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介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介绍 正文

一、学院简况
资源环境学院源于1979年建立的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2000年更名为地球环境科学系,2005年建立环境工程系,2008年成立资源环境学院。
学院现有环境工程(1999年招生)、环境科学(2009年招生)、地理信息科学(2002年招生)、遥感科学与技术(2009年招生)、测绘工程(2011年招生)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是省级特色专业,环境工程是四川省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3S集成与气象应用(二级学科)、资源与环境硕士(环境工程领域、测绘工程领域)、农业硕士(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等学位授权点。

二、学院师资情况
我院现有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高级职称比例达48%;具有博士学位46人,比例达79%;硕士生导师29人;另有教学管理人员5人,学生管理人员6人,实验技术人员3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
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人,三育人标兵1人,成都市“一专多能”优秀青年教师5人。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清洁生产审核、安全评价、水土保持、环境监理及造价工程师等环境工程、测绘工程等经验30余人。
近三年学院获学校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6项。学生评教优良率99%。
三、科研情况
我院主要围绕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测绘类两大类学科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及其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催化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环境遥感、大气遥感、气象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为环保、测绘、气象等行业服务。
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等近260项,到账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
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4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
《BP网络泛化能力与水资源水环境系统不确定性分析》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机酸强化粗颗粒石灰石新型烟气脱硫技术》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黄姜加工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化》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的区域环境问题诊断研究及应用》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石棉县林业信息化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教学平台资源
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测绘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创新开放实验室,实验面积共计4000余m2。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实验室面积约2500余m2,拥有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1400余套、总资产达2000余万元。现有10万元以上的进口高精密仪器26台,主要包括:GC-2010型气相色谱仪、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283型电化学系统、761型离子色谱仪、GCMS-QP2010plus型气质联用仪、Agilent1200型液相色谱仪、R-12型真空蒸发浓缩仪、multi N/C 2100型总有机碳分析仪、RF-5301PC型荧光分光光度计、XRF-180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ICP725型全谱直读光谱仪等。学院制定了创新开放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近年来,年均开放100余个实验,参加人数500余人次。
五、科研平台情况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 机构类型
中—塞能源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2019年10月 中国-中东欧创新实验室
四川省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8年7月 省级实验室(中心)
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2010年11月 市厅级实验室(中心)
环境发展与研究中心 2015年2月 校企联合实验室(中心)
成信大-之和环保污染防治联合实验室 2017年9月 校企联合实验室(中心)
生态环境治理与碳减排联合实验室 2019年4月 校企联合实验室(中心)
 
、学生就业及发展
我学院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我院考研率一直位居全校前列。
、主要就业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全国各气象系统、全国各国土资源局、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阿里巴巴、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市锦江区绿氧生态环境保护中心。
八、考研深造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美国特洛伊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添加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排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保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chengduxinxigongche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331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