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交通大学热能工程,材料工程考研调剂信息

更新时间:2022-04-01T15:20:44 编辑:考研派调剂中心
Add 北京交通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学校省份:北京

学校名称:北京交通大学

学院名称: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热能工程,材料工程

专业类型:学硕/专硕

学习方式:全日制

招收人数:0

发布渠道:官网发布

原文链接:暂无

联系方式: 点击查看

调剂要求信息:

2022北京交通大学热能工程,材料工程考研调剂信息: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2022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通知公告

(报名时间:4 月 6 日  00:00-14:00)

一、可接收调剂专业及调剂基本条件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拟调剂缺额) 
学习方
 
 
调剂基本条件 
 
 
080702
热能工程 
(6 人) 
 
 
全日制 
1. 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剂基本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2. 初试成绩总分不低于 273 分,单科(满分 100 分)不低于 38 分,单科(满分>
100 分)不低于 57 分。考试科目中必须包括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或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相关专业业务课科目。 
3.本科所学专业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或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相关
专业,或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相关专业。 
 
085601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10 人)
 
 
全日制 
1. 须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剂基本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2. 初试成绩总分不低 300 分,单科(满分 100 分)不低于 38 分,单科(满分>100 
分)不低于 57 分。考试科目中必须包括政治理论、英语二或英语一、数学二或数学一,材料科学与工程或机械工程专业相关业务课科目。
3. 本科所学专业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相关专业,或第一志愿报
考材料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相关专业。 
二、调剂流程
1. 调剂申请时间:4 月 6 日 00:00-14:00(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开放时间 3月 31 日 0:00 开始)。
2.调剂申请方式: 
(1) 所有调剂考生(含校外调剂、校内调剂以及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之间的调剂)必须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调剂服务系统”网址 https://yz.chsi.com.cn/yztj/ 
(2) 报名截止后,学院遴选调剂考生并在“调剂服务系统”中发放复试通知。请收到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按照复试通知规定的时间确认复试通知,准备复试,逾期不确认者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3) 对于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学院将调剂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后在“调剂服务系统”中给拟录取考生发放拟录取通知,考生
须在规定时间内接受拟录取,否则视为放弃拟录取资格如拟录取考生已接收
其他调剂志愿的待录取,学院则取消拟录取资格,顺次补录其他考生
3.复试安排 
(1) 复试时间:4 月 8 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 复试方式:远程网络面试。网络复试平台及复试流程等具体要求详见
《机电学院 2022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及《机电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网络复试考生须知》,“复试工作办法”和“复试考生须知”可访问以下网址查看:https://mece.bjtu.edu.cn/cms/item/3419.html
(3) 素质测评时间:4 月 7-8 日,测评方式为网上测评。素质测评链接将
发送到考生个人邮箱(以招生系统考生填报的邮箱为准)。
(4) 调剂服务系统收到复试通知后,考生须于 4 月 7 日前登录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专题网站(http://gs.njtu.edu.cn/cms/zszt/)—进入信息系统的“硕士招生”—进入“硕士复试录取”模块,补全信息、上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正反面照片、大学本科成绩单 PDF 文件,缴纳复试费 100 元。

三、调剂专业介绍
1.热能工程

该学科专业依托“微细尺度流动与相变传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聚焦信息领域热管理、节能技术和碳中和领域,逐步形成了机电系统与装备传热理论与技术、电子设备及储能装置热管理与先进能源利用技术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 14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4 人,100%具有博士学位,90%具有海外经历,目前拥有 5 名博导,9 名硕导。围绕学科方向开展了微机电系统、轨道交通牵引电力散热系统传热理论与技术研究;能源与动力高效换热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变换热以及微加工研究;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研究、热泵及余热利用研究;高效节能设备与技术研究;高热流密度电子设备及芯片热管理研究,高性能数据中心散热研究及热管研究;大功率锂电池及储能系统热管理;燃料电池热管理、航空航天及核能热管理研究;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及固体废弃物燃料高效清洁热转化过程基础研究;煤/生物质高效清洁发电系统及相关技术(地热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研发等基础

和应用研究,在国内电子装备、轨道交通、军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电等热能应用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联合重点及面上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国铁集团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军工横向科研课题,与企业和研究所合作开展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近 5 年在国际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
论文 150 余篇,与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罗彻斯特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挪威科技大学等院联合承担国际合作项目, 接收挪威学生来实验室开展研究活动,在国内外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毕业生去向广泛,包括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央企/国企以及知名私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机电系统与装备传热理论与技术;2子设备及储能装置热管理;(3)先进能源利用技术。 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3 年。 

2.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本学位点以轨道交通和先进装备制造为主要工程研究背景和应用领域,开展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强韧化机制、微观结构、服役性能、失效机理、成形技术及零部件表面处理等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在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本学位点现有专任教师 22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11 人,共有硕士生导师 16
人。2020 年以来,主持科研项目 104 项,合同经费 5429.4 万元,其中国家级
科研项目 20 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9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8
项,国防科研项目 3 项,合同经费 1951.9 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3 项;发
表学术论文 96 篇,其中 SCI 检索论文 80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 项。本学位点拥有“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
心、“现代交通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北京实验室、“绿色铸造工程中心”产学研联盟等学科平台以及材料微观分析、力学与服役性能、热处理、粉体成形与烧结、液态与半固态成形、磁性液体制备及应用、材料表面加工等专业实验

室,在轨道交通用先进钢铁材料、导电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所研发的新型贝氏体钢轨、道岔、重载曲线轨已在多条线路推广应用,使用寿命显著提升,部分产品被列入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推广新产品;研发的高速动车组用新型 MCC 受电弓滑板获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已在京沪、京广等高铁客运专线累计完成 60 万公里的装车载客运行考核,并通过了中国铁路产品认证中心的认证。本学科已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

本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先进交通材料开发与应用;2材料智能

设计及应用。 
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2 年。 
四、 其他
学院将及时在学院网页上公布研究生招生录取等信息。请考生随时关注学院网页 http://mece.bjtu.edu.cn/中“通知公告”栏中的内容,或关注学院微信公众号“北交大机电研究生小助手”,或通过来电、来信等方式进行咨询:

1. 学院招生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田老师,电话 010-51682896,邮箱 bfjxyyjs@bjtu.edu.cn。

2.各专业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 热能工程: 
党老师,电话 18301366595,邮箱 9679@bjtu.edu.cn

(2)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周老师,电话 13701054642,邮箱 yzhou@bjtu.edu.cn 
2022北京交通大学热能工程,材料工程考研调剂信息

以上北京交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仅是“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和“考研调剂中心小程序”里调剂信息的一部分举例,因为系统限制更新的北京交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请到我们的公众号和小程序里进行筛选查看,还可以订阅。考研调剂中心还有历年调剂分数线、调剂一志愿去向和北京交通大学考研调剂生源来源,非常有价值。

北京交通大学考研调剂信息来自我们的调剂小程序。更新的信息,微信搜索【考研派考研调剂中心】公众号菜单里可免费使用【考研调剂小程序】查看【北京交通大学最调剂信息】【北京交通大学调剂分数线】【北京交通大学调剂生源来源】【北京交通大学调剂去向】等珍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