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赣南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1-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赣南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赣南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赣南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第一篇生命的基本构成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概括地介绍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生物科学能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为学习后续章节打下了基础。尽可能结合讲述一些生物科学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
    【教学内容】
    1.生物科学(生命科学).有机体,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生命的层次性.生物科学的分科.发展简史及发展动向.生命科学世纪展望
    3.物种概念与命名法,生命起源及多样性概述
    4.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章生命大分子
    【目的要求】
    概括介绍组成生命的化学基本物质,使学生了解生命分子的特性,认识细胞组成物质的特性及功能;掌握细胞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元素组成
    第二节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糖类
    二.脂类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四.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难点】
    蛋白质的结构;核酸的结构
    第三章细胞膜系统和物质运输
    【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学说,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了解信号传递及信号转导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知识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细胞的共性
    三.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及与细胞的关系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
    第二节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系统
    一.细胞膜与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
    二.细胞内膜系统
    1.内质网
    2.高尔基复合体
    3.溶酶体与过氧化物体
    4.细胞蛋白质分选与细胞结构装配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
    一.细胞跨膜运输
    二.细胞信号传递
    【重点难点】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信号传递和信号转导
    第四章细胞能量代谢(一)光合作用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光合色素的理化性质及其作用;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理;了解光合产物在体内运输与分配原理;了解光合作用规律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
    一.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二.光合色素的光学特性
    第二节光合作用的机制
    一.原初反应
    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三.碳同化
    第三节光呼吸
    第四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重点难点】
    光合作用的机制、光能的吸收与传递以及光合单位和光能的转化、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光合碳代谢。
    第五章细胞能量代谢(二)呼吸作用
    【目的要求】
    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历程,了解完整的呼吸作用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几个相互衔接的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的能量——ATP
    第二节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
    一.糖酵解
    二.三羧酸循环
    三.戊糖磷酸途径
    第三节代谢途径及其调控
    一、巴斯德效应和糖酵解的调节
    二、三羧酸循环的调节
    三、腺苷酸能荷的调节
    第四节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概述
    【重点难点】
    呼吸作用的途径,如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戊糖磷酸途径.乙醛酸循环途径和乙醇酸途径。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作用、电子传递的多条途径、末端氧化酶的多样性
    第二篇植物个体生物学
    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
    【目的要求】
    掌握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掌握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了解其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体概述
    第二节植物组织
    一.组织与器官的概念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植物的根.茎.叶
    一.根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二.茎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三.叶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四.落叶与离层
    第四节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
    一.根的变态
    二.茎的变态
    三.叶的变态
    【重点难点】
    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和运输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了解植物吸收.利用矿质元素的方式.过程和原理;明确农业上合理施肥增产的道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植物的水分生理
    第二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第三节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第四节植物对无机养料的同化
    第五节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第六节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重点难点】
    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缺素症及其诊断;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机理、影响吸收利用的因素和合理施肥的生理学原则。植物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
    【目的要求】
    了解细胞生长分化生理.种子萌发.营养器官的生长以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机理。掌握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信息系统。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植物运动的概念及类型。了解膨压变化而引起的植物器官或细胞的运动。了解由于生长的不均匀而引起的植物或植物的某一部分的位移如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趋化性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子萌发
    一.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提条件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第二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三节程序性细胞死亡
    一.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特征和基因调控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生化变化和诱导因子
    第四节植物的生长
    第五节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第六节植物的运动
    【重点难点】
    细胞生长分化生理.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植物运动的概念及类型.膨压变化而引起的植物器官或细胞的运动.组织培养的概念和机理
    第四章植物的生殖
    【目的要求】
    掌握周期性现象和植物的开花诱导,掌握内生昼夜节奏.光周期现象.春化作用.成花诱导与开花刺激物等概念,掌握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了解植物的受精机理,了解授粉和受精需要的条件及生理生化变化。了解种子的形成与成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外界环境条件对结实率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幼年期
    第二节春化作用
    第三节光周期现象
    一、光周期反应类型
    二、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三、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第四节受精生理
    一、外界条件对授粉的影响
    二、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三、受精后雌蕊的代谢变化
    四.自交不亲和性
    【重点难点】
    受精机理.周期性现象和植物的开花诱导.掌握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五章植物的生长调节物质
    【目的要求】
    了解植物的发育受生长物质调控的机制及其五大类天然激素的发现.分布.合成与传导特点;掌握主要植物激素生理功能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长素
    第二节赤霉素
    第三节细胞分裂素
    第四节脱落酸
    第四节乙烯
    第五节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
    五大类天然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植物激素生理功能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篇动物个体生物学
    第一章运动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了解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特点.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掌握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电生理
    一、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
    第二节骨骼肌生理
    一.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一)肌丝滑行学说
    (二)横桥周期
    (三)兴奋-收缩偶联
    第二节骨骼肌收缩的机械特性
    【重点难点】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的递质学说,前负荷.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第二章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化学突触的结构及突触活动的调节;掌握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功能活动(如对感觉的分析.躯体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经系统基本结构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第二节神经元突触
    一.化学突触
    二.突触的活动
    三.突触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一.脊髓与低位脑干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第四节中枢神经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一.运动神经元及其活动的调节
    二.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重点难点】
    脑神经,化学突触的结构及其活动的调节,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器。
    第三章感觉器官
    【目的要求】
    了解主要感觉器官的一般解剖结构,熟悉眼球的折光特性.调节与视觉.色觉的形成机制,掌握听觉的产生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视觉
    一.眼的解剖结构
    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三.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第二节听觉
    一.耳的解剖结构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三.内耳(耳蜗)的感音功能
    【课程难点】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基底膜的结构,行波学说和感受器电位,耳的螺旋结构。
    第四章血液
    【目的要求】
    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意义,生理止血过程,血型分型依据。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二.内环境及其相对稳定
    三.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第二节血液组成及血浆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
    三.血浆的理化特性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发生和生理功能
    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二.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四节凝血.出血和纤溶
    一.凝血因子
    二.血液凝固过程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第五节血型和输血
    一.ABO血型
    二.Rh血型
    【重点难点】
    血液凝固的过程,血液凝固及纤溶的动态平衡,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作用。
    第五章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心脏的解剖及功能,掌握动脉血压形成及影响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动脉血压的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肌的生理
    一.心肌的兴奋性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三.心肌的传导性
    四.心肌的收缩性
    第二节心脏的结构
    一.心脏的外形结构
    二.心腔及壁的结构
    三.特殊传递束
    第三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分布
    二.动脉血压
    第五节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重点难点】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机制,心脏泵血功能调节机制,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递质和受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生理作用。
    第六章呼吸系统
    【目的要求】
    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呼吸的基本过程,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熟悉气体的血液运输形式,呼吸节律的产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一.呼吸管道
    二.肺
    三.胸膜和胸膜腔
    第二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
    一.呼吸运动(肺通气原动力)
    二.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
    三.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第三节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重点难点】
    气体交换过程和氧的化学结合,呼吸节律形成机制,化学性反射调节,呼吸中枢的概念,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第七章消化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特性,了解胃肠神经支配,掌握胃内消化和小肠内消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消化系统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
    第二节消化器官的形态构成
    一.消化管
    二.消化腺
    三.腹膜
    第三节消化
    一.口腔内消化
    二.胃内消化
    三.小肠内消化
    第四节吸收
    一.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二.小肠对三种营养物质和水份的吸收
    【重点难点】
    胃肠道的内在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胃肠激素.胃液分泌调节,消化器官的神经调节.消化器官的体液调节。
    第八章泌尿系统
    【目的要求】
    了解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掌握尿生成的过程,掌握泌尿功能的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肾脏的结构
    一.肾脏的位置和形态
    二.肾的微细结构
    三.肾的血液循环及其功能特点
    第二节尿的生成
    一.尿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
    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三.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四.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三节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一、尿浓缩稀释过程
    二.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形成机制
    三.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四.ADH的分泌及调节
    第四节尿的生成和排尿
    一.肾内自身调节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重点难点】
    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尿生成的神经-体液调节,ADH分泌调节,肾交感神经的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
    【目的要求】
    掌握内分泌系统的概念,内分泌系统在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机理。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关系。下丘脑.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等的内分泌功能及其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分泌系统的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及功能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三.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机制
    第二节下丘脑和垂体
    一.下丘脑.垂体的结构与联系
    二.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
    二.甲状旁腺
    第四节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
    二.肾上腺髓质
    第五节胰岛
    一.胰岛结构和功能
    二.胰岛素
    三.胰高血糖素
    【重点难点】
    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单位,下丘脑调节肽;腺垂体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调节;甲状腺的功能.作用机理及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及调节。
    第十章生殖
    【目的要求】
    1.掌握卵巢的功能及其调节。
    2.了解女附性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3.了解受精.妊娠与授乳的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雌性的生殖机能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二.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一)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合成及其调节
    (二)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雌性生殖系统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
    (二)催乳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
    (三)催产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
    (四)生殖周期
    第二节受精.妊娠与授乳
    一.受精和着床
    二.妊娠
    三.分娩
    四.授乳
    五.生殖控制
    【重点难点】卵巢的功能及其调节
    第四篇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目的要求】
    掌握染色体的形态.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理解解染色体在细胞周期各个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了解高等动.植物配子的发生和生活周期。
    【教学内容】
    第一节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的一般形态结构
    二.染色体的大小和数目
    三.染色体组型(核型)及染色体组型分析
    四.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巨型染色体
    第二节细胞分裂
    一.无丝分裂
    二.有丝分裂
    三.减数分裂
    第三节生活周期
    一.低等植物生活周期
    二.高等植物生活周期
    三.高等动物生活周期
    【重点难点】
    染色体的结构与超微结构;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目的要求】
    掌握DNA的双螺旋结构和复制,RNA的转录;遗传密码;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
    三.烟草TMV的重建实验
    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
    一.核酸的分子结构
    二.DNA分子结构
    三.RNA分子结构
    第三节DNA复制
    一.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二.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三.环状双链DNA复制
    四.真核生物染色体端粒的复制
    第四节RNA转录与加工
    一.三种RNA分子
    二.RNA合成的一般特点
    三.原核生物RNA的合成
    四.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及加工
    第五节遗传密码与蛋白质合成
    一.遗传密码
    二.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三.蛋白质的合成
    第六节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一.中心法则与遗传信息流
    二.中心法则的修正与发展
    第七节基因概念的发展
    一.经典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
    二.分子遗传学中基因的概念
    【重点难点】
    DNA的半保留和半不连续复制;RNA转录和加工;蛋白质合成;基因概念的发展
    第三章孟德尔氏遗传分析
    【目的要求】
    掌握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和统计学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孟德尔遗传学的扩充和应用范围,认识基因.性状的相对性,了解基因互作的类型和表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分离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一.孟德尔的杂交试验
    二.单基因杂交实验及其分析
    三.分离定律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一.双基因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二.孟德尔定律及侧交分析
    第三节遗传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
    第四节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第五节基因作用与环境因素相互关系
    一.基因作用与环境的关系
    二.外显率与表现度
    三.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环境与基因表达
    教学难点:
    1.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的的解释;
    2.遗传学研究的统计方法
    3.各种基因的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
    【目的要求】
    了解性别决定的几种类型,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性别分化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类性别异常的现象及发生的原因。掌握与连锁.交换有关的主要概念.连锁遗传机理和重组值.交换值,并发率及计算,通过三点试验绘制连锁图。联系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把三个基本规律进行对比总结。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性别决定
    一.性别与性染色体
    二.性别决定的几种类型
    (一)性染色体决定性别:XY型.ZW型
    (二)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比例--性别决定的基因平衡说
    (三)环境因子与性别决定
    第二节性连锁遗传遗传分析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伴性遗传的实例
    (一)果蝇的伴性遗传
    (二)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三)人类的性连锁遗传分析
    (四)其它伴性遗传分析
    三.限性遗传.从性遗传和伴性遗传的区分
    四.研究伴性遗传的意义
    第三节剂量补偿效应及分子机制
    一.性染色质体
    二.剂量补偿效应与赖昂假说
    三.X染色质失活分子机制
    第四节人类的性别畸形
    一.性别畸形
    (一)克氏(Klinefelter)综合征
    (二)特纳氏(Turner)综合征
    (三)XYY个体
    二.性畸形发生的原因
    第五节连锁互换与重组
    一.果蝇的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二.连锁群
    第六节连锁互换定律
    一.交换的细胞学基础
    二.连锁互换定律
    第七节染色体作图
    一.基因直线排列原理
    二.基因定位的方法
    三.遗传干涉与并发系数
    第八节连锁交换规律的应用
    一.连锁交换规律和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关系
    二.连锁交换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现象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2.对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现象的解释;
    3.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
    4.连锁遗传的分析方法,性别决定方式和性连锁遗传机理。
    教学难点:
    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与基因自由组合的区别;
    2.对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现象的解释;
    3.连锁遗传的分析方法和连锁遗传作图。
    第五章生物的变异
    【目的要求】
    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遗传学效应,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鉴别;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别;理解突变的一般特征;了解突变的诱变因素和突变的分子机理,以及突变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染色体畸变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
    2.缺失
    3.重复
    4.倒位
    5.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别
    2.整倍体
    3.非整倍体
    第二节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基因突变的概念
    2.基因突变的可逆性和重演性
    3.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性
    4.基因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5.基因突变的平行性
    二.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1.基因突变与变异类型
    2.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3.外显性和表现度
    三.基因突变的检出
    1.细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
    2.真菌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检出
    3.植物突变体的检出
    4.基因突变的生化鉴定
    5.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与一个基因一种霉学说的形成
    四.基因突变的诱发
    1.自发突变及突变率
    2.物理诱变
    3.化学诱变
    五.DNA损伤的修复
    1.光复活
    2.切除修复
    3.重组修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的类型遗传学效应
    2.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和分子基础;
    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结构和数量改变的遗传学效应;
    2.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和遗传学效应。
    第六章核外遗传
    【目的要求】
    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了解叶绿体.线粒体遗传和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从本质上区别母性影响与细胞遗传,熟知细胞质在遗传中的作用及与细胞核遗传的根本区别。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母体遗传
    一.短暂的线体遗传
    二.长久的母体遗传
    第三节细胞质遗传
    一.线粒体遗传
    二.叶绿体遗传
    第四节核外遗传与雄性不育
    一.植物的雄性不育
    二.雄性不育的机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胞质遗传的遗传机制,母性影响的遗传机制。
    教学难点:叶绿体DNA,线粒体DNA的传递特点。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发展和分子水平的进化;熟悉群体遗传学和群体概念,掌握Hardy-Weinberg(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掌握改变基因平衡的四个因素。了解物种的概念与形成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进化理论
    第二节群体遗传学
    一.群体的遗传组成
    二.Hardy-Weinberg定律
    三.改变群体遗传组成的因素
    第三节物种的形成
    一.物种的概念
    二.生殖隔离
    三.物种形成的方式
    第四节分子进化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主要应掌握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发展;分子水平的进化;
    2.Hardy-Weinberg(哈迪-温伯格)定律,改变基因平衡的四个因素。
    教学难点:
    1.分子水平的进化;
    2.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五篇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生物多样性
    【目的要求】掌握植物资源.动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概念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四节植.动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重点难点】掌握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
    第二章种群生态学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种群的概念.特征.基本原理.种内和种间关系及模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群及其特征
    第二节种群的动态
    一种群统计学
    二种群增长模型
    第三节种群的调节
    第四节种群的生活史对策
    第五节种内和种间关系
    【重点难点】
    种群增长模型,种内和种间关系
    第三章群落生态学
    【目的要求】
    了解群落的概念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时间.空间和营养特征;掌握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了解生物群落的动态。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群落的种类组成
    一种群组成的性质分析
    二种群组成的数量特征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结构单元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
    四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第四节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一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二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三岛屿与群落结构
    四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第五节群落的动态
    一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
    二生物群落的年变化
    三生物群落的演替
    【重点难点】
    群落的概念.组成与结构的特征,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以及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目的要求】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研究的过程与发展.生态系统的结构;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生产.物质分解的意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了解生态系统类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
    第三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及其调控
    第五节生物圈的概念及存在的条件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功能及理论的应用
    第六篇生物技术
    第一章生物技术总论
    【目的要求】
    了解生物技术的概念,生物技术的发展史,理解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技术的含义
    一生物技术的定义
    二生物技术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三生物技术涉及的学科
    第二节生物技术发展简史
    一传统生物技术的发展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改善农业生产.解决食品短缺
    二提高生命质量.延长人类寿命
    三解决能源危机.治理环境污染
    四制造工业原料.生产贵重金属
    【重点难点】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基因工程
    【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能够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一核酸的结构
    二核酸的功能
    第二节基因工程工具酶和DNA加工
    限制性内切酶
    二DNA连接酶
    三DNA片段末端修饰酶
    第三节基因克隆载体
    一质粒载体
    二噬菌体和病毒克隆载体
    第四节目的基因
    一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二克隆子的筛选和鉴定
    第五节基因工程研究
    一基础研究
    二应用研究
    【重点难点】
    基因工具酶与DNA加工的主要部位。
    第三章 细胞工程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以及转基因动物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了解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融合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工程理论与技术基础
    一细胞学基础知识
    二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
    第二节动物细胞工程
    一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
    二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第三节植物细胞工程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
    二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融合(杂交)
    【重点难点】细胞融合的技术过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
    第四章 现代发酵工程
    【目的要求】了解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和发酵的操作方式,了解动物细胞大规模方法与操作方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发酵
    一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
    二发酵的操作方式
    三微生物发酵的检测与优化
    第二节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一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方法与操作方式
    【重点难点】发酵的一般工艺流程
    第五章酶工程
    【目的要求】了解酶的来源,酶的固定化方法和酶工程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酶工程概况
    第二节 酶的来源和发酵生产
    第三节 酶的固定化
    第四节 酶工程的应用
    【重点难点】固定化酶制备方法和酶工程的应用
    第六章生物与可持续发展
    【目的要求】
    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重点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吴相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赣南师范大学

添加赣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赣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赣南师范大学报录比、赣南师范大学考研群、赣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赣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赣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赣南师范大学排名、赣南师范大学保研、赣南师范大学公众号、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赣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nsfxy/cksm_36896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