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王珊珊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王珊珊

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王珊珊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导师:王珊珊 正文

[导师姓名]
王珊珊

[所属院校]
大连理工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王珊珊
性别:女
人气指数:2017
所属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所属院系:文法学院
职称:讲师(高校)硕士生导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材料表面工程
研究领域:专利价值评估及运营绿色专利技术及制度研究专利大数据分析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sswang@dlut.edu.cn

[个人简述]
王同敏,男,1971年生,工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大连市顶尖及领军人才。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辽宁省凝固控制与数字化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兼任MCSP凝固模型化系列会议国际组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分会理事、上海光源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光源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科协先进材料联合体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联盟理事等。1991-2000年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5年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回国就职大连理工大学。带领研究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合金凝固行为同步辐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首次在原位研究中实现了电磁场干预。利用同步辐射成像与衍射等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了锡基、铝基、锌基、铜基等合金的凝固行为与电磁调控机理,研究成果入选2010年度“上海光源代表性用户成果”与2012年度“北京光源用户成果Highlights”,研发出合金凝固电磁调控系列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高铁等重大工程中的材料制备难题。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先后获得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全国铸造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奖,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发表SCI收录论文120篇,EI收录论文15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在读博硕研究生21人,已毕业博硕研究生22人。

[科研工作]
1991-2000年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5年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回国就职大连理工大学。带领研究组在国内率先开展合金凝固行为同步辐射原位可视化研究,并首次在原位研究中实现了电磁场干预。利用同步辐射成像与衍射等动态分析技术,研究了锡基、铝基、锌基、铜基等合金的凝固行为与电磁调控机理,研究成果入选2010年度“上海光源代表性用户成果”与2012年度“北京光源用户成果Highlights”,研发出合金凝固电磁调控系列专利技术,解决了我国高铁等重大工程中的材料制备难题。以第一或第二完成人先后获得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年全国铸造行业优秀青年人才奖,2016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发表SCI收录论文120篇,EI收录论文150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在读博硕研究生21人,已毕业博硕研究生22人。

[教育背景]
2007.32014.3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科技博士2004.92007.3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科技硕士2000.92004.6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1997.92000.6大连一中
大连理工大学

添加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大连理工大学报录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群、大连理工大学学姐微信、大连理工大学考研真题、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目录、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大连理工大学保研、大连理工大学公众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大连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alianligongdaxue/daoshi_51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