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汇总[2012-2023]

更新时间:2023-03-28 10:08:4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湖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汇总[2012-2023]
Add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关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我们搜集了部分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和复试资源,免费赠送;并提供有偿的湖南中医药大学初试/复试/调剂辅导(收费合理,内部资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领资源或了解研究生辅导的,请加网页上的学姐微信。

湖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汇总[2012-2023]是择校选专业前必须要搜集和参考的,它反映了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的难度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考研派每年都会在第一时间统计和整理湖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汇总[2012-2023]。以下即是湖南中医药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希望对你的考研报考有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姐特别推荐:

1、查询去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排名、人数,请加学姐微信二维码。
2、找直系学姐做复试、初试辅导,请加学姐微信二维码。
3、看本校调剂专业名额和信息,请微信搜一搜【考研调剂v】小程序,或加学姐查询。
4、想找调剂上岸学姐做调剂指导,请加旁边的学姐微信二维码。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 历年考研国家线
2023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2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1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20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
2019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8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7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6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5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4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13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分数线

2023考研国家线
2022考研国家线
2021考研国家线
2020考研国家线
考研国家线[2006-2023]
2019考研国家线
2018考研国家线
2017考研国家线
2016考研国家线
2015考研国家线
2014考研国家线
2013考研国家线

2023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学校还没有发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搜集整理发布,请关注此页面。另外下面是往年的考研分数线供各位参考,谢谢。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1〕2号)、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16]4号)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情况,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研究,为稳妥做好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1.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加强对考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既要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素质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要注重考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考生的一贯表现。2.在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广大师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复试导师和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和管理,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做到复试录取工作程序严谨、公平公正、信息公开,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顺利完成。二、组织管理(一)学校组织管理
 
2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工作。2.学校成立2022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保障组,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招生复试工作组织管理、疫情防控、舆情监控、网络服务、设备管理、视频面试实施及突发情况处置等工作,确保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安全有序开展。3.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督查组,负责对全校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监督举报的处理。(二)二级招生学院组织管理1.各二级招生学院成立研招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复试和拟录取工作。2.各二级招生学院成立由本院纪检监察员参与的复试监督小组,负责学院复试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并受理考生的举报、投诉事宜。3.各二级招生学院成立复试工作保障组,负责复试前准备和复试过程中的联络、协调以及疫情防控等。各学院需配备专人负责本学院远程复试平台的技术运维,对复试软件平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和演练,确保满足网络复试要求。4.专业复试小组设组长1名,成员总数一般不少于5人,实行组长负责制(如有近亲属参加本次考试必须回避)。专家组成
 
3由各相关学院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经研究生院审核,报领导小组审定批准。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及口语水平、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并对考生进行量化打分。每个专家组另设助理(秘书)1-2名,承担协调和记录工作。复试全过程录音录像按规定留存备检。三、复试分数线(1)学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地区复试线(以下简称国家线)以及我校上线生源和计划比例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2)我校医学类专业学位(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4护理、1057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基础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315分,其中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4护理单科不低于43(总分=100分科目),单科不低于129(总分大于100分科目),1057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单科不低于41(总分=100分科目),单科不低于123(总分大于100分科目)。凡低于该分数线的考生,均不得申请调剂我校医学类专业学位(即1051临床医学、1054护理、1052口腔、1057中医含中西医结合)。(3)单考考生复试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250分,单科不低于30(总分=100分科目),单科不低于75(总分为150分科目),单科不低于150(总分为300分科目)。(4)大学生退役士兵计划复试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290
 
4分,单科不低于35(总分=100分科目),单科不低于75(总分为150分科目),单科不低于150(总分为300分科目);MPA专业总分不低于140,单科不低于30分。具体详见附件1:《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四、复试对象(1)根据分专业计划,一志愿上国家线人数超过本专业招生计划120%的,原则上按照差额比例120%(最高不高于150%)确定本专业复试分数线;初试成绩符合报考专业复试分数线要求且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一志愿上国家线人数(不含医学类专业学位)不足本专业招生计划120%,则全部上线考生进入复试名单。一志愿上国家线但未达到我校医学类专业学位基本分数线,即使报考专业上线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120%也不得列入复试名单。(2)调剂复试考生名单,按国家调剂政策和我校发布的调剂公告要求确定。具体复试考生名单由研招办分批次下发并挂网公示。一志愿复试名单详见附件2:《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进入复试考生名单》五、复试前准备1.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学校有关政策制定本学院复试方案,并于3月28日12点前上报至研究生院招生办审核备案,经研究生院同意后方可向社会公布(3月28日)。2.各学院招生领导小组要对本单位所有复试工作人员进行
 
5政策、业务、纪律以及疫情防控危机处理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3.通知考生:各学院要确保在复试前向每位参加复试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在学院规定时间参加复试。六、复试形式根据教育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错时错峰、防止聚集”、“复试方式由各招生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自主确定”的要求,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视频面试方式进行,复试平台主要使用中国移动“云视讯”、学信网远程面试系统和(或)腾讯视频会议系统招生面试系统。七、复试时间安排原则上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分两批进行,第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定为2022年3月30-4月2日,调剂考生复试时间为2022年4月8-20日(具体视各学院调剂情况而定,预计集中在11-12号)。同一学院同一批次同一专业的复试形式必须保持一致。各学院复试工作办法及具体安排详见各二级学院网站,学校初步安排如下:日期主要工作内容主要负责单位备注3月28日1、根据国家公布的复试基本分数线,分学科专业统计合格生源名单。2、公布硕士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3、各学院制定复试方案,报研究生院并对社会和考生公布。研究生院各学院各学院建立考生联系群3月29日4、心理健康测试。研究生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各复试考生按照指定网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12网”和研究生院官网发布调剂信息公告。2.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提交调剂志愿;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每次只能填报我校一个志愿,同时报我校多个志愿的考生不纳入我校调剂考生选拔范围。3.研究生院招生办在考生填报志愿后,将分专业遴选出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及时查看“复试通知”并确认。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不得再参与我校所有专业的调剂复试工作。4.调剂复试的差额比例原则上按照不高于1:1.5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但部分生源流动性较大的专业,可视调剂生源情况适当放大,(不限定差额调剂比例上限,以备调剂生源的择优选拔)。5.调剂生复试后,我校将及时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及时查看并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十三、体检考生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标准(教学〔2003〕3号)执行。由考生自行前往符合相关规定医院进行体检,并将体检报告电子版通过我校招生系统进行上传。十四、信息公开1.学校及时发布复试录取实施办法、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及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进
 
13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复试、调剂、录取等信息。2.学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在复试结束后三天内,通过研究生院主页对拟录取考生名单公示10个工作日。期间如有变动,在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后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3.研究生院发布公示后,各学院按要求公布所有参加该学院复试考生名单及成绩。如果发现在复试录取中有违法乱纪行为,可到我校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电话:0731-88458097;或登录湖南中医药大学纪委监察室网页,点击首页上举报栏进入在线举报(http://jjjc.hnctcm.edu.cn/list.php?cid=17)。十五、复试监督和复议在整个复试过程中,各院应加强领导,严格执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政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统一复试标准,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凡有亲属参加复试的人员一律不得参与复试工作。1.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要完善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2.实行监督巡视制度:纪检监察部门和研究生院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的巡视监督。3.实行复议制度。在公示期内,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受理考生的投诉、申诉。对投诉和申诉的问题一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
 
 
14作领导小组责成学院复试工作领导小组或复试小组进行复议。十六、安全管理1.研究生院和各招生学院要及时收集本部门所有参加复试工作专家信息,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排查;对参与复试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进行防疫相关培训,切实做好防护工作。凡近期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或接触史的,按照防疫相关工作要求逐级报告。凡因工作不负责任而发生缓报、瞒报、漏报疫情的,将根据学校规定追究相关责任。2.校医院和后勤保障处负责为专家和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品,并对所有校内复试工作场地按照有关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要求逐一进行消毒,并保证环境卫生和良好的通风;保卫处负责工作人员体温检测和安保工作。3.宣传统战部负责做好舆情预防引导和通报解释工作;信息化建设处负责网络保障支持,确保复试期间网络通畅,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环境和氛围。4.研究生院和各招生学院要会同保卫处、校医院、后勤等部门做好来校复试考生的追踪,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体温测量,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消毒液等)等。十七、其他说明1.学校可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及各学院招生计划完成情况,对各学院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未完成的招生计划由学校统一收回,重新分配。2.各招生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要提高政治站位,
 
15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试录取工作。3.各学院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学校制定的复试录取要求和时间进度进行操作,不得超越权限自定招生录取办法。4.考生若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3个月内,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组织学院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院系所名称 学科门类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复试分数线
单科(满分=100分) 单科(满分>100分) 总分
(001)人文与管理学院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5 中医心理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7 中医文化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8 中医管理学 40 120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7Z1 医药经济与管理 41 123 299
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 125200 公共管理 43 86 174
(002)中医学院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4 方剂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5 中医诊断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2 中医亚健康学 40 120 302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3 中医药膳学 40 120 299
(003)医学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0100 基础医学 41 123 299
(004)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41 123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41 123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6 中医内科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40 120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41 123 299
医学 专业学位 105200 口腔医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4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41 123 34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2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4 中医妇科学 41 123 360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5 中医儿科学 41 123 33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41 123 33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6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10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10 全科医学 41 123 325
(005)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41 123 33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4 中医妇科学 41 123 338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4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20
(006)针灸推拿学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41 123 335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12 针灸推拿学 40 120 299
(007)中西医结合学院 中医 学术学位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40 120 299
(008)护理学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1100 护理学 41 123 299
医学 专业学位 105400 护理 41 123 315
(009)临床医学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0200 临床医学 41 123 299
医学 专业学位 105100 临床医学 41 123 305
(010)药学院 工程 专业学位 086000 生物与医药 37 56 263
医学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41 123 330
医学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41 123 299
(01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 专业学位 085400 电子信息 37 56 263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4 中医药信息学 40 120 299
(012)中医药研究院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Z1 中医肿瘤学 40 120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40 120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41 123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41 123 299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20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41 123 33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15
(013)科技创新中心 医学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41 123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41 123 299
(015)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 学术学位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44 66 321
(016)非直属附属医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0100 基础医学 41 123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200 临床医学 41 123 299
中医 学术学位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40 120 299
医学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41 123 299
(017)附属口腔医院 医学 学术学位 100300 口腔医学 41 123 299
医学 专业学位 105200 口腔医学 41 123 305
(018)附属衡阳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05
(019)附属常德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4 中医妇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5 中医儿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41 123 305
(020)附属岳阳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05
(021)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05
(022)附属长沙市中医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2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60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05
(023)重庆市中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41 123 33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5 中医儿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41 123 31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05
(024)附属垫江医院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4 中医妇科学 41 123 305
中医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41 123 305
(025)附属益阳中心医院 医学 专业学位 105100 临床医学 41 123 305
单考计划 30 150 270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初试总分为500分的专业) 30 150 270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初试总分为300分的专业) 30 60 140
 
 
各位考生: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 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 我校 202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考
生进入复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复试相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 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院系所名称
 
学位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分数线要求
总分 单 科 满分=100 单 科 满分>100 
 
 
 
 
 
 
 
不区分院系所
 
 
 
 
 
 
 
学术学位
03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25 46 69
1001 基础医学 300 42 126
1007 药学 300 42 126
1008 中药学 300 42 126
1005 中医学 300 41 123
1006 中西医结合 300 41 123
1011 护理学 340 50 126
 
 
 
不区分院系所
 
 
 
专业学位
1051 临床医学 305 42 126
1052 口腔医学 305 42 126
1054 护理 305 42 126
1252 公共管理 175 44 88
0854 电子信息 264 37 56

 

 
 
 
 
 
 
 
第一中医临床学院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320 42 126
105702 中医外科学 315 42 126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310 42 126
105704 中医妇科学 305 42 126
105705 中医儿科学 310 42 126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305 42 126
105707 针灸推拿学 335 42 126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305 42 126
105710 全科医学 305 42 126
 
 
 
 
 
 
第二中医临床学院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325 42 126
105702 中医外科学 315 42 126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305 42 126
105704 中医妇科学 305 42 126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305 42 126
105707 针灸推拿学 305 42 126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305 42 126
中医药研究
专业学
1057 中医(含中西医结合) 305 42 126
非直属附属医
专业学位 1057 中医(含中西医结合) 305 42 126
单考 不区分专业 300 40 120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 MPA 170 35 80
其他专业 280 35 120
注:1、我校临床各专业专业学位(专业代码为:1051,1052,1054,1057)校内基础分数线   为:总分不低于为 305 分,英语不低于 42 分;
2、院系所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按照不高于 1:1.5 的比例划定,一志愿生源不足计划数的专业学术学位按照按照校内基础分数线,各专业具体基本分数线见上表。
3、学术学位均按照一级学科划定分数线。

 

二、复试工作
 
1. 按照国家文件要求,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 4 月 30 日。
 
2. 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在保护考生和教师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安排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我校复试拟采取线上复试的形式进行,具体复试时间、复试流程及有关安排,另行通知。
三、调剂工作
 
根据我校一志愿生源情况,结合分专业招生计划,我校部分专业还需接受考生调剂。
1. 调剂对象:符合国家公布的一类地区考生初试基本成绩要求, 或符合我校专业学位学校基础分数线要求的考生。
2. 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进行申请。“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为

5 月 20 日左右,我校各缺额专业开放“调剂系统”时间另行通知

 
3. 我校不开展预调剂和提前调剂登记工作,不接受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以及其他非“调剂系统”渠道的调剂信息。
4.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一律不接受考生到校现场咨询。考生切勿盲目到校,敬请谅解。
5. 拟接受调剂的专业和所在学院联系方式如下表,具体接受调剂的专业和名额,届时以“调剂系统”中公布的缺额信息为准。我校大

学生士兵计划不需要调剂。

 

院系所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人文与管理学院
1005Z7 中医文化学  
张老师:0731-88458164
1007Z1 医药经济与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
 
 
中医学院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吴老师:0731-88458217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100504 方剂学
100505 中医诊断学
医学院 100100 基础医学 唐老师:0731-88459427
第一中医临床学院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张老师:0731-85369162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第二中医临床学院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朱老师:0731-84917727
105704 中医妇科学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105707 针灸推拿学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针灸推拿学
 
100512
 
针灸推拿学
 
陈老师:0731-88459501
中西医结合学院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聂老师:0731-88458257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临床医学院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虞老师:0731-85230435
1006Z2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1006Z3 中西医结合影像医学
1006Z5 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005Z4 中医药信息学  
瞿老师:0731-88458122
085400 电子信息
 
 
 
 
 
研究院
100506 中医内科学  
 
 
 
 
徐老师:0731-88854257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100602 中西医临床
100800 中药学
105701 中医内科学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105707 针灸推拿学
105709 中西医临床
科技创新中心 100800 中药学  
李老师:15367489863
100700 药学
中心医院 105100 临床医学 谢老师:0731-85668041
马克思主义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罗老师:0731-88458737
非直属附属医院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三附属医院 彭老师 0731-28290087
附属垫江中医院 石老师 023-74513925
105702 中医外科学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附属重庆市中医院 刘老师 (023)67552296 附属衡阳医院 谢老师 0734-8137737
附属岳阳医院 许老师 0730-8831757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伍老师 0736-7893873
长沙市中医医院 余老师 0731-85259070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口腔医院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 余老师:0731-83878477

注: 以上学院非工作日或非正常上班时间均不接受电话咨询。
 
四、其他事宜
 
1. 一志愿报考我校,符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规定加分条件的考生,请于 4 月 30 日前将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版(扫描件或清晰照片)发送到电子邮箱yzb10541@126.com 中(邮件名称格式为:加分政策+姓名+联系电话)。
2. 我校所有关于研究生招生复试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z.chsi.com.cn/)、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http://yjsy.hnucm.edu.cn/)、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公布为准。学校未授权或委托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也未授权或委托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开展调剂咨询服务和复试培训工作。请考生通过以上提供的官方渠道查询各类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3. 如有疑问,请拨打 0731-88459412 咨询研招办肖老师,现处于
 
研招咨询高峰期,建议各位考生安心等待我们工作的推进或于 4 月
 
26 日-30 日登陆“中国研招网”参与网上咨询。

湖南中医药大学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联系方式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 湖南中医药大学成绩查询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业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报录比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排名 湖南中医药大学参考书目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问题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

添加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分数线、湖南中医药大学报录比、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群、湖南中医药大学学姐微信、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真题、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目录、湖南中医药大学排名、湖南中医药大学保研、湖南中医药大学公众号、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