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6:5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广东药科大学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广东药科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广东药科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广东药科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广东药科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肖兰凤 邝小枫 蒋文功 陈灵 尹金柱 李岷雯 周光纪 郑惠珍 张延芳 张华华


  导师姓名:张华华
  导师单位:广东医学院
  导师专业:生理学
  研究方向:组织和细胞工程
  简介
  张华华,女,汉族,1977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副主任,广东医学院第六批“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998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任教于青海医学院,2002年7月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并获硕士学位,2006年1月毕业于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并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任教于广东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从事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的科研方向为组织和细胞工程。现主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东医学院科学研究项目1项,广东医学院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要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目前共发表第一作者科研和教学论文14篇,其中SCI收录2篇。


  导师姓名:张延芳
  导师单位:广东医学院
  导师专业:生理学
  研究方向:组织工程、生物力学
  简介
  张延芳,女,汉族,1965年10月出生,陕西延安市人。广东医学院物理教研室主任,理学博士,物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1987年6月毕业于延安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8月到1992年7月在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物理助教班进修一年,主修研究生课程。2003年9月到2006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1987年7月到1997年9月在延安医学院物理教研室任助教、讲师。1997年9月至今在广东医学院物理研室任讲师,副教授。承担本科各专业教学的课程分别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物理学》、《医用电子学》、《模拟电子技术路线》等,硕士研究生课程有《干细胞与组织工程》。主编全国高等院校建设规划教材《医用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用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用物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和《医用物理学实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工程与生物力学。

 

  导师姓名:郑惠珍
  导师单位:广东医学院
  导师专业:生理学
  研究方向:心血管生理学
  简介
  郑惠珍,女,广东省汕头市人,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生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医学院生理学研究室主任,中共党员。
  1977年3月至1980年7月在广东医学院(原湛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读书,毕业后留校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期间1988年广东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班结业。1996年9月至1997年8月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基础研究所做国内访问学者。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在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攻读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近年从事干细胞与血管新生研究,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市厅级、校级科研课题及教改、网络课程建设等课题多项。获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校级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指导的大学生课外科研小组获省挑战杯奖,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经费资助等。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三部,参编著作1部。
  代表作品
  [1]ZhengHZ(郑惠珍),QiuH,FanAH.Fasudilpromotesmigrationandvasculogenesisofendothelialcellsdifferentiatedfromrat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invitro.ActaPhysiologicaSinica(生理学报)2009;61(4):339-346(Chinese,Englishabstract).
  [2]Hui-zhenZheng,Ke-sengZhao,Bi-yingZhouetal.RoleofRhokinaseandactinfilamentintheincreasedvascularpermeabilityofskinvenuleinratafterscalding[J].BURNS,2003,29(8):820-8272.


  导师姓名:周光纪
  导师单位:广东医学院
  导师专业:生理学
  研究方向:干细胞的应用基础
  简介:
  周光纪,男,汉族,博士,生理学教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生理学会理事,广东医学院基础学院副院长,广东医学院基础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广东医学院学报》编委。先后毕业于昆明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和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一直从事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胚胎干细胞与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和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多项,个人科研经费96万余元,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材《医学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各一部;参编全国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临床生理学》(编委,科学出版社出版)、《生理学》(科学出版社)各一部;参编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自学教材《生理学》(编委,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材《临床生理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各一部;主审《正常人体血纲要》(兰州大学出版社)。目前主要从事糖尿病细胞移植治疗和抗胰岛移植排斥方面的研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课题起点高,研究经费充足,基础研究和临床运用结合紧密。


  导师姓名:李岷雯
  导师单位:广东医学院
  导师专业:生理学
  研究方向:心血管生理学
  专业:生理,学位:生理学硕士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先后主持省、市、卫生厅和校极课题6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省、市级课题2项获省级科技成果一项全国优秀论文2篇、校级优秀论文一篇曾获广东医学院多媒体授课比赛一等奖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6部

  1.基本情况:
  姓名: 尹金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8年03月 学历(学位): 在职研究生
  工作部门: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职务: 科主任 职称: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专业: 急救医学 招生专业: 急危重症医学
  主要研究方向: 急救医学
  电子信箱: yinjinzhu123@126.com

  2. 学习、工作经历(从大学阶段开始,按时间顺序写):
  1986年9月~1991年7月 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1年8月~1998年11月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医师
  1997年3月~1997年9月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总住院医师
  1998年12月~2004年11月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1999年3月~2000年3月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进修
  2004年12月~至今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2005年9月~2006年9月 广州医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

  3.主要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会员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

  4.主要学术成果:
  论著
  血清钙浓度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广州医药》2001年3月 第一作者
  急性胰腺炎合并肾损害35例临床分析〈中华临床疾病诊治与预防〉2001年5月第一作者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现代医学与临床》2002年10月 第一作者
  力月西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4年5月 第一作者
  获奖成果      一、简介
  姓名: 陈灵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57、6 学历(学位): 硕士学位、在职攻博
  工作部门: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 职称: 主任医师副教授 从事专业:小儿神经精神及发育行为、小儿临床用药
  招生专业: 内科学(儿科临床)
  主要研究方向(最多2个)1小儿神经精神及发育行为2小儿临床用药
  电子信箱: chenling_2004@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从大学阶段开始,按时间顺序写)
  1982年白求恩医大七七级医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0年白求恩医大八七级小儿神经专业硕士毕业
  2000年吉林大学2000级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已通过学位课考试

  三、主要社会任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上评委、中华医学会会员

  四、主要学术成果(列出近年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专著,取得的成果、专利等,请排序,格式如下)
  1、论文(论著题目,发表刊物,发表时间,署名次序;)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并军团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期、第1作者
  《儿童难治性过敏性紫癜的药物治疗》、《世界临床药物》杂志2004、7期、第1作者
  《儿童军团菌肺炎的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5、3期、第2作者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联合治疗》、《世界临床药物》2006年6月第27卷第347页,第一作者
  《小儿军团菌病的快速检验及临床特征》、《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年12月第21卷第24期第3455页第2作者
  《110例小儿体内镁离子变化与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探讨》《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7年7月第22卷第19期第2734页第2作者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速发型过敏性喉头水肿一例》《世界临床药物》杂志,2006年第27卷第8期第503-504页,,第2作者,
  《糖皮质激素在儿科应用的安全性》《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第一作者、2007年第9期
  《解热药物在儿科的应用》、《世界临床药物》杂志2008年6期、第一作者
  2、专著(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署名次序;)
  《临床医学概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10月、儿科部分编委
  3、成果(成果(专利)名称,鉴定(授权)单位,鉴定(授权)时间,署名次序;)
  4、获奖成果(获奖成果名称,评奖部门,评奖等级,获奖时间,署名次序。)

  五、目前承担项目( 项目、课题名称,项目来源,项目起讫时间,负责人,科研经费(万元),本人排名)
  广东药学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高胆红素血症小儿气质及平衡能力综合评估的临床实验研究》、2007-2008、负责人陈灵、经费5万元、排名第一      1.基本情况
  姓名:蒋文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6,9 学历(学位): 硕士
  工作部门:临床学院 职务: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 职称:副教授
  从事专业:内科学(肾脏病 )
  招生专业:肾脏病
  主要研究方向(最多2个):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电子信箱: jiang_W_G@163.com
  2. 学习、工作经历
   1990年7月至今广东药学院临床学院。
  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中山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学习
   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日本昭和大学藤が丘病院肾病研究所学习
   2008至今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习
  3. 主要社会任职
  广东省肾脏病学会委员
  4.主要学术成果
  论文:
   1.膜型狼疮肾炎治疗方法的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第一作者
   2.霉酚酸酯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第一作者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78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第一作者
   4.IgA肾病65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第一作者
   5.中西医结合治疗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肾病42例 .中医研究,2001,第一作者
   6.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型肾病综合征40例.中医研究,2002,第一作者
   7.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及意义.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1,第一作者
   8.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第一作者
   9.骨碎补类黄酮对氯化汞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第一作者
  10.女性急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血培养的临床意义.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第一作者
  11. 人类IgA肾病肾小球Ki-67阳性细胞、α-SMA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第一作者
  12.骨碎补类黄酮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的抑制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第一作者
  13.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对氯化汞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广东医学,2006,第一作者
  14.The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antigen Ki-67 is a useful marker for evaluating disease activity in human IgA nephropathy. The SHOWA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06,18(3).
  15.骨碎补总黄酮对LPS大鼠模型肾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第一作者
  专著:
  《临床医学概论》 湖北科技出版社 2001 参编
  《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指导》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
  《新编诊断学习题集》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
  《临床医学概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编委
  5.目前承担项目
  1. 骨碎补总黄酮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2006年 项目负责人
  2.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白介素-6的影响
  广东省中医药局 2007年 项目负责人    1、基本情况
  姓名:邝小枫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62.11 学历(学位):本科(学士)
  工作部门:消化内科 职务:主任医师 教授 职称:主任医师 从事专业:消化内科
  招生专业:内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胃黏膜癌前病变 胃肠动力
  电子邮箱:kuangxiaofeng62@126.com

  2、学习、工作经历
  1981.09~1986.07于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本科医疗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07~1992.11广州铁路中心医院内科 住院医师
  1992.12~1998.12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1994.01~1995.01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 进修医师
  1998.12~2006.11 广药附一院(原广州铁路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2006.11至今广药附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教授
  (2002.03~2005.12兼医务科副主任医师;2003.12~2005.12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医疗法律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并获得了中国政法大学颁发的证书。)

  3、主要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消化专业会员 大肠学组委员
  广东省、广州市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库成员
  一、基本个人资料
  肖兰凤 女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53.5.8 入党时间:1973.07
  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 参加工作时间:1971.2
  身份证号码:420106530508446
  家庭住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光汉直街46号201房
  联系电话:020-34055212
  家庭:020-34074597
  邮箱:shulhuang@sina.com
  招生专业:内科学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基因治疗
  
  1975—1978 武汉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学习
  1978—1983 湖北中医学院附院外科工作
  1984—1985 武汉大学医学院师资班学习
  1986—1993 湖北中医学院附院外科工作
  1994—1995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疼痛中心学习
  1995—1997 湖北中医学院附院外科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工作
  1997—2008 广东药学院 临床学院
  
  二、任现职以来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一)专业课
  1.1995.9-12,93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54,周学时数为16,共192学时。
  2.1996.3-7,94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56,周学时数为8,共96学时。
  3.1996.9-12,94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08,周学时数为10,共120学时。
  4.1997.3-7,95级本科、专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08,周学时数为16,共192学时。
  以上为湖北中医附院教学工作情况。
  5.1998.9-12,96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08,周学时数为10,共120学时。
  6.1999.3-7,97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64,周学时数为12,共144学时。
  7.1999.9-12,97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64,周学时数为8,共96学时。
  8.2000.3-7,98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62,周学时数为12,共144学时。
  9.2000.9-12,98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65,周学时数为12,共144学时。
  10.2001.3-7,99级本科、专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08,周学时数为15,共180学时。
  11.2001.9-12,99级本科、专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08,周学时数为12,共144学时。
  12.2002.3-7,00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60,周学时数为10,共120学时。
  13.2002.9-12,00级本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58,周学时数为14,共168学时。
  14.2003.3-12,01级本科、专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158,周学时数为16,共168学时。
  15.2004.3-12,02级本科、专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400,周学时数为14,共168学时。
  16.2005.3-7,03级本科、专科外科学理论及见习,学生数为56,周学时数为8,共96学时。 
广东药科大学

添加广东药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东药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药科大学报录比、广东药科大学考研群、广东药科大学学姐微信、广东药科大学考研真题、广东药科大学专业目录、广东药科大学排名、广东药科大学保研、广东药科大学公众号、广东药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药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东药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