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更新时间:2022-07-30 10:37:1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
Add 北京舞蹈学院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关于《北京舞蹈学院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北京舞蹈学院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北京舞蹈学院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及历年考研分数线数据的汇总(学校网站一般不稳定,或存留的分数线年限较少)。以下即是北京舞蹈学院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以下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考研派网站和APP流量巨大)查看联系方式>>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导师名单:(可用 Ctrl+F 进行搜索)

潘志涛 李正一 袁禾 韩萍 李晓梅 高度 许锐 黄奕华 周萍 田露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曾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当代民间舞教育批判》、《关于开设“中国民间舞动作分析课”的设想》、《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职业化架构》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曾参加编写《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任副主编,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一等奖等。
创作群舞《长调魂》、《读梁祝》获全国荷花奖铜奖;群舞《鼓舞声声》获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金奖、表演金奖;独舞《摩梭夜歌》获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银奖、表演铜奖等。
导演舞剧《红河谷》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4—2005年度)“十大精品剧目”,第十二届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编导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第四届全国舞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舞剧《黄道婆》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奖及组织奖,第四届全国舞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第十二届文化部文华剧目奖;舞剧《筑城记》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十大精品剧目”,第十二届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编导奖、文华剧目奖,第四届全国舞剧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等。


1979年-1984年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学习
1984年-1989年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舞蹈队任主要演员
1990年-1993年在总政歌舞团舞蹈队任主要演员
1993年-1997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教育专业学习
1997年-至今在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任教师
作品
1983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我的路》;
1990年任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军乐行进表演”编导,并受到总政治部和亚运会组委会高度评价和嘉奖;
1997年为班级创作毕业作品《形舞》;发表《中、韩两国舞蹈教学之管见》一文,刊登在《论中国民间舞艺术》中。
1999年担任北京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迎澳门回归大型联欢晚会《澳门,你好!》主创人员之一;担任澳门各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主办的大型文体汇演《濠江欢歌》分场编导。
发表《圆--打开舞蹈艺术之门的钥匙》一文,发表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99年第四期。
2003年申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题目为《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与技术技巧研究》;该项目并被定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学科建设重点项目》之一;
创作“桃李杯”参赛剧目《扇骨》,荣获民间舞青年组创作一等奖。


韩萍(艺术家)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教授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
职务: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主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编委会委员
艺术经历:
1972年-1985年青海省柴达木歌舞团担任演员。
1985年-1987年青海省艺术学校任舞蹈教师。
1987年-1991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学习
1991年至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任教。
2002-今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硕士生导师
著作、论文发表、教学研究情况:
1995年参加《中国民间舞》编写,独立完成《山东胶州秧歌》初级训练教材部分,由江苏省出版社发行。
1997年论文《论民间舞课堂教学应始终贯穿“情”》(节送),收在《论中国民间舞艺术》中,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
1999年参与编写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负责藏族、蒙族的女班教材。
剧目创作情况:
1984年创作剧目《盐湖的早晨》、《哈族人民的心愿》。
1998年为庆祝厄里特亚“国庆七周年”编排舞蹈《快乐的拍手舞》、《花》。
国内、国际交流情况:
1997年作为援外专家赴厄里特里亚策划编导了庆祝“厄国国庆七周年”大型演出,获得厄国政府及使馆、文化部的高度赞扬。
1984年参加青海省舞蹈比赛,获个人优秀表演奖。创作剧目《盐湖的早晨》、《哈族人民的心愿》,分别获创作一、三等奖。


袁禾,女,舞蹈史学家、理论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学术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个舞蹈学博士,中国舞蹈意象理论创立者。
女,舞蹈史学家、理论家,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学术委员,[1]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个舞蹈学博士,中国舞蹈意象理论创立者。1956年8月生,四川省涪陵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大音乐系。198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深造,主攻舞蹈历史与理论。1988年攻硕士学位。1997年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为中国第一个舞蹈学博士研究生。她从教10年来,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以及坚忍不拔、虚怀若谷的个性人格,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深得学生好评。1996年被授予“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所撰《中国舞蹈意象论》是迄今国家重点艺术科研项目中唯一的一部舞蹈学术专著。《文汇报》等6家刊物曾发表8篇书评予以高度评价。该书1997年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曾发表论文数十篇,有论文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是《中国舞蹈词典》、《舞蹈大辞典》主要撰稿人。现正在出版社排印的著作有《隋唐五代舞蹈史》、《中国舞蹈》,正在研究的课题有《论中国宫廷舞蹈》等。


李正一,女。教授。辽宁安东人。1949年加入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学校中国古典舞教员、民族舞科主任,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院长、教授,中国舞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和第五届副主席。

▶个人简介:
潘志涛男,1944年4月生,上海人。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材编委会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共党员。任广东舞蹈学校校长,广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委员。
▶讲座:
崂山艺术讲堂
2012年3月17日下午2点半,青岛大剧院特邀我国著名舞蹈家、教育家潘志涛教授做客“崂山艺术讲堂”,为岛城舞蹈艺术爱好者开讲《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今天与明天》。[1]
提起潘志涛教授,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他曾是舞蹈《千手观音》的顾问,还担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表演的总导演,他曾现连续担任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的特邀点评专家,诙谐生动的语言和对舞蹈艺术传承的执着,感染并激励着所有喜爱舞蹈的观众朋友。潘志涛现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舞蹈创作、表演和教育工作近50年,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舞蹈编导及表演艺术家,张继刚、陈维亚、黄豆豆都是他学生中的佼佼者,他本人也素有“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尊”之称。
本次讲座,潘志涛将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演出开始谈起,再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创编和排演等一系列的角度,生动地讲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色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昨天、今天和未来”,详细阐释一生吸引他为之奋斗与牺牲的舞蹈事业的伟大魅力。
评委经历
2011年、2012年青岛啤酒“炫舞激情”啦啦队选拔赛邀请这位极具权威的国家重量级嘉宾—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潘志涛教授作为大赛评委,其儒雅内敛且好比“太极拳”的点评风格,多次为选手化解“尴尬”。
▶经典点评:
——“从情感上我偏向小野猫,但是我要服从真理,从今天的表现看龚秋子更有潜质。”
2012年5月30日上午,潘志涛教授做客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大师讲堂,在第三报告厅与国际舞蹈学院学生进行了有关中国舞方面的交流讲座。讲座现场,潘教授首先与观众分享了他自己的艺术经历,随后,潘教授以其亲身参与过的奥运会演出和建党90周年大型音画史诗“复兴之路音乐会”为例,生动地讲授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特色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和未来。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潘教授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和对舞蹈艺术传承的执着,感染并激励着现场所有喜爱舞蹈的师生,其对中国民族文化大力传承、发扬的精神令现场观众钦佩不已。最后讲座在潘教授表演的一段精彩的舞蹈中圆满结束。

田露教授,是一个非常热爱舞蹈热爱生活的人,舞蹈也是来源于生活,田教授的编创与教学研究不断创新,也为舞蹈事业做出不少贡献。
田露教授从事舞蹈事业的成就
 
代表性学术成果:            
2001年   出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
2004年    出版《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
2008年 完成《汉族民间舞地域性比较研究》课题
2009年  主持并完成《山东海阳秧歌分析与重建》课题
2012年 《山东海阳秧歌教程》
2014年 完成《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与保护——羌族舞蹈传承与创作发展规律探索》课题 并出版论文集《随羌风而舞》
2014年 完成导师工作坊《缘从民间来》田露作品晚会
2015年 完成《汉族民间角色对舞研究》课题
 
主要获奖情况:
2003年《翠狐》《孔雀飞来》荣获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创作二、三等奖及园丁奖
2006年创作剧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教学剧目创作三等奖,《红珊瑚》创作一等奖,园丁奖
2008年“山东海阳秧歌”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创作剧目《京华情韵》。被评为统战系统参与奥运。
2009年创作剧目《那一别》《长调》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教学剧目创作一等奖,创作三等奖。
2009年《长调》cctv舞蹈大赛银奖
2009年《尼苏妹诺》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三等奖。
2012年《山东海阳秧歌教程》获北京舞蹈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3年《涟涟有鱼》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
 
学术讲座:
2000年,讲授《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
2010年,讲授《山东海阳秧歌》
2010年,讲授《中国民族民间舞素材运用》
2011年,讲授《山东秧歌动态审美》《中国民族民间舞素材与作品语言》
2011年,讲授《山东秧歌舞蹈文化》 
2014年,讲授《生活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生活》
《传统文化与当代舞蹈创作》《客观的生活、主观的艺术》 
 名师简介:
周萍,汉族,籍贯福建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民间舞教研室主任,曾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 北京市艺术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
曾多次获文化部颁发的“桃李杯”舞蹈比赛指导教师奖及优秀园丁奖。99年参与编写《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担任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及部分胶州秧歌的女班教材,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荣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8年执教“东北秧歌风格课”荣获院级“优质课程
曾编创群舞《六月清荷》,获第六届“荷花杯”校园舞蹈专业组作品银奖。2009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元宵晚会;2010年1月参加《中华风韵——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赴美巡演专场晚会》2010.12.16入选中印建交55周年文艺演出,出访印度。2015.6.23入选参加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习主席与夫人招待比利时国王与王后的国事演出。
黄奕华教授,1970年出生于广东,1983年就读广东舞蹈学校,1988年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1991年毕业留校执教至今。现任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党总支书记、主任、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之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许锐,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理论与史论专业大学毕业,在职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学专业),文学博士,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舞蹈文学创作与策划人,舞蹈学博士。
北京舞蹈学院

添加北京舞蹈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舞蹈学院考研分数线、北京舞蹈学院报录比、北京舞蹈学院考研群、北京舞蹈学院学姐微信、北京舞蹈学院考研真题、北京舞蹈学院专业目录、北京舞蹈学院排名、北京舞蹈学院保研、北京舞蹈学院公众号、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舞蹈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舞蹈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