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李曦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李曦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李曦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李曦 正文


  一、姓名:李曦

  二、基本情况:
  1.出生年月:1968年9月
  2.学位:博士
  3.职称:教授
  4.工作院系:理学院化学系

  三、教育经历:
  1985.9~1992.7 在武汉大学化学系学习,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8.9~2001.6 在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

  四、工作经历:
  1992年起在武汉理工大学(原武汉工业大学)化学系任教,主要从事物理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其中,2001.9—2004.3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5—2006.5是瑞典Lund大学量热实验室访问学者

  五、研究领域(不多于3个):
  生物材料、纳米材料,材料热力学

  六、科研项目(不多于5项)
  1.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与抗体和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
  2.两亲共聚物修饰的脂质体稳定性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负责
  3.磁性微球与抗体和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负责
  4.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及其与抗体和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武汉市晨光计划,负责
  5.高产率缬草油的萃取研究,横向,负责

  七、代表性论文及著作(不多于10项):
  1.Microcalorimetric Study of Tetrahymena Growth Affected by Copper(II) Complexes,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DOI: 10.1007/s12011-009-8558-8
  2.Zeta-potentials and enthalpy changes in the process of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of cations on silica surface, Powder Technology, 2009, 193(1), 46-49
  3.Studies on CdSe/L-cysteine Quantum Dots Synthes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for Biological Labeling,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9, 113(18), 7670-7676
  4.An isothermal heat conduction calorimeter and a simple rate law experiment,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8, 85(1), 112-116
  5.微量热法研究碱土金属离子与18-冠-6结合的热力学常数,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161
  6.Study on biological effect of a kind of hetero-bimetallic Schiff-base on Escherichia coli,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2007, 89 (3), 881
  7.Microcalorimetric study on the toxic effect of Pb2+ to Tetrahymena,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7, 119, 175
  8.Calorimetric study of non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lead ions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7, 118(2): 97-103
  9.Isothermal heat production in biofuel pellets at 60-90℃, TAC 2006 Conference: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cessing, London, UK
  10.Study on the toxic mechanism of La3+ to Escherichia coli,.Biological Trace Element Research, 2006,114:293~300

  八、联系方式:
  1.Tel:13871416182
  2.E-mail:lixi682004@yahoo.com.cn;chemlixi@whut.edu.cn
  3.工作地址(实验室):南湖校区化学楼313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报录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理工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保研、武汉理工大学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武汉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wuhanligongdaxue/daoshi_48723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