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4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山东工商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山东工商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山东工商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山东工商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山东工商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温国锋 吴昌友 杨永清 张顺堂 张媛媛 赵娜 李贵炳 李中才 马立强 孙玉峰

姓名 孙玉峰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4.26 职称/职位 副处长/教授(三级)
办公电话 0535-6916195 邮箱地址 Sunyufengyt@126.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资源与环境管理、能源与经济管理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山东工商学院安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科研处副处长,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安全生产专家,烟台市建设项目安全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审查专家,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访问学者、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企业安全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能源与经济管理、复杂性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煤炭学报》、《生态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讲授的主要课程有《资源与环境管理学》、《系统工程》、《系统动力学》、《安全工程概论》等。
科研项目:
1.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项目(2014SDXT014):山东省经济持续发展与能源供求关系研究.2014.3--2015.12,10万.
2.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ZH080):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2014,12.3--2016.12,10万.
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2GL02):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定量评价方法研究.2012,12--2015,12,3万.
4.横向课题:龙口矿区环境保护在线监测技术研究,2010年5月,29万.
5.横向课题:黑龙江省煤炭地质204勘探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2010年5月,10万.
6.横向课题:黑龙江省煤炭地质204勘探队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续),2014年2月,9万.
7.横向课题: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二矿本质安全型矿井管理方案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2009年1月,14万.
8.横向课题:编制《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标准与2008年至2012年节能减排规划》.2008年4月,20.9万.
学术论文
1.山东省经济能源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研究.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6.(5):27-32.
2.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分析.生态学报,2014,(3):710-717.
3.中国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综述.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6):29-43.
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才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科学与管理,2013(6):91—95.
6.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Concept System of Coal Min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ehavior-based Safe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2011.9.
7.Research on SVM for Analyzing Coal-gas Outburst.2010安全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
8.支持向量机法在煤与瓦斯突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1.
9.煤炭资源开发系统动态仿真研究.煤炭学报,2008,2. EI收录.
著作:
1.《本质安全型煤矿建设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9,第一.
2.《海岛地区生态经济模型及其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6,第三
3.《矿区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方法研究—矿区复杂系统仿真设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7,独著.
获奖情况: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的煤炭产业延伸发展战略研究,2008年,三等奖,第一.
其他:
 
 
 
 
 
姓名 马立强 性别 照片
出生年月 1974年10月 职称/职位 副教授
办公电话 0535-6903575 邮箱地址 maliqiang@163.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工程管理与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
通讯地址 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综合楼6402
个人简介:
马立强,男,1974年10月出生,山东德州人,博士,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河海大学技术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房地产与物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与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主要讲授技术经济学、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策划、物业服务品质管理、设施管理、物业管理招投标。
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工矿废弃地再开发的社会冲突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项目编号:13YJC630111)
2.主持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公众参与重大建设工程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提升对策(项目编号:2012RKB01182)
3.主持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山东省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RKB01206)
4.主持山东省住房与建设厅科技计划项目:节能建筑的经济分析与政策引导研究(项目编号:2011YK063)
5.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矿区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70973069)
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资源整合协同博弈管理机制、策略与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373148)
7.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SSM/HSM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0YJA630091)
8.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及其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273158)
9.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煤炭资源整合复杂系统及其管理复杂性测度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10)
学术论文:
1.马立强,匡绍龙.烟台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战略构想,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第15期
2.马立强.海洋文化旅游休闲产业竞争优势构建:产业集聚的视角,东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3.阮国祥,毛荐其,马立强;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1期
4.马立强,安森东,王西兵.生态产业引导的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模式研究——以淮北矿区为例,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5.马立强.云驾岭矿基于动态预算的成本管理变革实践,财务与会计2016年第1期
6.马立强,马添,朱萌.矿区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的途径——兼论矿区“资源诅咒”陷阱成因及其破解,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7.马立强,陈雷.新安煤矿责任成本预算管理的实践探索,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7期
8.马立强.采煤塌陷区复垦与再生利用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中国林业经济,2013年第1期
9.马立强.矿区复垦土地农业利用的优化选择,天津林业科学,2013年第9期
10.马立强.建设工程决策中的社会冲突问题初探,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1.马立强,匡绍龙.公众参与节能行为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回顾、分析与启示,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6期
12. 马立强.基于SWOT框架的我国矿区生态产业发展探讨,中国矿业2011年第1期
13.马立强.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我国矿区和资源基础探微,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第4期
14.马立强.典型棉区构建棉花产业链的思考―以山东省夏津县为例,江苏农业科学2010第4期
15.王淼,马立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渔业产业链整合初探,中国渔业经济2010年第2期
16.马立强,温国锋.数据挖掘技术在矿山勘探开采中的应用研究,金属矿山,2008年第2期
著作:
1.马立强.矿区土地农业复垦利用问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马立强,安森东.公众参与建设工程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提升对策.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3.马立强.工矿废弃地再开发的利益冲突治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
获奖情况:
1.烟台市第2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其他:
 
 
 
 
 
姓名 李中才 性别
出生年月 1970.05.22 职称/职位 副教授
办公电话   邮箱地址 2960723428@163.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资源与环境管理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2005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研究。
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基于SSM/HSM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编号:10YJA630091。
学术论文:在生态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系统工程、自然灾害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我校认定A 类论文3篇,B类论文2篇, C 类论文5篇。
著作:出版专著3部。
获奖情况:无
 
 
 
 
 
姓名 李贵炳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12 职称/职位 教授
办公电话 13963894399 邮箱地址 liguibing@zju.edn.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FRP增强材料,FRP增强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安全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教授,博士。1987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系,获得采矿工程学士学位;2004年、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分别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博士学位。
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项目:
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混凝土结构增强用CFRP柔索研制及其力学性能(ZR2017MEE019),2017-2020;
已完成和参与项目:
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ANSYS在扣件式钢管高支模体系稳定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2009-K2-39),主持,完成;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物探技术在矿井瓦斯及水害预警预报中的应用研究(08-123),2008,主持,完成;
3)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纤维片材加固预载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2001;参与,完成;
4)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梁柱节点处梁的抗弯加固试验研究(03HK03),2004;
5)浙江省交通厅,既有桥梁钢筋混凝土空/实心矩形板梁加固技术研究(2004H09),2004;
6)浙江省交通厅,宁海越溪桥结构加固与耐久性失效修复技术研究,2006;
7)浙江省交通厅,碳纤维筋在公路钢筋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研究(2005H06),2007;
8)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时变可靠度的重大混凝土桥梁全寿命维修优化决策技术(2007AA04Z437),2008。
学术论文:
主要期刊论文
1)李贵炳,张爱晖,金伟良,持载下外贴CFRP加固RC梁抗弯性能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 V39(1),73-78;(EI)
2)李贵炳,张爱晖,金伟良,RC梁加固时的既有荷载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土木工程学报,2006, V39(1), 13-20;(EI)
3)张爱晖,李贵炳,金伟良,预载水平及剪/弯承载力对剥离破坏的影响,建筑结构学报,2007;(EI)
4)Zhang AH, Jin WL, Li GB. Behavior of Preloaded RC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CFRP Laminat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06, V7(3), 436-444;(SCI)
5)Guibing Li, Aihui Zhang, Yugang Guo. Effect of Preload Level on Flexu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RC Beams Strengthened by Externally Bonded FRP Sheets.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5, Vol.9, pp.426-434, (EI);
6)Guibing Li, Aihui Zhang, and Jin Weiliang. Effect of shear resistance on flexural debonding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FRP-strengthened RC beams. Polymers, 2014, Vol.6(5), 1366-1380, (SCI);
7)Guibing Li, Aihui Zhang, and Yugang Guo. Debonding-Related Strain Limits for Externally Bonded FRP Sheets in Flexurally Strengthen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Vol. 7, pp. 58-67; (EI)
8)Li G.B., Guo Y.G., Sun X.Y. Investigation on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RC beams flexurally strengthened by side-bonded CFRP laminates. Open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 Vol. 6, pp. 26-32; (EI)
主要会议论文
1)Li GB, Zhang AH, Jin WL. Predicting deflection of retrofitt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9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2006, VOL.1: 858-864;(ISTP)
2)Li Guibing. Experimental studay on debonding mechanism in FRP-strengthened Rineforceed Concrete beam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Condition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Improvement (SCAMI-2),2007;(ISTP)
3)Li Guibing. Effect of Shear-to-flexural strength ratio on debonding failure in CFRP-strengthen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Condition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Improvement (SCAMI-2), 2007;(ISTP)
4)Li Guibing, Zhang Auihui, Guo Yugang. Safety Testing and Assessment of Exi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Plate Girder Bridges Before and After 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Hangzhou. (EI/ISTP)
5)Li G.B., Guo Y.G., Sun X.Y. Evaluation of main code models for predicting flexural load-bearing capacity against intermediate crack-induced debonding in FRP-strengthened RC beam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Vol. 71, pp. 1465-1468; (EI)
6)Li G.B., Sun xiaoyan, Guo yug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first crack strength and crack width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by side-bonding CFRP sheet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Vol. 194, pp.1449-1452; (EI)
7)Li G.B., Guo Y.G. Deflection Prediction of FRP-strengthened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Vol. 243, pp. 621-624; (EI)
8)Li G.B., Guo Y.G., Sun X.Y. Evaluation of allowable FRP tensile strain in main codes for mitigation of debonding failure in FRP-strengthened RC beam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Vol. 71, pp. 1469-1472; (EI)
9)Li G.B., Guo Y.G., Sun X.Y. Assessment of main models for predicting debonding load-bearing capacity against intermediate crack-induced debonding failure in FRP-strengthened RC beam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Vol. 311, pp. 1941-1944; (EI)
10)Li G.B., Guo Y.G., Sun X.Y. Investigation on intermediate crack induced debonding failure of FRP laminates in flexurally FRP-strengthened RC beam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Vol. 243, pp. 641-644; (EI)
11)Li G.B., Guo Y.G., Sun X.Y. Assessment of proposed models for determining allowable FRP tensile strain for mitigation of debonding failure in FRP-strengthened RC beam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Vol. 311, pp. 1945-1948; (EI)
 
 
 
 
 
姓名 朱礼营 性别
出生年月 1972.01 职称/职位 副教授
办公电话   邮箱地址 lyzhu@sdtbu.edu.cn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管理系统工程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朱礼营,男,副教授。1995年7月本科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现鲁东大学),获数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4月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应用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切换与混合系统、多智能体系统、电力电子、神经网络以及社会经济管理等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Nonlinear Dynamics》、《Information Sciences》、《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Neurocompu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Asian Journal of Control》、《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和《控制与决策》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以及WCICA、CCC、CCDC等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共计35篇。其中,被SCI收录11篇、EI收录22篇。
科研项目: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平衡点切换线性系统的分析设计及应用(资助号:ZR2017MF071) 2017.07-2020.06
学术论文:
近3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如下:
[1] Zhu, Liying(朱礼营), Xiang, Zhengrong. Aggregation analysis for competitive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saddle points via switching strateg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2018, 29(7): 2931-2943. (SCI、EI; IF:
7.982, 1区Top).
[2] Zhu, Liying(朱礼营) . A condition for boundedness of solutions of bidimensional
switched affine systems with multiple foci and centers.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 2018, 20(1): 585-594. (SCI、EI; IF: 1.528, 3区).
[3] Zhu, Liying(朱礼营) , Qiu, Jianbin. Region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of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with multiple equilib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doi: 10.1080/
00207179.2017.1381883, published online: 16 Oct 2017. (SCI、EI; IF: 2.101, 3区).
[4] Zhu, Liying(朱礼营). Dynamics of switching van der Pol circuits. Nonlinear Dynamics, 2017, 87(2): 1217-1234. (SCI、EI; IF: 4.339, 2区Top).
[5] Zhu, Liying(朱礼营) , Qiu, Jianbin, Chadli, Mohammed. Model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switching impulsive power systems with multiple equilibr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2017, 48(16): 3470-3490. (SCI、EI; IF: 2.185, 3区).
[6] Zhu, Liying(朱礼营). Sta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of switched linear time-invariant
systems with saddle points and switching delays.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6,
326 (1): 146-159. (SCI、EI; IF: 4.305, 2区Top).
[7] Zhu,Liying(朱礼营). Region aggregation analysis for multi-agent networks with multi-
equilibria in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e systems via switching strategies,Neurocomputing, 2016, 171 (1): 991-1002. (SCI、EI; IF: 3.241, 2区).
 

姓名 赵娜 性别
出生年月 1988年10月 职称/职位 副教授
办公电话 17865578617 邮箱地址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决策理论与应用、信息融合、模糊评价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
2006/09–2010/06在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攻读理学学士学位;2010/09–2013/06在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攻读理学硕士学位;2013/09–2016/11在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
受邀担任《Information Fusion》、《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Fuzzy Optimiz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Advances in Data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Iranian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Hacettep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Algorithms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等十余个国际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科研项目:
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项目,ZR2017BG014,基于概率型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2017/08-2019/12,主持
2.山东工商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B5201705,概率型语言信息集成理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2016/12-2021/12,主持
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_0207,基于对偶犹豫模糊信息的决策方法研究,2014/06-2016/08,主持
4.东南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基金项目,YBJJ1527,基于犹豫信息的多属性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2015/03-2016/08,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1601092,基于概率型犹豫模糊集的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2017/01-2019/12,参加(第三位)
学术论文:
1. Na Zhao, Zeshui Xu, Zhiliang Ren, Some Approaches to Constructing Distance Measures for Hesitant Fuzzy Linguistic Term Sets with Applications in Decision-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2018, 17(1): 103-132.(SCI,EI)
2. Na Zhao, Zeshui Xu, Prioritized dual hesitant fuzzy aggregation operators based on t-Norms and t-Conorms with their applications in decision making, Informatica, 2018, 29: 1-27.(SCI,EI)
3. Na Zhao, Zeshui Xu, Zhiliang Ren, On typical hesitant fuzzy prioritized“or”operator in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2016, 31(1): 73-100.(SCI,EI)
4. Na Zhao, Zeshui Xu, Entropy measures for interval-valued intuitionistic fuzzy information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decision making, Informatica, 2016, 27: 203-228.(SCI,EI)
5. Na Zhao, Zeshui Xu, Fengjun Liu,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dual hesitant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Cognitive Computation, 2016, 8(6): 1119-1143.(SSCI,SCI,EI)
6. Na Zhao, Zeshui Xu, Fengjun Liu, Uncertainty measures for hesitant fuzzy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2015, 23(7): 818-836.(SCI,EI)
7. Na Zhao, Cuiping Wei, Zeshui Xu,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based on the OWA opera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2013, 28(11): 1124-1139.(SCI,EI)
8. Na Zhao, Zeshui Xu, A group decision making method with double hesitant linguistic preference relations,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2016, 32: 240-249.(EI)
9. Na Zhao, Zeshui Xu, Entropy measures for dual hesitant fuzzy information, 2015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April 4-6, 2015, Gwalior, pp. 1152 -1156.(EI)
10.Zeshui Xu, Na Zhao, Information fusion for intuitionistic fuzzy decision making: An overview, Information Fusion, 2016, 28: 10-23.(SSCI,SCI,EI)(ESI高被引论文)
11.Cuiping Wei, Na Zhao, Xijin Tang, Operators and comparisons of hesitant fuzzy linguistic term set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4, 22(3): 575-585.(SCI,EI)(ESI高被引论文)
12.Cuiping Wei, Na Zhao, Xijin Tang, A novel linguistic group decision-making model based on extended hesitant fuzzy linguistic term s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 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5, 23(3): 379-398.(SCI,EI)
获奖情况: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8-09-28 09:02  
 
姓名 张媛媛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01 职称/职位 副教授
办公电话 13853516908 邮箱地址 frank_zyy@126.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 风险管理 安全管理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
张媛媛,山东省汶上县人,管理学博士,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5年--至今于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一项,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级及其他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科研项目:
1、2014.12,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模型与风险控制研究(ZR2014GQ015),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8万,主持,完成;
2、2013.03,电子供应链中基于博弈论的协同利益分配研究(J13WG62),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主持,完成;
3、2011.04,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横向课题,4万,完成。
学术论文:
1、尾矿库溃坝风险评价模型及风险防控研究,专著,2017.09,经济科学出版社。
2、张媛媛,杨凯.尾矿库生命周期溃坝风险演化研究[J],2017.09: 27(7):1-6;
3、张媛媛,黄有波.矩形泄漏孔水平喷射火热辐射研究[J], 2017.06,27(6):73-78;
4、张媛媛,王敏等.青岛黄潍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溢油风化规律[J], 2015.09,34(9):1741-1747;
5、张媛媛,姜海虹等.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2014.02,(5):144-145;
6、张媛媛,姜海虹等.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同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 2016.2:67-69;
7、张媛媛.学习共同体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2016.1,(01):178-180;
8、张媛媛.北京市人防工程安全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山西建筑[J], 2015,41(12):214-216.
9、ZhangYuanyuan. Explor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learning community’classroom of computer language course [J].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2015,01:1103-1107.
10、ZhangYuanyuan. Study on Blasting Effect on Tailings Pond [J]. 2016 4th Intl Conf on Applied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6.12: 409-412;
11、ZhangYuanyuan. Research on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 [J]. 2010 Glob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ngineering, 2010.09:115-118;
12、ZhangYuanyuan.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Based on E-Commerce[J].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System.2010.07;
 

 
张顺堂
2018-09-28 08:59  
 
姓名 张顺堂 性别
出生年月 1966.10 职称/职位 教授
办公电话 6903575 邮箱地址 264005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精益生产,系统仿真
通讯地址 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中山东工商学院
个人简介:
张顺堂,山东昌邑人,教授,工业工程系主任,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高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工程学会理事,山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山东省“大众报业杯”十大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同时主持省特色专业,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及其省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群三大省级教学平台建设项目。另外,具有13年的大型央企中层工作经历和长期从事精益生产,品质管控、精益人才复制、执行力提升、供应链建设、系统仿真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为LG集团,美国铁姆肯公司,中烟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航油,山东黄金集团,山东威高集团等上百家大型央企和跨国集团等提供精益生产(TPM\TPS\TQM),班组建设,现场管理,项目管理、生产运营,领导行为与企业决策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及其他科研服务,服务成果在思想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方面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近十年来,曾主持和参与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篇被国际EI/SCI索引,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科研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1GL00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精益装配生产线系统开发及实证研究”。
安全生产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06519)“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仿真培训系统研究与开发”。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 “矿床及开采设计的体视化仿真技术”。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70173034),“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
山东省软科学项目,“我国制造业基地物流中心模式研究”
学术论文:
虚拟矿山安全培训系统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金属矿山-2008年2期
基于VR技术的矿山安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煤炭-2008年3期
VR技术在矿工安全培训中的应用,黄金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assembly line simulation,IE&EM’2011 volume
数字矿山系统框架与关键技术研究,金属矿山,2005年第12期;
著作:煤矿生产仿真技术及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03
获奖情况:山东省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6),2007
黄金矿山CADD系列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7/)
烟台市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负责人),2006
其他:
 

姓名 杨永清 性别
出生年月 1979年4月23日 职称/职位 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办公电话   邮箱地址 yyq.name@aliyun.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信息系统用户行为规律研究、电子商务用户行为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SNS用户行为规律分析、商务智能等。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山东省车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工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核心成员,山东工商学院省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工商学院凤凰拔尖人才,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近年来,在《管理评论》、《工业工程与管理》、《经济管理》、《管理学报》等重要核心期刊,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1篇,EI/ISTP检索8篇,CSSCI/CSCD检索11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项目1项。参与1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参加多项企业咨询项目,共获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风险视角的移动支付用户采纳及创新扩散机理研究”,(No. 71301089),2014-01至2016-12。
2.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移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对增值服务的感知风险研究”,(No. ZR2011GQ010),2011-07至2014-07。
3. 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管理研究方法论,2017/01-2019/12,在研。
4.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差异化网络社交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网络舆情传播影响的研,18YJCZH223,2019-01至2021-12。
参与项目
1. 核心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测度模型及过程改进工具研究”(No. 71471103)
2. 主持山东工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2009G32)
3. 核心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有限理性的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模型研究”No.71272122
4. 核心成员,2014烟台市科技攻关项目,基于智慧城市的烟台市果蔬溯源及农超对接信息平台研究
5. 核心成员,2014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智慧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6.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绩效评价的软件过程改进模型研究”(No. 70971124)。
7.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品研发中技术演变过程与机理研究》(70772027);
8.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技术创新进化研究》(70472014);
9. 参与完成国家软科学项目《全球技术链与我国产业技术安全研究》(2007GXS3D090);
10.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移动商务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70731001)
11.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突发事件的应急供应管理策略研究”(No. 09YJA630085)。
12. 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果蔬品供应链中各节点成员共生机制与路径优化研究”(No. 10YJC630327)。
13. 参与山东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软科学部分)“基于近距离移动支付模式的商户接受行为研究”(No. 2011RKGA2021)。
学术论文:
1. Yang, Y. and Y. Liu, et al. Understanding Consumer Perceived Risks in Mobile Payment.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 2015, Vol.115, No.2. SCI/SSCI,影响因子,1.345。
2. 于本海;杨永清,孙静林;秦晋;徐岩, 顾客体验与商户线下存在对社区O2O电商接受意向的影响研究,管理学报, 2015.11.1, 12(11): 1658~1664
3. 杨永清,于本海.基于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在线购买后行为实证分析.管理学报,2014,11 (03): 434-438. CSSCI,影响因子,1.845
4. 满青珊,张金隆,种晓丽,杨永清.基于博弈论的移动增值服务价值链协调机制.管理工程学报, 2013(02): 177-186. CSSCI
5. 徐岩,胡斌,杨永清.团队知识共享行为的随机突变模型及仿真.运筹与管理, 2013(05): 240-249. CSSCI
6. 徐岩,赵旭,杨永清.随机突变理论的应用与研究评析.统计与决策,2012(22): 34-38. CSSCI
7. 杨永清,张金隆,聂磊,种晓丽.移动增值服务消费者感知风险维度实证研究,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1, 16(1): 91-96. CSCD,影响因子, 1.049
8. 杨永清,张金隆,李楠,杨光.消费者对移动增值服务感知风险前因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2012, 24(3): 115-123.影响因子,1.626
9. 杨永清,张金隆,满青珊.消费者对移动增值服务的感知风险外向因素及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经济管理,2010, 32(9):147-155. CSSCI,影响因子, 1.021
10. 杨永清,张金隆,满青珊,慕庆国.移动互联网采纳研究:基于感知成本、利益和风险的视角,情报杂志, 2012.31(1): 200-207. CSSCI,影响因子,1.614
11. 杨永清,张金隆,李楠,杨光.近距离移动支付的消费者用户接受行为实证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2, 56(2): 142-148. CSSCI,影响因子, 1.406
12. 杨永清.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现代教育技术,2011(2): 136-139. CSSCI,影响因子, 1.172
13. 杨永清,张金隆. Discussion on the dimensions of consumers’perceived risk in mobile service [C]. 8th ICMB, Dalian, China, 2009, 7. (EI)
14. 杨永清,张金隆,邓朝华. Antecedents of consumers’perceived risk in 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s [C].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 Yantai, China, 2010.8. (ISTP)
15. 杨永清,张金隆,孙媛媛,尹泰. Exploring Revenue Distribution of Mobile Value-Added Service Chain based on Game Theory,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1,6(7): 288-293. EI
16. 杨永清,张金隆,杨建华,孙媛媛, Understanding the Adoption of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in China,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2011,3(7): 104-111. EI
17. 杨永清,李楠,孙媛媛,李珊珊.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on Consumers' Post-Purchase Behavior of Online Shopping.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2011, 3(11): 241-247. EI
18. 范德明,杨永清, An Adaptive and Dynam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for Structured P2P Systems ,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1.
19. Liu Yong*, Yang Yongqing, and Li Hongxiu. A unified risk-benefit analysis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mobile payment adoption. In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Business, AISeL, 2012
20. 杨永清.移动服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基于感知风险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14万字, 2012.3
获奖情况:
1. 杨永清(1/4), Understanding perceived risks in mobile payment acceptance,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山东省第3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部二等奖, 2017.9.1.
2. Yongqing Yang (1/4), Understanding perceived risks in mobile payment acceptance, Emerald Group, 2016 Highly Commended Paper by Emerald LiteratiNetwork,国际学术奖, 2016.4.26.
3. 杨永清(1/2),基于物流服务的消费者在线购买后行为实证分析,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其他, 2015.9.1.
4. 杨建华、傅克俊、杨永清、李静宜、阮国祥、杨鸿章、郝占刚.“基于战略供应链的物流系统竞争力评价与应用”(JB2011-2-148),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11.10
5. 傅克俊、耿殿明、阮国祥、杨建华、李静宜、杨永清、汤玉斌、张漪、高德华.“基于突发事件的供应链企业应急对策研究”,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9
6. 杨永清(2/7),基于云服务的邦途车联网智能综合信息平台,烟台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烟台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其他, 2016.12.1.
7. 杨永清、毛荐其、傅克俊、慕庆国、杨建华、阮国祥、李静宜,物流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及可视化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三等奖,2017.12
8. 杨永清,山东工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其他,2016.6.
指导学生情况
近年来,所指导学生中,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3项。
主讲课程
1. 主讲本科生课程:《采购与供应管理》、《即时化供应链管理》(双语)、《管理学专业英语》、《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双语)、《跨文化管理》(双语)等专业课程;
2. 研究生课程:《管理研究方法》
3. 国际研究生课程:《运营管理》(双语)
 
 
 
 
 

姓名 吴昌友 性别
出生年月 1981.6 职称/职位 副教授/教务处副处长
办公电话   邮箱地址 wuchangyou_81@163.com
学校名称 山东工商学院 所在院系  
研究方向 工业工程、水资源优化管理与评价
通讯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滨海中路191号
个人简介:
吴昌友,黑龙江省明水县人,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工业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2004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工业工程工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获得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系统工程方向)工学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2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烟台市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5篇被EI收录。
科研项目:
1.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山东半岛区地下水分布式优化管理模型及仿真研究(416015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万元2017.1-2019.12主持
2.基于水基系统理论的山东半岛流域健康状况动态评价研究(13DGLJ05)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2万元2014.1-2016.12 主持
3.基于水基系统理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健康状况动态评价及对策研究(2014RKB01021) 1.5万元2014.07-2016.07 主持
4.乳品企业技术效率与规模收益研究(YJSCX2006-60HLJ) 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项目0.6万2006.1-2007.12 主持
5.烟台市地下水分布式模型及仿真问题研究(2011YK050)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技计划0.5万元2011.1-2013.12 主持
6.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 横向项目 3万 2011.6-2012.6 主持
7.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山东工商学院教改项目0.1万2011.5-2012.5主持
8.三江平原地下水分布式模型及仿真问题研究(310713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万 2011.1-2013.12 第五名
9.气吸式割前脱联收机惯性分离室工作机理及优化研究 (51005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万元 2011.1-2013.12第四名
10.三江平原地下水分布式模型及仿真问题研究(200802240010)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6万2009.1-2011.12 第四名
1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精益装配生产线系统开发及实证研究(ZR2011GL0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2-2014.12第二名
12.深水海底管道蛇形铺设设计计算分析技术(ZR2011DL0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万元2011.12-2014.12第四名
13.城市地下生命线灾害及非工程防灾减灾对策(13YJCZH114)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8万元2013.1-1015.12第四名
学术论文:
1.吴昌友.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智能系统学报,2015.3
2. Changyou Wu, Jinghong Yang, and Jiajie Sha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Calculation Research o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Contribution Rate.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2013.4
3.吴昌友,杨静红,许智慧.基于主成分投影法的洪水灾情评价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4
4.吴昌友,王福林,索瑞霞.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中的应用.电网技术,2009.1
5.Wu Chang you, Zhang Shun tang, Yang Jing hong. Study on prediction of Coal Demand by The improved artificial fish-swarm neural network.. Advaced Materibls Research, 2013.9
6.吴昌友,李中才,王福林.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仿真.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3
7.吴昌友.挠力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分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4
8.吴昌友,王福林,鞠金艳.基于多点并行优化方法的减速器设计.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11 9.吴昌友.基于Elman小波神经网络的挠力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预测研究.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3
10. Changyou WU, Yang Jinghong, Xu Zhihui. Research on Prediction Model of labor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Markov.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2.7
11.Changyou WU,Deguang YANG. Combination Prediction Model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Arable land Pressure in Shandong, CEEE2011,2011.3 (EI收录)
12.WU Chang-you. Research on Groundwater Level Prediction of Naoli River Basin Based on Elman Wavelet Neural Networks.CECNet2011, 2011.3 (EI收录)
13.Changyou Wu, Jiajie Shang. Research on Model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lection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Projection. EMEIT2011,2011.7 (EI收录)
14.吴昌友,王福林.基于Elman小波神经网络的垦区地下水位预测模型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3
15.吴昌友,王福林,索瑞霞.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控制工程,2010.3
16.吴昌友,王福林,郭欣欣.改进实数遗传算法在测算农业机械化贡献率中的应用.数学实践与认识,2009.1
17.吴昌友,孙福田等.改进实数遗传算法在减速器设计中的应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1
著作:
1.吴昌友.三江平原地下水数值模拟及仿真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5
2.矿山固定机械及运输设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
3.吴昌友副主编.职业健康与安全工程.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3
4.吴昌友副主编.工程数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6
获奖情况:
1.2013年被评为山东工商学院十佳青年教师
2.2013年获烟台市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3.2013年获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效果二等奖
4.2012年度综合考核被评为优秀
5.2012年度工会工作先进个人
6.2013年度山东工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四名
其他:
1.畜禽粪便及沼渣沼液固液分离机 201020003521.x 2010.9 第二名
2.混合物泥回流沼气发生装置 201020044739.x 2010.10 第二名
3.粮食干燥机料位器 201020044740.2 2010.9 第四名
4.热风炉换热装置 201020621054 2011.9第四名
 
 
 
 
 

山东工商学院

添加山东工商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工商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工商学院报录比、山东工商学院考研群、山东工商学院学姐微信、山东工商学院考研真题、山东工商学院专业目录、山东工商学院排名、山东工商学院保研、山东工商学院公众号、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工商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工商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