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罗益民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罗益民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罗益民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罗益民 正文

姓  名: 罗益民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所在院系: 外国语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研究领域: 莎士比亚研究、济慈研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双语词典学、学术规范与学术史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罗益民,男,汉族,四川省南部县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授,西南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辞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教研室主任,重庆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事局选拔命名的"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重庆市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重庆市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美国伊利诺大学弗里曼项目博士后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美国语言学会会员,国际莎学通讯委员会中国委员、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招收英美文学和双语辞典学方向硕士学位研究生,莎士比亚研究与浪漫主义诗歌方向博士研究生,英美文学方向访问学者。在 Shakespeare Yearbook、《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北京大学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中国翻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辞书研究》、《名作欣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论坛》等20余种刊物上发表有论文50余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7项成果被《世界莎士比亚研究文献索引》检索,多项成果被《新华文摘》等其它文献引用和检索。出版有《英国文学选读》(与刘炳善教授合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时间的镰刀》(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外国长诗经典10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外国作家谈散文创作》(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等专著、编著、译著、杂著、教辅、教材等16种。主持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版本批评史》。   学术简历   2006/西南大学,博士导师   2004/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高级访问学者   2001/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1992/西南大学,文学硕士   1989/西南大学,文学学士   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   〔辞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与学术方向   莎士比亚研究、济慈研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双语词典学、学术规范与学术史。   学术职务   1. 国际莎学通讯委员会中国委员   2. 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   3. 美国语言学会会员   4. 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理事   5. 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6. 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理事   7. 西南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8. 西南大学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主任   9. 西南大学辞书研究所所长   10. 重庆市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11. 重庆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12. 四川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主授课程   1. 《英美诗歌选读》(本科生)。   2. 《西方文论与批评实践》(古典部分,硕士生)。   3. 《西方文论与批评实践》(当代部分,硕士生)。   4. 《莎士比亚研究》(硕士生)。   5. 《浪漫主义文学》(硕士生)。   6. 《词典学》(硕士生)。   7. 《西方文化概论》(全校研究生通选课)。   8. 《文学批评史》(博士生)。   9. 《莎士比亚研究》(博士生)。

获得奖项

主要获奖及荣誉称号   1. 重庆市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   2. 重庆市第二届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2005)。   3. 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005)。   4. 论文"英语诗歌文体的语用策略"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期刊协会评选的第五届重庆市期刊好稿三等奖(2005)。   5. 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2)。   6. 1998-1999年度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获得者(1999)。   7. 重庆交通大学首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7) 。   8. 论文"词语构建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获重庆市外文学会1995年度科研学术成果二等奖。   9.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辅导教程》获重庆市1995年度科研学术成果二等奖、四川省哲学社科优秀著作奖。

著作及论文

专著、编译著、杂著   1. 《英国文学选读》(与刘炳善教授合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外国长诗经典10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 《时间的镰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年。   4. 《外国作家谈散文创作》(编译,合著)。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主要教材、教辅   1. 《大学英语新题型--阅读与翻译》。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大学英语三级辅导教程》(合著,修订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大学英语四级辅导教程》(合著,修订英文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 《大学英语六级与研考辅导教程》(合著,修订版)。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土木类工程英语教程》(合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6. 《土木类工程英语教程使用指南》(合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年。   代表性论文   1. 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图景。《莎士比亚年鉴》(美国,2006年)。A Chinese Map of the Translation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Shakespeare Yearbook (U. S.), forthcoming.   2. 《致他羞涩的情人》的艺术魅力。《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3. 济慈颂歌疑问语式的语用学解读方法。《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4. 岸与圈:一个天文学的隐喻。《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   5. 阅读经典与英国文学教学。《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6. 大诗人的一首小诗引起的风波和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   7. 管萧婚曲声中的流浪者:柯尔律治《古舟子咏》中的基督教主题。《国外文学》2006年第3期。   8. 传记学坐标之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   9. 奥赛罗人物形象两面观。《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   10. 诗歌语用与英语诗歌文体的本质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11. 济慈颂歌的感性美。《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12. 文艺复兴诗学研究的拓荒之作。《外国语》2004年第1期。   13.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14. 从几种主要的日汉词典看我国日汉双语语文词典的编纂。《辞书研究》2002年第6期。   15. 从动物意象看《李尔王》中的虚无主义思想。《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外国语言文学专刊。   1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三个主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7. 性别伦理美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的新方向。《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8. 宇宙的琴弦。《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19. 完形理论与消极能力说。《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0. 英语诗歌文体的语用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1. 心灵的朝圣者:约翰·济慈的宗教观。《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2. 一部简明实用、学术性强的认知型百科词典。《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3. 从英汉辞书的三大家族看我国英汉双语词典编纂的演进过程。《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4. 济慈颂歌的神话思维结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25. 济慈颂歌的叙述结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6. 埃德蒙·斯宾塞《仙后》的创作背景探源兼论其寓意结构系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7. 心灵湖畔的伊甸园:华兹华斯的宗教观。《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8. 外语教育"工具论"的危害及其对策。《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29. 济慈颂歌中的形容词。《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9期。   30.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评介(第一作者)。《外语教学》1996年第3期。   31. 积极型外汉词典中的补充信息系统:理据和应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2. 恶的天使、善的天使:《亨利四世》与莎士比亚的帝王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3. 《世界最著名短篇小说》(欧美卷)序。载《世界最著名短篇小说》。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1月。   成果引用、转载、检索情况   1. 心灵的朝圣者:约翰·济慈的宗教观。原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被梁晓冬"中国‘十五\'期间英国诗歌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引用。   2. 《致他羞涩的情人》的艺术魅力。原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被梁晓冬"中国‘十五\'期间英国诗歌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引用。   3.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原载《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被寒堂"永远的莎士比亚"http://www.hongxiu.com/VIEW/a/2005-10-11/901102.html引用。被李伟民"艰难的进展与希望:近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述评"(《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引用;被李伟民《中国莎学批评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引用;被武娜"关于英诗汉译的方法:‘以顿代步\'与‘民族化\'译诗法之比较研究"(《中国教育教学杂志》第130期)引用;被曹明伦"翻译中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2006年9月成都《莎士比亚与英语文学研讨会》论文)引用。   4. 宇宙的琴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音乐主题结构。原载《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被寒堂"永远的莎士比亚"http://www.hongxiu.com/VIEW/a/2005-10-11/901102.html引用。   5. 积极型外汉词典中的补充信息系统:理据和应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被殷琦乐硕士学位论文《词源信息与双语学习词典》(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年)引用。   6. 《时间的镰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研究》被李伟民《中国莎学批评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引用。   7. 《时间的镰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主题研究》。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4年1月。   8.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三个主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 传记学坐标之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   10.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   11. 宇宙的琴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的音乐主题结构。《名作欣赏》2004年第4期。   12. 恶的天使、善的天使:亨利四世与莎士比亚的帝王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3. 奥赛罗人物形象两面观。《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   以上7项被收入《世界莎士比亚研究文献索引》(World Shakespeare Bibliography)。   14. 心灵湖畔的伊甸园:华兹华斯的宗教观。《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   15. 英语诗歌文体的语用策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被《隐喻与认知:中国大陆出版物注释目录,1980-2004》(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检索。被《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检索。   16. 完形理论与消极能力说。《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   17. 管萧婚曲声中的流浪者。《国外文学》2006年第3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4《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8. 管萧婚曲声中的流浪者。《国外文学》2006年第3期。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检索。   19. 从英汉辞书的三大家族看我国英汉双语词典编纂的演进过程。《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9年第4期。   20. 《远东汉英大词典》的词例和编排体系。载《双语词典专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6月。   21. 《远东汉英大辞典》对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交通高等教育》1997年第3期。   以上3项被《20世纪中国辞书学论文索引》(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检索。   22. 积极型外汉词典中的补充信息系统:理据和应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3. 一部简明实用、学术性强的认知型百科词典。《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以上2项被《中国辞书学论文索引(2003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检索。   24.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评介。(第一作者)《外语教学》1996年第3期。   25.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国翻译》2004年第3期。被《中华翻译文摘》(2004-2005合卷,罗选民主编)检索;   以上2项被《中国翻译批评百年回眸:1900-2004中国翻译批评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检索。

承担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版本批评史》(课题代号:05BWW020)。   2. 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散文史》(课题代号:93BWW009)。   3. 主研教育部博士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英国诗歌与基督教传统》(课题代号:98JBY75047-99001)。   4. 主持西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基金项目《时间的镰刀》(课题代号:160413601)。   5. 主持西南大学校育苗基金项目《济慈诗学与济慈诗歌研究》(课题代号:160413203)。   6. 主持美国伊利诺大学弗里曼基金项目《中美文化背景下的莎士比亚研究》。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xinandaxue/daoshi_55057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