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导师:张海燕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导师:张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导师:张海燕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导师:张海燕 正文

[导师姓名]
张海燕

[所属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张海燕
性别:
人气指数:1337
所属院校:广东工业大学
所属院系:材料与能源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博导
招生专业: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研究领域:科研方向
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纳米复合导热材料;纳...

[通讯方式]
电子邮件:hyzhang@gdut.edu.cn

[个人简述]
个人简介
张海燕,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新型能源材料、特别是纳米碳基储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已主持承担过国家自然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广东省应用研发专项、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等60多个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199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2008和2009、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是Nanoscale,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JournalofPowerSources,Electrochemica.Acta,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genEnergy,J.Phys.Chem.Letters,JournalofSolidStateElectrochemistry,JournalofAppl.Phys.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与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香港等境外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培养了80多名包括材料学,材料加工,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等多个专业的国内外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3人获广东省优秀硕士论文,2人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奖,1人获广东工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3人分获广东省第4和5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奖。
主要荣誉
2004年获得第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04年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14年获得“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称号。1999年获“碳C60相关材料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获“碳纳米材料储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2年获“碳纳米材料的研究”2002年获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获“基于大功率二次电池用碳纳米复合电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与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7年获“基于大功率镍氢电池用碳纳米复合电极的充放电性能研究与应用”广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9年“新型电磁波吸收和屏蔽材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4年“纳米碳导热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2014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技术发明)2010年“高性能电磁屏蔽导电橡胶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获东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1年获“高性能导热橡胶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2011年获东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84年开始在广东工业大学工作,1999年评为教授,2004年聘为博士生导师。作为访问学者到过多所境外大学交流:法国Nantesofuniversity(2007)、新加坡AdvancedMaterialsTechnologyCentreofSingaporePolytechnic(2011)、美国TexasA&MUniversity(2014)、英国NewcastleUniversity(2015)。2013任广东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带头人。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氧化物/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容量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U1401246)2015.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碳-金属核壳型结构颗粒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及其机理研究(51276044),2013.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导热,高化学稳定,低密度纳米碳热界面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研究(20971027),2010.1-2012.12国家863计划项目:激光新型加工工艺技术与装备(2012AA040210)(2012.12-2014.12)(合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快速检测技术及电动汽车相关产品和材料检测验证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K26B04,2012.10-2014.12(合作)高能量密度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广东省应用型研发专项(2015B010135011)2016.1-2018.9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专项:三维多孔石墨化碳基电极材料车用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的研发(2014B010106005)2015.6-2018.5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性能纳米碳及其复合材料热传导行为的研究”20094420110005,2010.1-2012.12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电磁波材料和器件检测及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No.2011B050300017)2011.10-2013.12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动力电池及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2012B070800015,2012.10-2014.12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高性能激光陶瓷材料关键技术的研发,2013B051000077,2014.9-2016.12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高性能钛酸锂储能电池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No.2010A090200063)2010.12-2013.1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性能纳米碳及其复合材料热传导行为的研究”(No.9251009001000006)2010.1-2012.12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对外科技合作专题),透明陶瓷激光介质材料及其激光器的研发(201508030018)2015.5-2018.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纳米碳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中的应用技术”(项目编号:2009B011100006)2009.10-2011.12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项目编号:12ZK0088),2012.1-2014.12
学术兼职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动力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动力电池及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广东省教育厅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教育背景]
1982.2在中山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8.6在中山大学凝聚态物理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广东工业大学

添加广东工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广东工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广东工业大学报录比、广东工业大学考研群、广东工业大学学姐微信、广东工业大学考研真题、广东工业大学专业目录、广东工业大学排名、广东工业大学保研、广东工业大学公众号、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广东工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广东工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okaoyan.com/guangdonggongye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3278.html

推荐阅读