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

专业课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优惠价原价选择
加入购物车立即购买
华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
为你答疑,送资源

【21/22考研群,请加入】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是一个不错的学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会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在3:1左右,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报考录取比会更高一点, 历史文化学院是学校里比较好的一个院系,请各位准备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注意,该院系有以上多个专业在招生研究生,欢迎各位同学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强烈建议各位准备考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学准备一些基本的历年考研真题、研究生学姐学长的笔记、考研经验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经验频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众号、考研派APP等产品平台,里面有不少研究生会免费解答你的考研问题,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招生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等文件精神,为做好我院2016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接收工作,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一、申请条件
  1.申请学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申请学生必须是具有推荐免试授权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

  二、接收专业、人数及学制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拟接收人数 学制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2 本校“4+2”推免生为2年,
其他为3年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5 2年
060200 中国史 6 3年
060300 世界史 4 3年
  亦可参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和《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三、申请和选拔考核程序
  1.申请学生填报专业志愿。申请学生自9月28日起可在"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亦可通过我校"推免生预报名系统"http://101.4.63.89:8260/#预报名,但该系统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后不再使用。)
  2.学院发出复试通知。学院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申请学生发出复试通知。
  3.申请学生回复复试通知。申请学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4.复试。同意参加我院复试的申请学生,请于10月10日上午9:00到石牌校区文科楼438会议室参加复试。复试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外语水平测试、专业素养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三个部分。复试不合格(低于60分)不予录取。
  申请学生在复试报到时需向学院交验以下书面材料:
  (1)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正反面,学生证复印学生信息和注册情况),需验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2)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原件,并加盖推荐院校教务处公章;
  (3)其他有关材料复印件(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其他获奖证书、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需验原件。
  (4)近三个月的体检表或我校医院体检回执。可在招生考试处网站下载体检表并按表格要求在三甲以上医院或我校医院体检,未提交体检表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接收。到我校体检的学生可于10月9日、10月15日、10月21日,8:00-11:30,14:30-17:00到石牌校区校医院进行。
  5.初定拟接收学生名单。学院初定拟接收名单,在"推免服务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申请学生须按要求及时在系统接受待录取通知。同时,学院将拟接收的学生名单报学校招生考试处,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在招生考试处或学院网页公示10天,公示期间如有异议且核查属实的学生,将取消已发送的待录取通知。
  6.学院在10月23日前将接受待录取且公示无异议的推免生名单报学校招生考试处,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并确定,上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7.最终录取推免生名单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在研招网推免系统备案公布的为准。

  四、学宿费
  1.学费:拟定学费标准如下,如2016年广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有新的批复,则按新标准执行。
 
类型 专业名称 学制 学费(元/生·学年)
学术型 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史、世界史 3年(其中本校“4+2”推免生为2年) 8000
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历史) 2年 18000
  2.住宿费:视不同住宿条件,450-1600元/生·学年。

  五、奖助体系:初定奖助体系如下,最终以学校发文为准。
  研究生奖助体系由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和荣誉称号评选三部分组成。研究生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资助奖学金;研究生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助教助管助研(以下简称"三助")岗位津贴、国家助学贷款和特殊困难补助;研究生荣誉称号包括优秀研究生干部标兵、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各类先进个人称号。
  (一)研究生奖学金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活动表现突出的在校全日制脱产培养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2万元/生/年。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及资金均以当年国家下达文件为准。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支持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在校全日制脱产培养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分为新生学业奖学金和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
 
类别 等级 奖励标准 比例
新生学业奖学金 一等 1万元 推免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985”和“211”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总成绩排名前5%的新生
二等 0.6万元 其余硕士新生
二、三年级学业奖学金 一等 1万元 20%
二等 0.8万元 30%
三等 0.6万元 50%
  3.社会资助奖学金
  社会资助奖学金是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为支持我校研究生教育,激励我校研究生奋发学习而出资设立的奖项。如吴小兰慈善助学金、时代地产奖学金等按照捐助方意愿设立奖项。
  (二)研究生助学金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覆盖我校全日制脱产在读研究生(有固定收入者除外)。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0.6万元/生/年,每年按10个月计发。
  2.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
  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用于资助研究生从事"助教、助管、助研"工作,学校按全日制非定向生人数的15%设置"三助"岗位。助教、助管岗位津贴标准为800元/月,每年按10个月发放,由学校专项经费支付;助研岗位由导师或科研课题项目组根据科研工作需要来设置,助研津贴从导师或科研课题组项目经费中支出。
  3.国家助学贷款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按照学校的国家助学金贷款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4.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
  学校设立研究生特殊困难补助,用于补助研究生个人发生重大疾病、家庭重大变故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由研究生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审核,经研究生院审批后,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补助。
  (三)研究生荣誉称号
  研究生荣誉称号包括优秀研究生干部标兵、优秀研究生干部、研究生文体活动标兵、研究生文体活动先进个人、研究生志愿服务标兵、研究生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研究生社团活动标兵、研究生社团活动先进个人等。

  六、其他事项
  1.申请学生须确保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在申请推免生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2.我校确定接收的推免生,在2016年9月1日前未获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者,将取消录取资格。
  3.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4.咨询、监督与申诉渠道
  咨询电话:(020)85213863
  传真:(020)85213484
  电子邮箱:zsb03@scnu.edu.cn
  招生网址:http://zkc.scnu.edu.cn
  招生监督办公室电话:(020)85211016
  传真:(020)85211015
  电子邮箱:hs801@scnu.edu.cn
  历史文化学院研工办:(020)85216409
  电子邮箱:lsxyyjsh@126.com
历史学是华南师范大学1933年建校之初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在其早期历程中,杜国庠、罗香林、罗倬汉、唐陶华等老一辈学者为本学科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关履权、关文发、曾醒时、陈周棠、谢放、李凭、陈长琦等前辈学者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5年,在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历史文化学院。
一、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工近60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6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5人。另有兼职教育硕士导师62人。学院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陈立柱、蒋建农、刘晓东),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陈立柱、蒋建农、刘晓东),青年长江学者1人(刘晓东),长城学者1人(易建平),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陈文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陈文海、刘晓东、渠桂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1人(陈贤波)。学院教师在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其中,陈文海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副会长,陈长琦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蒋建农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副会长,左双文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在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学院已形成若干具有鲜明特色的重点研究领域,如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明清史、中华民国史、宗教史、地区国别史、华南抗战史等。
 二、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历史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历史学本科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三、教研平台
 
学院下设历史学系,并设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和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包括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合作成立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与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合作成立的“中华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共建的“华南地方史志研究中心”、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建的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建的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此外,学院还设有华南师范大学校级研究机构“华南宗教研究中心”和“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等。
四、科研成果
 
2011-2019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及后期资助项目29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3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哲学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重要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30多部;有9人次获得11项省部级社科成果奖。
五、国际交流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学院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与境外多所知名大学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如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四大学、里昂第三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学院教师大都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并与国外学者展开实质性的学术合作。目前,学院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美国石溪大学签署正式合作办学协议,其中,与兰卡斯特大学的合作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前往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访学或攻读学位。同时,学院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目前,有来自埃及、土耳其、蒙古、越南、柬埔寨、不丹、斯里兰卡、印度等国数十名留学生在我院中国史和世界史各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六、社会服务
 
  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及优势,积极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连续多年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置换培训以及地方特色培训等项目,对省内外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与广东省方志办以及海南省方志办合作,系统展开地方志干部培训,在华南地方史志人才培养、地方史志研究以及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与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广州市南沙区统战部等单位合作,开展宗教干部专项培训项目。
 

添加华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华南师范大学报录比、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群、华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华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华南师范大学排名、华南师范大学保研、华南师范大学公众号、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华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姐微信


加学姐微信,获免费答疑,进考研群
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网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维护,发布最新的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还提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1对1辅导和考研真题等服务,有问题请加微信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