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王敏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王敏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王敏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导师:王敏 正文


姓名:王敏
性别:女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农学院
研究方向:

1978.2-1982.1:安徽农业大学,学士;1985.9-1988.7:南京农业大学,硕士;1982.1-2003.6:安徽科技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7至今:安徽农业大学,教授;2004.2-2005.2:澳大利亚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95年入选安徽省高校第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6年获省教委颁发的陈香梅教育奖,1997年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曾宪梓教育奖,2006年获安徽农业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主要教学经历与成果:
1. 讲授过作物育种学、试验统计方法、生物统计、专业英语、农业系统工程等本科生课程和高级作物育种学、数量遗传学、农业试验统计分析等研究生课程。
2.《作物遗传育种原理》重点课程建设,省级重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主持,1999-2000。
3. 作物遗传育种原理教学改革与建设,第一完成人,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11
4. 农学本科示范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完成人,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12
5.《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副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2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研究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应用诱变技术和生物技术创新小麦种质资源和培育新品种。

主要科研项目:
1.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应用,主持,省教育厅项目(1995-1998)
2.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小麦重要性状遗传分析,主持,省教育厅项目(1998-2000)
3.小麦抗旱性状的遗传与育种价值研究,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001-2003)
4.安徽主要旱粮作物抗旱品种筛选及节水技术研究,主持,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04023042)
5.小麦抗赤霉病种质创新技术研究,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6KJ055A)
6.小麦抗旱性品种筛选及种质创新,主持,省人才开发专项基金项目(2007Z022)
7.Exploration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 and cross-species comparison approaches for cloning the barley Yd2 virus resistance gene, project in Australian Centre for Plant Functional Genomics. 参加,(2004-2005)
8.安徽省弱筋小麦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参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2005]51号文)
9.优质高产专用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2)
10.淮北麦区小麦高赖氨酸转基因新品种(系)培育,参加,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2-016B)

主要科研成果:
1.《安徽江淮地区小麦高产、优质、低耗模式化栽培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
2.《大豆重要性状的遗传与选择研究》,第一完成人,安徽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
3.《高产优质小麦“皖麦21号”的选育与推广》,第一完成人,安徽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
4.《麦、豆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第一完成人,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997
5.《安徽主要旱粮作物抗旱品种筛选及节水技术研究》,第一完成人,省级鉴定成果,2007
6. 选育小麦品种:皖麦21号。

代表性论文论著:
1.Wang Min, Gai Junyi, Ma Yuhua. Analysis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and co-variation among hybrid generations in soybean.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0, 13(1): 25-31(in chinese)
2.王敏.小麦杂种世代的生育期与产量的遗传关系.遗传,1996,18(2):11-14
3.王敏,姚维传.小麦灌浆特性的遗传研究Ⅰ遗传模型及基因效应.遗传,1996,18(5):23-26
4.王敏,姚维传.白粒小麦穗发芽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种子,1997(3):19-21
5.王敏,姚维传.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轮回选择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20(3):7-12
6.Yao Weichuan,Zhang Congyu, Wang Min. Studies On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grain filling traits of wheat.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1, 24(1):9-12(in chinese)
7.王敏, 姚维传, 张从宇, 吴晓亮. 小麦抗旱性的形态性状及初生根解剖结构研究. 种子,2002(6):14-1
8.王敏, 张从宇, 马同富, 姚维传.大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3):29-32
9.Zhang Congyu, Wang Min*, Zhang Zixue, Cui Guangrong, Hu Nengbing. Biological effects of 60Co-γ ray, laser and their combination treatment on wheat.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08,22(3):253-255(in chinese)
10.章忠贵,李明浩,史文娟,王敏*.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研究.种子,2008,27(4):17-20
11.Zhang Congyu, Wang Min*, Zhang Zixue, Cui Guangrong ,Hu Nengbing. Mutagenic effect of 60Co-γ ray and Ar+ treatment on wheat and POD isoenzyme analysis. 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 2008(6):780-786(in chinese)
12.朱守晶,张从宇,王敏*.60Coγ辐射处理普通小麦M3代性状变异分析.种子,2009,28(4):92~94,97
13.吴美金,王敏*.赤霉菌粗毒素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的研究.种子,2009,28(8):38~41
14.Wu Meijin, Wang Min*, Zhang Congyu. Studies on induction and screening of scab-resistant mutants in wheat. Acta Laser Biology Sinica,2009,18(6):746-750(in chinese)
15.吴美金,张从宇,王敏*.赤霉菌粗毒素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168-172
16.Han Jie, Zhao Pin, Zhang Congyu, Wang Min*. Studies on variation to drought resistance of wheat M3 population radiated by 60Co-γ at seedling stage.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2011, 31(1):229-233(in chinese)
17.王敏.《安徽麦作学》第四章安徽小麦良种的选育,安徽科技出版社,2009.12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农业大学报录比、安徽农业大学考研群、安徽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农业大学排名、安徽农业大学保研、安徽农业大学公众号、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nydx/yjsds_55983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