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92年,期间历经计算机学科部(1992-1994)、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994-2007)、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至今)。数理学院始建于1978年5月,期间曾经历了基础课部(1981—2000)、信息科学系(2000—2007)、数理学院(2007—至今)的发展过程。2014年4月,学校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加强内涵建设,将两学院合署办学。
  目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下设基础课部、数学系、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软件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
化系、信息技术实验中心等机构。现有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个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3个专业列入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中评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次评为4星专业,在“武书连榜”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连续多次评为B+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65人,教授26人,副教授60人,硕士生导师45人,博士生导师4人。有专任教师13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95.6%,博士学位50.7%。2人享有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人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2人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近40名教师具有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香港等地的海外研修经历。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600余名,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学院具有完备先进的教学、实验、研究设施条件和仪器设备。实验场所总面积13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金额3000余万元。建有1个省级教学实践中心(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拥有多功能离子束增强沉积设备、高真空三靶磁控共溅射镀膜系统、制备太阳能电池及性能测试的整套仪器设备、曙光并行机、双目视觉机器人开发平台、脑电采集系统、过程控制对象及HART仪表系统、智能无线传感网系统、超高频示波设备等多功能化的综合实验平台,同时还具有数十种正版化的教学、科研软件。为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注重学科发展,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实力增势强劲。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2个省级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千级净化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项;省部级及中石化、中石油项目36项、省教育厅和市政府项目近60项、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安庆石化等各类企业横向项目250项,累计到款近5000万元;发表SCI论文近140篇,其中Nature Index论文5篇,EI论文34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各类专利近400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近80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各级各类奖励13项,其中省部级或其他同等行业类科技奖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鉴定10项。
  学院教风严谨,教学成果突出。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3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江苏省重点教材5部;近5年来,承担省级及以上教研课题9项、撰写核心教研论文20余篇;获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1项。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三年来,由我院教师指导或我院学生参加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国际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恩智浦” 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创新竞赛、江苏省数学竞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共1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3项,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总决赛(上海站)铜牌 1项,亚洲区域赛铜牌4项;获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全国二等奖5项;机器人大赛全国一等奖10项;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60多人获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常州大学

添加常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常州大学考研分数线、常州大学报录比、常州大学考研群、常州大学学姐微信、常州大学考研真题、常州大学专业目录、常州大学排名、常州大学保研、常州大学公众号、常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常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常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chang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5455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