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导师赵元吉

发布时间:2018-11-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导师赵元吉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导师赵元吉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导师赵元吉 正文


  
  姓名:赵元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2年6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体育系
  研究方向:体操(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个人简介:
  1996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任教,2002年9月考入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攻读硕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体操、健美操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主研参与各级各类课题近3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合著出版专著、教材7部,10余篇学术论文入选各级各类论文报告会,获得教学、科研等各类奖项10余项。

  近五年来的科研成果(含科研获奖、厅局级以上课题、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教材专著):
  
  1 主要学术论文

  1)体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原因与恢复手段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2期,第一作者;
  2)体操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影响因素与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第一作者;
  3)力竭运动对力量型和耐力型少年运动员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第二作者;
  4)现代学校体育:体育精神的培养与健康教育的弘扬并行不悖,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期,第一作者;
  5)四川省体操运动员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5期,第二作者;
  6)我国体育界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期,第三作者;
  7)体操技术(男子项目)演进过程及其规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4期,独著;
  8)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的个性特征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独著;
  9)北京奥运会后四川省业余体操训练模式选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3期,第二作者;
  10)体育人文社会学所属三级学科教材建设的共性问题与改进原则,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第二作者。

  2 主要科研项目
  1)西南地区学校体育设施服务全民健身研究(1017SS06149),国家体育总局哲社项目,第一主研;
  2)我国基层体育社团发展的路障分析与对策研究(1131SS07088),国家体育总局哲社项目,第一主研;
  3)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四川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SC08E11),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4)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科技支撑研究(2007GXQ4B130),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第二主研;
  5)体育人文社会学所属三级学科教材建设的改进思路和建议(08BTY033),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第三主研;
  6)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及实现途径探索(1374SS09063),国家体育总局哲社项目,第一主研;
  7)多元经济背景下构建川渝两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SC09B004),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一主研;
  8)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10XTY000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负责人;
  9)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现状调查与保护模式研究(10EG112),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第一主研;
  10)生命教育视域下青少年的体育取向研究(2011ZR0141),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第三主研。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成都体育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成都体育学院考研分数线、成都体育学院报录比、成都体育学院考研群、成都体育学院学姐微信、成都体育学院考研真题、成都体育学院专业目录、成都体育学院排名、成都体育学院保研、成都体育学院公众号、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体育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体育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成都体育学院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cdtyxy/yjsds_16058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