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湖北民族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湖北民族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湖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湖北民族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湖北民族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谭志满 唐卫青 徐铜柱 陈沛照 倪东业 谭德宇 白松强 史伯安 段正超


姓    名: 谭志满

性    别: 男

最高学位:博士

职    称:教授

职    务: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E-mail  :zhi4712471@163.com

电    话:0718-8437536

研究方向: 民族历史与文化、语言人类学

:: 个人简介: ::
2001年毕业于中南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担任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社会学以及民族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同时担任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国家社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会理事、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陵特色资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吉首大学武陵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近年来,在《宗教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合作和独立出版学术著作4部,曾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6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研究3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奖励,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多项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纳。


姓名:唐卫青
性别:女
最高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无
E-mail:215757907@qq.com
电话:13367188638
研究方向:民族学
:: 个人简介: ::
2002.09-2005.06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2008.09-2011.06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
2005年6月任教湖北民族学院。
:: 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及经费 :::
1.200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师资流动调查研究(编号2006y262)
2.2010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y060)民族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3.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11BMZ065)海峡两岸民族村落的宗教比较研究
:: 科研成果奖励: ::
2009年《湖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资流动调查研究》获恩施州社科研究三等奖;
2011年《女性人类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获恩施州社科研究三等奖;
2012年《日月潭边邵人社会宗教文化的民族学考察》获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专著类三等奖;
2012年本科院校"以院为本"的教研制度研究(编号2007JY028)获校级校研项目三等奖;
:: 公开发表论文及专著: ::
时间刊物(出版社)篇名(书名)
2011.12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日月潭边邵人社会宗教文化的民族学考察
2007.4中国成人教育湖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师资流动调查研究
2007.2集团经济研究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新农村
2008.5职业时空社会工作理论对高校管理的创新启示
2009.2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女性人类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
2009.9赤峰学院学报蒙古族起源、发展及其游牧文化的变迁研究
2009.4鸡西大学学报民族地区资教教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6湖北经济学院学报高校课堂教师行为研究
2007.4吉林高等专科学院学报湖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师资流动调查研究
2008.8湖北人民出版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字数达5万字)
2007.9理论月刊少数民族文化与和谐社会研究
2007.9星星(理论月刊)征婚启事的戈夫曼戏剧理论探讨


姓名:徐铜柱
性 别:男
最高学位:硕士
职称:副教授
职务: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E-mail:esxutongzhu@163.com
电话:18971889309
研究方向:民族地区行政管理、社会建设与管理、文化产业
:: 个人简介: ::
徐铜柱,男,湖北巴东人,校级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1995年7月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并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学生管理科科长等职务,2007年元月至2010年11月任原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副书记,2010年12月至今任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00年9月至2001年6月在武汉大学法学院进修管理学。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攻读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11月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参加第三期全国民委系统民族问题研究中青年骨干培训班学习。2010年9月,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主讲《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在《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政治》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 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及经费: ::
1、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0年度课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领导力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GM-2010-042))",经费3万元,学校配套资金3万元,合计6万元。
2、武陵地区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2008q209),湖北省教育厅,2008-2010;经费0.2万元。
3、清江流域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研究(08ZX04),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8-2010;经费2万元。
4、恩施州旅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恩施州为重点(MY2010Y001)"。经费:0.5万元。
5、新时期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状况比较研究(200817),湖北省高校德育研究会,2008-2010;经费:0.2万元。
:: 科研成果奖励: ::
论文《社会稳定视域下民族地区基层政府领导力探讨》获国家民委第二届民族问题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文《西部地区民族文化生态建设的战略选择》获恩施自治州人民政府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姓名:陈沛照
性别:男
最高学位:硕士博士在读
职称:副教授
E-mail:chenpz0718@163.com
电话:13337499268
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 个人简介: ::
陈沛照,湖北省恩施市人,土家族,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会员。199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获法学(民族学)硕士学位,2011年进入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攻读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学位。担任本科生、研究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人类学与当代生活》、《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民族学人类学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项,省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三篇。曾被评为湖北民族学院"优秀班主任"、"创新教育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多次被学校考核为年度"优秀"等次。
:: 目前承担的研究项目及经费: ::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度一般项目"和谐社会构建下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湖北苗族个案研究"(编号:08JC850001),主持人。经费4万元。
2、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09年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旅游开发与民族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编号:HBMW200911),主持人。经费3万元。
3、湖北民族学院2009年度教学研究项目"西部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研究"(编号:2009JY019),主持人。经费0.2万元。
:: 科研成果奖励: ::
1、论文《变迁与调适:苗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获国家民委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获恩施州精神文明建设第八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0);
2、论文《从一个苗族村落的教育民族志反思中国边远地区民族教育》获恩施州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
:: 公开发表论文及专著: ::
1、中国人类学学科地位省思.载《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CSSCI)
2、人类学视域中的唐村人情往来.载《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CSSCI)
3、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60年.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CSSCI)
4、变迁与调适:苗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小茅坡营村的个案研究.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期转载。
5、从一个苗族村落的教育民族志反思中国边远地区民族教育.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6、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政策探析.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北大核心),独撰。
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与启示.载《前沿》,2010年第3期.(北大核心)
8、困境与出路-关于武陵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考.载《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9、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省思.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0、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参编。


姓名:倪东业
性别:男
最高学位:硕士
职称:教授
职务:体育学院院长
E-mail:ndy680@163.com
电话:0718-843559913469749888
研究方向: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
:: 个人简介: ::
倪东业,男,1966.1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教授职称,2001年年任体育系主任、2005年成立体育学院任院长至今。担任湖北省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副秘书长、湖北民族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研究工作。教学方面,承担了《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科研方法》、《羽毛球》等5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2008年度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方面,撰写的《民族传统体育与健康教育》教材被多所民族高校选为体育专业本科生使用教材;出版专著《土家族民族民间体育开发与研究》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推广有重要的意义和极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国体育科技、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2005年获湖北省高校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论文《对民族传统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07年全国民族体育科学论文二等奖;2009年论文《对湖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的研讨》获湖北省体育局群众体育论文一等奖;已完成

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内容来自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招生网。

一、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民族学
          陈沛照  姜  爱  谭志满  唐卫青  张连海  林继富  刘尧峰  刘顺峰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邓辉煌  陈心林  胡兆义  唐敦双  张  胥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乔  勇  冉瑞恩  谭世明  谭志喜  王孔敬  张新平  李永诚
中国少数民族史
          郭  峰  冉红芳  杨洪林  胡方艳  刘  琼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向思全  金  晖  李烨鑫  覃  莉  李  嘉
民族社会学
          罗华陶 谭贤楚
民族法学
          黄继坤  李  勇  汪  燕  朱  政  蔡世鄂  毛克盾  冉艳辉  谭俊峰  杨  信
          司马俊莲 
民族体育学
          何  斌  刘晓丽  倪东业  王  佳  万  利  向  政  张  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  胥  谭大友  来永红  朱士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袁  琳  张蔚玲  邓  磊  谭德宇  徐铜柱  蔡诗敏  冯显德
思想政治教育
          邹太龙  洪  雁  雷随斌  罗成富
党的建设
          柯友朝
文艺学
          陈梦熊 范生彪 杨光宗  何荣誉  李  莉  王三毛  张  婷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校内导师  江佳慧  李元胜  徐益良
校外导师  李特夫
汉语言文字学
          陈云豪金小栋
中国古代文学
          丁志军 刘劲松 熊  碧 骆贤凤  向  亮  徐定辉  杨年芬  张金梅
中国现当代文学
          宋俊宏  毕  曼  谭  苏 
基础数学
校内导师  沈如林  谢君辉  周  敏
校外导师  江  芹
应用数学
校内导师  刘志军  詹建明  马学玲  蒋冰峰  马大柱  刘显明  王连文  唐光耀
          王清龙  李祖雄
校外导师  杨文光  刘  蒙  赵  中

运筹学与控制论
校内导师  陈世强  魏代俊  唐利明  向会立  向长城
校外导师  尚  华  张学新
信息安全
          郑明辉  黄双林  胡  涛  李  劲  沈济南  罗庆斌  李  军
化学工程
          宋新建  吴德勇  郑  寅  吴称意  齐宝平  谭志伟  陈先勇
化学工艺
          田大听  段正超  王金收  王联芝  胡  盛
生物化工
          李国祥  冯  驸  王发松  田从魁  向东山  余爱农  杨  艳
应用化学
          刘信平  吴少尉  魏世勇  李群芳  王  艳  程新华  张  煜         
食品科学
校内导师  汪兴平  王道才  周  志  朱玉昌
校外导师  熊光权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张  驰  方  庆  马  琼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校内导师  莫开菊  罗兴武  邓伶俐
校外导师  张  强
林特食品加工与开发
          刘晓鹏  程  超
功能食品营养与安全
校内导师  罗  凯  周毅峰
校外导师  向极钎  何美军
森林经理学
校内导师  艾训儒  姚  兰  崔令军  吴  林  李时东  郭秋菊  钱  楷
          谢知音  朱  江
校外导师  何友均  王  兵  牛  香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校内导师  肖  强  姜  宁  林  健  唐巧玉  周大寨
校外导师  陈心胜  尹广鹍  郭志凯  张晓爱  黄  荟  杨晓颖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校内导师  邓志军  李吉涛  王明红 
校外导师  辛海平  张  琼  姚春鹏  侯海军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薛兴华    宋鄂平    孙  毅   常  胜   汤弟伟

中医基础理论
校内导师  袁德培    陈龙菊    徐俊芳    石廷   曾楚华
校外导师  胡玉萍
中医内科学
校内导师  罗洪斌  王嘉军  陈显兵  黄德斌  吴素英  范有明  刘 绪
          杨付明  殷彩桥  付  烊  袁  林
校外导师  何本鸿  胡兴荣  方邦江  向  田 
中医骨伤科学
校内导师  黄 琼
校外导师  章程鹏  庞宇舟  周立亚  皮红林  余志勇
民族医学
校内导师  涂  星  黄  胜  黄筱钧  胡泽华  李厚聪  刘可云  文德鉴  詹光杰  张  波
校外导师 武永康  王  凡
中医妇科学
校外导师  方  刚  滕红丽  郭建芳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翻译
          易  红  陈池华  陈海兵  熊  莉  谭  念  刘孔喜  汪  刚  黄  兵  王  军
新闻与传播
校内导师  罗翔宇  廖  云  张宏树  谭  华  戴  蔚  郑  艺  陶  薇  吴柳林  谭  宪
          谭  琼  宋艳丽  李勋灿  刘进华
校外导师  陈洪友
能源动力
校内导师  孙先波  易金桥  廖红华  黄  勇  钟建伟  高仕红  郭  黎  钱  楷
          朱永丹  朱  黎  李绍武  廖  宇  李  沁  谭爱国  李  强  刘  嵩
          向  军  黄双林  刘显明  徐  建  胡俊鹏  来国红  高  林  杨永超
          董效杰  陈坤燚  任达华  向  勉  刘三军 
校外导师  蔡  雄  陈前臣  邓继万  黄安国  石旭刚  孙松山  向绪峰  徐  升
          杨春风  杨云权

内科学
校内导师  刘伦志  汪莲开  杨  华  石  磊 孟祥武 张朝贵 郑  龙 苏林冲
          姚  平  李华波  汪茂荣  罗  丹  向海燕  陈  娟  陈世健  张明霞
校外导师  叶  茂  贺建华  张明华  邓银芝  张复贵  李光才  曾莉蓉  陈  典
          雷玉华  孙  文  郑晓丽

儿科学
校内导师  黄  华  吴素英  卢  巧
校外导师  杨  峰  于新桥

外科学
校内导师  谭庆丰  陈洪流  冉瑞金  翟东升  杨朝晖
校外导师  李  拓  陈洪波  宋秀胜  段  睿  陈治军  丁  凡  谢  腾  崔应东
          向  水  张自雄  刘  杲  周  勇  李锦貌  张岱阳  邓萍萍  孙建华
          朱贤林  杨昌明
妇产科学
                   杨年红    李素萍    李  丽
中医内科学
校内导师  姜锦林  袁  林
校外导师  向建军  龚年金  余积洁  陈明达  袁安冬  左明晏  高兴亮  李学杰
          方之勇  吴  哲  莫天栩  朱学明  郜  枫  付  烊
针灸推拿学
校内导师  张生玉
校外导师  杨贤海  付大清  周勇军  鄢  燕  吴  波
中西医结合临床
校外导师  张金红  张茂菊  李  玲  王立祚  王  伟  万金兰  刘  萍  郑水平
          吕培华  陈  健  邱永赤  陈爱明  熊  涛  赵  旭  安建原  张云飞
          金德富  邹如政  张  霖  陈元平  黄年平  梁  欢  皮红林  郭建芳
          周立亚

会  计
校内导师  余  来  王  涛  谭世明  陈  霞  卢秋声  朱廷辉  乔  勇  吕宗耀
          高华峰  牟超兰  王俊平  冉瑞恩  谭志喜  李永诚  黄贻芳  李秋萍
          谭  宇  魏代俊  向长城  陈世强  贺  刚  李庆玲
校外导师  吴小军    王  俐     聂海涛   邓先柏
一、基本情况
     段正超,男,1976年12月生,湖北咸丰人,土家族,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和有机合成及不对称催化相关研究工作
 二、学习工作简历
1993.09-1997.07 西南民族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7.07-今     湖北民族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2002.09-2005.09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6.09-2009.12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三、主要成果及突出贡献
主持科学研究项目:
1、2013.1-2016.12,新型手性P/N 配体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0万元
2、2011.1-2012.12,新型手性P/S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研究,教育部,10万元
3、2011.1-2012.12,新型手性P/S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湖北省教育厅,2万元
4、2011.1-2012.12,基于三唑杂环骨架的手性P/S配体的设计、合成及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万元
5、2011.1-2012.12,新型手性N,N,P三齿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湖北民族学院,2万元
 
主持教学研究项目:
1、2014.6-2016.6,《药物合成反应》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及教学案例库的建立,湖北省教育厅,1.0万元
 
代表性论文:
 
1. Zheng-chao Duan, Lian-zhi Wang, Xin-jian Song, Xiang-ping Hu, Zhuo Zheng.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alkylphosphonates via Rh-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beta-substituted alfa,beta-unsaturated phosphonates.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12, 23, 508–514.
2. Zhengchao Duan, Lianzhi Wang, Xiaoyu Zuo, Xiangping Hu, Zhuo Zheng. Rh-ImiFerroPhos complexes 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beta-substituted α,β-unsaturated phosphonates.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4, 35, 227–231.
3. 段正超,王联芝,胡向平,郑 卓. 衍生于手性双二茂铁乙胺的单齿亚磷酰胺配体在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分子催化,2012,26,328-332.
4. 段正超,王联芝,左晓宇,屈桃李,胡向平,郑 卓. WalPhos配体/铑配合物对β,γ-不饱和膦酸酯的不对称催化氢化. 应用化学,2014, 31, 242-244.
5. Duan Zhengchao, Wang Lianzhi, Qu Taoli, Zuo Xiaoyu, Hu Xiangping, Zheng Zhuo.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Chiral 2-Phenylpropanol via Rh-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2-Phenylprop-2-en-1-ol. 应用化学,2014, 31, 1356-1358.
6. Zheng-Chao Duan, Xiang-Ping Hu*, Dao-Yong Wang, Jia-Di Huang, Sai-Bo Yu, Jun Deng, Zhuo Zheng*.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alkanephosphonates via rhodium-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beta-substituted alpha,beta-unsaturated phosphonates with ferrocene-based monophosphoramidite ligands. Adv. Synth. Catal. 2008, 350, 1979-1983.
7.Zheng-Chao Duan, Xiang-Ping Hu*, Cheng Zhang, Dao-Yong Wang, Sai-Bo Yu, Zhuo Zheng*.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Rh-Catalyzed Hydrogenation of beta,gama-Unsaturated Phosphonates with Chiral Ferrocene-based Monophosphoramidite Ligands. J. Org. Chem. 2009, 74, 9191-9194.
8.      Zheng-Chao Duan, Xiang-Ping Hu*, Jun Deng, Sai-Bo Yu, Dao-Yong Wang, and Zhuo Zheng*.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chiral glutaric acid derivatives via Rh-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9, 20, 588-592.
9.      Zheng-Chao Duan, Xiang-Ping Hu*, Dao-Yong Wang, Sai-Bo Yu, Zhuo Zheng*. Cu-catalyzed asymmetric conjugate reduction of beta-substituted alfa,beta-unsaturated phosphonates: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optically active beta-stereogenic alkanephosphonates. Tetrahedron Lett. 2009, 50, 6720-6722.
10. DUAN Zhengchao, HU Xiangping, ZENG Qingheng, ZHENG Zhuo*. Enantioselective Addition of Phenylacestylene to Aldehydes Using a Planar Chiral N,O-Ferrocene Ligand.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05, 26, 352-354.
11. Jun Deng, Zheng-Chao Duan, Jia-Di Huang, Xiang-Ping Hu*, Dao-Yong Wang, Sai-Bo Yu, Xue-Feng Xu, and Zhuo Zheng*. Rh-Catalyzed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gama-Phthalimido-Substituted alfa,beta-Un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 Esters: An Efficient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beta-Aryl-gama-amino Acids. Org. Lett. 2007, 9, 4825-4828.
12. Dong-Yun Zou, Zheng-Chao Duan, Xiang-Ping Hu*, Zhuo Zheng. New bis(1-ferrocenylethyl)amine-derived monodentate phosphoramidite ligands for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copper-catalyzed 1,4-conjugate addition. 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9, 20, 235-239.
一、基本情况
史伯安,男,1965年12月生,湖北建始人,土家族,共产党员,大学学历,学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工作和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
二、学习工作简历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鄂西大学化学专业学习;
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学习;
1987年7月至1993年9月,在湖北民族学院工作;
1993年9月至1994年5月,在武汉化工学院化工系进修学习;
1994年5月至2002年9月,在湖北民族学院工作;
2002年9月至2003年6月,在武汉大学化学院访学进修;
2003年6月至今,在湖北民族学院工作。
三、主要成果及突出贡献
长期为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本科生主讲物理化学课程,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主讲化学反应器分析课程。
以基于可再生资源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漆酚-松香基高分子印迹柱分离天麻素及其构效关系研究”项目于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鉴定科技成果3项,“宝石花漆筷界面复合物综合技术研究”成果获2008年恩施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鉴定教学成果1项,“民族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获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
1995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2003年被评为“恩施州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13年被聘为恩施州科技特派员,2014年被聘为湖北省“三区”人才,为湖北宝石花工艺品有限公司和恩施市安民漆树专业合作社提供科技服务。
白松强,男,汉族,1976年07月出生,河南省唐河县人,讲师,博士。2015年03月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人间环境学府,获人间环境学(文化人类学方向)博士学位,现为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师,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族学与民俗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分别参与日本、中国的国家级课题各一项,先后在《非文字资料研究年报》、《日本观光学会志》、《东亚研究》、《日本比较文化研究》、《共生社会系统研究》、《日中社会学研究》、《日本农村生活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湖北民族大学

添加湖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北民族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北民族大学报录比、湖北民族大学考研群、湖北民族大学学姐微信、湖北民族大学考研真题、湖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湖北民族大学排名、湖北民族大学保研、湖北民族大学公众号、湖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北民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北民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