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导师:张光旭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导师:张光旭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导师:张光旭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导师:张光旭 正文


  张光旭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11
  学位:博士
  职称与职位:教授、副院长
  电话:027-87658151
  E-Mail:zhanggx2002@163.com

  个人简历
  张光旭,1964年11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人,1987年毕业之后分配到平顶山化肥厂工作,在此期间主要从事合成氨车间技术和管理工作。1995年于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分配到武汉化工学院工作,2000年破格升为副教授,2004年3月于天津大学获化学工艺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11月于武汉大学读在职博后,2004年被湖北省人事厅破升为教授,现在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精品课程名师、化工学院副院长,湖北省化学化工理事、湖北省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专家。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武汉市重点攻关项目1项,250万以上的产学研项目2项,发明专利3项,共发表论文近40余篇,主编写教材1部,参编著作2部,其中8篇被SCI收录,10篇被EI收录。在教学上,获省教学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教研论文4篇,负责省级教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项目4项,校级2项,负责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门,校级1门,参与省级建设1门(排名第二),校级2门(排名第二),指导省级优秀学士毕业论文11篇。

  学习与工作简历
  (1)1985.9~1987.7河南省化工学校学习;
  (2)1987.8~1992.9河南省平顶山化肥厂工作;
  (3)1992.9~1995.3 南京化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4)1995.4~2004.1 武汉化工学院工作;
  (5)2000.9~2003.12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6)20005.1至今武汉理工大学工作。

  研究领域
  (1)催化剂与催化反应工程
  (2)化工热力学
  (3)精细造纸化学品

  近期主要科研项目
  (1)Ε-己内内酯的合成工艺的开发,江苏清泉化学有限公司,负责人(2011)
  (2)年产200吨Ε-己内内酯的中试开发,河南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单位),负责人(2011)
  (3)钾长石综合利用开发技术,河南嵩县非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2011)
  (4)洛阳矿业集团-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氟化工研究院,洛阳矿业嵩县非金属有限公司,负责人(2010年);
  (5)氨基甲酸甲酯工业化可行性研究,安阳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2010年);
  (6)DOTP工业生产的技术服务,浙江临安金源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2010年);
  (7)六氟铝酸钾钎剂的工业化生产,湖北省襄樊焊料有限公司。负责人(2010年);
  (8)浙江省级海洋(农业)高科技园区孵化器能力建设(2008E3008),浙江省科技孵化项目,技术负责人,(2008);
  (9)硫磺膏提纯工业硫磺工艺开发及工业化设计,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负责人(2008年);
  (10)XFYG型防腐电源引线外包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武汉铁路局电务段,负责人(2008年);
  (11)催化反应精馏制备高纯度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研究,湖北省黄石市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2006年);
  (12)变性淀粉的开发及服务,荆门市春生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6;
  (13)以离子液体为摸板剂合成介孔分子筛的中试开发,郑州市科产学研项目,(064SJZ23115),负责人,(2006);
  (14)非光气法制备碳酸酯过程热力学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排名第二,主要实施者(20476083)(2004)。
  (15)三相固定床放大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6036),主要实施者,补参(2000年);
  (16)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中试开发,武汉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主要实施者,排名第二(2002年);
  (17)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产品的分离,湖北教育厅重大项目,排名第二,主要实施者(2002);
  (18)表面活性剂对气液平衡影响的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排名第二,主要实施者(2002年)。

  专利:
  (1)吴元欣,张光旭,马沛生,吴广文。非均相催化合成芳香酯催化剂的制备及过程(zl0213878805)
  (2)蔡卫权,张光旭,张杰。一种制备高比表面积拟薄水铝石微球的水热方法。(200810196894.0)
  (3)蔡卫权,张杰,胡玉珍,张光旭。一种强化铝酸钠溶液分解拟薄水铝石的方法。200810196893.6
  (4)张光旭,余东洋,赵小双。一种非均相催化制备苯氨基甲酯的方法,201010193498.x
  (5)张光旭,李延峰、程东恩。一种合成ε-己内酯的方法,201110277426.8

  主要奖励与荣誉
  1998年评为武汉化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
  1999年评为武汉化工学院十大优秀青年;
  2002年聘为武汉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责任教授;
  2003年负责的武汉化工学院的化工原理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2004评为武汉化工学院先进工作者;
  2006年获武汉理工大学05-06年度教学优秀奖;
  2007年获武汉理工大学06-07年度师德先进;
  2008负责的武汉理工大学的化工原理实验评为武汉理工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2011年被武汉理工大学聘为精品课程名师。

  近期主要发表的第一作者科研论文:
  (1)张光旭,王延儒,卞白桂,时钧。四氢呋喃的精制。合成技术与应用,1995(3):27~31
  (2)张光旭,林红梅,卞白桂,时钧。1,4丁二醇在溶剂水、四氢呋喃中的γ∞的测定。石油化工,1997(2):120~124
  (3)张光旭,林红梅,卞白桂,时钧。四氢呋喃等物质在溶剂1,4丁二醇中的γ∞的测定。化学工程,1996(6):54~58(EI收录)
  (4)张光旭。1,4-丁二醇在多种溶剂中γ∞的推测。化学工业与工程。1998,11(1):37~40
  (5)张光旭,林红梅,卞白桂,时钧。四氢呋喃、水、1,4-丁二醇三元体系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关联。天然气化工[J],1998,23(2):55~59
  (6)张光旭,林红梅,卞白桂,时钧。四氢呋喃-水恒沸物的萃取精馏。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8,20(4):1~3
  (7)张光旭。四氢呋喃-1,4-丁二醇二元体系模型参数的确定。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9,21(1):6~9
  (8)张光旭,林红梅,卞白桂,时钧。用沸点计公式求取γ∞的适用性。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9,21(3):22~25
  (9)张光旭,卞白桂,王延儒,时钧。三相精馏及其应用。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97,21(1):12~15
  (10)张光旭。分子蒸馏及其应用。化工时刊,1997,11(11),16~19
  (11)张光旭。用玉米物作吸附剂制取无水酒精的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23(1):66~6
  (12)张光旭。TP环状填料几何及水力性质的测定。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1(2):32~34
  (13)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Ⅱ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燃料化学学报,2002(3)363~367
  (14)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Ⅲ 镧的添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分子催化 2002(3):293~297
  (15)张光旭,马沛生,吴元欣,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进展。天然气化工,2002(2):23~29
  (16)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Ⅰ 载体制备方法对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催化学报,2002(2):130~132,SCI收录
  (17)张光旭,马沛生,吴元欣,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Ⅳ 活性组分及其负载方法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催化学报,2002(5):413~420,SCI收录
  (18)张光旭,王延儒等。四氢呋喃-水恒沸物萃取精馏的模拟计算。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1):36~39。
  (19)Zhang Guangxu, Wu Yuanxin ,Ma Peisheng ,Tian Qifeng ,Wu Guangwen , Li Dinghuo ,Wang Cunwen .Study on Direct Synthesis of Diphenyl Carbonatewith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Ⅴ Screen of Catalysts and Optimum of Synthesis Conditions,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3(5):526~530,SCI/ EI收录
  (20)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王存文。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Ⅶ Pd-Sn催化剂失活及再生。催化学报,2003(11):835~838 SCI 收录
  (21)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非均相羰基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液组分的分析。分析测试学报,2003(5):53~55
  (22)Zhang Guangxu,Ma Peisheng, Wu Yuanxin , Tian Qifeng, Wu Guangwen, Li Dinghuo,Study on Direct Synthesis of Diphenyl Carbonatewith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Ⅵ Effect of methods loading Sn and its loading content on activity of Sn-Pd supported catalyst.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4(2):191~195,SCI/EI收录
  (23)张光旭。氧化羰基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及其产业化。碳酸二甲酯下游产品产业化推进峰会。2004,6,北京。
  (24)张光旭,王延儒等。四氢呋喃-水恒沸物萃取精馏的三塔优化计算。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4)。
  (25)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王存文。非均相催化一步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Ⅷ Ce的负载方法及其工艺条件对Pd-S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化工学报,2005(1):82~87,EI收录
  (26)张光旭,吴元欣,马沛生,吴广文,李定或。CO等气体在苯酚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化工学报,2005(11):2039~2045,EI收录
  (27)ZHANG Guangxu, TAO Ling and ZHANG Gaoyong. Effect of hydrophobic carbon chain length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CM-4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8(4),631~634,SCI/EI收录
  (28)张光旭,徐鑫,龙艳,夏涛。钛酸异丙酯催化酯交换合成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研究。石油化工,2008(11),1160~1165;(EI收录)
  (29)Guangxu Zhang; Ling Tao. MCM-41 Prepared with Ionic Liquid and Cethytri- methylammonium Bromide as Co-templates.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2009(1)(SCI/EI)
  (30)张光旭,赵春松,陶玲,黄亚群,高为芳。离子液体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合模板剂对MCM-41合成的影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72~75(EI收录)
  (31)张光旭,高为芳,夏涛。不同扩孔剂对MCM-41孔径分布的影响。分子催化,2008,(6),497~502
  (32)Guangxu Zhang.The Application of an Advanced Visualized Method in Synthesis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Carboxymethyl Hydroxyethyl Starch,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0,79(3)673~676 (SCI/EI)
  (33)张光旭,欧华强,胡昌玲。固体酸催化合成ε-己内酯的研究ⅰ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石油化工,2011.5
  (34)张光旭,赵小双,余东洋,陈林。氨基酯交换法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3)
  (35)张光旭,欧华强,胡昌玲。固体酸催化合成ε-己内酯的研究Ⅲε-己内酯合成过程的ASPEN模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4)
  (36)张光旭,方园,陈波,高为芳,赵小双。掺杂金属介孔分子筛MCM-48的合成及储氢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33(11):1-5
  (37)张光旭,胡张雁,尤艳青。相转移催化合成羧甲基-羟乙基淀粉及工艺优化。中国粮油学报。(12)2011

  通讯作者论文:
  (1)马胜芳,张光旭。钙化焙烧粘土钒矿提钒过程的研究-Ⅰ焙烧工艺的研究。稀有金 属,2008(1)
  (2)徐文涛,徐贞,张光旭。环己酮催化氧化合成己内酯催化剂的研究。山东化工,2008(10)
  (3)佘艳,张光旭,鄢烈祥,史彬。交联-羧甲基淀粉合成工艺可视化优化的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09(4)
  (4)欧华强,张光旭,胡昌玲。WO3 / Al2O3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3
  (5)曹颖,杨庆荣,张光旭,李文涛。离子交换树脂法对醋酸吸附过程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版),2011.6
  (6)欧华强;张光旭;胡昌林;徐文涛;胡张雁。固体酸催化合成ε-己内酯的研究 Ⅱ.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40(8)。2011

  其他:
  [1] Weiquan Cai, Huiquan Li, Guangxu Zhang. Enhancement synthesis of boehmite through a precarbonization-assisted hydrogen peroxide route in highly alkaline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Chinese J. Chem. Eng, 2010.
  [2] Weiquan Cai, Huiquan Li, Guangxu Zha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pseudoboehmite precipitation from seeded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J. Phys. Chem. Solids, 2009, doi:10.1016/j.jpcs.2009.12.025.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报录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理工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保研、武汉理工大学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武汉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wuhanligongdaxue/daoshi_4876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