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介绍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的介绍 正文

1.历史与管理架构
财政税务学院前身为财政税务系。1986年7月30日,原广东省高教局批复同意原广东商学院与原广东省税务局签订的《关于共同开办税务专业的协议书》,专门为广东税务系统培养专门人才。1986年10月14日,财政税务系成立。1988年更名为税务系,2002年3月29日更名为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2008年4月,更名为财税学院,2013年4月更为现名。
2.队伍建设
至2016年7月,现有教职员工5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比例分别为17%、43%和40%;具有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教师占16.2%;拥有博士学位2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南粤优秀教师7人,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委员1人。同时,拥有客座教授和实践导师120余人。兼职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2.5%,硕士学位占37.5%,具有职业资格的占兼职教师的52.5%。财政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近两年,有三位教师获学校“授课十佳青年教师”称号,两位教师获“最佳授课教师”称号。
3.专业建设
秉持学校“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突出学院“理财治税求真,诚行精业唯本”的专业办学理念。突出学院各专业“紧密依托财税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资源及政企校协作平台,彰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优势与价值;依托专业实践实验课程体系,提升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突出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财会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方法与手段的专业知识结构,彰显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办学特色,强化专业建设。
现拥有财政学、税收学、资产评估及注册税务师等专业和专业方向。学院始终与行业部门紧密联系协同各专业建设。其中,财政学(含税收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税收学专业曾为广东财经大学与广东税务系统共办共建专业,一直以来,专业建设和发展始终与税务部门保持着紧密联系,且协同合作范围越来越广阔,合作方式更为多样,与税务中介部门及企业的合作不断扩大与深化。税收学专业分获广东省协同育人基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财政学专业与财政部门、政府采购协会合作紧密。资产评估专业建设得到省资产评估协会及中介机构的大力支持,学院为全国高等学校资产评估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财政学》、《中国税制》课程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国税制》、《税收管理信息化》教材为广东省精品教材。“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的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等多个项目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多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获得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培育奖。至2016年6月,在校本科生2017人。
4.学科建设
财政学学科为省优势重点学科,拥有财政学硕士和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与省财政厅签有共建财政学学科协议,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创新团队以及公共财政研究创新平台分别为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与省国地税共建广东纳税服务研究中心、与财税部门共建广东财经大学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建有政府采购研究中心、资产评估研究中心、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编《纳税服务研究》杂志。近年来,本学科科研成果丰硕,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2项,经费500余万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3项、省级19项;累计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0篇,被引用或收录260余次;出版著作29部,其中专著15部、教材11部;获得各类科研奖18项。“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对象3人。2011年以来,参加校外学术会议200余人次;举办全国学术会议6次、学术报告100余场,定期举办的“南方财税论坛”已成为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有5人次赴国外访学,20余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有国内高校70余人次来访交流。在校研究生44人。
5.实践实验
1992年,设立税收管理电算化实验室,与原广东省税务局共建实验室机房,1998年实验室更名为财税管理信息化实验室。1993、1994年分别引进税务办公自动化(TOA)软件和万能财务核算软件;2004年采购使用兰贝斯财政管理软件;2005年,参与学校校内仿真综合实习的建设,承担涉税业务的设计与教学工作;2006年引进广东省国家税务局CTAIS软件。2013年引进福斯特公司开发的税务管理软件;2014年与福斯特公司联合开发资产评估实验软件。2012年以来,出版系列实验教材8部。2012年,“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实习基地”获批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013年,“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实习基地”获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瑞海税务师事务所、广东财兴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6.文化建设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学院形成了凝聚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优良的院风教风学风,进一步推动学院的发展与建设。一是注重学院发展的历史传承,凝练学院凝聚向上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师生和谐、充满活力的学院环境文化。二是形成了以热爱学生为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书育人为责,以无私奉献为荣的教师行为文化。三是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协同发展、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突出实践实验能力培养的教学文化。四是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加强学术交流,培育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协同建设研究平台,开展学院品牌化学术活动,形成了学院的学术文化。
7.社会影响
专业教师中兼任教育部财政学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次,中国财政学会、中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全国资产评估教育研究会、广东省财政学会、广东省税务学会、广东资产评估协会、广东省政府采购协会、广东经济学会、广东农村经济学会、广东省注册税务师协会、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广东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广东预算会计研究会、广东财税法研究会、广州市税务学会等各类学术团体成员40余人次;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广东省财政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2人次,广东省财政厅自行发债顾问,广州市国税局、广州市地税局特聘研究员和特聘顾问3人次,广西钦州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兼任北京大学公共财政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2人次。
8.校友贡献
至2016年,已为社会培养5300余名毕业生,校友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如卢伟雄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卫士”、“全国税务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全国反走私先进个人”等称号;杨靖宇被公安部授予国家二级英模;佘文宏获“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林汝书、缪建威、李家驹、陈瑞兰、廖彩霞、林宇泳、殷建国等7人获“国家级税收征管能手;15人获“广东省国税系统税收征管能手”;9人获“广东省国税系统稽查能手”;15人获“广东省地税系统税收征管能手”;还有150余人次获省厅局级奖励。此外,还涌现出富瑭(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虎林;阳江林涛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梁红雨等多名企业家。至目前。校友中,2人任厅级干部,近百人任广东省内税务部门、财政等政府部门正处或副处级干部,一千余名毕业生任省内县区税务部门科级领导。绝大部分校友成为单位、部门的业务骨干,为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9.社会服务
学院三十年来,在专业教育、业务专业培训、政策咨询及合作服务等多方位多层次多行业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服务品牌。培训业务涉及税务、财政和企业部门等;政策咨询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批示和被有关部门采用。1989年—1992年,举办原广东省税务系统县区局长轮训班;1995年,原税务系承办我校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合作举办历时三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企业经济法规知识”培训项目。1999年后,培训业务涉及财政、税务和企业部门。2011年,学校与广州市地税局共建广东财经大学税务干部进修学院,在政校合作开展干部业务培训的平台建设上起到了示范与引领作用。2013年以来,学院通过成立财税教育培训中心,承担省内外财税干部业务培训工作,社会服务效应凸显。2016年7月1日,广州市国家税务局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在我校挂牌。
10.院徽
院徽设计理念:
(1)院徽主体图案由Finance(财政)、Taxation(税务)和Public(公共)、Assets Appraisal(资产评估)的首字母FTPA蕴化而成;简洁易记,便于传播。
(2)图案外形由古钱币形态转化,寓意学院财税的主题。
(3)图案形态同时又蕴含古计量物件“平衡称”外形,体现财税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均衡调控功能。
(4)图案形态另一寓意为“爵、鼎”造型,代表本学科在学校中的学科地位。
(5)院徽采用圆形,象征学院学科与专业建设、学院与政府及行业部门、学院与社会中介机构间和谐共荣、协同发展;象征学院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校友间凝聚团结向上的文化。
(6)蓝色代表地域特征、海洋文化,象征学院的国际视野,外联发展战略
广东财经大学

添加广东财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东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财经大学报录比、广东财经大学考研群、广东财经大学学姐微信、广东财经大学考研真题、广东财经大学专业目录、广东财经大学排名、广东财经大学保研、广东财经大学公众号、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财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东财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angdongcaijingdaxue/yanjiushengyuan_25954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