继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区域联合基金和青年基金等、多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基础研究计划以及校企合作项目若干。拥有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5人,培育“兴沃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人,中国教育学会冶金工程实践教学研究会理事1人,《中国冶金》期刊编委2人,《过程工程学报》期刊编委1人,《中国钨业》期刊编委1人。


调剂信息
调剂政策
申请调剂我院并成功录取的考生可申请太原科技大学各类研究生奖、助学金,具体奖助学金政策有:
◆ 助学金:6000元/生/年(凡被我校录取后取得正式学籍、人事档案已调至学校且无固定工资关系的全日制脱产学习研究生均可获得)
◆ 奖学金:在校生可按规定申请各类奖学金:
推免生新生奖学金,10000元;国家奖学金,20000元/生/年;一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生/年;二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生/年;三等学业奖学金,3000元/生/年。
◆ 学校设有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岗位,经双向选择上岗后可获得相应的工作津贴。
◆ 在校生经申请立项后,可获得5000-20000元的省级或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 联合培养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等事宜按相关规定另外执行。
调剂要求
◆ 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国家A类考生分数线,且符合调入专业报考条件。
◆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工学类,专业代码前2位为08),对于可授予两个以上不同学科门类学位的专业,可互相调剂。
◆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申请流程
学院各专业具体缺额(调剂)信息请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yz.chsi.cn)的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登陆查询,我校将动态公布、更新生源余缺及最新调剂信息,望广大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院通知(https://yjs.tyust.edu.cn/)。
拟调剂考生请及时与我校研究生院及我院联系,并在调剂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tjxx/)填报调剂志愿。考生调剂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考生填报的内容为准,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即可参加复试。
2022年,我院具体调剂学科信息如下:

上述相关调剂政策要求若有变动,以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公布信息为准。
校研究生院招生办电话:0351-699848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351-2161126;QQ群:694516794
联系人:李老师,邮箱:like@tyust.edu.cn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考研调剂信息

以上太原科技大学考研调剂信息仅是“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和“考研调剂中心小程序”里调剂信息的一部分举例,因为系统限制更新的太原科技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请到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里进行筛选查看,还可以订阅。考研调剂中心还有历年调剂分数线、调剂一志愿去向和太原科技大学考研调剂生源来源,非常有价值。

太原科技大学考研调剂信息来自我们的调剂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菜单里可免费使用【考研调剂小程序】查看【太原科技大学最调剂信息】【太原科技大学调剂分数线】【太原科技大学调剂生源来源】【太原科技大学调剂去向】等珍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