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1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专业(代码:050102-1  )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本专业具有 硕士 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硕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础和汉语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汉语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研究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运用,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学术研究潜质或实际工作素养的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学校、研究机构从事汉语教学、汉语和应用语言学研究,也能在政府部门、公司或企业等机构从事与汉语或中国文化相关的其他工作。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硕士
3. 汉语言文字学方向硕士
4. 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博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和扎实汉语专业知识,对汉语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有深入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及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也能在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汉语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
5. 中文信息处理方向博士
 
二、学分要求
1.硕士生
总学分:中国(含港澳台)学生不少于35学分,外国学生不少于32学分。学分结构要求如下:
课程类别 科目 最低学分要求
 
 
公共必修课
中国大陆学生:政治2门,外语1门 7学分
港澳台学生:必修外语,免修政治 4学分
外国留学生:必修中国概况,免修外语、政治 2学分
学位基础课 不少于3门 9学分
学位专业课 不少于3门 9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与公共选修 9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得少于6学分)
必修环节 实践活动 1学分
开题报告 不计学分
 
2.博士生
总学分:中国大陆学生不少于12学分,港澳台学生不少于13学分,外国学生不少于11学分。
学分结构要求如下:
课程类别 最低学分要求 备注
 
 
公共必修课
中国大陆学生:6学分(政治2学分,
外语4学分)
 
 
港澳台学生:4学分(必修外语,免修政治)
外国学生:2学分(必修中国概况,
免修外语、政治)
硕士阶段已修读的学生,可选修2学分的专业课程。
 
 
专业课
中国学生:6学分  
 
港澳台学生:9学分
外国学生:9学分 可根据需要补修硕士课程,计入学分。
 
 
三、课程设置
1.硕士生课程
 
开设学期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授课教师 备注



公共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研究生院安排
留学生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
政治课二选一 1
英语 4
学位基础课 汉语语法学 3 丁崇明、李晟宇  
文字词汇学 3 陈绂、陈颖、伏学凤  
中国文化概论 3 王学松等  
汉语语音学 3 申东月、王建喜  



学位基础课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3 冯丽萍  
学位专业课 现代语言学 3 柯航  
应用语言学 3 黄晓琴、步延新、朱志平  
汉语教学法 3 贾放、盛双霞、卢华岩、李彦春、李娜  
跨文化交际理论与策略研究 3 张春燕  
专业选修课 英语口语  2 外教  
中华传统才艺及其教学 2 马世华等  
中外文化比较(双语) 2 张春燕 与专硕合上
中国文化专题 2 李炜东 与专硕合上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 胡秀梅、张会、杨泉 与专业硕士合上,限选50人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1 朱瑞平 与专硕合上
学科前沿问题 1 团队  



专业选修课 汉语语法专题 1 丁崇明  
心理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1 徐彩华  
语言教学技能训练 1 卢华岩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 1 刘兰民、吴方敏  
第二语言学习专题 1 团队  
 
2.博士生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任课教师
分      
学时 上课学期  
公共课 政治   研究生院安排 2   1
英语   4   1
 
专业课
学科前沿理论专题研读 Researchand Reading
of Special Topics on
Frontier Theories of the
Discipline
朱瑞平等 3 54 1
现代语言学理论解读 Modern Linguistic
Theory
马燕华 3 54 1
汉语语法研究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丁崇明 3 54 1
应用语言学专题讨论 Monographic discussion
on applied linguistics
朱瑞平 3 54 2
 
心理语言学前沿与对外汉语教学 The Frontiers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徐彩华 3 54 2
文献语言学 Literature Linguistics 陈绂 3 54 2
汉语词汇语义学 Lexical Semantics in the 
view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朱志平 3 54 2
汉语语法学(限留学生选) Chinese Grammar 丁崇明
李晟宇
3 54 1
(学术硕士课程)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研读本研究方向的文献和撰写硕士论文、参加实践活动的方式。
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中期考核应在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撰写硕士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本科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须补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相关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博士生培养与考核的基本要求
    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研读本研究方向的文献、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
博士生应当能熟练使用现代检索工具查阅本专业的中外文文献及相关资料,及时掌握本专业研究的进展情况,特别是学术前沿的情况;能独立进行本专业研究课题的选题,能够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研究任务;熟悉学术规范,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及与语言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规范的、深入的研究。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国际汉语方向硕士论文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
    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等。鼓励研究生通过调查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
    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要充分掌握所相关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占有的资料必须详实,要有新的见解、观点或方法具有创新性。论文的写作符合学术规范的要求。
    学位论文一般包括:摘要(中外文)、引言、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和结论以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3万字。要求概念准确、语言流畅、数据准确、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持之有据、论证充分,达到在学术杂志发表的水平。
 
2、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应于第三学期末初步拟订论文题目,并写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应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选题应有重要理论价值或较高的应用价值。
    论文选题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具体的研究及撰写计划,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方能正式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聘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
    论文必须独立完成,写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半。论文必须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学术见解或填补某一方面的空白。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8万字。
    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匿名评阅并按学校要求严格进行答辩。

北京师范大学

添加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北京师范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保研、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ei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5231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