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王攀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王攀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王攀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导师:王攀 正文


  姓名:王攀
  性别:男
  职称: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优化与控制,决策分析,生物医学智能化系统

  个人情况介绍
  王攀,男,1971年生。教授、工学博士。本科毕业于武汉工学院电子系工业自动化专业,硕士、博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系统工程专业。2003年7月—2005年6月在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0年任校批控制与决策研究所所长,2009年底参与创立武汉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并任副主任。社会兼职:中国创造学会理事、IEEE SMC学会EIS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第8.9工作组成员、湖北省青年科协理事、武汉模糊理论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曾任校十五重点科技发展领域“智能控制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二十余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副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专题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是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Expert Systems、Advances in System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计算机学报等十余家国内外刊物客座编辑或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智能优化与控制,决策分析,生物医学智能化系统。

  一、主要科、教研工作概述
  1.主持或主要负责的项目
  湖北省重点研究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与深圳大学李彤教授联合主持)、广西科技厅项目1项、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2项;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2项、武汉市软科学项目1项、武汉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3项;宜昌市政府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与丹麦科技大学范衠教授联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1项;武汉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项;武汉理工大学教研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基金重点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

  2.参与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其中一项为核心成员);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军工项目各1项;湖北省科技厅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湖北省社保厅项目1项;横向项目多项。

  3.所获奖项
  作为负责人或主要人员先后5次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9,2000,2003,2004年,排序:1,2,3,6,6);5次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社会力量科技奖(2008年一等奖1项、2009年三等奖2项、2011年二等奖1项,排序均为第1。2012年三等奖1项,第2排序。);1次获湖北省教研成果二等奖(2005年,第2排序);1次获武汉市“十五”优秀软科学成果奖(2006年,第2排序);1次获湖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单边排序第1,总序第2);2次获武汉理工大学教研成果二等奖(2004年,第2排序;2009年,第4排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被评为“特优” (69674041)和“优”(60174039)各一项;作为一般参与者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5年,第10排序); 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学术论文3次获湖北省、武汉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3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4.科研论文与专著/教材/论文集情况
  在国内外刊物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Expert Systems、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Int. J.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J.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J. System Science and Information、Journal of DCDIS series B(Added volume)、信息与控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仿真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中国软科学、电机与控制学报、智能系统学报,连续性出版物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及重要国际会议IFAC’99、WCICA’2000、WCICA’2002、IEEE ISIC’03、WCICA’04、ISNN’05、ICSCA’06、ICAI’06、ISITAE’07、ISCSNS’08、ICCSE’2009、IEEE ICIT’10、GCIS’2012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6篇论文获湖北省二、三等奖、武汉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论文50余篇次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近30篇次被INSPEC收录;
  第一完成者出版专著3本(分别由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教材1本(校教材中心)/译著1本(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主持编辑国际会议论文集4次(由IEEE计算机学会出版),合作编辑国际会议论文集1本(由Atlantis Press出版)。

  5.其他
  2000年、2003年所指导的本科生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政府奖),2009、2011年所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社会力量科技奖);2007年、2009年所指导的研究生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翻译学术专著各一部;2001年、2004年、2007年指导学生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三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竞赛重要奖项;2005年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第7排序)。

  附:发表或出版的部分论文专著列表
  1.王攀,唐超 等.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新算法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Vo1.20,No.11
  2.王攀,曲滨.“七五”,“八五”时期武汉市医学科技发展模糊综合评价.中国管理科学.1999,Vo1.2 No.1
  3.王攀,王传禹.超氧化物歧化酶对某些口腔疾病的疗效模糊评判.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Vo1.19,No.1
  4.Li Tong, Feng Shan, Wang Pan. Visualiz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s system. Proceedings of 14th IFAC Congress, Beijing, 1999
  5.王攀,唐超 等.混合目标系统多人多目标决策方法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Vo1.21,No.12
  6.王攀,周云.进化计算—自适应模糊控制新算法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Vo1.21,No.10
  7.王攀,周云,冯珊.共轭梯度—自适应遗传算法研究.信息与控制.2000,Vol.29,No.7
  8.Wang Pan, Fan Zhun, Feng Shan et al. A novel hybrid self-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with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 Proceedings of WCICA’2000, Press of Univ. of S&T of China, 2000 (EI、ISTP收录)
  9.王攀,冯珊,周云.基于进化计算-自适应模糊控制的非线性系统仿真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0,Vol.12,No.2
  10.王攀 等.基于B/S模式的武汉市医学科技IDSS评价子系统研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No.5
  11.Wang Pan, Li Youfeng, Feng Shan. Convergence of Diagonal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Learning (2004年获武汉市第10届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EI、ISTP收录;发表于“Proc.of WCICA’2002”)
  12.王攀,冯珊,徐承志.一种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新算法及仿真研究 (2004年获武汉市第10届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INSPEC收录;载于2001年《信息与控制》第3期)
  13.Wang Pan,Wan Junkang et al. Two Kinds of Novel Evolutionary Fuzzy Controllers. Proc. DCBAES’2004(ISTP收录)
  14.王攀,李幼凤,冯珊.多调整因子模糊控制器的进化优化.电机与控制学报.2002,No.1
  15.Wang Pan, Fan Zhun, Li Youfeng. Sequential Bayesian Learning for Modular Neural Networks. Proc. of ISNN 2005 (Chongqin), LNCS, Sringer-Verlag, 2005 (SCI 、EI收录)
  16.Wang Pan, Wu Tao et al. A Multimedia Intelligent Meta-synthesis System Orienting to Clinic and Education.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2004, No.1
  17.Wang Pan, Fan Zhun, Xu Chengzhi.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Evolutionary Control of Multi-Staged Inverted Pendulum. 18-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telligent Control - Proceedings,October, 2003. p 920-923, Houston, USA (EI、ISTP收录)
  18.Wang Pan, Fan Zhun, Xu Chengzhi. Evolutionary Linear Control Strategies of Triple Inverted Pendulums and Simulation Studies. Proceedings of the WCICA 2004 - Fif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04 (EI、ISTP收录)
  19.Qin Juanying ,Wei Wei, Wang Pan. Robust learning of neural networks ensemble for modeling.
  Proceedings of the WCICA 2004 - Fif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04 (EI、ISTP收录)
  20.Wang Pan, Fan Zhun, Li Youfeng. Dynamic Integration of Modular Neural Network’s Sub-networks Sub-networks. Journal of DCDIS (Series B), 2006, Added volume (Proc. of ICSCA’06),2280-2283 (ISTP收录)
  21.Zhang R., Wang Pan, Feng S. Two kind of Complex Systems’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 methods and paradigm. Proc. of ICAI’06, Beijing. (ISTP收录)
  22.Zhang Jianjian, Wang Pan. Some Issues o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Proc. DCBAES’2004 (ISTP收录)
  23.Wang Pan, Xu Chengzhi, Feng Shan, Xu Aihua. A novel evolutionary-fuzzy control algorithm for complex system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vol.13, no.3 : 52-60, 2002
  24.王攀,等.多级倒立摆系统的进化线性控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Vol.25,No.3 (2004年获湖北省第10届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25.王攀,冯珊,魏崴.协同进化遗传算法中的模块化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Vol.25,No.6 (2004年获湖北省第10届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26.王攀,万君康 等.一类基于分治原理的多种群协同进化算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No.11 (EI收录,2007年获湖北省第11届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27.王攀,李幼凤,冯珊.模块化神经网络的Bayes子网集结新算法研究.智能系统学报.2006 Vol.1,No.2
  28.王攀.科技创新中的方法集成及其范例-软计算方法集成.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期.
  29.Feng S., Li L., Wang P. et al. Fuzzy modeling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Expert Systems. 2006, Vol.23, No.5. (SCI、EI收录)
  30.苏勇彦,王攀,范衠.一种基于新约束处理方法的遗传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 Vol.43,No.14
  31.Feng Shuai, Wang Pan. A modular neural network simul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research based on .NET framework. Proceedings of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ISITAE 2007, Kunming), IEEE Press. (EI、ISTP收录)
  32.王攀,冯帅,蒋艳 著.软计算方法集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
  33.王攀 等 著.信息类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与培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一等奖)
  34.王攀 著.优化与控制中的软计算方法研究.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35.Wang Pan, Feng Shuai, Fan Zhun. Some Issues of the Paradigm of Multi-learning Machine - Modular Neural Networks. Proc. of ISCSNS’08, YBS Publishing Co. (ISTP收录);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2009,Vol.5, No.1. (SCI (08年影响因子:0.722)收录)
  36.王攀,李幼凤,范衠,冯帅.模块化神经网络子网的动态集成方法学研究.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No.6 (EI收录)
  37.王攀,冯帅,张瑞.混合目标系统问题求解中的方法集成与变权综合.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No.9 (EI收录)
  38.Wang Pan, Zhang Jianjian, Feng Shan. A new measure on adaptation complexity- fitness function classes, their integration and case study. Proc. of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2008, CCDC 2008, IEEE (EI、ISTP收录)
  39.王攀,冯帅,张坚坚 译.软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40.Wu He, Li D. Xu, Tawnya Means and Pan Wang. Integrating Web 2.0 with the Case-Based Reasoning Cycle: A Systems Approach.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09, Vol.6, No.6. (SSCI(08年影响因子:0.689)收录)
  41.Xiaoxin Liao, F. Xu, P. Wang, Pei Yu. Chaos control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a special generalized Lorenz canonical system – The SM system.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39 (2009) 2491–2508 (SCI(08年影响因子:2.98), EI收录)
  42.Zhun Fan, Sørensen Torben, Jinchao Liu and Pan Wang. Improved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tochastic Ranking for Robust Layout Synthesis of MEMS Components.2009年第4期(SCI(08年影响因子:5.468)、EI收录)
  43.Wang Pan, Zhu Haoshen. Some Issues on the Weights Analysis in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aking and Multiple Learning Machines System. Proc. of ICCSE’2009, IEEE (EI收录)
  44.Pan Wang, Lida, Xu et al. A novel Bayesian learning method for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in modular neural network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7 (2010)1071-1074 (SCI收录,该刊08年影响因子:2.596),该文2009年在线发表.
  45.廖飞雄,马良,王攀.一种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求解背包问题.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Vol.26 No.3
  46.Zhu Haoshen, Wang, Pan, Fan Zhun. Evolutio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of MEMS: A brief review.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Technology, p 1683-1687, 2010 (EI收录)
  47.Yu Long, Wang Pan, Zhu Haoshen. A Novel Diversity Preservation Strategy based on Ranking Integration for solving some specific Multi-Objective Problems. Proceedings of the 9th DCABES, 2010 (EI收录)
  48.Asli Celikyilmaz, Sheqin Dong, Shin-jer Yang, Hengda Cheng, Xianglong Tang, Tong Li, Pan Wang, Paul Cao, Xiaolong Wang, Xuan Wang, Chunkai Zhang, Thomas Whalen.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Research. Vol.8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Joint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Paris/Amsterdam: Atlantis Press, 2008
  49.Wang Pan(主编). Proceedings of 2010 WRI the Second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0
  50.Pan Wang , Jianjian Zhang, Li Xu, Hong Wang, Shan Feng, Haoshen Zhu. “How to measure adaptation complexity in evolvable systems – A new synthetic approach of constructing fitness function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8 (2011),No. 8 (SCI收录,该刊2010年影响因子:1.924)
  51.Wang Pan(主编). Proceedings of 2012 WRI the Third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52.Kefan Xie, Gang Chen, Qian Wu, Yang Liu, Pan Wang.Research on the group decision-making about emergency event based on network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 Volume 12, Issue 2, pp 137-147 (SSCI收录)
  53.Kefan Xie, Jia Liu, Gang Chen, Pan Wang, Sohail S. Chaudhry. Group decision-making in an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situation using agile Delphi approa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2 Volume 13, Issue 4, pp 351–361 (SSCI收录)
  54.Xu Shoubo,Zhou Zude,Wang Pan(通讯作者,专辑共同编辑), Warfield John. Advance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in service industry.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v 39, n 8, p 1791-1792, August 2012
  55.Wang, Jiasen , Wang, Pan. A new MNN's training method with empirical study. Proceedings of 2012 3rd Global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GCIS 2012, p 108-112.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2

  附:近几年科、教研情况列表
  1.面向演化算法应用的多智能体建模与仿真研究(项目编号:60174039,已完成,评价结论“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成员,演化算法负责人
  2.数字式智能逆变电源系统.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国内领先水平;湖北省200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排序)、武汉市200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排序).
  3.武汉市医学科技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武汉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武汉市2003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排序)
  4.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2年度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共同负责人(第2排序),湖北省2005年教学成果二等奖(第2排序);武汉市“十五”优秀软科学成果奖(2006年,第2排序).
  5.急腹症分布式智能集成系统研制.负责人,2002年度武汉市科技局项目.已完成.
  6.基于鲁棒多目标进化计算的微机电系统设计.与丹麦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进行中.
  7.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test bench system for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used in automated design of advanced mechatronic systems.与丹麦科技大学合作研究项目.中方负责人.进行中.
  8.深圳120调度指挥系统医疗救治子系统.与深圳中兴信息技术公司合作研究项目.负责人,进行中.
  9.大信息类学科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方法与培养模式研究.2005年度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与深圳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合作研究.共同负责人(第1排序).2006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 2007年被确定为武汉市科技成果.
  10.科学发展观与泛珠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研究.2005年度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与深圳大学合作研究项目.共同负责人(第2排序).已结题.
  11.面向构建创新城市的绩效评价理论.2007年度武汉市软科学项目.负责人.进行中.
  12.肿瘤早期诊断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国际多学科合作项目.子项负责人.进行中.
  13.智能控制系统仿真创新性教学实践.武汉理工大学教研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2005年12月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14.基于国际合作的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课程创新性教学实践.2003年度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改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2006年结题.
  15.扩展演化算法能力的研究.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中方负责人.2007年9月启动,进行中.
  16.专著《信息类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与培养》2008年获第六届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可推荐国家奖的社会力量科技奖).
  17.基于偏好的微机电系统多目标进化集成设计.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之一.进行中.
  18.混合多目标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负责人之一.进行中.
  19.优化、决策与控制中的软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负责人.获2009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多目标决策与多学习机系统中中确定权重的几个问题.自选项目.独立研究人.进行中.
  21.软计算方法集成的系列研究.负责人.获2011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科学技术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二、其他信息
  1.与其他3位教授一道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条例的制定作出贡献,2007年3月受到国务院法制办书面表扬;
  2.自筹资金并创立院级“自动化专业奖学金”(2000年)、校级“何文蛟教授奖学金”(2003-2006年),与其他老师联合提议并促成创立校级“普天”奖学金(2004年起),以表彰大信息类学子在学习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绩;
  3.2000年以来,提议并创立院级联合研发中心暨人才培养基地两个,与其他老师联合创立校级国际合作研发中心、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暨人才培养基地各一个;
  4.二十余次担任国际会议(如:WCSC’2013、WCSE’2012、GCIS’2012、WCSE’2010、GCIS’2010、IEEE ICIT’2010、IEEE ISITAE’2009 、CCDC’2008、IJCIS’2008、WCICA’2004、DCABES’2004等)主席、副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专题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
  5.为10余份国际国内(IEEE TII、Com.& Operations Research、ES、EIS、ASSA、JHI、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中国图形图象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审稿及担任多个国际会议(IEEE CEC、IJCNN、CEC、IEEE ISIC、IEEE ISITAE、IEEE ROBIO、CIEF 等)审稿人;
  6.曾任或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同行评审专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人、湖北省招投标评标专家、湖北省精品课程组成员、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评审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特聘专家;
  7.近年来,独立或主持完成(著/编/译)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9册;
  8.曾获武汉理工大学首届教工乒乓球比赛单打第6名(2002年),第二、三、四、六届教工羽毛球比赛团体第5、6、2、6名(主力队员,2008、2009、2010、2012年),第二、四、七届教工运动会足球射门团体冠军、季军、亚军(主力队员,2004、2006、2010年);
  9.发起并参与创立足球队和网球队各一支并运作至今。2010年与两位爱好者共同发起创立武汉理工大学毽球协会(筹)并任创始副会长(筹);
  10.主要业余兴趣:运动(集中于球类项目)、古诗词。

  联系方式:
  电话:027-87858435;
  邮箱:jfpwang@yeah.net,wangpan@whut.edu.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报录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理工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保研、武汉理工大学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武汉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wuhanligongdaxue/daoshi_48715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