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8-12-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任务,具有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省级精品课一门,省级优秀课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校重点学科。学院已经形成一支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科研教学团队,该团队具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11人。目前,学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5人。多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打下扎实基础。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  1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哲学、经济学)
④801综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
 
 
 
复试科目: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法学概论(侧重于法理部分)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发展问题研究 12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1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现实问题研究 9
0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版。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4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吴树青、陈占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
《伦理学引论》章海山、罗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月版。
《法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版。
 
 
 
 
 
 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高等教育学是校重点学科,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21人。目前,该专业设有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学3个研究方向,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累计学科建设费100余万元。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1高等教育管理  
 
 
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高等教育学 教育管理学
加试科目:
教育学原理 中外教育史 (近、现代部分)
02高等教育原理
03 大学生心理学
参考书目:
《高等教育学》 薛天祥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管理学》 陈孝彬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学原理》 柳海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本上、下册,2005年版。
 
 
 
 
 
 
 
 
 
 
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1995年被确立为吉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硕士生指导教师6人。目前该专业有“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等7个研究方向。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师文化等方向的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与特色。现承担国家及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20余项。近三年,在核心及其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篇以上,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累计科研经费及学科建设经费60余万元。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1课程与教学论  
 
 
 
 
1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 202俄语或 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课程与教学论
 
加试科目:各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02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0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0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5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06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07 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
    《教育学基础》(第二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
《教育研究方法》马云鹏、孔凡哲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第二版)钟启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本上、下册,2005年。 
 
 
 
 
 
 
 
 
 
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体育教育训练学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该硕士点设在北华大学体育学院。本专业顺应我国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使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本学科的学术前沿,成为既具备体育教学和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又可以在相关专业自由择业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硕士学位教师32人。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4人,国际级裁判 1 人。学院教学设施齐备,室外体育场地总面积129977平方米、室内体育馆总面积9084平方米。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1运动项目训练理论与实践  
 
 
1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或 706体育综合
 
复试科目: 专业理论与技能;
 
招收同等学力考生及跨学科考生
加试科目:
《学校体育学》
《运动训练学》
 
02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03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管理理论与实践
参考书目:
《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
 
复试参考书目:
 
《篮球运动教程》孙民治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
《冰雪运动》王石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网球运动教程》陶志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田径》孙庆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操》童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文学院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0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65%。近三年来,该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发表学术论文225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期刊表40篇,部分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刊物转载;出版著作和教材23部。科研立项108项,其中省级以上立项45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28项。教学立项11项,其中省级以上教学立项6项。
汉语言文字学是北华大学重点学科。本学科从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有语言规划、汉语史、语用学、汉语写作学等研究方向。学科整体实力强,学术梯队完整,结构合理。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1语言应用及语言规划  
 
 
1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2现代汉语
④902古代汉语
 
 
复试科目: 语言学理论;
 
不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汉语史与汉语文献
03汉语写作学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专业学位)
01语文学科教学 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2语文综合
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增订三版。
《古代汉语》许嘉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徐通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三版。 
 
 
 
 
 
 
 
 
 
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本着顺应新世纪我国对外语专门人才的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使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深厚的中西文化素养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熟悉本学科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成为既具备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和高校英语教学能力,又可以在相关专业或涉外岗位自主择业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学科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25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65%,有12人曾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访学和讲学。近几年来,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教育部外语教学研究项目3项,省教育厅、省规划办等科研项目14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5项。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英语教育论  
 
 
 
 
21
①101政治
②241二外法语或251二外俄语或261二外日语
③703英语水平测试
④903英语基础(英语国家文化、翻译)
 
复试科目:
① 口语
② 笔试(理论语言学50%,教学法50%)
 
同等学力加试:
英美文学史;
不招收跨专业考生。
02理论语言学
03翻译学 
参考书目: 
日      语:《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中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旧版)。
法      语:《法语速成》一至三册,王文融等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2000年。
俄      语:《俄    语》黑龙江大学俄语组编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国家文化:《英美概况》张奎武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翻      译:《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主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汉英翻译教程》曾诚主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理论语言学:《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教学法:《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承担全校本专科、研究生公共外语课程教学任务和俄语专业、特殊专业的外语教学任务,具有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承担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给个示范点项目学校的建设工作,拥有省级精品课一门。学院已经形成一支以教授、硕士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团队,该团队具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8人、在读博士3人。目前,学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11人。多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了扎实基础。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552翻译
 
055201
英语笔译
文学
商务笔译
30 ①101政治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
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复试科目:
语言学理论
同等学力加试:高级英语和英美文学
 
055202
英语口译
商务口译
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参考书目:
《英美概况》张奎武主编,吉林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或《主要英语国家概况》周宝娣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汉英翻译教程》曾诚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高级英语(1.2)》张汉熙主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第三版(2009年印刷)。
《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美术学学科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多年以来,学院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有教授 6人,副教授17人;校级优秀课2门,发表学术论文 113篇,其中,在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 55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8部;立项 121 项,其中省级以上立项 54 项;获厅级以上奖励 13项。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有:中国画、油画、版画。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50403
 
 
 
 
美术学
01中国画  
 
 
 
9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4美术理论 ④904素描、色彩
 
 
复试科目:国画创作、油画创作、版画创作
 
加试科目:素描、色彩; 不招跨学科考生;
02油画
03版画
参考书目:
 01中国画、02油画、03版画
《中国美术史》薄松年主编,陕西出版社,1998年。
《外国美术史》齐风阁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
《艺术概论》杨家安主编,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
 
 
 
 
 
 
 
 
 
 
 
东亚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东亚中心前身为1984年6月成立的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1985年6月改建为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是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领导小组在吉林省的常设机构。1999年9月北华大学组建后,于12月成立北华大学古籍研究所,2005年改为东亚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中心下设东北民族史、东北文献、东北经济史、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等4个研究室,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语言)研究所。现有专门史和世界史两个历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吉林省省属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社科规划办重点研究基地。专门史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历史学业科是校重点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是省精品课程。中心具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汇集了研究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历史以及东北地方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中心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首批科技创新拔尖人才1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校重点一级学科带头人1人,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
 
专门史简介
本学科设有东亚历史与文献、中国近现代政治与社会史、中国东北地方史、中国东北民族与疆域史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在读博士5人。
本学科一直以开发乡邦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为宗旨,编订大型文献丛书《长白丛书》。目前,《长白丛书》已经出版106册,总计4千多万字,为专门史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研究成果丰硕。学科成员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26项。发表国家、省级论文260余篇,多篇论文被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摘或转载。
以专门史研究为平台,东亚中心先后与韩国岭南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等6个学术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科人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东亚中心拥有独立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期刊60余种,为专门教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保障。近年来,招收硕士研究生52人,就业率达100%。
 
世界史简介
本学科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了,在读博士3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世界近现代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本学科教师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成果丰厚。世界史方向的教师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18项,出版专著、译著、整理类著作、教材20余部,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教学问题》、《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多篇论文被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摘或转载。近年来先后主办4次国际、国内高端学术研讨会,扩大了学术影响。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60105 专门史 01东亚历史与文献  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基础
复试科目:
国际关系系史
加试科目:
1. 中国现代史
2. 世界现代史
 
02中国近现代政治与社会史
03中国东北地方史
04中国东北民族与疆域史 
 
 
060108
 
 
世界史
01东亚区域国际关系史 10 复试科目: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加试科目:
1. 中国现代史
2. 世界现代史
02世界近现代史
03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参考书目: 
专门史:《国际关系史简编》刘陵、洪育沂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吴于廑、刘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吴于廑、刘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数学学院现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两个硕士点。数学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一级学科。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实力强的学术梯队,在相关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部委项目2项,省级项目11项,科研项目经费合计254.45万元。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61篇,其中SCI检索19篇。获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11部。
注重培养研究生应用创新能力,研究生分别就业于各高等院校和重点中学,已考取博士研究生14人。
 
基础数学专业研究方向:
非线性分析及应用:利用拓扑度理论、半序方法以及临界点理论研究微分方程多个解的存在性以及对各解存在区域的估计。
矩阵理论及应用:研究矩阵谱分布理论、特殊矩阵的判定与性质等。
动力系统:研究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的定性、稳定性分析及周期解等问题。
概率极限理论:研究概率论及随机过程中的极限定理与统计理论及应用。
 
应用数学专业研究方向:
数值代数:研究矩阵特征值数值估计方法、矩阵方程解的存在性及其数值解法等。
最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拟牛顿法的改进及其在大规模优化中的应用、互补问题的新解法、金融工程中的优化方法等。
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研究“在计算机图像系统的环境中曲面的表示和逼近”,与计算机图形学有紧密的联系。
智能计算:将数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各种信息的智能处理,并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等领域。
专业
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101 基础数学 01非线性分析及应用  
 
 
 
1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03数学分析
④906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
实变函数论、近世代数
 
 
02 矩阵理论与应用
03动力系统 
04概率极限理论
070104 应用数学 01最优化理论与应用  
 
 
15
复试
科目:
常微分方程、计算方法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数值代数
03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
04 智能计算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专业学位
01数学学科教学 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3数学综合
数学
教学论
参考书目:
070101基础数学: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华东师大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版。
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实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程其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近世代数:《近世代数初步》石生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王高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简明教程》王能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凝聚态物理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2008年评为北华大学重点学科。 
该学科多年来一直围绕学科发展前沿、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研究,形成了稀土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学,磁性和发光特性研究;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铁电薄膜的理论研究等三个各具特色、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目前承担科学研究项目10余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项。
本学科已招收培养24名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13名,不仅为本学科发展培养了一只高素质的后备队伍,也为相关领域输送了高层次人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接待了多人次的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保持与国内一流大学的长期合作关系,扩大了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 
  目前本专业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集体有教师15人,硕士导师4人,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和助教3人。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205
 
 
 
凝聚态物理
01稀土功能材料的合成及特性研究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705固体物理
④905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热学)
 
复试科目:
量子力学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
03铁电薄膜理论研究
参考书目:
1. 《固体物理》吴代鸣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力学》漆安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3. 《热学》黄淑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4. 《电磁学》梁灿彬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5. 《量子力学》周世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化学与生物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物理化学、多金属氧簇合成与催化化学和固体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现有教授3人,博士2人,硕士生导师3人,本学科依托于北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拥有X射线粉末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500兆核磁共振谱仪,FTIR、Raman、UVVIS光谱仪,GC、HPLC色谱,气/质联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多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学科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开始招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与应用和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现有教授3人,博士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本学科依托于北华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拥有X射线粉末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500兆核磁共振谱仪,FTIR、Raman、UVVIS光谱仪,GC、HPLC色谱,气/质联用仪等大型先进仪器设备。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多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304
 
 
 
物理化学
01材料物理化学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08物理化学(含物质结构)
④808有机化学
 
 
 
 
复试科目:
分析化学
化学实验技术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多金属氧簇合成与催化化学 
03固体催化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081704
 
 
 
应用化学
01功能材料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909无机化学或910有机化学或911物理化学(任选一门)
02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及应用
03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应用 
045106 学科教学
化学
(专业学位)
01化学学科教学 5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4化学综合
化学教学论
参考书目: 
070304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上、下),傅献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结构化学》东北师大等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有机化学》曾绍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四版。
《分析化学》(上、下),武汉大学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
081704应用化学:
《无机化学》(上、下),宋天佑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基础有机化学》(上、下),邢其毅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物理化学》(上、下),傅献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五版。
《分析化学》(上、下),武汉大学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高级工程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17人。本学科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学者、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省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资助学者等荣誉称号。
学科有特种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控制、现代机械设计技术与应用、液力传动技术研究与应用、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共发表论文224篇,其中EI检索53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完成企业横向科技开发项目69项;获国家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学科现有两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个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示范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00余万元。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1特种机器人系统设计及控制  
 
 
9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809机械原理
复试科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科目: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02现代机械设计技术与应用 
03液力传动技术研究与应用
04机电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
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王知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二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于俊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二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第三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董玉红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吉林省重点学科。学科以电力电子器件、电气传动控制为研究对象,围绕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和交、直流传动及伺服控制的分析、设计、综合展开研究。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吉林省高级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教师学术水平高、工程能力强。电气类系列课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
学科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8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5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精品课1门、省优秀课程10门。出版著作及教材13部,发表论文258篇,被EI等收录60余篇。近5年科研成果产值4000多万元。
已凝练出 “高效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现代交流传动及其先进控制策略”、“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等研究方向。其中高效大功率整流电源、交流传动等方面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自适应逆的应用研究接近世界前沿。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1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电路或810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科目:
初试为电路的,在复试中考自动控制原理;初试为自动控制原理的,在复试中考电力电子技术。
 
备注:不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电力传动智能控制技术
03现代电力变换装置及变换技术
参考书目: 
《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电力电子技术》王兆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26人。本学科有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研究、计算机控制技术研究等三个研究方向。近五年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30多部,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平均每年承担的科研经费达100多万元。本学科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科技厅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均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本学科注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广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其中为一汽吉林轻型车厂、白山发电厂、沈阳热电厂等大中型企业进行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图形图像处理  
 
 
 9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操作系统;
 
不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03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应用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张尧学、史美林,清华大学出版社。
 
 
 
 
 
 
 
 
 
 
 
 
林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专业简介
林学院拥有两个一级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研究生和一个专业硕士点,各专业学科简介如下:
森林培育学科
学科充分发挥区位与地域优势,在长白山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面积荒漠化治理、城乡化学与粉尘严重污染区绿化等提供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森林培育学科为吉林省唯一的涉林部、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吉林省唯一的林科省级重点实验室。森林培育学科师资力量强雄厚,现有教授8人,教授、副教授占学科人员总数62%以上,博士、硕士占85%以上,中国科学院蒋有绪院士为该学科兼职教授。本学科设有天然林恢复培育与经营、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城市林业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碳汇潜力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几年来承担了国际合作、国家及各部委科研课题30余项,现有研究经费1000多万元,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知识体系,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森林保护学科
本学科为北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2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培养高水平的森林保护学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科设有森林昆虫和森林病理学二个研究方向,其中,森林昆虫学研究方向主要以长白山林区林木常发害虫和潜在成灾害虫为研究方向,重点针对这些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害虫种群早期监测和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森林病理方向主要以长白山林区主要树种常发病害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森林病害的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病害流行学及森林病害综合治理等展开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提供保障。本学科在昆虫分类、昆虫生态学、天牛类蛀干害虫综合防治,重要森林病害流行学及其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并形成类稳定的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在基于天牛类昆虫信息化合物制剂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
本学科为北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2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经费充足的学术队伍,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学科设有野生植物开发利用,野生动物开发利用和珍稀濒危动植物保育三个研究方向,其中,野生植物开发利用主要以长白山经济价值高的珍贵植物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在经济林栽培中的苗木繁育、培育技术及标准、有效成分分析与提取,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利用途径与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野生动物开发利用主要以长白山特有珍贵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繁育和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和技术问题;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主要以长白山珍稀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濒危原因、机制、保育技术与对策等方面的理论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为长白山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本学科在紫杉、越桔、天女木兰、长白楤木、刺楸、接骨木、地榆、铃兰等野生经济植物培育与利用上,已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稳定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
本学科是我校特色重点学科,始建于1988年,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功能植物培育(含园林植物功能研究、功能植物品种培育等)、植物功能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栽培等, 突出园林植物功能及其应用领域,将植物景观设计与绿地的综合效益紧密的结合起来,建立了园林植物功能及其应用的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居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948”项目、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近30项,科研经费700多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多项科研成果获各级奖励。本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960m2,野外实践基地189hm2,温室600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570万元,专业图书资料3.6万册。本学科主要培养适应我国城乡环境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林企业及政府机关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
本学科创建于1958年,经50余年的发展,学科现已形成人造板生产工艺学、木材胶黏剂、生物质复合材料学、木材精细加工技术等4个稳定的特色研究方向,整体特点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外延,在小径木综合利用研究、非甲醛系环保型木工胶粘剂开发、大径级及落叶松等难干木材干燥技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6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7人,博士后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1人。所拥有的实验室被评为吉林省拟建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000余m2,仪器设备总值达2420余万元,拥有扫描电子显微镜、气质联用分析、气谱-红外联用分析、旋转流变仪、紫外老化仪等先进分析仪器。近五年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39项,研究经费1073.6万元;培养博士2名、硕士17名;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部,发表论文256余篇,被SCI、EI检索28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5项。
林业工程学科
本专业为2010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的专业硕士学科点,主要依托于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目前设有林产化学加工技术、人造板生产技术、家具与室内装饰工程、包装工程、木材加工技术和林区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等6个研究方向。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90702
 
 
 
森林培育
01天然林恢复、培育与经营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090702复试科目:
森林培育学或森林生态学;同等学历、跨学科加试::气象学或土壤肥料学。
02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
03 城市林业
04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碳汇潜力
 
090703
 
 
090703
 
森林保护学
 
 
森林保护学
01森林昆虫  
 
 
090703复试科目:
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
同等学历、跨学科加试: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昆虫生态学
 
02森林病理
 
 
09070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1野生植物开发利用  
 
6
090705复试科目:
森林植物学
同等学历、跨学科加试科目:
保护生物学
02野生动物开发利用
03濒危动植物保育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1功能植物研究与培育  
 
 
 
 
9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815园林综合
 
复试科目:
园林植物与应用
同等学历、跨学科加试:园林植物基础
 
 
 
 
 
02植物功能景观设计
03园林植物栽培
082902 木材科学
与技术
01人造板 12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14木材学
复试科目:
人造板生产工艺学、木材胶黏剂
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木材加工工艺学
 
02木材胶黏剂
03生物质复合材料
04木材精细加工技术
 
 
 
085228
 
 
 
 
林业工程
(专业学位
 
 
 
01林产化学加工技术
02人造板生产技术
03家具与室内装饰工程
04包装工程
05木材加工技术
06 林区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
 
 
 
6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35木材加工技术
 
 
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同等学力加试:木材加工工艺学
 
 
 
 
参考书目: 
090702森林培育:
《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2008重印)。
《森林生态学》李俊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气象学(修订版)》贺庆棠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土壤肥料学》王荫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090703森林保护学:
《普通昆虫学》彩万志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森林昆虫学》李成德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
《森林病理学》周仲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森林植物学》杜凤国、王柏青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森林植物绿色食品资源开发与应用》杜凤国等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
《保护生物学概论》郭忠玲等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初试科目:815园林综合
《园林树木学》卓丽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园林花卉学》刘燕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园林花卉学应用设计》董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复试科目:园林综合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程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园林设计》唐学山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082902木材科学与技术
《木质资源材料学》刘一星、赵广杰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第1版。
085228林业工程
《木质资源材料学》刘一星、赵广杰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第1版。
 
 
 
 
 
 
 
 
 
 
 
 
 
医学部简介
北华大学医学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所属的教学单位,于2007年5月,由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和临床检验诊断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整合成立的。
医学部下设七个学院一个中心,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医学部有教职工1345人,专任教师42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50人;博士35人,硕士11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省首席教授1人。
现有在校生4436人,其中研究生416人、本专科学生   3780人,来华留学生240人。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护理学、药物分析学和药理学;1个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内科学为吉林省重点学科。基础医学、药学、神经病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和护理学为校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药学学科已通过了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评审。
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9个: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神经免疫与临床免疫实验室、医学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心血管病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神经病学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和整形外科实验室;吉林省中医药科研实验室3个:中药药剂二级实验室、中药化学二级实验室和中药药理学和毒理学二级实验室;省卫生厅重点专科2 个:心血管病专科和临床检验专科;吉林市医疗重点专科13个。
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托各级各类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目前有国家及省市级在研项目80余项,经费1500余万元;省市级鉴定成果120余项,省市级奖励100余项,SCI论文60余篇。
医学部拥有一所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设备价值总值近2000万元,10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十余台件。
目前,医学部在教学教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具有自己办学特色的地方性重点大学的教学单位。医学部将秉承“忠诚医学、勤奋笃学”的优良传统,发挥医学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扬帆起航,阔步前进,为达到国内医学教育领先水平而努力奋斗。
 
 
 
 
 
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于2000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本学科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现有教师14人,教授6人,副教授3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近几年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人,毕业生已工作在国内高等院校,有的已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及带头人。
学科研究方向有:1.肿瘤生化。主要研究遗传性或散发性肿瘤的分子机理与病因,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与开发新的准确性高的肿瘤标志物;2.基因结构与功能。建立肿瘤模型,从分子水平研究基因结构与功能,探讨保护和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基因诊断与治疗方法;3.病毒性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常见病毒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4.中药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人参等中药的蛋白全谱,运用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确立人参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及功能。5.糖与糖复合物。主要研究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分离、纯化、组分、结构及功能等研究。
近年来已完成省、市和校级科研项目20项,其中获得国家标准一项,获省部级奖1项,地厅级奖6项。发表论文共56篇,其中包括:SCI、EI、ISTP收录6篇,重要刊物发表4篇,核心刊物26篇。省、校级优秀课程各1门;公开出版教材9部。目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5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1项,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1肿瘤生物化学  
 
 
 
 
10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1化学综合或612生物综合或613检验综合
④811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分子生物学
不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基因结构与功能
03病毒性疾病分子生物学
04中药蛋白质组学
05糖与糖复合物
参考书目:
检验综合:
《诊断学》陈文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医学免疫学》陈慰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四版;
《医学微生物学》周正任,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六版;
《生物化学》查锡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第七版。
生物综合:
《现代生物学》胡玉佳,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现代遗传学》赵寿元,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微生物学》沈萍高等,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化学综合:
《有机及化学分析》南京大学编写组2002年,第三版;
《有机化学》汪小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复试:《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学科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授予权,200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本学科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7人,。多年来,学科注重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绩斐然,琐果累累,先后有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市级和校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家级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省级以上论文80余篇。
学科有研究室5个,设备150余件,其中万元以上设备30余件,设备总额100万左右。本科室主要围绕“神经-免疫-内分泌的调解网络的中轴线,利用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电生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神经元的形态、数量、突出传递、突触素、突触核蛋白、递质、激素、神经营养因子等进行正常认识形态学基础和机制的研究。研究临床常见疾病,(癫痫、脑梗死等)的认知障碍,并利用针灸干预,从分子、细胞和整体等多个层次揭示针灸治疗的形态学基础,同时进行干细胞培养、诱导和移植治疗圣经系统疾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的研究。
本学科毕业研究生分别在三级甲等医院或高等学校工作。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101
 
 
 
人体解剖与 组织胚胎学
01发育神经生物学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人体解剖学
加试科目:  细胞生物学
组织胚胎学
 
招同等学力考生
 
02临床应用解剖学
03组织培养与临床应用
04神经解剖学
参考书目: 
《人体解剖学》张雅芳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年第10版
         《细胞生物学》凌冶评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邹仲之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第7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于1998年获硕士授权。目前在编教师17名,其中博士9人,在读博士4人,教授7名,副教授6人。
本学科近五年出版著作和教材21部,发表SCI收录、MEDLINES收录、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目前已经完成了20项,其中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承担了20余项相关课题(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8项),科研经费达160万余元。
本学科以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2个明确、稳定研究方向。在消化道肿瘤分子病理学、缺血性心肌病发病机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学科特色。其中在肿瘤分子病理学方面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学科重视科研基地建设,建立了免疫组化研究室、分子病理研究室,细胞培养室和形态计量室,并共享北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本学科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名,毕业研究生分别在三级甲等医院或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01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病理学  
 
 
1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
加试科目:
生理学、组织胚胎学
不招跨学科考生
02心、脑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
参考书目: 
《病理学》李玉林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病理生理学》金惠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医学免疫学》吕世静,科学出版社,2007年,案例版
         《生理学》姚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邹仲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六版
 
 
 
 
 
 
 
 
 
 
 
 
病原生物学
本专业于2005年由教育部批准而设立,主要依托于病原生物学学科,另有1个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和1个市级微生物学开放实验室挂靠在该学科点。学科在编9人,现有副教授以上教师8人。其中博士5人(含在读博士2人),硕士2人;硕士生导师3人,已指导学生近10名。
学科多年来致力于细菌遗传学、病毒致病机制、寄生虫感染与免疫、病毒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通过整合学科原有研究方向,确定主攻方向是常见病原因子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耐药机制、实验室诊断和防治研究。
本学科有一支年富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的研究队伍,经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吉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所承担的《医学微生物学》于2006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并且利用各项建设资金,重点加强了实验室建设,使得科研工作条件日趋完善,目前已建立方向性研究平台3个,拥有大型先进仪器20余件。
二、招生目录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备  注
100103    病原生物学 01病原因子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02分子病毒学
03寄生虫免疫
6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医学免疫学50分
分子生物学50分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
参考书目:
100103  病原生物学:
复试:
《医学免疫学》  金伯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五版   
《医学分子生物学》 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医学检验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于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吉林省重点学科,北华大学重点资助学科。已连续三届被遴选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会的常务理事单位。现有硕士生导师9名,其中教授8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吉林省21世纪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程首席教授1名。本学科现有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共享和专业性的科研平台 5 个,为研究生教学和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条件。学科整体学术水平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在国内同行中也有一定影响。学科组以临床检验的指标及方法为研究重心,形成了以临床多发病免疫学指标及免疫学诊断技术、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为主,病原生物基因诊断及耐药性检验技术与方法、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为辅的研究方向。 同时,在教学及教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专业
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208
 
 
 
 
 
 
临床检验
诊断学
01疾病的免疫学指标及免疫学诊断技术  
 
 
 
 
 
18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 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临床生化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免疫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
 
不招同等学历、跨学科考生
02肝病与免疫
03病原生物基因诊断及耐药性检验技术与方法研究
04血液病基因诊断与治疗
05血液病诊断指标及技术
06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方法学
07临床生化检验及诊断学
08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105108 临床检验
诊断学
(专业学位)
01临床检验 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 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参考书目: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王兰兰、吴建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 许文荣 、王建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倪语星、尚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周新、 府伟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
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内科学
内科学专业见证了附属医院的发展,从1958年建院开始就设置了临床内科,并承担医疗专业本科教学工作。 1981年内科学教研室成立,教学工作步入正轨,促进了临床医疗和科研的共同发展。四十多年来,经过内科学专业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科不论在专业技术水平、科研成果档次还是临床教学水平上都有了质的突破,近年来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二尖瓣及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早期肝癌的介入治疗、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等处于国际国内领先的新技术和项目。2009年作为协作单位完成的“中国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遗传资源的收集利用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3年内科学(心血管内科)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在我院内科学专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于2004年成功脱括号,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心血管病、消化系病、血液病、传染病、神经内分泌五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累计授予本专业硕士学位49人。内科学专业现已成为科系齐全、发展均衡、人才梯队合理的省级优质课、省重点学科,地区的一流和排头。
北华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4个。
其中心血管内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以及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及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达省内领先水平。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成绩优异。
消化内科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面不断追求。拟应用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等先进诊断技术,开展国际上最尖端内镜微创治疗技术-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有关因子进行解析,寻找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的标志物和分子治疗靶点,始终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前沿。
感染科是本地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规范化、个性化治疗的重点学科。在科研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肝炎病毒学,宿主方面的分子及基因水平的解析,探讨感染后慢性化、纤维化和癌化机理。
血液病科通过几十年的摸索、积累,总结了一整套对肿瘤化疗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降低了白血病病人早期死亡率,提高了完全和持续缓解率。2000年建立了吉林 地区唯一一间国际标准100级洁净层流病房。
内科学教研组近五年内共取得科研成果22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部级10项。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30项,获科研经费总计90余万元,五年内共发表学术论文148篇,其中11篇被SCI收录。
拥有2个专业实验室,房舍面积980平方米,有专兼职实验人员21人,实验仪器设备100余台件,仪器设备总值78.79万元。5年内医院投入仪器设备费4883.74万元,购置了包括多功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在内的可共临床研究生培养的大型仪器设备,并投入5.2万元用于专业图书购置,校院两级图书馆现拥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中文藏书10.7万册,外文藏书0.53万册;期刊拥有量中文1867种,外文191种。现有工作条件能够满足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
 
 
神经病学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始建于1973年,至今已有30年历史。1978年成立脑血管病研究室,1981年成立神经病学教研室,医疗、教学、科研都有了长足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有3个疗区,134张开放床位,3名博士,12名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在吉林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科室。是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吉林市重点专科、北华大学重点学科,校级优秀课程。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予点,现已培养研究生50人,2010年脑血管病实验室通过省卫生厅重点研究室评审。
继脑血管病实验室成立后,又建立了肌病病理组化实验室,同时开展了肌酶谱化验检查、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现神经科拥有进口肌电图、诱发电位、脑地形图检测仪。配合我院螺旋CT、MRI、MRA、DSA为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检测手段。
1987年以来,历时10年神经镇痛药物“天麻注射液”研制成功,获省科委二等奖。给广大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天麻注射液以镇痛疗效好、无成瘾性,填补了国内无中药治疗神经痛的空白。1988年治疗脑血栓新药“通脉宁心冲剂”通过三类新药鉴定并获省科委二等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创造了良好的前景。1989年研制成功了“五功能电子医疗保健手杖”和“颈椎病自动牵引治疗机”。以上四项科研成果为我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转让费百余万元。
90年代以后,随着高、精、尖仪器设备的发展和利用,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从疾病发生机理,早期预防,进行了整体、细胞结构直至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1996年首次创造地建立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痴呆小鼠动物模型”及“颈内动脉慢性血栓模型”属国内首创,1999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完成了历时10余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康复”。该成果获2003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脑血管性痴呆发病相关的细胞凋亡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的研究。在临床工作中成功开展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及脑出血患者的微创血肿清除术,大大提高了脑血管病患者的治愈率。20年来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14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获专利2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正在进行中的省、校级科研课题6项。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是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北华大学重点学科,吉林市重点专科。学科拥有一批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 如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GE ViVid7 Demision全身彩超仪,X线DR,1.5T MRI仪等等。学科实力雄厚,拥有高素质的学术梯队,承担着教学、医疗和科研三大任务。现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人,中级职称16人,其中有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学位12人。本学科有多项科研、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励,如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华大学特等奖等。目前承担省科技厅基金项目3项、市科技局基金项目4项和大学科研课题6项。全体专家正以饱满的热情、高尚的道德、努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人民的健康事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北华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是吉林市医学重点专科,吉林省高等院校优质课程,北华大学校级优秀课程,1999年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予点,是吉林地区较有威望的皮肤性病治疗中心。学科集教学、临床、科研为一体,主要研究方向是医学真菌和皮肤性病学。多年来开展了皮肤真菌、病理、免疫等医学基础研究,使一些疑难病症得到科学诊治。
学科技术力量雄厚,有教授1人,副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90%的学科人员在京、沪、粤等地研修。共培养毕业研究生18人。学科设有皮肤科病房,8张床位,门诊诊室3间、专家诊1间,激光、真菌检验室、治疗室、处置室各1间。多年来治疗性传播疾病、激素依赖性皮肤病和真菌病、病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万余例;抢救治疗各型重症药疹、大疱性皮肤病、重症银屑病、湿疹等疑难病症经验丰富。对淋病、支原体、衣原体,梅毒,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亦有丰富治疗经验。
开展新技术10项,如采用真菌培养、菌种鉴定等方法,对常见和疑难性皮肤病做出明确诊断;应用敏筛过敏原检测系统查找致敏原;封闭疗法治疗全秃、普秃、斑秃;二氧化碳激光新技术治疗皮肤科常见病等。
该学科研究成果丰厚,全科近五年撰写国家级论文118篇,科研成果“复方联苯苄唑溶液”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转让费120万元。学科组获国家级科技贡献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在研课题5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统编教材《皮肤美容学》1部、《皮肤美容治疗学》1部。
外科学
外科学专业见证了附属医院的发展,从1958年建院开始就设置了临床外科,并承担医疗专业本科教学工作。1981年外科学及外科学总论教研室成立,教学工作步入正轨,促进了临床医疗和科研的共同发展。
四十多年来,学科不论在专业技术水平、科研成果档次还是临床教学水平上都有了质的突破,常规开展了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神经介入治疗、断肢(指)再植、足趾(拇甲瓣)移植手指、人工关节置换术、严重创伤及脊柱手术等处于国内领先的高难度手术。1996年外科学专业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在外科学专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5个专业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近五年授予本专业硕士学位84人。外科学专业现已有普外、骨外、手外、神经外、心胸外等五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三级学科和一个省重点实验室-整形外科实验室,科系发展均衡,人才梯队合理,是北华大学校级优质课,地区的一流和排头。
该专业现有讲师以上人员47人,其中教授和主任医师15人,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22人,中级职称10人。学术队伍中有博士8人,硕士36人,这为本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该学科毕业研究生部分是在读或已获得博士学位,绝大多数已成为外科骨干或技术带头人。学科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崇尚科学研究。在心胸外科、手外科、肿瘤防治、骨与关节外科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某些方面居于相同学科同类领域国内领先地位。近五年来“雾化吸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等2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6篇。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201
 
 
 
内科学
01高血压、冠心病诊断和治疗  
 
18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内科学
只招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02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
03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
04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05胃肠道早期肿瘤研究
06肝癌的诊断及治疗
07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08神经内分泌学
 
 
100204
 
 
神经病学
01脑血管病诊治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神经病学
只招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02肌病及周围神经病
03神经生物电诊断学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01性病学  
 
复试科目:皮肤性病学  
只招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02医学真菌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01心脏、血管超声  
 
 
 
 
14
复试科目:
①超声影像方向:超声诊断学②CT与MRI方向:医学影像诊断学③核医学方向:临床核医学
只招全日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02腹部超声与妇产科超声
03介入性超声
04血管成像影像研究
05CT、MRI技术及临床应用
06肿瘤病变的早期影像学研究
07心肌核素显像
 
100210
 
外科学
 
01冠心病外科治疗
 
24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
外科学
不招同等学力考生,只招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或往届本科生。
 
02肺癌的综合治疗
03食道癌的外科综合治疗
04胃癌的外科治疗
05肝癌的综合治疗
06肝脏移植
07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08关节与脊柱外科
09关节镜与关节重建外科
10. 显微外科
11. 颅内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12. 脑血管病外科治疗
参考书目:
100201内科学:《 内科学 》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 6 版。
100204神经病学:《神经病学》  吴  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 版。
                     《医学真菌学》王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①超声影像方向:《超声诊断学》钱蕴秋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②CT与MRI方向:《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③核医学方向:《临床核医学》王柏龄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00210外科学:《 外科学 》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 1 版。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1051
临床医学
105101
内科学
01高血压、冠心病诊断和治疗
02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03胃肠道早期肿瘤研究
04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05肝癌的综合治疗
06神经内分泌学
 
 
 
 
 
 
 
5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五选一
①内科学
②外科学
③神经病学
④皮肤性病学
⑤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只招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105104
神经病学
01脑血管病诊治
 
105106
皮肤病
与性病学
01医学真菌
 
1051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01介入性超声
02 CT、MRI技术及临床应用
105109
外科学
01冠心病外科治疗
02关节与脊柱外科
03显微外科
04脑血管病外科治疗
 
1051第一临床医学院参考书目:、
105101内科学:《 内科学 》叶任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第 6 版。
105109外科学:《 外科学 》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 1 版。
105104神经病学:《神经病学》  吴  江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第 1 版。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皮肤性病学》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 版。
                     《医学真菌学》王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①超声影像方向:《超声诊断学》钱蕴秋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②CT与MRI方向:《医学影像诊断学》白人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护理学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学科,学院于1985年开始率先在吉林省内创办高等护理专业专科教育,1995年开始创办护理本科教育,1993年成为吉林省高等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主考院校,2005年获护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护理学专业实验室面积1000㎡,仪器设备总值200万元。现有综合模拟人、高级心肺复苏训练组合、虚拟静脉注射培训系统、成人注射及穿刺手臂模型、静脉注射训练手臂模型、血压测量手臂等进口高仿真度和互动功能的智能化教学模型,教学设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有效地保障了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及韩国公州大学看护系等国内外多家知名护理院校建立了有好关系,并于2006年10月加入两岸四地“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同时聘请美国麻省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詹林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彭美慈教授、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博士生导师姜安丽教授、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娄凤兰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209
 
 
 
 
护理学
01护理教育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8护理综合
复试科目:
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基本技能。
只招收国家统招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
 
02护理管理
03 临床护理
参考书目:
《内科护理学》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第四版。
《外科护理学》曹伟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护理学基础》李小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四版。
《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药物分析学
 药物分析学科是校重点学科,拥有一个省级中药化学二级实验室。《药物分析课程》为吉林省精品课程。本学科现有教学及科研人员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相关研究仪器设备有高效液相——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仪、红外光谱仪,分子荧光、原子吸收仪等。
本学科现有“现代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药物开发”两个研究方向,近3年来,共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教研课题10余项,其中获省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5项,申报发明专利6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本学科现有在读研究生19人。
药理学
    药理学科是北华大学重点学科,药理学课程为吉林省精品课。药理学硕士点建立于2001年,处于省内先进水平。目前药理学共有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14人。多年来本学科主要从事心血管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神经药理学和抗炎免疫药理学研究,共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41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19项,在国内外杂志和学会上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国际检索收录11篇)。药理学实验室设备有:无创血压测定仪、16道生理记录仪、血液流变仪、水迷宫、镇痛测定仪、自主活动测定仪、动物脑立体定位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总价值达人民币240万元,同时共享北华大学相关实验设备,可满足上述4个研究方向之用。截至目前,本学科共招收统招硕士研究生55名,已有5届学生毕业,分别在协和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被各类大学、研究所及医院等单位录用。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00704
 
 
药物分析学
01现代分析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609药学综合1或306西医综合
复试科目:药物分析;
 
不招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
02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药物开发
 
 
 
 
100706
 
 
 
 
药理学
01心血管药理学  
 
 
 
10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610药学综合2(生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
 
 
复试科目:
药理学(只招收全日制应届或往届药学、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
02神经药理学 
03抗炎免疫药理学
04分子药理学
参考书目:
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分析化学》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药理学:《药理学》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生物化学》査锡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7版。
《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第5版。
 
 
 
 
 
 
 
 
 
 
 
 
 
 
 
 
 
 
 
 
 
 
 
 
 
 
 
 
 
 
 
 
 
 
药学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制药工程专业简介                            
 
制药工程是以药物的探究、开发、生产、效能探析为主要内容工程技术领域。药物的探究、开发和生产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主要的产业之一,它和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各国家都把药物的探究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制药工程领域范围含生物制药、化学合成制药、中药制药、药剂配制等。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性质,可分为:新药的探究和开发、制药工艺和设备的探究和设计、制药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经营。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把握所从事制药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把握解决工程新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生药、化学以及生物的基础知识,具备药物探究开发的能力和技能、药物生产工艺和制药设备的探究、开发和管理、药物探析技术和药物质量控制等能力。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生物制药、合成制药、中药开发、药剂、药物性能检测和探析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代码 名称 研究方向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085235
 
制药
工程
01制药分离工程、中药加工现代化工程技术
02基因工程与发酵、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03中药提取工艺研究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4-英语二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302-数学二
④916药学综合
 
 
复试科目:
现代分析技术或生物技术制药或生药学
 
 
参考书目:
085235制药工程:
801《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版,吴立军,人民卫生出版社
《分析化学》第六版,李发美,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企业管理学科以企业理论、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85%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本学科有 2 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贴 .近几年共发表论文100 余篇,主持并参加的省、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本学科拥有完备教学科研设施,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
专业代码 名 称 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120202
 
 
 
企业管理
01市场营销  
 
 
10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916管理学
复试科目: 市场营销学 加试科目: 1.企业战略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
02人力资源管理
03企业战略管理
04企业理论
05财务管理
参考书目: 
    《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市场营销学》吴健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企业战略管理》杨锡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人力资源管理》陈维政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北华大学

添加北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华大学考研分数线、北华大学报录比、北华大学考研群、北华大学学姐微信、北华大学考研真题、北华大学专业目录、北华大学排名、北华大学保研、北华大学公众号、北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hdx/yjsy_17527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