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介绍

发布时间:2020-06-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介绍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介绍 正文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人文地理学(070502)硕士点介绍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重点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区域发展失调、城市病与乡村病、低碳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人文地理学能为解决区域发展失调、城乡病症、资源开发利用、人口危机、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等问题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基础与实验技能、能独立从事人文地理学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系统的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专门技术水平;能够熟练运用人文地理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城乡发展与空间规划
本研究方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主要开展成渝地区城镇体系、成渝经济区发展、农村家庭经济转型等现实问题,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成渝城市群、成渝经济区和乡村聚落与产业进行分析和动态预测研究;借助城乡规划软件等技术支撑,对城镇、产业、人口、资本等要素进行空间空间规划,加强对成渝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及优化调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主要对川东北嘉陵江流域丘陵地区土地资源的评价、开发利用以及土地整治进行研究,探究丘陵地区人口、土地、环境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内在机制。依靠遥感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规划软件为支撑,紧密联系区域发展现实需要,开展土地规划和土地整治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
本研究方向以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汲取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强调学科交叉、多视点系统解析,开展丘陵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注重对丘陵地区经济地域系统的组织结构、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和演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探讨其发展规律和优化调控方法措施,建立丘陵地区可持续发展框架体系,为地方政府作智囊,真正起到了科研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优势与特色
1、研究领域特色鲜明
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立足于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重点关注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和丘陵地区区域经济、城乡空间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在成渝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及攀西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发展规划,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和文化等方面展开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起到了学科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的目的和“智库”的作用。
2、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
人文地理学硕士点承续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有20余年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积淀,已毕业研究生近180人,大多已成为高等学校、各级党校、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和经济部门的业务骨干,其中有近1/3获得了博士学位,有10余人在985或211高校任教,有10余人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有20余人已获教授职称(其中二级教授1人),有20余人已担任处级领导职务。
3、服务社会优势突出
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以科学研究支撑学科建设,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个,在包含《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土地科学》《经济地理》等在内的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满足地方需要,积极服务社会,先后承担了南充市、广元市、阆中市、南部县、西充县、高坪区、苍溪县、蓬溪县、乐至县等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脱贫解困规划,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教学科研平台
本硕士点的人文地理学是四川省重点课程、四川省精品课程、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是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人文地理学教学团队是西华师范大学校级教学团队,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科研团队是西华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团队,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西华师范大学校级科研机构。
五、师资队伍
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已基本形成了实力强、水平高、素质优良的老、中、青结合的学科研究团队,拥有在编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9人(含在读博士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导师中,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专家2人,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专家1人,四川省国土资源专家1人,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评价专家2人,南充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1人。
六、培养方式
1、以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
2、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每个研究方向导师组人员2-3人,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坚持“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研究生学术的创造性。
4、坚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研讨式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开放性教学,鼓励研究生开展读书会、讨论会和学术沙龙,参与课题研究,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协作科研精神。
5、有计划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讲学,鼓励导师通过联合培养、外派学生访学等形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西华师范大学

添加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华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华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华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华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华师范大学排名、西华师范大学保研、西华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华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华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hua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788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