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马陵合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马陵合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马陵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马陵合 正文


姓名:马陵合
性别:男
出生年月:
职称:教授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

个人简历
1989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1992年获南开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起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至今。2003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赴台北政治大学访学二个月。现为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和历史教育硕士导师。
职称职位:
博士,教授,副院长。

主持(参与)项目
《外债与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变动》,教育部人文一般社科规划项目,主持。
《经济史的跨学科教学模式研究》,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主持。
《铁路与社会经济——20世纪安徽铁路研究》, 省社科项目 ,主持。
《近代长江流域城市社会研究》 ,省教育厅项目,主持。
《近代中国地方外债研究》,省教育厅项目,主持。
《晚清外债政策研究》,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主持。
《近代对铁路外债认识历程》,校专项研究基金,主持。
《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校出版基金 ,主持。

研究领域和方向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社会史.

讲授课程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史料学》,《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史》。

获奖情况
2004年博士论文获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
2003年获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05年获安徽省高校学术带头人称号。
2005年《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获安徽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获安徽师范大学一等教学优秀奖。
2006年获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员。

论文、论著
论文类:
1. 《略论日据时期日本垄断资本在台湾的独占》,《福建论坛》1991年第6期。
2. 《略周学熙实业集团企业管理思想》,与张洪祥合著,《南开学报》1992年第2期。
3. 《周学熙与善后大借款》,《南开史学》1992年第1期。
4. 《吴佩孚筹饷及其沉浮》,《安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5. 《论清季地方外债的阶段性特点》,《安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6. 《论清末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的两个促动因素》,《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1期。
7. 《流民与上海租界社会》,《二十一世纪》1996年12月号。
8. 《论芦汉铁路的外债问题》,《历史教学》1996年第5期。
9. 《论析左宗棠西征借款与协饷的关系》,《历史档案》1997年第1期。
10.《论民初关于外债问题的争议》,《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11.《垫款问题与民初政局的动荡》,《安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
12.《昙花一现的民初国民捐》,《民国春秋》2000年第1期。
13.《甲午战前外债抵押问题初探》《求索》2000年第3期。
14.《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延伸与困境——以新银行团成立过程中的满蒙保留案为中心》,《求索》2001年第4期。
15.《晚清铁路外债观初探——以芦汉铁路为中心》《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
16. 《江西全省铁路公司纸币》, 与戴建兵合作 《钞票》2001年7月,总第9期。
17. 《山海关内外铁路局纸币》, 与戴建兵合作 《宣和宝钞》 2001年第6期。
18. 《中国铁路纸币》, 与戴建兵合作,《亚洲钱币》2001年第2期。
19. 《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与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 》,《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
20. 《幕府群体:人物研究的新视点——评欧阳跃峰著〈李鸿章幕府〉》,《安师大学报》2002年第2期。
21. 《漫议民国时期关金问题》,《福建史志》2002年第2期。
22. 《一笔越还越多的外债》,《江淮文史》2002年第2期。
23. 《甲午战争时期有关台湾外债问题的几点辩析》,《福建文史》2002年第3期。
24. 《近代人力车夫与城市化症结——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人力车夫的救济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4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版。
25.《民国时期的关金问题》 《江苏文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6.《钱币学的奇葩——〈中国钱票〉评价》,《安徽钱币》2003年第2期。
27.《开放与应急的悖论——评甲午战前关于外债问题的争议》,《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28.《浦口条件:近代中国铁路借款模式的变与不变》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9.《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安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30.《钱币学的奇葩》 《安徽钱币》2003年第2期。
31. 《经济民族主义的悖论——关于近代中国对铁路外债认识历程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2. 《江南圩田:一个古老而弥新的话题》,与庄华峰合作,《光明日报》2003年6月3日,B3版。
33. 《晚清福建地方外债拾零》,《福建文史》2003年第1期。
34. 《略论清季东北铁路外债的超经济特质——以均势外交为中心》,《历史教学》2003年第10期。
35. 《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江汉论坛》2003年第11期。
36.《人力车:近代城市化的一个标尺——以上海公共租界为考察点》,《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37. 《从“开门通商”到“厚集洋债,互均势力”——徐世昌与东北外交策略的变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2期。
38.《左宗棠外债观探折》,《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
39.《略论中国朝野对新银行团的回应》,《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
40.《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安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
41.《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多质性——以铁路外债观为中心》,《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42. 《拉门德远东之行》,《民国档案》2005年第2期。
43.《淮南铁路修建始末》,《志苑》2005年10月号。
44.《指道 制度 路径——关于〈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学术价值》,《亚洲钱币》2005年第2期。
45.《论晚清外债抵押方式的转化》,《求索》2005年第6期。
46.《凌鸿勋与近代中国铁路自主化》,《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3期。
47.《事势可为 当求进益——从詹天佑到凌鸿勋》,《书屋》2006年第2期。
48.《近代中国外债研究中中外学者本位差距》,《安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
49.《清末民初安徽铁路发展历程考察》,《近代中国》第16辑。
50.《透析晚清商办铁路公司中官商关系的影响因素》,《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
52.《民国时期关金券的发行背景及有关金本位的讨论》,《中国钱币》2007年第1期。
53.《凌鸿勋与西部边疆铁路规划与建设》,《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4.《试论重商观念之下晚清利权意识的演进》,《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55.《城市特殊社会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考察》,《近代史学刊》第3辑。
56.《人力车夫的救助: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中心》《经济社会史评论》,第三辑,三联书店2007年版。
57.《西原借款与金券问题》,《亚洲钱币》2007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近五年全文转载的文章
1.《“浦口条件”:近代中国铁路借款模式的变与不变》,《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5期。
2.《文明排外与赎路情结》,《中国近代史》2003年第8期。
3.《潜流:清季对铁路外债的重新估价》,《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1期。
4.《略论清季东北铁路外债的超经济特质——以均势外交为中心》,《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3期。
5.《从“开门通商”到“厚集洋债,以均势力”——徐世昌与东北外交策略的变化》,《中国近代史》2004年第9期。
6.《论晚清外债抵押方式的转化》,《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3期。
7.《近代中国外债研究中中外学者本位差距》,《中国近代史》2006年12期。

著作类
《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晚清外债史研究》(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中国近现代史》(合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与租界》(参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安徽师范大学报录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群、安徽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安徽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安徽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安徽师范大学排名、安徽师范大学保研、安徽师范大学公众号、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安徽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安徽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安徽师范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ahsfdx/yjsds_56131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