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3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黑龙江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黑龙江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黑龙江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黑龙江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黑龙江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何颖 陈辉 张晓峰 王凯 郑亚楠 井立强 廉永福 曹重光 柴文华


教军章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黑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省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后备带头人。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出版《公共行政理论之维》、《公共行政组织论》等多本专著,发表《行政伦理的双重维度》、《制度伦理及其政治文明建设价值解析》等百余篇高水平论文,并有多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刊物转载。
研究领域:公共组织理论与管理


何颖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党委书记。全国优秀教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带头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策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地方立法专家咨询组成员、省社科规划办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工作组成员。著有《行政学》、《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等多部专著,在《中国行政管理》、《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
研究领域: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陈辉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黑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等。近些年来出版《人事管理研究》、《管理学新论》等六部专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研究领域: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张晓峰
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等。出版《中西视域下的领导学要论》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研究领域:公共政策分析、领导学


王凯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会理事。出版《公文写作研究》、《中国伦理思想通史》、《现代公共关系大全》等数部著作,发表专业论文几十篇。
研究领域:行政技术与方法研究、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研究

▶个人简介:
姓名:郑亚楠
性别:女
出生于1965年2月

▶基本资料: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博士,师从李良荣。主要讲授外国新闻事业史、外国媒介研究、新闻改革研究、优秀纪录片解析。

▶教学特色:
在教学上,力求从历史角度解剖分析当代西方传媒主题。不仅仅是讲述回顾历史,而是从历史的脉络出发,探究当代传媒的规律。
主持项目有:(1)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研究》(2008年)、《省属院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2007年)等4项。
发表的教学论文有:《“专业+X”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关于省属大学新闻传播师资队伍亟待建设问题的研究》、《省属院校新闻传播本科教育发展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获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获黑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获黑龙江大学首届教学质量奖。被评为黑龙江大学第三、第四、第五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学术研究及成果:
主持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众传媒与国际舆论风险》(2008),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面上项目《媒介伦理的当下性问题及对策》、《外国媒介研究》及黑龙江省文化厅项目《中国真人秀节目现状发展研究》等。
发表的论文有:当电视本身成为公共话语《国际新闻界》2008.6,范长江新闻奖的精神寻求《新闻大学》08夏季号,培育大众媒介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品格《现代传播》2008.4,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在振兴之时,探索广电新闻创新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等。
获得的学术奖励有:黑龙江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黑龙江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佳作奖及黑龙江大学高校管理科研优秀成果奖优秀奖等。

▶出版专著:

《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外国名篇卷》复旦大学出版社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

付宏刚,男,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黑龙江省“龙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无机化学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模范教师。

现任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人物经历

1980年09月—1987年07月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理论化学研究所,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8年04月调入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1995年5月晋升副教授,2000年9月晋升教授;1997年9月—1999年12月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业攻读博士学位;

1999年09月任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副院长,

2004年03月任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院长,

2010年11月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

2017年06月任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无机化学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主任,光电与能源环境材料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主任;北京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功能材料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讲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学科中的材料结构理论、晶态半导体材料、介孔材料以及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在硅基、铝基、钛基、锌基有序介孔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异质结构建,纳米材料的改性及界面电荷传输特性及与光电性质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在晶态纳米碳以及碳基复合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催化、电化学性能、SERS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晶态纳米碳形貌控制、碳基复合体的构筑以及性能调控等有了深入的认识。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二氧化钛薄膜、纳米材料和钙钛矿结构的多元复合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并对材料的电子结构、谱学特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理论化学方面主要从事小分子结构与稳定性、化学反应动态学、团簇生长规律、化学反应机理与速率常数及分子激发态势能面构建等研究。

►主要贡献

作为主持人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和黑龙江省的重大、重点项目十余项,其中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均以优秀的成绩结题。现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此外还承担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各一项。

►在研项目

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资助经费,2010-2012,200万,在研,主持人:付宏刚。

⒉“室温型高灵敏度碳纳米管膜NOx和CO传感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29),120万元、2009-2010、主持人:付宏刚。

⒊“功能导向无机晶态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特性”,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0万元、2010-2012、首席科学家:付宏刚、在研。

⒋“高度稳定的高晶化度有序介孔二氧化钛及其组装体的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1040),45万,2010-2012,在研,主持人:付宏刚。

⒌“晶态碳基能量转换与储存材料的合成策略及其电极过程本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031001),280万,2011-2014,在研,主持人:付宏刚。

►完成项目

⒈“键合型宽带隙半导体氧化物/碳纳米管功能性复合体合成与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1032),30万元,2007-2009、主持人,已结题。

⒉“碳纳米管功能性复合材料的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JG0602-01),2007-2009、20万元,主持人,已结题。

⒊“替代有毒有害材料数据库系统开发与材料设计”,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06BAE03B01),90万元、2007-2009、专题负责人,已结题。

⒋“钙钛矿型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材料的分子剪裁与组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20431030)、100万元、2005-2008、主持人,已结题。

⒌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341)、75万元、主持人,已结题。

⒍“TiO2多元杂化膜制备及日光下的气相光催化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171016)、20万元、2001-2004、主持人,已结题。

⒎“钛酸铅及其掺杂材料体系的电子结构计算与铁电性能预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171015)、14万元、2001-2004、本单位负责人,已结题。

⒏“新农药创制研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项目、90.0万元、2001-2004、项目组第2名,已结题。

⒐2002年度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2万元、2003-2005、主持人,已结题。

⒑“TiO2多元杂化膜组分调控、膜结构与日光下光催化性能的关系”,教育部重点项目(JC-02-12)、8万元、2002-2004、主持人,已结题。

⒒“纳米级稀土元素复合的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的研制”,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8万元、2000-2003、主持人,已结题。

⒓“半导体多元杂化膜的日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装置”,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15万元、2002-2005、主持人,已结题。

⒔“LaxA1BO3纳米钙钛矿型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催化性能研究”,黑龙江省省自然科学基金、3万元、2001-2004、主持人,已结题。

⒕“金属酞菁修饰掺杂TiO2薄膜制备及光催化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骨干教师资助计划、4万元、2000-2003、主持人,已结题。

⒖“大庆条件下三元驱油体系协同效应关系研究”,大庆油田(973子课题)、48万元、2000-2003、主持人,已结题。

►学术著作

⒈《二氧化钛改性材料与光催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⒉《钛酸铅系铁电纳米晶及其结构》,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学术论文

作为通讯作者,共发表了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80余篇,主要发表在国际著名的Adv.Funct.Mater.、Chem:Eur.J.、Chem.Commun.、J.Mater.Chem.、J.Phys.Chem.B、J.Phys.Chem.C、J.Comput.Chem.、Inorg.Chem.、Appl.Catal.B、Nanotechnology、J.Phys.:CondensedMatter等学术期刊上,影响因子在3.0以上的论文有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在5.0以上8篇。成果被SCI收录期刊正面引用1400余次。出版专著两部,美国科学出版社邀请为纳米科学技术大百科全书撰写了完整的一章。申请发明专利14项。

►获奖记录

⒈井立强付宏刚史克英辛柏福刘克松.新型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2006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7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付宏刚井立强潘凯辛柏福史克英.新型半导体纳米结构材料的控制合成及界面光生电荷转移机制的研究.2007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⒊付宏刚于海涛袁福龙池玉娟.钙钛矿型及改性体纳米晶制备、结构、性能及理论研究.2002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⒋于海涛付宏刚池玉娟仲华袁福龙辛柏福李明霞.小分子结构、稳定性与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2005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⒌于海涛付宏刚池玉娟.小分子结构、稳定性与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2004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⒍于海涛付宏刚池玉娟.分子结构、稳定性及相关性质的理论研究.2003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⒎于海涛付宏刚陈旭池玉娟.有机小分子氧化时的电化学振荡及动力学参数拟合软件.2002年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⒏付宏刚于海涛池玉娟.PbTiO3及改性PbTiO3纳米晶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材料.2001年获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⒐2002年,获“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⒑2003年,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

⒒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同年荣获“黑龙江省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⒓2004年,2007年,当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井立强,男,197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1991-1997年在吉林大学分析测试专业学习与工作,1997 -2000年在吉林大学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2000-2003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5月至今在黑龙江大学工作,2004和2006年先后被破格晋聘为副教授和教授。2004-2006年在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2010年在英国Imperial College London化学系作为国家公派访问教授访学1年。

现任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来坚持主讲本科生“材料结构分析”、硕士生“表面物理化学”和博士生“瞬态光物理”等重要课程。

近10年来主要围绕环境与能源光催化领域开展研究,在材料光生电荷动力学过程调控及分析等已形成了特色。创新性地证实了光生电子还原活化吸附氧是影响污染物转化为CO2等性能的关键,并成功地发展了可促进氧气吸附的修饰新策略;也证实了在可见光催化剂表面合适能量光生电子还原活化吸附氧和CO2等是影响环境物质转化与能源再生产性能的关键,并成功地发展了引入适当水平电子能级平台的新策略。共主持承担了包含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和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在内的10余项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已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1项,和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项。

作为第1或通讯作者,至今已在“Chem Soc Rev”、“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CS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Chem Commun”、“Environ Sci Tech”、“Environ Sci: Nano”和“Sus Energy Fuel”等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其中IF大于3的1、2区国际SCI论文有100余篇、ESI ToP论文16篇。被SCI论文引用7800余次,个人SCI H因子38,连续近4年成为了Elsevier公司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研究论文多次被“ACS C&EN”、“Wiley China”和“X-Mol”等学术媒体和交流平台重点推介。经常性地受邀在与环境、能源、催化、材料等相关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报告等。

近年来代表性论文如下:

Jing Liqiang, Zhou Wei, Tian Guohui, Fu Honggang*. Surface tuning for oxide-based nanomaterials as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13, 42, 9509-9549.(SCI IF=40.182, 1区)

Jing Liqiang*, Zhou Jia, Durrant James, Tang Junwang, Liu Dening, Fu Honggang. Dynamics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in the phosphate modified TiO2andthe enhanced activity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2,5, 6552-6558.(SCI IF=30.067, 1区)

Raziq Fazal, Sun Liqun, Wang Yuying, Zhang Xuliang, Humayun Muhammad, Ali Sharafat, Bai Linlu, Qu Yang, Yu Haitao andJing Liqiang*.Synthesis of large surface-area g-C3N4co-modified with MnOxand Au-TiO2as efficient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s for fuel production.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8,1701580.(SCI IF=21.875,1区)

Zada Amir, Humayun Muhammad, Raziq Fazal, Zhang Xuliang, Qu Yang, Bai Linlu, Qin Chuanli,Jing Liqiang* and Fu Honggang*. Exceptional visible-light-driven cocatalyst-fre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g-C3N4by well designed nanocomposites with plasmonic Au and SnO2.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6, 7, 201601190.(SCI IF=21.875,1区)

Xie Mingzheng, Fu Xuedong,Jing Liqiang*, LuanPeng, Feng Yujie*, and Fu Honggang*.Long-lived visible-excited charge carriers of TiO2/BiVO4nanocomposite and its unexpected photoactivity for water splitting.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2014, 4, 201300995.(SCI IF=21.875,1区)

He Lumei,Jing Liqiang*, Luan Yunbo, Wang Lei and Fu Honggang*. Enhanced visible activities of α-Fe2O3by coupling N-doped graphene and mechanism insight.ACS Catalysis2014, 4, 990-998. (SCI IF= 11.384, 1区)

Luan Yunbo,Jing Liqiang*, Xie Ying,Feng Yujie*,Fu Honggang*. Exceptional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001-facet-exposed TiO2mainly depending on enhanced adsorbed oxygen by residual hydrogen fluoride.ACS Catalysis2013,3, 1378-1385.(SCI IF= 11.384, 1区)

Chu Mingna, Hu Kang, Wang Jinshuang, Liu Yanduo, Ali Sharafat,Qin Chuanli* andJing Liqiang*. Synthesis of g-C3N4-based photocatalysts with recyclable feature for efficient 2,4-dichlorophenol degradation and mechanisms.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8, available online. (SCI IF= 11.698, 1区)

Zhang Xuliang, Zhang Xinxin, Li Jiadong, Sun Jianhui*, Bian Ji, Wang Jinshuang, Qu Yang, Yan Rui, Qin Chuanli* andJing Liqiang*.Exceptional visible-light activities of g-C3N4nanosheets dependent on the unexpecte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prolonging charge lifetime and catalyzing H2evolution with H2O.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8, 237, 50-58. (SCI IF= 11.698, 1区)

Humayun Muhammad,Sun Ning,Raziq Fazal,Zhang Xuliang,Yan Rui,Li Zhijun,Qu Yang* andJing Liqiang*.Synthesis of ZnO/Bi-doped porous LaFeO3nanocomposites as highly efficient nano-photocatalysts dependent on the enhanced utilization of visible-light-excited electrons.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8, 231, 23-33. (SCI IF= 11.698, 1区)

Wang Jinshuang, Qin Chuanli*, Wang Hongjian, Chu Mingna, Zada Amir, Zhang Xuliang, Li Jiadong, Raziq Fazal, Qu Yang andJing Liqiang*.Exceptional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CO2conversion on Al-Obridgedg-C3N4/α-Fe2O3Z-scheme nanocomposites and mechanism insight with isotopes.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8, 221, 459-466. (SCI IF= 11.698, 1区)

Li Jiadong, Zhang Xuliang, Raziq Fazal, Wang Jinshuang, Liu Chong, Liu Yanduo, Sun Jiawen, Yan Rui, Qu Binhong, Qin Chuanli*, andJing Liqiang*.Improv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g-C3N4nanosheets by effectively trapping holes with halogen-induced surface polarization and 2,4-dichloropheno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7, 218, 60-67. (SCI IF= 11.698, 1区)

Chen Shuangying, Yan Rui*, Zhang Xuliang, Hu Kang, Li Zhijun, Humayun Muhammad, Qu Yang,Jing Liqiang*. Photogenerated electron modulation to dominantly induce efficient 2,4-dichlorophenol degradation on BiOBr nanoplates with different phosphate modification.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7, 209, 320-328. (SCI IF= 11.698, 1区)

Li Zhijun, Qu Yang, Hu Kang, Humayun Muhammad, Chen Shuangying,Jing Liqiang*. Improvedphotoelectrocatalyticactivities of BiOClwith high stability for water oxidation and MO degradation by coupling RGO and modifyingphosphate groups to prolong carrier lifetime.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7, 203, 355-362. (SCI IF= 11.698, 1区)

Raziq Fazal, Qu Yang, Humayun Muhammad, Zada Amir, Yu Haitao, andJing Liqiang*.Synthesis of SnO2/B-P codoped g-C3N4nanocomposites as efficient cocatalyst-free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s for CO2conversion and pollutant degradation.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7, 201, 486-494. (SCI IF= 11.698, 1区)

Humayun Muhammad, Zada Amir, Li Zhijun, Xie Mingzheng, Zhang Xuliang, Qu Yang, Raziq Fazal andJing Liqiang*. Enhanced visible-light activities of porous BiFeO3by coupling with nanocrystalline TiO2and mechanism.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6, 180, 219-226. (SCI IF= 11.698, 1区)

Luan Yunbo,Jing Liqiang*, Wu Jing,Xie Mingzheng, Feng Yujie*. Long-lived photogenerated charge carriers of 001-facet-exposed TiO2with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by phosphate modification as an efficient photocatalyst.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2014, 147, 29-34. (SCI IF= 11.698, 1区)

Bian Ji, Qu Yang*, Zhang Xuliang, Sun Ning, Tang Dongyan andJing Liqiang*.Dimension-matched plasmonic Au/TiO2/BiVO4nanocomposites as efficientwide-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s to convert CO2and mechanism insight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2018, 6, 11838-11845. (SCI IF= 9.931, 1区)

Li Zhijun, Luan Yunbo, Qu Yang, andJing Liqiang*.Modification strategies with inorganic acids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by promoting the adsorption of O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5, 7, 22727-22740.(SCI IF= 8.097, 1区)

Fu Xuedong, Xie Mingzheng, Luan Peng, andJing Liqiang*. Effective visible-excited charge separation in silicate-bridged ZnO/BiVO4nanocomposite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4,6, 18550-18557.(SCI IF= 8.097, 1区)

Liu Dening,Jing Liqiang*, Luan Peng, Tang Junwang, Fu Honggang*. Enhancement effects of cobalt phosphate modification on activity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 of TiO2and mechanism insight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3,5, 4046-4052. (SCI IF= 8.097, 1区)

Liu Yanduo, Sun Ning, Chen Shuangying, Yan Rui, Li Peng, Qu Yang, Qu Yichun* andJing Liqiang*. Synthesis of nano SnO2-coupl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titanium phosphate as a recyclable photocatalyst for efficient decomposition of 2,4-dichlorophenol.Nano Research2018,11, 1612-1624. (SCI IF=7.994, 1区)

Li Zhijun, Luan Peng, Zhang Xuliang, Qu Yang*, Raziq Fazal, Wang Jinshuang, andJing Liqiang*. Prolonged lifetime and enhanced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of nanosized α-Fe2O3by coupling SnO2for efficient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is to convert CO2and degrade acetaldehyde.Nano Research2017, 10, 2321-2331. (SCI IF=7.994, 1区)

Humayun Muhammad, Qu Yang, Raziq Fazal, Yan Rui, Li Zhijun, Zhang Xuliang andJing Liqiang*.Exceptional visible-light activities of TiO2-coupled N-doped porous perovskite LaFeO3for 2,4-dichlorophenol decomposition and CO2convers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 50, 13600-13610. (SCI IF= 6.653, 1区)

Amir Zada, Qu Yang*, Sharafat Ali, Sun Ning, Lu Hongwei, Yan Rui, Zhang Xuliang andJing Liqiang*.Improved visible-light activities for degrading pollutants on TiO2/g-C3N4nanocomposites by decorating SPR Au nanoparticles and2,4-dichlorophenol decomposition path.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8,342,715-723.(SCI IF= 6.434, 1区)

Wu Jing, Lu Hongwei, Zhang Xuliang, Fazal Raziq, Qu Yang, andJingLiqiang*.Enhanced charge separation of rutile TiO2nanorods by trapping holes and transferring electrons for efficient cocatalyst-free photocatalytic conversion of CO2to fuels.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6, 52, 5027-5029. (SCI IF=6.290, 1区)

Xie Mingzheng, BianJi,Muhammad Humayun, QuYang, FengYujie,andJingLiqiang*. Promotion effect of surface negative electrostatic field on the photogenerated charge separation of BiVO4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enhanced PEC water oxidation.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5, 51, 2821-2823. (SCI IF=6.290, 1区)

Liu Chong,JingLiqiang*,He Lumei,Luan Yunbo,Li Chengming. Phosphate-modified graphitic C3N4as efficient photocatalysts for degrading colorless pollutants by promoting O2adsorption.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4, 50, 1999-2001.(SCI IF=6.290, 1区)

Jing Liqiang*, Cao Yue, Cui Haiqin, Durrant James R., Tang Junwang,Liu Deningand Fu Honggang*. Acceleration effects of phosphate modification on the decay dynamics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of TiO2and it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Chemical Communications2012, 48, 10775-10777. (SCI IF=6.290, 1区)

Lu Hongwei,Qu Yang,Sun Liqun,Chu Xiaoyu,Li Jiadong,Liu Yanduo,Bai Linlu*,Jing Liqiang*. Improved visible-light activities of rutile nanorodby co-modifying highly-dispersed SPR Au nanoparticles and HFgroups for aerobic selective alcohol oxidation.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2018, available online.(SCI IF=6.140, 1区)

Sun Ning, Qu Yang*, Chen Shuangying, Yan Rui, Humayun Muhammad, Liu Yanduo, Bai Linlu,Jing Liqiang* and Fu Honggang. Efficient decomposition of 2,4-dichlorophenol on recyclable phase-mixed Bi2O3hiberarchy coupled with phosphate-bridged nano-SnO2,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2017, 4, 1147–1154. (SCI IF= 6.087, 1区)

Qu Yang, Sun Ning, Humayun Muhammad, Zada Amir, Xie Ying, Tang Junwang,Jing Liqiang* and Fu Honggang*. Improved visible-light activities of nanocrystalline CdS by coupling ultrafine NbN with lattice matching for hydrogen evolution.Sustainable Energy & Fuels, 2018,2, 549-552. (SCI1区)

廉永福,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89~1997在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2000~2001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做博士后, 2001~2006在日本筑波大学先端学際领域研究中心做外国人研究员, 2006年底到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工作。现任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度被聘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

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联合资助项目1项。在J. Am. Chem. Soc.、J. Phys. Chem. B、Chem. Mater.、Chem. Commun.、Nanoscale、J. Chem. Phys.和Chem. Phys. Lett.等国际性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有关研究工作被《日本経済産業新聞》三度报道,其中碳纳米管分离的工作被Materials Today杂志作为Research News报道。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三等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1。在1997-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先后获得“1999年北京大学创新奖”和“2000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称号。博士毕业论文“富勒烯笼内金属包合物和单层碳纳米管的研究”被评为2002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获得黑龙江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黑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

所在学科:无机化学、材料化学

开设课程:生物无机化学、纳米化学、纳米碳材料化学和高等无机化学选论

研究方向:纳米碳材料化学。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1.碳纳米管和内嵌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合成、分离提纯和化学功能化;

2.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结构及其化学反应规律研究;

3.单壁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在能量存储、能量转换和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学术兼职:黑龙江省化学会理事

代表论著:

1.Sun P, Gao YL, Xu C, Lian, YF “Determination of six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water samples by three-dimensional graphene aerogel-bas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RSC ADVANCES 8(19):10277-10283, 2018.

2.Wu J, Zhang H, Feng Y, Zhang X, Yao TJ, Lian YF “An explosive bomb-inspired method to prepare collapsed and ruptured Fe2O3/nitrogen-doped carbon capsules as catalyst support”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3(67): 17095-17102, 2017.

3.Sun P, Gao YL, Lian YF “Determination of Eugenol in Aquatic Products by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FOOD ANALYTICAL METHODS 10(10): 3217-3224, 2017.

4.Ruan C, Leng JS, Lian YF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arbon onions fabricated by electric arc-discharge Method”ELECTROANALYSIS 28(1): 145-150, 2016.

5.Gao JL, Huang Y, Lian YF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metallic arc-discharg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a water soluble polymethylsilane derivative”RSC ADVANCES 5(124): 102238-102246, 2015.

6.Zheng B, Yu HT, Xie Y, Lian YF “Engineering the work function of buckled boron alpha-sheet by lithium adsorption: a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6(22): 19690-19701, 2014.

7.Zhou Q, Li H, Lian YF, Suzuki M, Bao LP, Cai WT, Wang WW, Nagase S, Lu X, Akasaka T “Regioselective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first derivative of praseodymium-containing metallofullerenes”CHEMICAL COMMUNICATIONS 50(69): 9876-9878, 2014.

8.Zhou XL, Wang M, Lian J, Lian YF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high-surface-area graphene”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57(2): 278-283, 2014.

9.Xu W, Niu B, Shi Z, Lian YF, Feng L “Sm@C-2v(3)-C-80: site-hopping motion of endohedral Sm atom and metal-induced effect on redox profile”NANOSCALE 4(21): 6876-6879, 2012.

10.Lian YF, Maeda Y, Wakahara T, Akasaka T, Kazaoui S, Minami N, Choi N, Tokumoto H "Spectroscopic study on the centrifugal fractionation of solubl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ARBON 43 (13): 2750-2759, 2005.

11.Lian YF, Shi ZJ, Zhou XH, He XR, Gu ZN "Different extraction Behaviors between divalent and trivalent endohedral metallofullerenes"CHEMISTRY OF MATERIALS 16 (9): 1704-1714, 2004.

12.Lian YF, Maeda Y, Wakahara T, Akasaka T, Kazaoui S, Minami N, Choi N, Tokumoto H "Assignment of the fine structure in the optical absorption spectra of solubl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7 (44): 12082-12087, 2003.

13.Lian YF, Yang SF, Yang SH "Revisiting the preparation of La@C-82 (I and II) and La-2@C-80: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the "Minor" isomer La@C-82 (II)"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06 (12): 3112-3117, 2002.

14.Lian YF, Shi ZJ, Zhou XH, He XR, Gu ZN“Pr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samarium endohedral fullerenes"CHEMISTRY OF MATERIALS 13 (1): 39-42, 2001.

15. Lian YF, Shi ZJ, Zhou XH, He XR, Gu ZN "High-yield preparation of endohedral metallofullerenes by an improved DC arc-discharge method" CARBON 38 (15): 2117-2121, 2000.

柴文华,1956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1973年至1979年在黑龙江省大庆钻探宣传部工作。1979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3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年回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执教至今。1988年被聘为讲师,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学科 :中国哲学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哲学和中国伦理思想史
社会兼职: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冯友兰学术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伦理学会理事、黑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副所长。曾任日本国新潟大学客座研究员。
著作:
1、中国道德名言选粹 (第二作者)1990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中国异端伦理文化 1994 哈工程大学出版社
3、再铸民族魂 1997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4、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研究(第一作者) 2002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5、中国非儒伦理文化(第一作者) 2002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6、真善美的哲学寻踪 2003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中国人伦学说研究(第一作者) 2004 上海古籍出版社
8、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 2004 三联书店
9、中国伦理思想通史 (参编) 1992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0、中国传统道德 名言卷 (参编)199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中国儒学百科全书 (参编)1997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2、中国伦理道德变迁史(第二主编)2007 人民出版社
代表性论文
1、儒道观念与生态伦理断想,哲学研究,1990、1
2、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哲学研究,1992、9
3、中国哲学与人,哲学研究,1994、5
4、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哲学研究,1997、2
5、论梁漱溟的人哲学,哲学研究,2001、10
6、对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动态研究,哲学研究,2002、11
7、胡适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个性特征,哲学研究,2005、2
8、论胡适的人伦学说,中国哲学史2001、2
9、论马一浮的中西文化观,中国哲学史,2004、1
10、本体论的建构及其意味,第一作者,中国哲学史,1994、1
11、现代场景下的传统儒学——论马一浮的伦理思想,伦理学研究,2005、4
12、超越的直觉与直觉的超越,第一作者,孔子研究,1994、2
13、调和道儒的尝试,孔子研究,1992、4
14、淮南子的伦理主题,江汉论坛,1988、6
15、王弼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实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3
16、《太平经》具有神学特色的伦理观,南京社会科学,1991、5
17、略论道家思想文化的现代理论价值,贵州社会科学,1992、6
18、儒家道德自觉论,江淮论坛,1997、4
19、旧瓶装旧酒——论马一浮的哲学思想,深圳大学学报,2003、3
20、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激进主义,现代哲学,2004、2
21、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22、对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的理论分析,求是学刊,2003、6
23、中国哲学史研究方式管窥,学习与探索,2003、2
24、论中国近现代的文化保守主义,天府新论,2004、2
25、中国伦理文化的中心与边缘,北方论丛1999.4。
26、论中国伦理文化中竞争与和谐的统一,理论探讨,1997、4
27、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深圳大学学报,2007、1
28、论冯友兰的早期道家观,哲学研究,2006、6
29、略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河北大学学报,1993、3
30、论冯友兰的哲学观,燕山大学学报,2002、3
科研项目
1、中国哲学与人 黑龙江大学科研计划项目 1994
2、中国异端伦理文化研究 黑龙江大学科研计划项目 1994
3、中国伦理文化的内在冲突及其哲学人类学思路 黑龙江省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1996
4、中国现代人伦哲学研究 黑龙江大学科研计划项目 1995
5、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黑龙江省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1999
6、中国伦理文化的纵向研究 黑龙江大学科研计划项目 1997
7、中国人伦哲学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计划 2003
8、中国道德变迁史(第一参加人)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004
9、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研究 黑龙江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2004
10、政府诚信道德研究(参加)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11、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实证研究 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2004
12、中国现代伦理学派及思想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2006
科研获奖情况
1、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研究的方法论原则,黑龙江省1988年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
2、中国古代异端人论概说,1990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3、儒道观念与生态伦理断想,1992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
4、道家思想文化的现代理论价值,1994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5、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近代化,1994年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6、中国哲学与人,1995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1等奖。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7、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1997年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8、再铸民族魂—中国伦理文化的诠释和重建 ,黑龙江大学199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1等奖;1999年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
9、方克立与现代新儒学研究,黑龙江大学199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10、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2000年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11、中国伦理文化的中心与边缘,黑龙江大学2000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2等奖 ;2002年黑龙江省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佳作奖;第一届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12、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研究,黑龙江大学200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2004年黑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2004年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3等奖。
13、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黑龙江大学2005年优秀科研成果1等奖;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1等奖;200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1等奖。
黑龙江大学

添加黑龙江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黑龙江大学考研分数线、黑龙江大学报录比、黑龙江大学考研群、黑龙江大学学姐微信、黑龙江大学考研真题、黑龙江大学专业目录、黑龙江大学排名、黑龙江大学保研、黑龙江大学公众号、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黑龙江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黑龙江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