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2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305)
 
适用专业: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培养目标
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后备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2.掌握扎实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重要经典文献,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素养,熟悉本学科及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
3.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能参加国际交流的水平。
4.具有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独立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为毕业后继续深造奠定扎实基础并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现实问题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
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教养与思想政治教育。
5.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民主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研究、近现代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32学分。
除跨一级学科学生、同等学力学生不允许提前毕业外,其他修满最低要求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允许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须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年。
2.提前修满最低学分(可跨专业选修发展方向课),所修各门课程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
3.硕士在读期间,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4.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
5.校外评审专家均同意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四、培养方式
1.以各招生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导师组由同一学术方向的3—5名教师组成,充分发挥配合导师、集体培养的作用。
2.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位论文研究状态。
3.硕士生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经典文献阅读的任务,其中必读文献至少10部(篇),选读文献不限。必读文献落实到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每门专业主干课须提交文献阅读报告至少2篇,每门发展方向课须提交文献阅读报告至少1篇。选读文献由导师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整个学习过程至少完成文献阅读报告10篇。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课程学分不低于32学分,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发展方向课开设。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9学分,专业主干课不低于8学分,发展方向课不低于8学分。(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附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2.个人学习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并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导师应结合研究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指导每个硕士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补修本科阶段的相关课程。同等学力和跨学科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专业本科主干课作为补修课。补修课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个人学习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倡导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采取研讨班、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突出对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2)考核方式:所有课程学习均须通过考核。学科基础课以笔试方式考核,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考核方式为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要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所有纳入课程的文献阅读报告均记入考核总成绩,占总成绩的20%—40%。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旨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学位论文要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个人研究计划、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环节。
1.个人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确定论文选题方向,论文选题原则上应在导师研究的课题范围内
拟定。研究生须在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出个人研究计划,并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
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须公开进行,经导师和学科组审核合格后计1学分,并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
3.学位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生一般应于第5学期撰写1份学位论文进展报告,经导师和《学术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主讲教师评议合格后计入该课程学分。
4.学位论文预答辩、评阅与答辩
学位论文应于第6学期初完成,经导师同意后进入预答辩程序。预答辩合格的论文送专家评审,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学位论文经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不合格者,延迟半年答辩,答辩前仍需进行专家评阅。答辩未通过者,需修改论文,并再次通过专家评阅和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通过者,需进行论文检测,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办法》。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计3学分。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思想品德考核,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七、文献阅读
(具体文献见附录二)
 
八、本培养方案自2014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附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适用专业 备注
公共基础课
128000MX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 60 3 2    
128000MX002 外国语课 80 4 1、2    
学科基础课
236000MX0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与方法 40 2 1 各专业 必修9学分
236000MX002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 40 2 1
236000MX003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理论与方法 40 2 1
236000MX0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 40 2 2
236000MX005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20 1 3
专业主干课
236000MX3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80 4 2、3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专业
 
选择8至10学分
236000MX3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40 2 2
236000MX303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 40 2 3
236000MX304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30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80 4 2、3 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专业
236000MX30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 40 2 2
236000MX3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研究 40 2 3
236000MX3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前沿 40 2 3
236000MX305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80 4 2、3 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专业
236000MX30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 40 2 2
236000MX3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前沿 40 2 2
236000MX30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 40 2 3
236000MX310 中共党史专题 40 2 2
236000MX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 40 2 2
236000MX312 国外马克思主义原著或经典阅读 80 4 2、3 国外马克思主
义研究专业
236000MX313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指导课 40 2 2
236000MX314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与青年教育 40 2 3
236000MX315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前沿 40 2 3
236000MX316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 80 4 2、3 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
育专业
236000MX31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40 2 3
236000MX318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319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40 2 2
236000MX32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0 2 2
236000MX321 公民思想政治教育 40 2 3
236000MX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0 2 4
236000MX323 社会思潮研究 40 2 4
236000MX316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 80 4 2、3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36000MX31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40 2 3
236000MX32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0 2 3
236000MX324 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40 2 3
236000MX325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40 2 2
236000MX326 文化哲学研究 40 2 2
236000MX327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40 2 2
236000MX316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 80 4 2、3 思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36000MX31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 40 2 3
236000MX318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320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0 2 2
236000MX328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0 2 1
236000MX32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40 2 1
236000MX330 中国近现代史经典文献阅读 40 2 2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专业
236000MX33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40 2 2
236000MX3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基本问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333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前沿 40 2 3
发展方向课
236000MX601 学术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40 2 3 各专业通选 必选
236000MX602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40 2 3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专业
选择6至8学分
(可在专业主干课中选课)
236000MX603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40 2 4
236000MX604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专题研讨 40 2 4
236000MX605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20 1 3或4
236000MX606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20 1 3或4
236000MX607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20 1 3或4
236000MX608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20 1 3或4
236000MX609 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 20 1 3或4
236000MX610 辩证法问题专题研讨 20 1 3或4
236000MX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40 2 3 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专业
236000MX612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0 2 3
236000MX613 中国道路专题研讨 40 2 4
236000MX6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20 1 4
236000MX6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研究 20 1 4
236000MX616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研究 20 1 4
236000MX617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 20 1 4
236000MX618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化研究 20 1 4
236000MX619 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 20 1 4
236000MX612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0 2 4 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专业
236000MX613 中国道路专题研讨 40 2 3
236000MX6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 40 2 3
236000MX620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 40 2 4
236000MX6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专题 40 2 4
236000MX622 当代中国重大理论前沿问题专题 40 2 4
236000MX623 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史 40 2 3
236000MX624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 40 2 3
236000MX625 当代国外民主社会主义 40 2 4
236000MX626 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 40 2 3
236000MX627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40 2 4
236000MX628 中国政党与中国政治发展专题 40 2 3
236000MX629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40 2 3
236000MX630 马克思主义接受学 40 2 4
236000MX63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40 2 3
236000MX632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讨 40 2 4 国外马克思主
义研究专业
236000MX633 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40 2 3
236000MX634 苏东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40 2 4
236000MX635 后马克思主义研究 20 1 3
236000MX636 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流派研究 20 1 3
236000MX637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20 1 4
236000MX638 国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20 1 4
236000MX639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 1 4
236000MX640 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40 2 3 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36000MX64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40 2 4
236000MX642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 40 2 4
236000MX643 社会思潮研究 40 2 4 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36000MX644 青年学研究 40 2 2
236000MX645 伦理社会学与人格养成专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646 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40 2 4
236000MX647 政治文化专题研究 40 2 4
236000MX6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40 2 4
236000MX649 当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40 2 3
236000MX650 中国德育思想研究 40 2 4
236000MX651 青年心理与青年问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652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专题研究 40 2 3
236000MX640 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 40 2 3 思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36000MX653 西方哲学史 40 2 4
236000MX654 国外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40 2 4
236000MX655 中国近现代民主问题研究 40 2 3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专业
236000MX656 近现代中国的理论选择和发展道路研究 40 2 3
236000MX657 中国近现代经济形态变迁研究 40 2 4
236000MX658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题研讨 40 2 4
236000MX659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专题研究 40 2 4
236000MX660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专题研究 40 2 4
236000MX661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40 2 4
236000MX662 中国近现代政党史专题研究 40 2 4
 
 
 
 
 
 
 
 
 
 
 
 
附录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一)必读文献(括号中内容为所对应的课程)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恩选集》第1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选集》第1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恩选集》第1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5.恩格斯:《反杜林论》(《马恩选集》第3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6.恩格斯:《路德维稀·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恩选集》第4卷)。(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7.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8. 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9.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0.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
1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
12. 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
13.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6年。(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
14. 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旭日出版社,1987年。(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
15.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
(二)选读文献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1卷)。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恩全集》第2卷)。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恩选集》第4卷)。
4.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恩选集》第1卷)。
5.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恩选集》第1卷)
6.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
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4卷)。
10.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七封)(《马恩选集》第4卷)。
11.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列宁:《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第4卷)。
13.《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75年。
14.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
15.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6.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7.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
18.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19.韩震等编:《西方经典哲学原著选读(英文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0.韩震等编:《现代西方哲学经典著作选读(英文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30503
(一)必读文献
1.《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研究)
5.《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6.田克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
7.秦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研究)
8.丰子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研究)
9.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前沿)
10.侯惠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前沿)
(二)选读文献
1.刘海涛:《走向世界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历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年。
2.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年。
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
5.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1年。
6.吴易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7.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重庆出版社,1995年。
8.张森林:《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价值的思考》,人民出版社,2011年。
9.《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洪银兴:《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王伟光:《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汪澍白:《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4
(一)必读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指导课)
2.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重庆出版社,199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
3.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指导课)
4.柯尔施:《马克思主义与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5.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
6.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7.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
8.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9.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指导课)
10.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指导课)
11.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12.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13.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14.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6年。(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思潮)
15.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流派研究)
16.赫勒:《日常生活》,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17.马尔科维奇、彼得洛维奇:《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18.马尔库什:《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19.柯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20.沙夫:《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三联书店,1963年。(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二)选读文献
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3.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陈学明、王凤才:《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6.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7.衣俊卿等:《20 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8.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9.张一兵:《折断理性的翅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南京出版社,2001年。
10.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11.张一兵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王凤才:《追寻马克思——走进西方马克思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曾枝盛:《20世纪末国外马克思主义纲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5.周穗明:《20 世纪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下),学习出版社,2004年。
16.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17.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重庆出版社,1989年。
18.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
19.李惠斌、薛晓源:《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
20.秦美珠:《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2008年。
21.江华:《世界体系理论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22.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李忠杰:《社会主义改革史》,春秋出版社,2001年。
24.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25.曹长盛:《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6.马树功:《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蒲国良:《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四、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一)必读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4.《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5.《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
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7.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二)选读文献
1.《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3年。
2.《邓小平年谱》,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993年。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999年。
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2001年。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8年。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3年。
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9.专业相关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与文明》、《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
 
五、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
(一)必读文献
1.必读经典文献10篇: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列宁: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前沿及经典文献研究)
2.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全四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理论与方法)
3.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华书局,2009年。(中国近现代民主问题研究)
4.房宁:《民主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近现代民主问题研究)
5.石仲泉:《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6.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近现代中国的理论选择和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7.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三卷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近现代中国的理论选择和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8.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四卷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专题研讨)
9.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上下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近现代经济形态变迁研究)
10.杨奎松:《中华人名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2),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基本问题研究)
(二)选读文献
1.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
2.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1919-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5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10年。
6.倪英才、吴晓云、杨秀萍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中国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7.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下,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8.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9.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四卷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李新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史》(十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
12.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14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15.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2003年。
17金一南:《苦难辉煌》,华艺出版社,2009年。
18.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各种版本都可以)。
19. 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20.罗兹曼等:《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2版。
 
东北师范大学

添加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东北师范大学报录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群、东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东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东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东北师范大学排名、东北师范大学保研、东北师范大学公众号、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东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东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dongbeishifan/yanjiushengyuan_25426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