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本朝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本朝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本朝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本朝 正文

姓  名: 王本朝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10-0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所在院系: 文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形式和制度问题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简历:   1973-1983年在重庆市梁平县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习,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后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1996-1997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提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导师。   主要成就:   主讲大学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大众传播学》、《新文学思潮与流派》、《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等,研究生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比较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研究》、《文学经典重读》、《学术研究方法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叙述学理论》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等。倡导"接着讲--接着思--接着说"的创造性和研究性教学方法。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重点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意义、形式和制度问题,如文学的文化语境和文体形式,文学的制度意义,以及鲁迅、郭沫若、老舍和萧红等作家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与主编著作3部。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文艺争鸣》《鲁迅研究月刊》《学术研究》《江海学刊》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文艺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多家刊物转载、摘引和全文复印30多篇。被学术研究界多次引用和评论。   学术职务与社会职务: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 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   · 重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 中会全国美学学会会员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

获得奖项

获霍英东基金教学三等奖,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师以及其他各种奖励多项。

著作及论文

主要著述: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与文本研究》,专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专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文学的现代传统》,重庆出版社,2003年。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下),副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   《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读》(上、下),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生产体制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2期。   文学制度: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方式,《文艺研究》2003年4期。   文学传播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1期。   整理国故与新文学秩序的建立,《湖北大学学报》2004年6期。   论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的生成背景,《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   中国现代文学的《圣经》资源--以语言文体为例,《江海学刊》2003年5期。   重写文学史:一段问题史,《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5期。   文学知识、文学组织和审美信念--晚清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福建论坛》2001年4期。   走向多元化的中国现代文学知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2期。   西方文学悲剧意识的宗教背景,《文艺研究》1996年3期。   周作人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1期。   论老舍小说文体的自觉与创造,《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1期。   论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学术研究》1992年1期。   生存边界性的话语意义--《生死场》的叙述策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2期。   论文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文化内涵,《江海学刊》1993年1期。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5期。   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3期。   宗教作为一种可能的现代价值资源--吴宓的宗教观,《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6期。   欲望的叙述与叙述欲望--《骆驼祥子》的叙述学阐释,《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3期。   论郭沫若历史剧与侠文化的现代改造,《求索》1995 年3期。   论中国现代尚力文艺思潮,《中州学刊》1995年4期。   原典意义:郭沫若与传统文化精神,《学习与探索》1993年4期。   论中国现代文学悲剧意识的美学特征,《学术研究》1993年2期。   何处是孤独者的巢穴,《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2期。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nandaxue/daoshi_55051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