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刘春成

发布时间:2019-08-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建筑工程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刘春成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刘春成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电力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刘春成 正文

姓名:刘春城

  办公电话:

  手机:13843237495

  Email :liu_chuncheng888@163.com

  主要学历及工作经历:

  刘春城,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3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4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于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5月出站。现任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副主任,学校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高压输电线路防灾减灾、输电铁塔健康监测以及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性能与应用研究。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承担市厅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完成省、市、厅级各类科研项目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4年和2009年分别荣获吉林市第四届、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06年荣获吉林省政府第六批人才开发资金资助。2012年被授予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称号,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2篇被EI收录。

  主持及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尺度分析的高压输电铁塔状态评估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批准号:51278091,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跨越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的冲击动力学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项目批准号:50978049,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构动力的局部效应研究”,项目批准号:10142001,第二完成人(已结题)。

  (4)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高压输电铁塔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0429,项目负责人。

  (5)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塔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1554,项目负责人。

  (6)吉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项目,“冰冻灾害环境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塔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

  (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冰冻灾变及可靠性”,项目负责人。

  (8)吉林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冰冻灾变及损伤评估”,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9)吉林市科技局重大专项项目,“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与试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11104,项目负责人。

  (10)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冰冻灾害环境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破坏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项目负责人。

  (11)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断线及脱冰振动试验与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

  (12)吉林省教育厅“十五”科研计划项目,“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及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3)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研计划项目,“服役期大跨度混凝土桥梁腐蚀损伤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4)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压弯耦合效应下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抗震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5)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锈蚀钢筋混凝土墩柱式构件承载力的数值模拟”,项目负责人。

  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1)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输电线路冰致灾变机理及输电塔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2012年;

  (2)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力学行为及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年;

  (3)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

  (4)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压输电线路冰冻灾变及输电塔智能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2011年;

  (5)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分析理论和设计技术研究”,排名第五,2006年;

  (6)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冰冻灾变及损伤评估“,项目负责人,2012年

  (7)辽宁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大连市金湾大桥工程”,排名第三,2002年;

  荣誉称号:

   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012年

  吉林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2004年

   吉林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09年

  东北电力大学首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2年

  指导硕士生研究方向:

   高压输电线路防灾减灾、状态评估及可靠性;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力学性能及其应用;

   大型输电铁塔健康监测与损伤诊断;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损伤评估;

  大跨度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论文情况

  1.Ice Accretion Cause and Mechanism of Glaze on Wires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EI)

  2.Ice Accretion of Glaze Loads Model on Wires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2(EI)

  3.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Bridge Based on Variation Ratio of Curvature Mode and Neural Network,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2009.11, Guangzhou(ISTP)

  4.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ysteretic Behavior the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Pier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 2009.11, Guangzhou(ISTP)

  5.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Large-eccentricity Compress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ISISS’2009), 2009.11, Guangzhou(ISTP)

  6.Study on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Long-span Arch Bridge Based on Variation Ratio of Curvature and RBF Neural Network,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2009),IEEE, 2009.12, Nanjing(EI)

  7.Study on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IECS2009),IEEE,2009.12,Wuhan(EI)

  8.Study on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of Large Power Transmission Tower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Energy and Neural Network (ICSPS2010), IEEE,2010.7, Dalian(EI)

  9.The Life Predi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rrosion Cracking Based on Dual-G Fracture Criter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2008.11,Hang Zhou(EI)

  10.Study of Spatial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 2006.11, Hong Kong

  11.The design practice and theory exploration of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rrent and Future Trends in Bridg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2006.11, Hong Kong

  12.The Bas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Research of th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 Engineering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2006.11, Hong Kong

  13.Study of Vertical Seismic Response of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s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 2004,14(1)(EI)

  14.高压输电线路抗冰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然灾害学报,2012,21(1)

  15.大跨越高压输电线路覆冰断线的冲击动力学模型,振动与冲击,2012,31(3)(EI)

  16.大跨越高压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模型试验研究,振动与冲击,2012,31(24)(EI)

  17.基于数据融合的大型输电铁塔结构损伤识别,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19(6)(EI)

  18.输电线路导线覆冰机理及雨凇覆冰模型研究,高电压技术,2011,37(1)(EI)

  19.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跨度拱桥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振动与冲击,2010,29(7)(EI)

  20.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型输电铁塔损伤识别方法研究,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4)(EI)

  21.非平稳随机激励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地震响应,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0,32(2)(EI)

  22.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静力非线性稳定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4(3)(EI)

  23.基于压弯耦合效应下预应力梁的竖向自由振动研究,工程力学,2007,24(10)(EI)

  24.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竖向自由振动的理论研究. 工程力学, 2005.22(4)(EI)

  25.自锚式悬索桥平稳/非平稳随机地震响应. 工程力学, 2007.24(5)(EI)

  26.任意荷载激励下梁单元的局部效应修正.工程力学, 2000.17(6)(EI)

  27.斜拉桥索力张拉的最优控制. 计算力学学报,2005.22(3)(EI)

  28.多支承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空间地震反应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6(11)(EI)

  29.压弯耦合效应下自锚式悬索桥自由振动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36(1). (EI)

  30.虚拟激励法在自锚式悬索桥竖向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应用.东南大学学报, 2002,33(4)(EI)

  31.任意荷载激励下考虑局部效应的斜拉桥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002,19(5)(EI)

  32.非一致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31(5)(EI)

  33.自锚式悬索桥的纵向地震反应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6(5). (EI)

  34.自锚式悬索桥挠度理论基础微分方程的近似推导.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2)(EI)

  35.大跨度悬索桥非线性随机静力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3)(EI)

  36.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结构内力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5)(EI)

  37.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及其力学性能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2)(EI)

  28.公和斜拉桥的施工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43(6). (EI)

  39.延吉布尔哈通河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设计.公路, 2003,8

  40.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发展综述.世界桥梁,2003,1

  41.锈蚀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 港工技术,2008,6

  42.基于能量释放率准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胀寿命预测,公路交通科技,2009,26(2)

  43.多点随机激励下自锚式悬索桥的地震响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12)

  44.基于神经网络的大型输电铁塔损伤识别研究. 华东电力,2009,2

  45.锈蚀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柱的数值模拟. 港工技术,2009,3

  46.锈蚀钢筋混凝土柱开裂机理及滞回性能研究. 水利发电,2010,5

  47.大跨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非线性静力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8)

  48.基于模态曲率改变率与神经网络的桥梁损伤识别,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0)

  49.大跨越输电塔—线体系覆冰断线数值模拟,水电能源科学,2012,30(5)

  50.覆冰荷载下干字型耐张转角塔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华东电力,2012,40(2)

  51.小波包和神经网络在输电铁塔损伤检测中的应用,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

  52.塔线体系在覆冰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12,30(6)

  53.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输电线路风振响应时域分析,水电能源科学,2012,31(1)

  指导硕士生人数:  25人

  已毕业硕士生人数:  17人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东北电力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电力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电力大学报录比、东北电力大学考研群、东北电力大学学姐微信、东北电力大学考研真题、东北电力大学专业目录、东北电力大学排名、东北电力大学保研、东北电力大学公众号、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电力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电力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东北电力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bdldx/yjsds_21449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