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陈其泰

发布时间:2021-11-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陈其泰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导:陈其泰 正文

 

  个人简介

  陈其泰,男, 1939年10月生,广东丰顺人,196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 史学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中国近现代史学。曾先后承担国家及教委社科项目《传统史学的确立及其向近代史学的转变》、 《范文澜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重大科研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及国家 " 十五 " 重点社科课题《唯物史观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的发展》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实现 “ 民主共和国 ” 理想与近代历史文化认同的发展》,《山西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河北学刊》,2007 年第 1 期。
  《 20 世纪初民族观的历史演进——兼论历史文化认同在中国近代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06 年第 5 期。
  《晚清历史文化认同的新格局》,《河北学刊》, 2006 年第 4 期。
  《民族危机刺激下近代历史文化认同面临的紧迫课题》,《人文杂志》,2006 年第 3 期。
  《汉学师承记》的学术史价值》,《文史哲》, 2006 年第 2 期。
  《胡适 :< 中国哲学史大纲 > 的新范式》,《史学集刊》,2005年第3期。
  《白寿彝先生学术创新的风范》,《史学史研究》, 2005 年第 2 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 年第 2 期。
  《 20 世纪史家探索史学民族风格成就举要》,《人文杂志》,2004 年第 1 期。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考证学的新境界》,《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5 期。
  《中国古代设馆修史功过得失略论》,《河北学刊》,2003 年第 5 期。
  《设馆修史与历史资料的丰厚储存》,《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5 期。
  《设馆修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清史研究》, 2003 年第 1 期。
  《史学史研究 : 儒学与史学的双向考察——以司马迁 < 史记 > 为中心》,《江海学刊》,2003 第 3 期。
  《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 的学术价值》,《浙江学刊》, 2002 年第 6 期。
  《建国后十七年历史研究的评价与唯物史观的价值》,《南开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2 期。
  《建国后十七年史学 “ 完全政治化 ” 说的商榷》,《学术研究》,2001 年第 12 期。
  《晚清公羊学的发展趋势》,《历史研究》,1996 年第 5 期。
  《魏源与鸦片战争史》,《史学史研究》,1982 年第 3 期。
  《朴学家的理性探求——论王鸣盛史学》,《历史研究》,1990 年第 1 期。
  《〈汉书〉历史地位再评价》,《史学史研究》,1989 年第 1 期。
  《论近代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扬弃》,《中国史研究》,1987 年第 1 期。

  代表性著作:

  《中国近代史学》(《中国史学史》第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 20 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
  《史学与民族精神》,学苑出版社, 1999 年版。
  《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年版。

  联系方式 :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100875)
  E-mail: chenqitai369@yahoo.com.cn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北京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eijingshifandaxue/daoshi_50997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