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阳晓宇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阳晓宇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阳晓宇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阳晓宇 正文


  基本情况:
  吉林大学/鲁汶大学联盟那慕尔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委责任研究员;现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欧洲科合组织(eCOST)胶体纳米科学与创新制备材料管理委员会成员;2012英国皇家化学会(RSC)材料、能源与环境奖推荐人;比利时那慕尔大学博士论文监察委员;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志愿研究员;国家、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人;国际学术期刊通讯评审人;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评审人。

  其纳米生物材料研究已在包括《Adv. Mater.》在内的国际期刊专著上发表40余篇论文,影响因子9.0以上的7篇,SCI论文平均影响因子6.1,他引500余次,H指数16。多篇论文被国际顶级和权威杂志如《Adv. Mater.》、《J. Am. Chem. Soc.》、《Chem. Commun.》、《Small》、《ChemCatChem》、《J. Mater. Chem.》和《CristaRev. SSMS》选为 “AA paper”先进论文、“Feature Article” 特色论文、“Heart Cut”亮点论文、“Hot Paper”热点论文、“Frontispices”突出报道论文、“Inside-Cover Paper”内页封面论文,“Cover Paper”封面论文和“Back-Cover Paper”底封面论文;部分研究成果被德国科学杂志《Nachrichten aus der Chemie》选为2006年化学新动向(“Trends of Chemistry in 2006”)。共同主编国际专著1部,多次为国际知名期刊和专著撰写和在邀综述类文章,4篇中国专利和1篇国际专利,撰写综述和共同主编专著被多个国家科学图书网站推荐。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创新团队子课题、其它省级、部级、高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基金、比利时国家科学基金委、欧盟第七框架项目(第二)以及比利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第二)等10余个项目资助。多次国际学术报告邀请以及国际会议组织。

  共同指导学生获国家优秀博士生奖学金,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博士类1项和本科类1项),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以及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全额博士奖学金。

  出生年月:1976年3月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工作院系:新材所

  教育经历(从大学开始)
  1996-200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本科,硕博连读;
  2005-2007年,比利时鲁文大学联盟那慕尔大学(FUNDP),化学系,联合培养;

  研究工作经历
  2007-2008年,比利时鲁文大学联盟那慕尔大学(FUNDP),博士后;
  2008-2011年,比利时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委,责任研究员;
  2011年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研究领域(不多于3个)
  1.无机孔材料
  2.自组装材料
  3.纳米生物材料

  科研项目(不多于5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1-0688,生物纳米复合材料有序开放结构自组装,2012—2014,5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51101115,纳米金属表面无机孔壳的控制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2012-2014,26万,主持。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143120006,分子有序的纳米孔硅基材料及高密度杂原子掺杂的稳定化,2012-2014,4万,主持。

  代表性论文及著作(不多于10项)
  1.Book(国际专著),Co-Chief Editor(共同主编):Su B-L., Sanchez C., Yang X-Y.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Porous Materials: From Nanoscience to Catalysis, Separation, Optics, Energy and Life science》in 2011, Wiley-VCH, Germany,ISBN 978-3-527-32788-1, 22chapters, 678 pages
  2.Yang X-Y.,*Tian G., Jiang N., Su B-L.*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A Solution of Biofuecells. Energy Environ. Sci., 2012, RSC, U. K.,5, 5540 – 5563 (I.F. 9.6)
  3.Chen L., Li X., Tian G., Li Y., Rooke J., Zhu G., Qiu S., Yang X-Y. *, Su B-L.* Highly Stable and Reusable MultimodaZeolite TS-1 Based Catalysts with a Hierarchically Interconnected Three LeveMicro-Meso-Macro Pore Structure. Angew. Chem. Int. Ed., 2011, Wiley-VCH, Germany, 50, 11156-11161 (I.F. 13.4)
  4.Yang X-Y. *, Tian G, Chen L-H., Li Y., Rooke J., Wei Y-X., Liu Z-M., Van Tendeloo G., Su B-L. * WelOrganized Zeolite NanocrystaAggregates with an 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ly Micro-Meso-Macro Porous System with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s.Chem. Euro. J., 2011, Wiley-VCH, Germany,17, 14987-14995 (I.F. 5.9)
  5.Chen L-H., Li X., Tian G., Li Y., Tan H.,Tendeloo G., Zhu G., Qiu S., Yang X-Y.* Su B-L.* MultimodaZeolite-Beta-Based Catalysts with a Hierarchical, Three-levePore Structure. ChemSusChem., 2011, Wiley-VCH, Germany,4, 1452-1456 (I.F. 6.8)
  6.Yang X-Y., Leonard A., Lemaire A., Tian G., Su B-L.*, Self-formation Phenomenon to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Porous Materials: Design, Synthesis,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Chem. Commun., 2011, RSC, U. K.,47, 2763-2786, Feature Article (I.F. 6.1)
  7.(Li Y. Yang X-Y.) (equacontribution),Vantomme A., Yu J., Van Tendeloo G., Su B.-L., Chemistry of Trimethy Aluminium: A Spontaneous Route to Thermally Stable 3D Crystalline Macroporous Alumina Foams. Chem. Mater., 2010, ACS, U.S.A, 22, 3251-3258 (I.F. 7.3)
  8.Yang X-Y., Li Y., Van Tendeloo G., Xiao F., Su B-L. *, One-Pot Synthesis of Catalytically Stable and Active Nanoreactors: Encapsulation of Size-Controlled Nanoparticles within a Hierarchically Macroporous Core @Ordered Mesoporous ShelSystem. Adv. Mater., 2009, Wiley-VCH, Germany, 21, 1368-1372 (I.F. 13.9)
  9.Yang X-Y., Li Z., Liu B., Klein-Hofmann A. , Tian G., Feng Y. , Ding Y., Su D., Xiao F., Enzymes in Macroporous Cages as a ´Fish-in-Net´ Encapsulation for Stable, Reusable, and Active Heterogeneous Biocatalysts. Adv. Mater., 2006, Wiley-VCH, Germany, 18, 410-414 (I.F. 13.9)
  10.Yang X-Y., Vantomme A., Lemaire A., Xiao F., Su B-L.*, A 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 CMI-10, with a Si/ARatio of One. Adv. Mater., 2006, Wiley-VCH, Germany, 18, 2117-2122 (I.F. 13.9)

  联系方式:
  电话:15071292591(秘书)
  E-mail:xyyang@whut.edu.cn
  工作地址(实验室):新材所东品1号楼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报录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理工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保研、武汉理工大学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武汉理工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wuhanligongdaxue/daoshi_48768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