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1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温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温州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温州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温州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温州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温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温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温州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温州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戴大蒙 刘桂 姜罗罗 童长飞 柯见洪 徐速 刘建国 张晓瑜 胡来林  叶修梓 陈美芬 陈秋珠 李晓燕 张宝臣 张文杰 王佑镁 石海均 方益权 钭晓东 刘芳雄 张一力 黄兆信 谢志远 林孟清 江华 谢健 李业杰 王尚银 郑彩莲 刘玉侠 张小燕 王柏民 戴海东 牟德刚 陈福生 任映红 李峰平 周宏明 孙树峰 叶忻泉 于洪卿 吴玉宗 王宗正 孙金波 李志国 李炳安 陈国治 钱晓薇 敖成齐 张胜帮 董新姣 吴明江 张兴国 陆建梅 邵黎雄 余小春 马剑华 缪谦 胡茂林 柴玉叶 时茜 丁金昌 林娟娟 余卫芳 叶明德 袁继新 周永强 胡新根 刘建平 田一光 程亚倩 王舜 钟平 唐天地 陈帆 李新华 兰云军 吴华悦 王稼国 赵焕光 林长胜 黄忠裕 方均斌 赵敏 郑海鹰 张宗劳 余闯 张乃敏 余览梅 王幼斌 王玮明 马万 洪振杰 何文明 安荣 赵才地 杨万铨 罗勇 郭洪欣 高利新 陈希镇 魏静 李勋祥 李运河 舒湘鄂 冯百跃 吴晓勇 孙会玲 乔志亮 陈克秀 陈其射 张洪渊 严忠 刘锦明 庄根源 李新德 夏侯富生 叶苗 朱晓申 黄卫峰 罗晓杰 盛培林 叶世祥 魏成春 蔡克骄 夏诗荷 孙良好 彭小明 金理新 黄晖 苏勇强 徐华炳 丁治民 黄涛 王兴文 刘传鸿 叶建军 陈小碧 潘玉进 黄亨奎 郭文斌 倪小敏 胡来林 胡伟国 胡瑜 郑信军 周湘浙 薛伟 赵家龙 冯爱新 曹宇 廖宁波 罗胜 郑蓓蓉 孙芙蓉 张永普 柳劲松 应雪萍 杨海龙 廖志勇 马增岭 赵肖为 张笑钦 徐安察 程国正 胡云飞 毛继光 蒯正明 孙武安 王勇 邱本 欧阳恩钱 缪心毫 杨祥银 陈志刚 郑春生 王海晨 陈安金 张一平 邱国珍 陈建光 李包靖 罗筱玉 韩雷 马福成 马贝加 吴其南 马大康 林亦修 金文兵 张靖龙 程水龙 陈柳 盛爱萍 胡友峰 饶道庆 颜翔林 王小盾 俞为民 龙江启 赵志军 蔡志凌 钱昌吉 郑亦庄 袁先漳 应向东 叶建柱 杨光参 万里 林振权 李士本 金柏琪 姜年权 李革新 李怀忠 李益明 刘文斌 钱祥忠 施晓秋 韦文生 吴桂初 张耀举 赵汉理 郑崇伟 朱翔鸥 董长昆 戴瑜兴 刘海涛 熊静 徐清 梁晓娟 乔迁 雷新响 张东 赵亚娟 马志成 陈迪妹 向卫东


  姓名:向卫东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年 
  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材料、纳米材料、薄膜能源材料的研究。

  个人简介:
  向卫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出生。
  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葡萄牙阿威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01年在英国利兹大学从事博士后,200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访问研究。
  现任温州大学材料化学学院教授,科技处处长,浙江省材料学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春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浙江省纳米技术攻关及示范应用专家组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分会理事,浙江省硅酸盐学会理事,浙江省电镜学会理事,温州市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制笔协会副理事长,温州市制笔行业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先进光电材料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11门,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材料、纳米材料、薄膜能源材料的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科技项目15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重大科研项目2项,温州市省重点科研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2项。
  主持完成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纳米TiO2薄膜用于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申请专利4项。授权专利1项。

  代表性论文:
  [1] 向卫东 三阶非线性光学玻璃材料的研究进展 硅酸盐学报35(2007) 149-156 (EI)
  [2] XIANG Weidong,Growth of Lithium Niobate Crystal by the Vertical Bridgman Method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35(10)(2007)1387~1389 (EI)
  [3] Yang, Xin-Yu, Liang, Xiao-Juan, Xiang, Wei-Dong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al relaxation of Na2O-B2O3-SiO2 glasse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9(8) 2007, 55-57 (EI)
  [4] Yang Q, Wang L, Xiang WD, et al. Preparation of polymer-grafted carbon black nanoparticles by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POLYMER CHEMISTRY 45 (15): 3451-3459 AUG 1 2007(SCI,EI)top
  [5] Duan ZC, Zhang JJ, Xiang WD, et al. Multicolor upconversion of Er3+/Tm3+/Yb3+ doped oxyfluoride glass ceramics MATERIALS LETTERS 61 (11-12): 2200-2203 MAY 2007(SCI,EI)
  [6] Kamzina LS, Snetkova EV, Raevskii IP, Emelyanov AS, Xu JY, Xiang WD Evolution of the ferroelectric phase in 001 -oriented (100-x)PbMg1/3Nb2/3O3-xPbTiO3 single crystals PHYSICS OF THE SOLID STATE 49 (4): 762-768 APR 2007(SCI)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陈迪妹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6年11月 
  职称:副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陈迪妹,女,1966年11月出生于浙江乐清,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学教育教研所主任。
  1992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992年8月-1993年7月在乐清育才中学任教,1993 年 8 月至今在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任教。
  1999年晋升讲师,2005年晋升副教授。200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主持或参与省、校等各级课题十余项,在中国电化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科研成果获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奖,校教育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
  兼任浙江省中学化学教育委员会理事、温州市中学化学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获得温州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女教工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持项目及专利:
  主持并完成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度研究课题[SC45] “高师化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主持2010年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207040500700901] “化学教师教育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主持并完成温师院教科研课题[2002JY15]“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研究”
  主持并完成温师院教科研课题[J2000Y08]“中学有机化学CAI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主持并完成温师院教改课题[2000JG12]“中学化学课外活动研究”

  代表性论文:
  陈迪妹,程亚倩等《高师化学专业“开放实验教学”的实践》教育评论,2009,(1),96-98.
  陈迪妹,程亚倩等《高师化学“教师职前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8,(5),46-48.
  陈迪妹《中学化学MCAI应用现状及思考》(人大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04,(8),54-56全文转载)中国电化教育,2004,(3),43-45.
  陈迪妹,张存琴,马志成《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调查与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24(1),98-102.
  陈迪妹,钟平,丁金昌《手性氯甲基二环膦酰胺的合成》江西科学,2004,22(3),205-207. 4 Di-Mei Chen, Ping Zhong, Zhi-Ping Yang and Mao-Lin Hu
  Di-Mei Chen, Ping Zhong, Zhi-Ping Yang and Mao-Lin Hu《 N,N_-Bis_3-cyano-1-[2,6-dichl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1Hpyrazol-5-yl_-1,4-benzenediamide dimethylformamide disolvate》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2005,(4),E61: o1362–o1363.
  Di-Mei Chen, Ping Zhong, Jinchang Ding and Chengye Yuan《(1RS,3aSR)-1-(chloromethyl)-1λ5-phospha-2,6a-diazaperhy-dro-pentalene 1-oxide dehydrate》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2004,(1),E60, o237–o238.
  Di-Mei Chen, Zhi-Ping Yang,Ping Zhong and Mao-Lin Hu《1-[2,6-Dichloro-4-(trifluoromethyl)phenyl]-5-[(4-dimethylaminobenzylidene)amino]-1H-pyrazole-3-carbonitrile》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2005,(2), E61, o702–o703.
  陈迪妹《高师开设“化学课外活动”选修课的实践和探索》德州学院学报,2003,19(12),89-90.
  魏海霞,陈迪妹《不饱和度在有机化学解题中的妙用》化学教学,2010,(5),6-9。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马志成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9年9月 
  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马志成,男,汉族,195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
  1977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中国化学学会会员,全国化学教师教育研究会会员,浙江省中学科学教研大组成员,温州大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及《现代教育》《成才之路》编审等。
  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教育规划课题研究20多项,发表交流论文100多篇项,出版教学用书10多部,获教学成果奖和科研奖励10多项,获全国化学科技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以及“教书育人”优秀班主任和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等,1999年5月被信阳市教育局选拔为首届“名师”培养对象,2002年2月调入温州师范学院化学系工作,2003年被温州师范学院评为重点科研人才。
  近几年指导中学立项省市教育规划课题研究10多项,指导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等50多项。
  目前正从事化学课程教学论、科学课程教学论、基础化学、中学继续教育与科研指导等教学与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
  1.马志成《探究性学习的驱动力》比较教育研究,2004,7(23-26,32)
  2.马志成《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思考》实验教学与仪器,2002,11(4-5);《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实践》学科教育,2003,4(36-40)被人大复印资料2003(6) (31-32);2003,11(33-36)全文转载
  3.马志成《加强中师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尝试》《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摘要)》化学教育,1996,2(33-36);2002,7-8(29-30,40)
  4.马志成《中师化学教学实施科技教育的尝试》《中师化学活动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化学教学,1997,3(11-14); 2000,2(22-27)
  5.马志成《化学课堂素质教育特征》《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8-9(21-22); 2000,8(624-627)
  6.马志成《关于当前学生评价问题的思考》《中小学实施磨砺教育的初步研究》教育探索,2004,9(42-44);2004,11(96-97)
  7.马志成《现代启发式教育思想探微》《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素质教育研究》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8);2000,6(8-11)
  8.马志成《美英日韩中学科学课程对我国综合理科的启示》《美国(现代化学)教材的特点与启示》课程研究,2005,4(38-44);2007,1(44-48)
  9.马志成《对高中新课程综合理科课程建设的构想》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9(50-5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设计》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9(45-47)
  10.马志成《评价蓝图:课堂学生评价科学化的有效尝试》《高校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代教育论坛,2005,8(35-36);2006,12(72-74)
  11.马志成《高师“化学教学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高师化学教学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高等理科教育,2007,4(151-154);2007,1(28-32)
  12.Ma,ZC《Crystalstructureof(R)-1,1-bi-2-naphthol1,3-bis(pyrid-4-yl) propane,C20H14O2•C13H14N2》《New Crystal Structures》2006,4 NCS 221(SCI)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赵亚娟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3年6月 
  职称:副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赵亚娟,女,满族,1963年6月出生,辽宁省沈阳人,民主同盟盟员,副教授,工程硕士。
  1984年7月于辽阳化纤工学院(现沈阳工业大学)毕业留校,2006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9月评聘为副教授。2003年7月调入温州大学(原温州师范学院)工作。
  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省科委科技计划项目等研究工作;曾被多家企业聘为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杂多酸催化混酸酯合成工艺的开发”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物性双密度聚氨酯鞋底原液”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发表20多篇科技论文,获得发明专利一项。
  目前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及数学在精细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主讲的《化工原理》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

  代表论著:
  1.Ya-Juan Zhao,Xin-Hua Li and ShunWang.1,4-Diazoniabicyclo[2.2.2]octane hexaaquacobalt(Ⅱbis(sulfate).Acta Cryst.2005.E61,m671-m672
  2.Ya-Juan Zhao,Ruo-Wang Lin and Xin-HuaLi. Bis(1,2-di-4-pyridylethene) bis(5-hydroxyisophthalato) zirconium(Ⅱ)monohydrate.Acta Cryst. 2005. E61, m535-m537
  3.Ya-Juan Zhao,Xin-Hua Li.4-Nitrophenol-urea(1/1).2005.E61,o3366-o3367
  4.赵亚娟.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开发.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27(1):69-71
  5.赵亚娟. 学生是教学主体,课件是教学工具. 中国教育科学通讯. 2005,2(12):47-48

  承担项目:
  1.主持校级重点项目:“可呼吸”性合成革材料的研究;
  2.主持市科技局项目:“2-吡啶甲酸铬的新合成方法的应用;
  3.主持瑞安市科技局项目:“阻燃性(型)聚氨酯合成革浆料的开发。

  主要成果:
  1.“杂多酸催化合成戊二酸二异辛酯的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2.“已二酸二甲酯生产的新方法” 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3.“高物性双密度聚氨酯鞋底原液”项目——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张东 
  性别:男 
  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张东,博士,博士后,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1986年至1992年在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994年在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出站。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作为专家到芬兰中北部综合大学进行有关聚酯材料方面的合作研究。
  曾任抚顺石油学院石油化工分院院长,兼任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学院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温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温州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应用化学硕士点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大庆石油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仪表材料学会理事;温州市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资源化与循环利用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论文:
  C.B.Huang, D.Zhang and S.F.Wang,“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ALOGENONITROBENZENES BY SUPEROXIDE ION ELECTROCATALYZED BY METALLO-PORPHYRINS”, J.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1(1991)740.
  S.F.Wang, C.B.Huang and D.Zhang,“PRODUCTION OF SUPEROXIDE ION WITH CARBON
GAS-DIFFUSION-ELECTRODE AND REACTION OF SUPEROXIDE ION WITH AROMATIC HALIDE”, Chin. Chem. Lett., 2(1991)827.
  D.Zhang, Y.S.Jiang, D.J.Wang and T.J.Li,“ELECTROCHEMICAL AND SPECTRO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TRICYANOETHENYL-N,N-DIMETHYL ANILINE”, Chin. Chem. Lett., 3(4)(1992)305.
  D.Zhang, Y.S.Jiang, D.J.Wang and T.J.Li,“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S OF CYANOETHENYL ANILINE DERIVATIVES”, Chin. Chem. Lett., 3(1992)569.
  S.F.Wang, C.B.Huang and D.Zhang,“PRODUCTION OF SUPEROXIDE ION WITH CARBON GAS-DIFFUSION-ELECTRODE AND REACTION OF SUPEROXIDE ION WITH AROMATIC HALIDE”, Chem. Research Chin. Univ., 8(1992)1420.
  张东, 姜月顺, 王德军, 杨赛鹏, 李铁津,“氰基乙烯基苯胺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3(1992)1420.
  D.Zhang, C.X.Guo, Y.S.Jiang,“STUDY OF QUANTUM CHEMISTRY ON REDOX BEHAVIOURS OF CYANOETHENYL ANILINE DERIVATIVES”, J. Molecular Science, 8(1992)136.
  M.Y.Han, D.Zhang, Y.B.Bai, T.J.Li,“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AND REDOX SWITCH PROPERTIES OF Zn(DMIT)”, Chem. Research Chin. Univ., 9(1993)49.
  郭纯孝, 姜月顺, 张东,“电子给受体型化合物氧化还原的电子结构”, 物理化学学报, 9(1993)49.
  M.X.Guo, D.Zhang,“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ONDUCTING LB FILMS BASED ON (NDTA)2(DMIT)2”, J. Mol. Science, 10(1994)1.
  D.Zhang,“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of Nitro-styrene Derivatives”,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1(1995)214.
  D.Zhang, C.Wei,“Charge Transfer of Azobenzene Compounds with Donor-Acceptor”,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1(1995)234.
  D.Zhang,“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of Zn(DMIT)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1(1995)250.
  D.Zhang,“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s of Carbazole-TCAQ Charge-transfer Salt”,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1(1995)253.
  Q.Chen, H.Chang and D.Zhang,“How to Take the Removal of Condensation Water into Account in Polyesterification Kinetics”, Polymer J., 31(7)(1999)599.
  乔迁,张伟禄,张东,刘春艳,田一光,赵亚娟,“AA/HPHP、AA/NPG聚酯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5(8)(2004)1545-1548.
  Lixin LIU,Dong ZHANG,Lijia An,Huayang ZHANG and Yiguang TIAN,“Hydrolytic Depolymerization of PET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J.Appl. Polymer Sci.,95(3),(2005)719-723.
  刘立新,刘若望,张东,安立佳,王禹,“结晶度对微波作用下PET水解解聚的影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6(12)(2005)2394-2396.
  Kaixiang LI,Xiaofang SONG and Dong ZHANG,“Molecular Weight Evaluation of Depolymeriz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Using Intrinsic Viscosity” J.Appl. Polymer Sci.,Vol.109, (2008) 1294–1297.
  Kaixiang LI,Xiaofang SONG and Dong ZHANG,“Depolym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ith Catalyst Under Microwave Radiation” J.Appl. Polymer Sci., Vol.109, (2008) 1298–1301。

  科研项目:
  1.“电沉积超薄膜在微电子器件上的应用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95039)。
  2.“在介观孔道分子筛内合成纳米结构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674004)。
  3.“饱和聚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1048)。
  4.“废弃聚酯材料的微波解聚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38)。
  5.“纯水中聚酯PET的微波解聚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44003)。
  6.“聚酯PET的微波解聚及其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4043)。
  7.“微波作用下聚酯解聚催化剂的选择、制备及其催化作用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506016)。
  8.“微波作用下PET 解聚催化剂的选择与催化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407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雷新响 
  性别:男 
  职称:副研究员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雷新响,男,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Nucl. Acids Res. Stem Cell. Organic letters, MRC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2006年入选温州“551人才工程”,2010.3-2011.2在耶鲁大学学习, 2011.2月在Scripps Florida Institute访问交流。

  发表论文:
  1.Ma, QZ; Liu, L; Ma, MS; Xiao, HP; Chen, LH*; Lei, XX*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Recognition of Carboxylates: A Receptor Based on the Binol Scaffold Functions as a Chiral Solvating Agent for Carboxylic Acids. In prepare.2012
  2.He, DH; Zhou, Y; Lei, XX; Xiao, HP; Qi, HY; Xu, HX; Ding, LS. Gymnotheloids A — C, three lignan alkaloids from Gymnotheca chinensis. Under review.2012
  3.Lei, XX; Xu, J; Ma, W; Qiao, C; Newman, MA; Hammond, SM; Huang, YQ. Determinants of mRNA recognition and translation regulation by Lin28. Nucl. Acids Res. doi: 10.1093/nar/gkr1279 2012. IF 7.836
  4.Liu, L; Ye, MD; Hu, Xg; Yu, XC*; Zhang, LX; Lei, XX*.Chiral Solvating Agents for Carboxyilc Acids Based on Salen Moiety. Tetrahedron: Asymmetry, 22: 1667-1771. 2011.
  5.Jin, JY; Jing, W; Lei, XX; Feng, C. Peng, SP; Boris-Lawrie, K; Huang, YQ. Evidence that Lin28 stimulates translation by recruiting RNA helicase A to polysomes. Nucl. Acids Res. 39(9): 3724-3734. 2011, IF 7.836
  6.Peng, SP; Chen, LL; Lei, XX; Yang, Y; Lin, HF; Carmichael, GG; Huang, YQ.Genome-wide Studies Reveal that Lin28 Enhances the Translation of Genes Important for Growth and Survival of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Stem Cell. 29, 496-504. 2011, IF: 7.87
  7.Jiang, Y; Yang, GZ*; Chen, Y; Liao, MC; Liu, XM; Chen, S; Liu, L; Lei, XX*. Terpenes from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Helvetica Chimica Acta. 94 (3): 491-496, 2011 IF: 1.435
  8.Han, C; Liu, CP; Zhou, YF; Xia, BQ; Zhu, ZO; Lei, XX; Shen, Y.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yanuric acid residue in infant formula sampl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Food Chemistry. 127, 875–879, 2011 IF: 3.5
  9.Ai, Y; Yang, GZ*; Liu, JC; Chen, Y; Liu, L; Lei, XX*.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five new pyrimido[5,4-c]quinoline-4(3H)-one derivatives using 1D and 2D NMR spectroscopy. Magn Reson Chem 48 (12): 955-959, 2010 IF: 1.5
  10.Lei, XX*; Liu, L; Chen, XJ; Yu, XC; Ding, LS; Zhang, AJ*. Pattern-Based Recogni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Enantiomeric Excess, Using Chiral Auxiliary Induced Chemical Shift Perturbation NMR. Organic Letters 12 (11): 2540-2543, 2010 IF: 5.4
  11.Ye, XX; Lei, XX*; Chen, ZF; Zhang, LX; Zhang, AJ*. In Situ Measurement of the Enantiomeric Excess of Alcohols and Amines under Asymmetric Reduction Reaction by H-1 NMR. Organic Letters 12 (14): 3238-3241, 2010 IF: 5.4

  主要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厅等项目。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乔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9年9月 
  职称: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乔迁,男,汉族,1959年9月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博士。
  1982年7月至2001年8月在吉林工学院从事化学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9月调入温州大学。
  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完成鉴定4项。
  目前正从事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化学工程方面的研究。

  主要教学情况
  讲授课程:

  1.化工原理,5届,学生230人。
  2.化工工艺学,1届,学生46人
  3.精细化工工艺学,3届,学生150人
  4.化工热力学,1届,学生39人
  5.化工制图,2届,学生80人

  实践教学:
  1.化工原理实验,学生300人。
  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2届,40人。
  3.毕业论文,5届,40人。
  4.化工见习5届,500人。

  代表论著
  1.张颖 乔迁 王哲,壳聚糖膜分离乙醇 / 水溶液的渗汽化性能研究,水处理技术,2001 年 03 期
  2.乔迁 张伟禄 张东 刘春艳 田一光 赵亚娟,AA/HPHP 与 AA/NPG 聚酯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 年 08 期
  3.张伟禄 乔迁 刘春艳 张东 赵亚娟,醇酸缩聚反应温度对反应级数的影响,粘接,2004 年 06 期
  4.刘乃青 乔迁,合成 PEN 的酯交换反应工艺优化研究,化工新型材料,2004 年 08 期
  5.乔迁 韩义军 陈彦模,BHEN 缩聚反应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 ( 2 ),386-388
  6.乔迁 陈彦模 赵亚娟,NDC 合成 PEN 的研究,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44 ( 1 ),1-4

  科研项目
  1.省科委在研项目,聚醚胺合成的研究,2002年;
  2.省计委在研项目,聚醚胺产业化技术攻关,2002年;
  3.省计委在研项目,PEN的开发,2005年。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梁晓娟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3年1月 
  职称:副研究员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梁晓娟,女,1963年1月出生,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在读博士。
  2000年5月在大连轻工业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8月-2002年8月在大连轻工业学院从事高分子化学的教学及科研管理工作,2002年9月调入温州大学工作,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2001年参加完成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研究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完成的纳米玻璃用于果蔬保鲜材料的获大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前主要从事LINbO3晶体 和PbWO4晶体的生长技术及性能研究,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研究工作。

  代表论著:
  1.梁晓娟,杨昕宇,向卫东《Ag/TiO2光催化薄膜清除乙烯的研究》功能材料,2005,(6)
  2.梁晓娟,杨昕宇,向卫东,刘维学《多孔玻璃管复合TiO2薄膜光催化清除乙烯的研究》硅酸盐通报2006,(3)
  3.梁晓娟,周永强,刘海涛 《废玻璃在建筑微晶玻璃中的应用》中国陶瓷2006,(6)
  4.梁晓娟,马希晨,何连芳 《TiO2超细粉体的合成及用于麻脱胶废水的处理》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3)。

  主要项目及专利:
  1.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51306]“墨水用炭黑表面修饰改性的研究”(2005.01—2007.01,进行中)
  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18] “可见和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研究” (2004.01—2007.12,进行中)。
  3.参加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5C11043] “纳米改性中性墨水的研究” (2006.01 — 2007.06,进行中)。
  4.参加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5C11043]“水性染料及墨水的研究”(2005.01 — 2006.05,结题)
  5.参加温州市合作项目“高性能钨酸铅闪烁晶体的生长研究”(2006.10—2008.10进行中)。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徐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年11月 
  职称:副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不对称合成和催化、高选择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开发应用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研究

  个人简介:
  徐清,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浙江永康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理学博士,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生导师、校聘副教授。
  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硕博连读研究生,在黄宪院士指导下从事高选择元素有机化合物开发应用研究,2004年6月获浙江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作为特别研究员,与韩立彪教授合作从事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的开发和应用研究;2009年2月进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先后在J. Am. Chem. Soc.、Chem. Commun.、Org. Lett.、J. Catal.、J. Org. Chem.、Org. Biomol. Chem.、Synlett.、Tetrahedron Lett.、J. Organometallic 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批多项专利。
  研究方向为不对称合成和催化、高选择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开发应用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研究,目前主要从事过度金属催化和无过渡金属参与的以醇类化合物为绿色合成试剂的各类优势高效绿色合成方法开发与应用研究。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姓名:熊静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8年9月 
  职称:副教授 
  所在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应用有机,精细化学品合成,精细化学品结构剖析。
 
  个人简介:
  熊静,女,汉族,1968年9月出生,湖北荆州市人,硕士生导师,博士,副教授。
  1999年获陕西科技大学工学硕士,2009年获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
  2004年获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第二层次),2007年获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代表论著:
  1.Jing Xiong, Miao-Chang Liu, Ji-Xin Yuan. 1-(Carboxymethyl)uracil, Acta Cryst. (2005). E61, o2665–o2667.
  2..Jing Xiong, Xin-Xiang Lei , SeikWeng Ng. Diaqua(benzimidazole) (nitrato-k O) (1,10-phenanthroline)cadmium(II)nitrate. Acta Cryst. (2005). E61, m1097–m1098
  3.J. Xiong, M.-L. Hu, Q. Shi and H.-P. Xiao. Crystal structure of 2-(5-fluoro-2,4-di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e)glycin, C8H8FN3O5. Z. Kristallogr. NCS 221 (2006), 37–38.
  4.Jing Xiong, Mao-Lin Hu, Yun-Jun Lan and Shu-Fen Zhang. [(5-Fluoro-2,4-dioxo-1,2,3,4-tetrahydropyrimidin-1-yl)acetamido]aceticacid–4,4’-bipyridine (2/1). Acta Cryst. (2006). E62, o2371–o2373
  5.J. Xiong, Y. J. Lan, and S. F. Zhang. Lanthanum(III) Complex of Uracil-1-Acetic Acid. Russian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2007, 33(4):306–311.
  6.XIONG Jing, CAI XiaoQing, YIN Ping. Crystal Structure, Spectroscop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2-(toluene-4-sulfonylamino)-benzoic Acid. Acta Phys. -Chim. Sin., 2007, 23(8):1183-1188
  7.Jing Xiong, Hai-Feng Zhu, Ya-Juan Zhao. Synthe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mino Acid Ester Derivatives Containing 5-Fluorouracil. Molecules 2009, 14, 3142-3152

  主要项目
  1.主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含氟尿嘧啶短肽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药理性质研究”S20060029,(2006.06-2008.06,已结题)
  2.主持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高效低毒农药咪鲜胺的绿色合成技术开发”2008C21034, (在研)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温州大学

添加温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温州大学考研分数线、温州大学报录比、温州大学考研群、温州大学学姐微信、温州大学考研真题、温州大学专业目录、温州大学排名、温州大学保研、温州大学公众号、温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温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温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