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二战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9-07-2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经验
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二战经验分享

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二战经验分享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二战经验分享 正文

我2018年二战,先说一下我的分数, 
2016年专硕考试:英语54、政治50、西综175,总分279。
2017年因为拿到了规培证,我考学硕,今年的分数为:英语70、政治58、西综244,总分372。
参加了两次考研,有一些感悟和误区分享给大家,希望给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各科一些建议:
英语:真正准备今年考研已经是2017年下半年了,对我个人来说,准备的太早人容易疲惫,去年我花在英语的时间很少(因为当时误认为英语水平定型了,不花一年多,提高不了多少,其实不然),当年考英语,可以说我有两个阅读理解完全不知道文章在说什么,考得意识模糊,这就是单词量不够的缺点(去年背了何凯文的1575个重点单词,发现效果不好)。今年的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每一篇我都挺有把握,所以考完试,听到某些同学说,今年的英语比去年难,我不敢苟同,其实说难的同学还是功夫没下到。
今年我学习英语的方法很简单:背单词。我用的是扇贝单词,选择好考研词汇后(今年背的是2018考研英语词汇大纲 5518个单词),设定好每日的单词量,每日打卡。日积月累,单词量上去了,满篇都是自己认识的单词,还考啥理解?哈~对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还是推荐一下,有老师点拨一下,有时候比自己看书效果要好。我听说有些老师宣传“单词无用论”,我不这么看,单词永远是基础,先不提能不能灵活掌握,至少单词量上去了,根基就打牢了,遇到阅读理解的时候,满篇大部分都是自己认识的单词,那种踏实感很舒服,纵使有些单词不考察常用意思,但是联系上下文,这些单词的偏门的意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整体把控很重要。回想起去年考英语,看到满篇的生词,做题的时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那种感觉很恐惧。
政治:我和去年一样只花了1个月复习。最后的押题很重要(大概考前2周才出来),这是拿分的大头,我背的是米鹏的,这些老师押题其实都差不多(肖4大家都爱,不提啦~徐涛的视频讲课比较幽默,不过他的小黄书我感觉内容太多了,别的老师不太清楚没有发言权),最后做题目的时候记得字要工整!不过我今年多看了肖大的8套和4套的选择题(有一些重点会在选择题里反复出现,你们做了就知道了),去年只背了大题。很多人建议做肖老1000题、一点点复习,如果你政治想考七八十分当然可以,如果你只想考跟我一样—58分左右,政治真的不用花太多时间。
西综:成也西综,败也西综。第一年我把大量的复习时间放在西综上,可才考了175。因为我太重视内外科,小三科基本没复习(小三科的分基本没拿到。主要是受到曾经复习执业医的误导:复习执业医,我只复习了“内外妇儿”,其他基础科目一点点没复习,照样四百多,执业医题目简单,考广度,而考研却完全不一样了,考深度)。研究近几年的真题会发现,现在出题越来越灵活,十年前会出现基本一模一样的原题,现在不可能了。只有把知识点弄懂,才能不变应万变。
生化:我相信这是很多人头疼的一门。生化的特点是难学,考试却很简单。今年我首先复习的就是生化,一点点看生化视频。生化我是没怎么看书的,主要是看讲义,遇到实在不理解的,我会仔细翻书看,但这很浪费时间,因为生化不像内科需要一点点把书上的东西吃透。讲义好处就在于把重点列出来了,就可以做到有重点的复习,而考试就考这些东西。另外复习最难的物质代谢篇,有一个提醒,当你不理解,感觉头大的时候,不妨把糖酵解、脂肪酸B氧化等知识点背诵下来,当背诵下来的后,你的脑海里就会有很多的素材,回过头来看,遇到一些不理解、难以联系的知识点,也许就会恍然大悟、迎刃而解,毕竟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
生理:这门科目无疑是小三科里最复杂,考的难度最深的一门。生理还是要认真看书,有些地方难以理解,最好还是配合视频看,能减轻疲劳感,增加记忆强度(当然很多人只看书,或者搞不懂的地方看视频,这也是可以的,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谈到重要性呢,举个例子,诺贝尔医学奖项全称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此生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对生理学深入学习,可以使我们对内科学等科目的学习更加轻松、更加深刻。因为只有带有理解的记忆,记忆的才更深。
病理:病理章节最多了,可是别畏难,因为考点却很固定,就是琐碎的知识点挺多的,要做好总结。具体要结合真题看就行了。病理很好拿分。
内科:内科是需要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门科目,需要啃书,要弄懂,在10年前,题目都翻来覆去的考,选项当题干,题干当选项,甚至有原题出现,知识点都考烂了,所以大家现在在掌握必须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也要适当的对一些没考过的知识点有所关注。因为西综想获得高分,必须扎扎实实深入的复习。还有的同学说X型题的正确率底,本身X型题就可以拉开差距,所以对于真题里ABCD的每一个选项,我们都必须搞懂,不能满足于这一题选什么,甚至触类旁通,对每一个选项展开思维风暴,自己去联想这个选项可以引伸出什么样的知识点?并在书上找到出处,做好总结。
外科: 我考的是学硕的外科,之前结合考纲看了下,外科在699西医综合大纲里占的比重很低,大概才十几分,题目都有送分题、拔高题之分,经过几年临床工作,有些送分题即使我不复习,我也能回答出来,而有些拔高题,除非很深入、花大量时间,否则可能很难做出来,这样复习外科的性价比就很低了,结合这种考虑,我花在外科的复习上很少。所以提醒下考学硕的朋友,各个学校单独命题,在题型(例如有的学校有简答题、名解,有的学校只有选择题)、分值分布重点等方面可能有不少差别,大家一定要到所报考学校的官网找一下考纲,具体研究下,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决定自己的复习策咯。考专硕的朋友,外科当然也要好好复习,但是外科相对于内科理解的部分少了很多,以记忆为主。
总结:
最后要提几点:
1.方向: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人情况不同,要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计划一定要按时完成,大到考研备战整个时间段内具体复习每一科的规划,小到每天临睡前规划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且务必要完成,因为踏踏实实一天一天下来,坚持下来才能成功。切记不可因为离考试还有近一年,今天出去K个歌,明天出去喝个酒,分就是这样一点点丢掉的。
2.真题: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真题不单是拿来做的,更是拿来研究的,需要研究真题的每一个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结合以往学长们的经验,和我自己体会,再次强调,一定要对真题提高重视,对了推荐一下北医的真题,把个个学科分类好了,方便总结。我第一年因为时间分配不当,真题只做了一半。今年我拿出了三四个月研究真题。
3. 框架:知识框架很重要,类似于思维导图,一个关键字,在脑海里就可以把所有知识点一点点串联起来,这种感觉很棒,让人胸有成竹,可惜我今年准备时间还是不充分,思维导图做了一部分,还没有完全掌握。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复习,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只有自己写的才记忆深刻。丁香园上有以往大咖做的西综导图,大家可以搜索。我个人用的是“幕布”,类似软件很多,大家选自己合适的一款即可。
4.视频:考研视频很多,今年下半年我看到了阿源老师和昭昭老师的串讲视频,阿源老师讲的很细致,现在时间还早,跟着阿源老师的视频一点点复习会很踏实,昭昭老师会画图,有自己讲课的特色,深入浅出,我执业医的时候就看过他的视频,挺好的。还有一个专门的交流群,而且有问题可以在里面交流、提问,阿源老师看到都会认真的回答,群里氛围也很好,很感谢群里的小伙伴和老师的帮助!有时候有一群一起奋斗的朋友,这种精神动力也很重要。
5.口诀:对于一些难记的知识点,还是需要口诀的,有时候需要自己编口诀,因为别人编的你不一定想得起来。举个例子,淋巴瘤NK细胞的CD分型为16、56,我的口诀就是:敌人拿着A K4,7步qiang(NK),要溜(16)我先溜(56)。
6.工具:在这里提一下自己日常生活能提高效率的一些手机app,
滴答记事:一款GTD(Getting Things Done)软件,把脑袋放空,增加专注感。无论是一些脑海中琐碎的知识回想记录,还是一些学习提醒,他都可以做到。还提供了番茄钟的功能(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番茄工作法,用来提高专注)
幕布:一款思维导图和大纲软件。用来做知识框架和整体把握。
背单词:扇贝单词、百词斩。我个人用扇贝单词,因为每天打卡很有成就感,百词斩也不错,还有图片联想记忆,对我个人而言,缺点就是不能打卡  ^_^,目前我还在继续打卡,词库是医学专业词汇。曾经看到过有些人晒出的打开几千天的图片,真是充满了动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活永远充满挑战,而你永远不会准备好,尽力就好!时间会给你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

添加成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成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群、成都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成都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成都中医药大学排名、成都中医药大学保研、成都中医药大学公众号、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chengduzhongyiyaodaxue/kaoyanjingyan_21137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