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5:5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南宁师范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南宁师范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南宁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南宁师范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南宁师范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石勇 李志元 罗小凤 谢娜菲 黄斌 陈敢 伍和忠 廖扬敏 黄桂秋


       黄桂秋,男,壮族,籍贯广西横县,1957年12月出生于广西武鸣县马头乡。现为广西师范学院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民俗学、宗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高校文科重点建设民俗学科学术带头人。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学会副会长,广西壮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广西民族学会理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委员会特约专家。

研究方向: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2、少数民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3、民俗旅游文化研究;4、壮族古籍整理及研究


主要课程:(1)本科课程:民间文学概论;神话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2)研究生课程:民间文艺学;民俗旅游学;田野调查方法;世界四大宗教;宗教哲学

论文代表作:
1、《壮族民间么教与布洛陀文化》 《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3、《刘三姐文化的人类学解读》《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学术著作:
1、《水族故事研究》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壮族仪式歌谣与民俗文化》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

3、《壮族么文化研究》(30万字) 民族出版社2006年

4、《壮族原生型民间宗教考察与研究》(合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5、《布洛陀寻踪》(合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6、《布洛陀:百越僚人的始祖图腾》(合著) 外文出版社2005年

7、《龙母·大明山》(合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年

8、《壮族么经布洛陀影印译注》(1-8卷)(副主编 统纂)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9、《仫佬族古歌 》(第二主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

科研项目:
1、广西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研究 (国家社科课题07XMZ009)

2、壮族巫文化考察与研究 (广西社科课题06FMZ008)

3、壮族师公文化集成(壮学丛书项目)

成果获奖:
1、1998年12月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中国中等师范学校优秀教师奖

2、论文《谈壮族排歌"排"的艺术》1988年12月获广西首届民间文艺优秀成果奖,1990年1月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

3、著作《水族故事研究》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佳作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佳作奖。

4、著作《壮族仪式歌谣与民俗文化》获广西民间文学(第三届)优秀成果二等奖。

5、论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障碍及消除对策》1999年6月获全国第二届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6、民族古籍整理《壮族么经布洛陀影印译注》(1-8卷)2006年获第五届广西人民政府铜鼓奖。

7、著作《布洛陀寻踪》(合著)2006年获广西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论文《大明山龙母文化与华南族群的水神信仰》2007年获南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廖扬敏,副教授

论文:

1、《诗经》的韵式与偶句韵成因探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0(1):77-81

2、汉语话题及其范围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核心)2002(2):202-206

3、从《老子》的“有”与“无”看现代反义词研究的缺陷,《广西大学学报》(核心)2003(2):84-86

4、“马蹄”源于古台语质疑,《民族语文》(核心)2003(6):24

5、《老子》反义词的显示格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2):165-168

6、《诗经》和《楚辞》中重言词词义演变规律浅谈,《诗经丛刊》第九辑,2005(8):

7、“不-”新证,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2005(1)

8、“昭昭”释义指暇,《广西语言研究》第四辑,2006(12):12-13

9、《中华道藏-道德真经广圣义》点校本指瑕,2006年中国训诂学会上宣读

10、“亭午”与“登对”,2006年12在桂林第五届广西语言学会上宣读

11、“登对”考源,2006年12月,在南宁第11届粤方言国际学术会上宣读

课题:

1、《老子》反义词研究,广西“十五”规划研究课题,主持人

2、地方性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伍和忠主持的广西“十一”规划教改工程项目,参加者

3、汉语与及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李锦芳主持的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参加者

 


       1984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原南宁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1986年8月北上哈尔滨,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等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1991年2月下基层锻炼,到钦州二中担任中学语文教师,为期一年。1997年3月到广西大学中文系学习语言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9月赴南京大学中文系做访问学者,2001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师从柳士镇先生,2004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教授。曾任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办公室主任、系副主任,现任文学院院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曾获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广西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广西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等称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他确定了汉语历史语法和方言语法的研究方向。开始时,他主要搞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根底较浅,他也曾经浮躁过,为谋稻粱而急于发表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前辈学者的影响、教育,他认识到,做学问不能急于发表无关痛痒的论文,不能东拼西凑急于出书,而应该潜心于理论学习,做好学养的积淀,厚积而薄发,真正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开拓,有所创新,有所贡献。2001年,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他报读了南京大学柳士镇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影响和指导下,他主要做汉语历史语法方面的研究,从而将教学和研究领域转向了古代汉语。他充分发挥自己曾从事过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特长,将共时的研究和历时的探讨结合起来。他对汉语"体"(aspect)范畴历时发展演变的研究有一定的见解、深度和特色。2003年10月底,他被遴选到香港大学参加第四届研究生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中古汉语的"却"与"了"》在会议上交流并收入会后论文集。其专著《"尝试"、"经验"表达手段论》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2005年在北京出版,前辈专家和师友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本书充满理论思辨色彩","第一次甚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汉语'尝试'、'经验'表达手段的历时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语'体'范畴研究中历时研究方面尚嫌薄弱的缺憾","作者注意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汉语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外语相互印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方法到材料都有新意"(见该书封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同时,他还把研究的目光投向自己的家乡方言,发表了《荔浦方言的"着"》、《荔浦方言的"V一下子"与"V一下子看"》、《荔浦方言的"NP1NP1未V1,NP2NP2未V2"句式》、《荔浦方言双音名词的AAB式重叠》等论文,并申报了相关课题,将继续对此作深入、全面的探讨。


        陈敢(1958),男,汉族,广西合浦人。198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肄业。1992年入西南师范大学进修,师从吕进先生研究现代诗歌,2003和2007年分别为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国内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大学毕业后去湖南省株洲师专中文系任教,1995年调入广西师范学院,现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学院华文研究所副所长。并任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在《外国文学》、《北京大学学报》、《文艺报》等国家权威以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
研究方向:中国新诗流派研究;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研究
主要课程
(1)本科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时期文学;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2)研究生课程: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当代诗歌流派研究

论文代表作
新诗研究:
①.《谁也不能宣告后现代主义的终结》,《外国文学》,2004年第四期;

②.《中国现代格律诗的回顾与前瞻》,《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一期;

③.《关于诗歌意象与修辞文本模式的创新》,《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

④.《论中国现代格律诗》,《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⑤.《略论戴望舒后期诗歌的创造与突破》,《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五期;

⑥.《新诗批评的批评》,《文艺报》,2009年9月3日,第二版;

⑦.《宏伟叙事与瑰丽意象的悲壮史诗》,《文艺报》,2004年4月15日,第四版;

⑧.《两岸诗峰谁争奇--沈奇及其感性诗学与节点批评》,《中国诗人》,2004年第四期

散文研究:
①.《散文题材纪实性刍议》,《南方文坛》,1992年第五期;

②.《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四期;

③.《论新时期女性乡情散文》,《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五期;

④.《浅谈现代散文的欣赏》,《广西师院学报》,1988年第三期

学术著作
①.《诗歌审美心理导引》(两人合著,第一作者),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

②.《女性爱情诗论稿》(独著),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

专业教材
①.《大学语文》,主要撰稿者,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②.《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两卷本),任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科研项目
①.《中国现代讽刺诗研究》,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作主持者,2005年9月立项,项目号为AHSK03-04D25,已结题,2008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研究--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2006年4月立项,主要参与者,2009年8月结项;

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2006年6月立项,项目编号:2009B074,主要参与者,在研课题。


       黄斌2002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在广西示范性高中玉林高中任教;200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年晋升副教授,同年获评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学科)导师。现为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广西师范学院分会副秘书长、广西写作学会会员、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培训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创意写作学、戏剧影视文学、语文学科教学

教育科研
主要课程:
(1)本科课程:基础写作、党政公文写作、剧本写作

(2)研究生课程:创意写作学

学术成果
(1)从热闹到门道--以粤剧《老鼠嫁女》为例谈传统戏曲突围的路径,戏剧文学,2013年第3期;

(2)鉴赏辞典常销的背后,出版广角,2012年第7期;

(3)民族话剧文学的早期探索--以1932-1937定县戏剧实验为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

(4)艺不分满汉,曲中兼雅俗--戴全德散曲创作赏析,满族研究,2012年第2期;

(5)《我侬说诗》版本与藏抄,中国诗学(总第十六辑),2012年6月;

(6)清代宗室诗歌的重要选集-兼谈山师藏本《白燕栖诗草》,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5期;

实践成果
(1)考研复习材料的择取与利用,求学·考研,2011年第9期

(2)学术生涯从哪开始----教你如何进行读研学术规划,求学·考研,2011年第1期;

(3)中学作文指导:深入思考生活,收录于《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教程》(陈玉秋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学术著作
撰写了《巧读·快读 大家丛书》(林徽因卷),广西人民出版社,参与撰写了《明清散曲鉴赏辞典》(赵义山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二书正在出版中。



       谢娜菲,女,广西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1996年毕业留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曾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三育人先进个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创优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讲授的课程有《世界文学及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专题研究》、《外国文学史》、《世界文化概论》及留学生听说读写等系列课程。

       罗小凤,笔名罗雨,女,1980年腊月出生于湖南武冈。诗人,评论家,学者,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桂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特约记者。参与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著有《中国新文学史一百年》教材与"作品导读"各1本(合著,任副主编)。
个人经历:
1980年腊月出生于湖南武冈。

2003年9月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2006-2008年于广西梧州学院从教,担任写作教研室主任;

2008年9月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光明教授,201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1年7月入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语文学科教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

出版作品:
参与编写《中国新文学史》教材与作品导读各1本(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任副主编;

参与编选《九博士联合编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年选》等选本

课题:
(1)主持项目: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倾向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57;

2013年度广西教育厅教育改革项目"驻校作家制度:当下高校文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之研究与实践"。

(2)参与项目(4项):

广西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70后女性小说家作家群研究)(已结题,项目批准号:06FZW009,主持人:费振刚、邓玉莲);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广西形象"(在研,项目批准号:11BZW005;主持人:李仰智)

广西教育厅课题"文化生态视野下的西江文学研究"(在研,项目批准号:201106LX572;主持人:钟世华 );

广西梧州学院"2008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在研,项目批准号:wyjg2008A002;主持人:邓玉莲)

获奖情况:
1.获第十二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获奖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省部级,授予单位: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

2.获广西第九届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获奖论文:《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省级,授予单位:广西文联)

3.获广西妇女联合会"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征文赛三等奖,获奖论文:《"超性别":女性诗歌话语新策略--当下女性诗歌的一种性别策略》(省级,授予单位:广西妇女联合会)。

论文代表作:
1.《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1930年代新诗的一种倾向》,《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3年第4期"论点摘编"。

2.《被遮蔽的承传--五四时期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探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载《江汉大学学报》2010年9月)

3.《从非个人化到"感觉"--卞之琳对古典诗传统中"感觉"的再发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4期

4.《姿态美学的建构--何其芳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5.《"来自灵魂最本质的声音"--吉狄马加诗歌中灵魂话语的建构》,《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6.《追踪诗的精灵--诗学家吴思敬浅论》,《文艺争鸣》2012年5月刊

7.《论壮族作家冯艺的散文艺术》,《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2期

8.《"晚唐诗热"现象的诗学启示透析》,《南方文坛》2011年第3期

9.《新世纪以来广西的新诗发展倾向与困境探察》,《南方文坛》2012年第2期

10.《震出来的诗潮--从《诗刊》"抗震救灾诗专号"及"地震诗潮"看诗歌的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之关系》,《诗刊》2009年5月上半月等

专家评语:
谢冕评语:

罗小凤是一位创作、评论和学术研究同时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新学者,以突出的创作成就和富于个人"发现"的学术成果成为"80后"中成绩突出的优秀者。

吴思敬评语:

她的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研究与创作,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并开始被学术界所瞩目,这是很难得的。

费振刚评语:

"80后"博士罗小凤不仅研究与评论诗歌,自己也创作诗歌,以其数十篇公开发表的论文、评论和数百篇的文学作品显示了其多方面的杰出才华。

        宾恩海,男,1965年8月出生,广西全州县人。1982年7月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7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跟随指导老师温儒敏教授完成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1994年、2002年、2004年先后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高等学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和“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创新”高级研讨班学习结业;1995年9月被广西人事厅、广西教委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7年1月获广西师范学院第二届优质课奖。1997年4月出席"广西首届百名青年作家创作会"。现为广西师范学院重点骨干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员。现任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权威期刊《文学评论》(北京)、《学术月刊》(上海)和核心期刊《北方论丛》《思想战线》《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以及《台湾诗学季刊》《闻一多研究集刊》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
一、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征,鲁迅作品与思想。
主要学术奖项: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论文《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职业化”倾向的反思》获得第八届广西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学术论文《略论鲁迅的诗人气质》获得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鲁迅《野草》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
二、为留学生开设的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书法;高级汉语口语。
三、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独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北京《文艺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广西大学学报》、《广西日报》、《南方文坛》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文摘卡》“新书架”先后发表文章评介其学术专著,为学术界所瞩目。)
四、专业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概论》(个人编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2、《中国现代文学学习指导》(合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3、《中国现代文学》(合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4、《中国现代文学教程》(任副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
五、学术论文代表作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征研究方面1.《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职业化”倾向的反思》,权威期刊《文学评论》(北京)2007年第3期。2.《中国现代散文的文化特征谫论》,权威期刊《学术月刊》(上海)2007年第3期。3.《政治文化与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1期。4.《试论闻一多诗歌的文化特征》,武汉大学《闻一多研究集刊》1997年第1、2期(总第8辑)5、《文学研究的另一种视角: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与叙事模式的转变〉》,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6.《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一个历史课题:与拉萨尔的分歧》,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5年第1期全文转载。7.《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1期全文转载。8.《"吾生爱恸哭之朦胧":李金发爱情诗之研究》,《台湾诗学季刊》第37期(2001年11月)(二)鲁迅作品与思想研究方面1.《论鲁迅[野草]的生命意识》,核心期刊《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2.《鲁迅[野草]的现代主义因素探析》,核心期刊《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3.《略论鲁迅的诗人气质》,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4.《试论鲁迅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5.《试论鲁迅小说与故乡的民间文化》,核心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6期。
六、科研项目 1、《另一种思想姿态:朱自清新探》(主持人),广西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2、《中国现代散文的外来影响研究》(主持人),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3、《政治文化与中国三十年代小说》(主持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号为04FZW005,项目起止时间为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4、《中国新诗的兴起发展与外来影响的关系研究》(主持人),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5.《新题材历史小说的叙事范畴研究》(主要成员),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批准号为11XZW013,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6.《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广西形象”》(主要成员,排名第二),2011年度广西“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为11BZW005,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年2月28日至2013年2月28日。
七、成果获奖 1、1993年2月,个人承担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校级二等奖。2、1993年7月,学术论文《周作人〈乌篷船〉旨趣刍议》荣获广西中国文学学会1990年--199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3、2000年8月,学术论文《略论刘云若〈春风回梦记〉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理想》,荣获广西师范学院"新世纪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4、2004年10月,学术论文《略论鲁迅的诗人气质》,荣获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5.2008年,学术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阐释》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第十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类)。6.2010年,学术论文《对现代文学研究的“职业化”倾向的反思》获得第八届广西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6、演讲、板书方面曾勇夺校级大赛一等奖。在硬笔书法创作方面尤喜好自我任意挥洒,用笔飞扬飘荡,自成一格,1988年参加全国第四届钢笔书法大赛荣获青年组优胜奖,此后30多次在全国书展与大赛中获奖。现任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其硬笔书法作品和传略已收入《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等。有部分诗歌作品《秋树与小河》《雪吟》《黄昏》《心血》《冬日不寂寞》等与随笔《关于橄榄树》《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也谈周扬、周立波系周瑜后裔》《论【废都】》《悼我的老师伍纯道教授》《寂寞的笑容:胡适“整理国故”刍议》《寻找朱自清子女们的背影》等在《中国校园文学》《芦笛》等报刊上发表。

李志元(1967.12~ ),笔名斯如,汉族,重庆市荣昌县人。当代诗人、作家、诗歌评论家。先后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有流浪、经商及任中学教职等经历。热爱写作,著有诗集《夜游神之歌》、《且》,中篇小说《土地》、《种子》、《悬崖》,随笔集《那个年代,这个年代》,学术专著《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等。1998年移居南宁。现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1.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新诗
2.开设课程
(1).本科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新诗史》、《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
(2).研究生课程:《中国现代诗学》、《当代文学学术前沿问题研究》。
3.论文:

(1).《燃烧远远不只是一次命名》,《关于一个诗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对非份之想的反问和反制》,《诗歌报月刊》1997年第5期。

(3).《不容忽视的新诗形式问题》,《重庆日报》1997年9月10日“文学评论”专栏。

(4).《谁在说话》,《东方晨报》1998年3月10日副刊。

(5).《舌头的自治:“第三代诗”品质重审》,《中外诗歌研究》1998年第3辑。

(6).《幽居·身体·想象力集中营》,《今日文坛》2001年秋之卷。

(7).《终极的现代性与身体》,《乌江文学季刊》2001年第1期。

(8).《嘴唇在四季熏风中发亮》,《重庆经济报》2002年8月25日副刊。等
4.著作:

(1).《当代诗歌话语形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

(2).《文学家的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低诗歌批判》,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5.专业教材:

《新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撰写“诗歌”专章,约100000字。

6.科研项目:

(1).《中国当代探索诗歌的语言研究》,广西师范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

(2).《市场经济与中国新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

(3).《广西网络化文学发展及其生产、传播与消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7.获奖:

(1).2000年5月被评为1999年度广西师范学院优秀班主任。

(2).2000年9月被评为1998-2000学年度广西师范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

(3).2006年10月,诗作《风中的四月》获得由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和《诗潮》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诗歌大奖赛一等奖。

(4).2008年12月,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叙事》获得广西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5).2010年11月被评为2010年度广西师范学院工会工作积极分子。


 


        石勇,1991-1995年在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98-2001年在广西大学中文系学习,专业为古籍整理,导师滕福海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文字学,训诂学,古籍整理。
主要课程:(1)本科课程: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训诂学。(2)研究生课程:训诂学
论文代表作:
  1. 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指瑕,广西语言研究(第三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家居什物词源浅探,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 重新审视"右文说",广西语言研究(第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从同源词定义的嬗变同源语研究理论的进步,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 略论柳州得名及柳江名称沿革,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6. 戴钦生平及著作考,广西社会科学2007.5
  7. 试析《如梦令》"争渡"的音义,阅读与写作2005.4
  8. 《兰亭集序》中的异文辨析,阅读与写作2009.1
学术著作:《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参加整理,中华书局2010《戴钦诗文集校注》,巴蜀书社2011
专业教材:《汉语学习与应用》(教师用书),语文出版社2005
南宁师范大学

添加南宁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宁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南宁师范大学报录比、南宁师范大学考研群、南宁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南宁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南宁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南宁师范大学排名、南宁师范大学保研、南宁师范大学公众号、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宁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宁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