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 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 简介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 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渤海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艺专业 简介 正文

一、培养目标

渤海大学全日制化学工艺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化学工艺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 坚持立德树人为本,化工工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化学工艺硕士要掌握化学工艺的基本知识,同时侧重于企业应用。
3. 掌握化学工艺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化学工艺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
 4.形成基本学术能力。培养成为讲的出口、写的出来、干的出手,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化工新材料开发:针过化学合成工艺的手段生产的新材料,以及部分以化学合成的
化工新材料为基础通过二次加工工艺生产的复合材料。
2. 绿色化学工艺技术:利用化学工艺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3. 化工污染物的资源化及标准化:对化工、轻工产生的 “三废”进行资源化工艺的
开发及标准化利用。

三、学习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6个学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为年。个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个学期进行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应不少于一年
2.提前毕业与延期毕业
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均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在达到毕业要求时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最低不能少于两年。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学习年限内完成论文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不得超过最长修业年限的规定。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提前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通过后,且论文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程序。申请延期毕业的研究生需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研究生延期毕业审批表》,经导师及所在学院同意,报研究生学院审批。研究生学院受理延期和提前毕业申请的时间为每年3月份和9月份。提前毕业研究生的学费应按学制规定基本年限(三年)缴纳。

四、培养方式

1.培养过程坚持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训练并重。
(1)通过经典文献阅读夯实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与研究生共同制订其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每学期的学分分配、学习和考核方式、教学实践、文献阅读、科研工作、学位论文选题范围等做出总体安排。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3个月内完成。
(3)课程学习注重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应根据个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时间,在申请论文答辩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分。
(4)强化科研训练,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要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篇,作为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论文。资格论文必须在答辩前刊出,否则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充分发挥导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注重发挥专业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实践领域,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扎实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不少于36学分(含36学分),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和盲审等环节。研究生可在导师指导下跨学科和专业选修相关的课程。在同一一级学科内跨专业选修课程,可计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基本学分;跨一级学科选修的课程不计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的基本学分。本专业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计划表(附后)。

六、成绩考核

课程学习与教学环节,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进度进行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课程以百分制计算,所有的学位课程均为考试课程,且学位课程的成绩达到75分为合格(其中公共必修外国语课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非学位类型课程成绩达到60分或及格为合格。学位课程的考试必须全部合格,才能修得相应的学分。非学位类型课程,可以根据其成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记录,主要依据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期末测试及读书报告撰写水平等评定成绩。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预答辩、学术活动等培养环节采取考察方式进行。考察成绩按合格、不合格评定,由导师及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察结果,进而确定所得学分。

七、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初进行。这一环节重点考查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中应该呈现课题研究和撰写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核心观点、内容框架、创新之处等内容。
2.中期考核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期末进行。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负责,所长(教研室主任)、导师、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进行全面考核。由审核小组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评定成绩。
3.预答辩可以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或合格的研究生,方可进行学位论文撰写等后续工作。对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组提出,经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学院,主管校长批准可中止学习,按肄业处理。

八、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

1.科研训练
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完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完成教育实践活动,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含36学分),中期考核合格,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作者署名单位为渤海大学)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专业类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以标准16开为基本单位,版面原则上不低于2版;若以标准32开为基本单位,版面原则上不低于3版)。或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最新版本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以发表论文年度的最新版本为准)、SCI及EI收录的专业学术期刊(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相当于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篇)上至少发表1篇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至少1篇国际会议论文被CPCI-S收录(第一作者必须为研究生本人或导师,如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署名单位为渤海大学),作为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论文。学位论文送审前,资格论文如未刊出,必须提供用稿通知,否则不允许参加论文外审。
2.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经专家评议修改后,可以正式进入学位论文撰写环节。硕士研究生投入到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半。硕士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进展报告,至少接受导师组的两次审核第一次为第五学期的最后三周;第二次为在第六学期的前三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应恪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学位论文的文字量(正文部分)不低于2.0万字。论文格式参照《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摘要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九、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审议和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按《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需要由5人(或7人)组成,其中至少有1名外单位专家。一个学科内应尽可能统一组成一个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教授、副教授或具有相当职称(含具有导师资格)的专家担任,其中至少有3名研究生导师,答辩委员会主席应为外单位专家。答辩人的导师可以列席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导师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可向答辩委员会介绍论文作者的情况,但不能代替论文作者回答委员们的提问)。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答辩会由学院组织且应公开举行。
2.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方可授予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学位论文未通过者,经修改合格后可于第二年再进行一次答辩,并按有关规定收取相关费用。

十、专业书籍与期刊

(一)著作:
1. 钱建华. 精细化学品化学[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
2. 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 材料科学基础[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 汪秋安. 高等有机化学[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王敏,宋志国. 绿色化学化工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5. 许淳淳. 化学工业中的腐蚀与防护[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6. 何开元. 功能材料导论[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
7. 梁文杰. 石油化学[M].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5.
8. 胡会利,李宁. 电化学测量[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9. 刘琳,邢锦娟,钱建华. 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0. [美]P.T.阿纳斯塔斯,[美]J.C.沃纳 著,李朝军,王东 译. 绿色化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二)期刊:
1.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半月刊。
2. 《Industri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双周刊。
3.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综合类权威期刊,周刊。
4. 《Chemistry of Materials》,美国化学会主办,材料综合类权威期刊,半月刊。
5.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爱思唯尔出版公司主办,材料综合类权威期刊,月刊。
6. 《化工学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月刊。
7. 《化工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月刊。
8. 《石油化工》,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国化工学会石油化工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月刊。
9. 《精细化工》,《精细化工》编辑部出版,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和辽宁省化工研究院共同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月刊。
10. 《石油炼制与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杂志社出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化工类权威期刊,月刊。


渤海大学

添加渤海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渤海大学大学考研分数线、渤海大学报录比、渤海大学考研群、渤海大学学姐微信、渤海大学考研真题、渤海大学专业目录、渤海大学排名、渤海大学保研、渤海大学公众号、渤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渤海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渤海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bhu/yjsy_25360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